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
就像他说的:“我折磨你,必须也差不多了。”你看,他是会点亮的,还差不多是这样。但是我们愚痴,就是迷在这个里头。心肝宝贝是那样的,你说这个情,其实就是来自于迷惑颠倒。自己的孩子,然后才会这样的去没命地去给他付出,做这个做那个。所以实际上,确实他就是来“酬偿业报”。你此生也是要“酬偿业报”的,跟你先生、孩子,都是来偿报的。
但是我们心里头总想的是过美好生活。有个好老公、好孩子,或者做一个好老师。这些想法都特别颠倒。你做得越努力,其实是在颠倒里面越严重。还不如说:“就这么地,随缘。”所以你现在应该说是被动地去接受了,一步一步地接受。
但是一看到他那些,在你的思想概念里面认为很过分的东西,你还是不能接受。
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彻底接受。不彻底,就是那个地方,就是你的痛苦所在。
所以你后来你说想出家什么的,其实现在这个时代,行吗?现在这个时代,你说真的。就像你心里合计:“找一个什么地方法要相应,然后又能够接纳我。”这就得有因缘。第一个,“法要相应。”反正我觉得很难,这个要求太难了。第二个,“人家还得接纳你。” 然后你在团体里面,也得有这种自己能待得下去的因缘。所以如果我们向外境去找,其实非常难。
为什么我们现在弘扬“果地觉”?“果地觉”不分在家出家,但是心出家,出九界的家,还别说出三界的家了。你这是心挂在儿子身上,那是什么家也出不了。所以,他是我们的心不成熟。就算是所有的佛法修行要走解脱道,“彻底舍弃今生”是第一个条件。彻底舍弃啊!
你看看你们都是啥?(弟子:好像是被动的一步一步被推着走)。对,也是说是这种你的善根。如果善根不好,你儿子看到他那些晚上出现的那些朋友们,他还挺乐的。善根好的人反而在世界待不住。待不住你有地方去,你就少受苦,你就早一点了此一生了。但这个“了”不是像你现在这么认为的:“怎么得?我能还完吗?”还不完,因为还完了,下个债主又来了。我们这个“债”,是还不完的。所以,要得“了时无了时”,当下决断就是“了时”。心里下一个决断性,彻底舍弃今生。彻底舍弃的意思就是彻底接纳——啥情况都接纳。
他爸的情况,啥情况你都接纳;儿子啥情况你都接纳。啥情况就包括一切了,包括什么槟榔、狗、晚上怎么样闹腾。彻底接纳之后,就再也没有焦虑了。彻底接纳,就是彻底舍弃。不是说人舍弃,而是在内心里面彻底不对今生做任何希求了。好与不好,都不希求了。你还是对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的希求。这个希求说:“我希求不了了,我希求我儿子。”你再怎么次,再怎么堕落,你不要太过分。你看,我们总还是留一个底子,对吧?
你看这个时代,就像你说的:你不再为个人悲悯了。但你看看这个时代,这种孩子有多少?无数个家庭,孩子都是来讨债的。为啥来讨债?我们欠的,就这么简单。但是不是让我们这样子“冤冤相报何时了”?这还不了。在无明中,是还不了的。所以很多人说:“师父,我把这孩子处理好了,我就怎么样。” 就像你现在这种情况。你现在我们发一个出家的心,也没地方可去。我跟你说,就这情况。
为啥?我们没有福德因缘。有福德因缘,我们早出了;我们没福德因缘。所以现在整个宗教的状态,这个也是不乐观的。你在哪去找一个“法相应”?你说起来好简单,这个是——我告诉你,最难的。就像我以前我说能吃苦,我能吃苦,我能受气,我啥都能忍,但是法不相应还是不行,真是这个是特别难。为啥?我们现在就是唯一弘扬果地觉,你要深深的去思维这个问题。
别的法,其实我不弘扬。我就学过,我就实践过。我不弘扬了,因为它只能少分的利益。它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我们很多特别女性,到了后来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了,都想着“出家就了”。其实内心里面,还是有一种“找一个我能够向往的生活,我这今生就了了”的心态。但在心里,其实没有彻底了。
而且原来是因为没有那种彻底的方法,所以在家确实特别难。但是“果地觉”,它不择在家出家,所以它就跨越了末法时期的障碍。末法时期的障碍就是说我们内在的那种执着。你们痛得都扎你的手,你都不放手,你知道吧?他都杀你了,你也不放手。这就是已经执着到啥程度了。你说呢?所以现在内在的这种执着,这种无明太深了,然后外在也没有好条件给你了。修行的条件哪有?这就是我们越来越被封闭在这个轮回里,根本出不去,一丝光都找不着。
