我们这个世间学法因缘是立体性的,一般我们见到的有可见的色相,也有不可见的细微相,大家要把这种生命意识建立起来,作事情在因果上就会特别仔细,会深明因果,会暗室无欺,做人表里如一,远离一切谄曲虚假作业。诸佛菩萨尤其对我们念佛人这种关注,是没有舍离过的,或说我们以后成佛、见佛与佛菩萨清净海众在一起,我们作那么多过失妄想、见不得人的想法,真是不好意思。这里我们一定好好把这个意识真正运用起来。
④归命忏悔
「夫人见佛。举身投地」,实际这是归命忏悔的教化。「号泣向佛。求哀忏悔」,现在我们学佛人,这种归命意识、忏悔意识、舍弃自我的意识特别地弱,就会有我的知见的障碍,善导大师为了把这种知见打脱,费了特别大的事情,在他的《观经四帖疏》著作中,把净土法门特别地标立出来,把他从教中、禅宗中决定分开,建立一个属于净土法门的平常的教义,各自的一个教理、一个教化因缘。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许多教门,象天台,华严,唯识等很多,各有自己判立名词名相的差别,如从根本无明来说,唯识有唯识的判法,天台有天台的判法,说法不一,学唯识的人一听天台宗的说法,你会感觉到说法不对号,因为名词名相不对称时,就会脱钩。我到过一个地方,有个学唯识的人跟我说:“法师你讲错了,根本无明讲错了。”我说肯定是错了,因为从你学的因缘上框量来说,是错了。因为啥?不相应故。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有一个特别重要因缘,就要忏悔,怎么忏悔呢?就是要放下自己。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直接把净土法门从一切宗门、教下都分开了,他特别呵斥教,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的教化,许多不明白教理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地狱、恶鬼、畜生,没法用名词名相摄护他们,怎么办?这句万德洪名广大清净平等究竟的给予,同能得到饶益,这是秘密威德的究竟了义教的教诲,不假言说,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回施,才能建立。在这个地方,我以前看的时侯,也是惊心动魄的,许多地方也是不愿意面对接受,但是的确是善导大师的彻底悲心,为了全彰诸佛究竟果德的给予,把一切这种遮障的不了义因缘彻底给清除掉,摄护九界众生,包括菩萨声闻。
我们在讲这法时特别困难就困难在这个地方,放不下自己的知见的因缘,这个地方是大困难,因为我们都学过很多东西,尤其是老居士、喜欢经教的居士。洒洒脱脱地单提这一句光明名号,普摄十方,无牵无挂、洒洒脱脱地舍弃一切知见、建立一个清净的法益,极难极难!
这地方「夫人见佛」,夫人可能是九界众生代表吧。我们要真正归命于念佛法门,一定要把自己无始以来一切知见,善恶、是非的知见、正确、不正确的知见都舍弃,归向于南无阿弥陀佛光明名号果德给予,万德名号的给予,含三藏十二部教化名号的给予,那真是不可思议之人。象《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那样说法,叫念佛法门,不假其它方便,但以念佛,自得心开,这就是所谓报德受用直接的给予。
⑤学法的五种用心
若是我们讲名词名相,就会使许多人脱离这样的直接给予,就是念佛的直接利益。我到许多地方,遇到教下的出家师父或者居士们跟我谈论这个事情,因为他们学的教理,已经深入了,你不用他们教下的名词名相来讲,他就听不懂,或者说他听了不喜悦,但我们更多的人是没有时间学教的,更多的人是没有法去研究教的,那怎么办呢?这个三根普被的教化,凡圣同修的教化,怎么来实施呢?怎么来推广呢?
善导大师真正地把它推广引导出来,真正地研究善导大师这一类教化的出家在家人,要看看善导大师在他的《观经四帖疏》中悲心彻骨的呼唤,放下自己以前曾学过的知见,来持念、来归命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万德,专心致志深入行持一段,才能知道佛的彻骨悲心,平等饶益的方便,不假言说的成就。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不假言说的,我们这些言说,实际都是不得已而言说,作为一个所谓演化开示罢了,任何语言都是毫无意义的演说,但为了启发引导大家,与大家结个增上缘,才说一些本来无话的话。
放下自己的知见,大家来交流,特别方便,不要用自己已有的概念或知识来审视,若要审视,下去以后再审视,先来听闻,特别方便。否则你部分地把它拿过来,去分析,往往就会产生诽谤,或者敌对,或者疑惑。你要接受一个东西,先要整体地把它拿过来,然后下去再仔细地分析它,用了义教的经典、净土法门的三经一论,尤其我们现在主要是依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法照开显出来的教诲,近代印光法师依《无量寿经》开显的教诲来讲的,不是其它因缘。下去可以深深地审视它,这样特别地方便。若接受一部分再用其它东西审视,往往整体因缘得不到显现,就会产生一些疑惑或诽谤。
我到一些地方,接受这个因缘的时候,感觉到挺痛苦,大家就是观测。的确有这样因缘,就是拿自己的知见去照,看到这个东西某一点,他就说了,“我看到的,我听到的”,“他就这么说的,他就这么做的”,结果自障障他,产生不应有的伤害,拿自己的生命产生这种过失。我们干脆先把自己的知见放下,全盘把它接过来以后再来审视它,用显微镜、望远镜什么都可以透视它,下去不妨碍你的探讨、审视、学习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以前我们也经常到一些地方参学,听一些法师或居士讲,就是先放下自己的知见,象对待一个未曾有的法一样听,听完后把这个法拿下来,自己拿经书资料来查,就能辨明是对是错,是真是伪,就会产生真正的利益,或者启发自己,或来审视这种善巧。
按华严宗五种判教,特别方便,声闻教为了使佛法的住世,必须严格地辨别真伪、持戒犯戒、如法不如法。若是非法者,作为舍离,或者让之忏悔,不会去斗争。
始教还有判别,但舍离灭病这种因缘没有了,能判别真假,只是涵养了、不管了,你真学假学他也不诽谤,但心中有真伪的概念。
到终教这个概念都没有了,顺应终教发心,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是非差别、作业的差别、学法的差别、运用的差别,都是幻化的、流变的、有为的、有漏的、不可得的,他在这个地方脱了,他在这个地方用心用脱了。这个人再好、再坏,他也不看,只看你的佛性。看一切众生、含识的佛性,只用佛性了,无量善巧都会产生,最究竟的利益就是成佛。
从顿教来说,一念清净就是一念佛,念下即是成佛,全体大用现前。一念横断三际,就是断。
圆教呢,是非的影像、有对的影像、差别的影像、言说的影像,都不可得,但是主伴俱圆。阿弥陀佛成佛,大家都成佛了;释迦佛成佛了,大家都成佛了,这是特别简单不可思议,就是一色一相都是实相,每个众生作业都是诸佛的示现方便、善巧的利益。什么示现呢?谁做谁的示现呢?这种圆满主伴俱圆的施化,没有言说,但是主伴俱圆,若你周围的人不圆,就是你主不圆,你不知道阿弥陀佛,你说阿弥陀佛也不圆,释迦佛也不圆,你就把十方诸佛给灭了。
这是学法的五种用心。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用哪种心来学习佛法,用哪种方法来学习佛法。
学习净土法门的方法――安心
实际说,时时都是未曾有,这是圆教的给予;时时都是未曾有,这是终教的给予;时时都是未曾有,这是顿教的给予、是佛法圆成的给予,彻底圆摄的给予。未曾有,都是新的,咱们知见往往是过去业识的积存,再把这些业识拿出来对照种种差别,这是一种习仿,不是心性的发露,心性发露是直接心源光明。光明的给予,果德的给予,就是给我们一个安心,给我们一个光明的心,再把这光明回施一切有缘,时时发起未曾有,没有辨识,无法辨识,但是圆满地回施了,这叫如来藏性产生出来的光明给予。
净土法门,以安心作为第一步,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给我们安一个果地的心、光明的心、象太阳一样的心、圆成的心,到哪儿都是光明的、无畏的、无有挂碍的、决定无对的、决定无漏的、决定无作的,无作意的因缘自然发起。作不了意,没有意可作,况且分别?
其它渐教就不是这样了,一点一点学习积累,然后用积累的东西对照是非,看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然后再来完成佛法,那是一个极为漫长的时间、漫长的作业,那不是果地的教化,不是圆顿教的教化。我们知道净土法门是圆顿之圆顿的教化,了义之了义的教化,历代祖师都是这么说的,不是我个人在这新发明的东西。
这个地方要认识到,就会放下自己的知见,来接受一个大光明的安心,就是佛的果德的给予。这个地方特别难,因为我们知见防范、疑虑、疑惑,就是信根不具,这是药师经这么讲的。「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维。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为什么这样修能具足一切善巧?为什么光明彻照、具足一切法益?善根不具、不信,多疑虑,此类人不得安心,怎么办?佛就给我们一个无畏的安心、无畏的解脱、无畏的光明,无畏的喜悦,安一颗佛的心!
要看看这个地方,来听闻学习此法,可能简单一些,下去再用了义教去审视它,就方便善巧了。
「号泣向佛。求哀忏悔」,向佛要放下无始以来自己的知见,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知见都是痛苦的,应该舍弃的。无始以来自己的一切知见都要舍弃,再来学佛。
「唯愿如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这是佛教导我们,给我们安一个光明圆满究竟智慧解脱的心,并不是叫我们搜刮积累一些东西,积累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世间次第修法,都是渐渐地积累,那叫收藏(cáng),如来藏(zàng)是藏性,一开发出来,就是为众开法藏,是你本具的藏性,给你打开了,本来具足的利益全显现出来了,这才是圆教的真实利益。
要看一看这个地方,若不然我们学佛,学来学去,不知道什么是利益,搞来搞去,搞一个知见,搜刮一些知见,发起一些知见,就是九界差别的缠缚。
这里是佛教我们观于清净业处,佛教我,不是菩萨教,不是声闻教,直接打开我们的法藏,「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这功德宝就是佛的果德之宝,不是一切不了义教的宝,不是菩萨的宝,也不是声闻的宝,就是佛所证的果德,以佛证的果德来显现我们的如来藏性、显现我们的自心真实,叫安心之教。
果地教化,就是先安心,或引发大家发无上菩提心,这一步不能丢。这一步若丢了,大乘了义教的教化不能建立,不能如实知自心,修法决定无益,不能发殊胜的心,如来藏性的光明不能从自心生出,大圆满的回施、转向教化的利益不能现前。
在这地方要打开了,的确人人都象六祖大师一样,会说出那样的话,心常生光明,心常得安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大家都会说出这样的话,为何呢?打开你的自性故。诸佛如来果德直接给你显示你自心的法藏。这大光明的给予、究竟利益的给予、解脱安稳的给予,不要的人真可能不愚即狂吧。
「唯愿如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这才是真正的清净业处、无漏业处、法藏开启的业处、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所成就的业处。我最初看到善导大师说“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也吃了一惊,我想“诸佛如来没有业力,怎么会有业力?”实有大愿业力!诸佛如来若不以大愿业力报身修持,顺性修持这个报身果德回施给我们,我们大家具足种种业障缠缚的博地凡夫,闻佛法、行持佛法,决定没有下手处,没有因缘。
「又以此经证。非直夫人至心见佛。亦与未来凡夫起教」,我们现在是博地凡夫,怎么能见佛呢?怎么能得到见佛的增上缘呢?佛是什么呢?若没有万德洪名果德的回施,使我们见到功德宝,给我们安法藏之心,打开我们心地的光明的宝库,我们怎么能见佛?
「但使有心愿见者。一依夫人至心忆佛。定见无疑」,象韦提夫人这样做法,来深痛无始以来一切执著知见,皆作舍弃,回归清净业处,直接打开自己的法藏真实,也就是阿弥陀佛广施功德宝之宝,也就是诸佛如来果德光明藏、安稳藏、解脱藏。我们直接把佛这种大功德接受过来,显现自心的真实,以彼庄严为自庄严,这就是果地真实回施之教,也是《无量寿经》告诉我们的:「佛以无尽大悲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这个利,就是这个果德。这教化与渐教次第教不一样,与世间逐渐学习积累知识、收藏因缘教化不一样,叫易行道。
何以易行?直为一切众生安心、直为一切众生开法藏,直为一切众生做大安乐利益饶益,就是个易行道,就是个给予之教。
⑦净土一法是纯佛力之教
「定见无疑。此即是弥陀佛三念愿力外加故得令见佛」,这是极为重要、极为深刻的文字,末法时代修法有五障,其中有一障就是不知佛力。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告诉我们,末法时代斗诤坚固从何而来呢?就是因为自我知见坚固,自以为是坚固,自以为有所得坚固,自以为自己有正见坚固,自以为自己如法坚固,认为别人非法,其实这地方正是非法,正是邪见,正是堕落,正是破灭,正是斗诤的根本。
佛力就是外加给予,《无量寿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佛无来无去,但为酬愿,酬什么愿呢?「为众开法藏」的愿。「广施功德宝」的愿,为大施主的愿。阿弥陀佛是大施主,施什么呢?施诸佛的功德,法藏的功德,一切众生本源的功德,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施主!
我们要好好读《无量寿经》,要依止《无量寿经》,切莫依止不了义或自己一些认为,包括一些祖师的不了义教,这话不是我发明的,我不敢发明,我还没那个胆量,我们看看善导大师的教诲,善导大师的话的确是诚实言!我们借着这个因缘,一样可以回施给大家这样无为的教化,放下一切菩萨、声闻、不了义教,直归入净土法门根本教典——《无量寿经》。因为每个法门,每个法系,都有他的根本所依的经典。大家现在杂修杂学的因缘,就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积累的东西头头不净,头头不了,事事不清,事事不明,法益不真。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