所以为什么这些祖师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道”。亿亿人修道啊!苦啊,求出离啊。“罕一人得道”,找不着。“唯有念佛得度生死”。这句话,真是肺腑之言,真是抛肝沥胆。我们一定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还是打着这个算盘,其实还是打错算盘了。一定要深深地认识唯一依止“果地觉”的意义。就是勇敢地面对现缘,但这个勇敢不是叫你接一**,而是在这里彻底接纳。你彻底接纳,你就没有焦虑了。由于你的彻底接纳,你在这里,一个是彻底接纳现缘,一个是彻底接纳佛果的回施。我也不挣扎了,我就在这里。我就是这样了,我就是这种现缘,我就是这种习气的程度。那我接纳,我全部交给阿弥陀佛,我在这唯一依靠阿弥陀佛了。
其实你不出家,你在哪都是安稳的。你心里面一下就安稳了。由于你内在是接受了佛愿的住持,其实你在这里真正地去守护这个实践,这个是真实的。不是说一会儿又跑到家里事,一会儿又跑到哪里,做了一个最究竟的、彻底的、一锤子定音的这种抉择过后。真的就是“天塌了,不关我的事”,就是这样。因为你现在还达不到那种同体大悲,你只有先修这个无染清净心。
《往生论》说先要无染。大家都是染在这个世间了。这个情,就是最重的一个染,染得已经都没办法了。你到哪里去出家?那心是染着的,出不了家。所以说,先修“无染”。怎么个无染?真是靠阿弥陀佛才能无染了。有人接住你的这个底,而不是在这儿子啊、老公啊。谁是你儿子,谁是你老公?满世界都是债主。我跟你说,都欠无数人的。所以你说这种自责,它是一种业感。本来也是如此。
我们欠的债是数不清的,要还,还不了。所以你以前诵《地藏经》,是地藏菩萨要帮你还,帮你妈还。现在是阿弥陀佛,彻底地承担一切众生的这种业。
所以我们在这里,先要真的是彻底接纳现缘。彻底在这里心出九界。菩萨业我都不在这里担着了。你说出家,它是在相上来讲,它是声闻法:身出离、心出离。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身出离这块其实是很难的。我们心仰靠弥陀,我们出九界的家,还不仅仅是出三界的家。声闻是出三界的家,菩萨他要出九界的家。所以我们在这里一来,为什么以“果地觉”?一来,就在这个究竟了义的这种究竟解脱上面来安顿我们的心。
那么我们在这里,真正的安下来都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磨练的。就像你儿子他在那儿作威呀、作威呀。其实我是感觉,现在这一批的孩子们,他们都是来促使父母走解脱道的。因为父母挣的钱,所有的精力都想望子成龙、望子成凤。但是孩子一个比一个“作”,根本不是学不学得了的问题了。他生来就是来“作”你的。为啥要“作”你?其实就是让你觉悟,逼你走解脱道。
好多父母都是到了后来,才没办法了才撒手。他们要被动地一点点接受。不仅是说,他不会像你想的那种功成名就,慢慢的,他连正常人都做不了。慢慢的,他在走向死亡。他那么年轻,他在作他自己,就是作给你看。但是我们还是在这执着,还是在这迷惑。现在父母还要找过来,都说:“你怎么样,能够把我孩子调教得让他能够正常一点?”啥叫正常?你都不正常!轮回中没有一个正常的!虽说总还觉得稍微好点,你还能怎么样?
一点也怎么样不了!在这个世界,就是做了最了不起的人,也都是颠倒。所以,我们没有看清轮回的实质,就会希望他们好点,至少好一点,至少正常一点。
“他要保住个命,他不能这样,命没了。”活着跟死了是一样的。你儿子实际上,他内在深深地知道这一切。他是太悲哀了。但是他跟你们一样,他自己没有办法解脱出来。他只有在这个业里面去挣扎,去纠结,因为他也不会真正地来接受这个世间对他的调治。
他内在是很有善根的。但是很有善根的人,你也知道,菩萨罗汉他们都有隔阴之迷,还何况一个凡夫?你有点善根,到这个世界全体淹没。你善根越深越痛苦,越痛苦,你越不想活,就是在这个世间乱折腾。但是他最后也会走解脱道。但一定是要你们先彻底地在这个上面做到。他爸走的这条道,因为他没你那么执着。太执着了!
凡是一个在世间,认为自己是好人、是对别人负责的人,是怎么样的人?现在一听这种话就知道代表另外一种意义:我是一个特别执着、特别颠倒的人。所以,造的业也老多了。特别是老师。如果我们觉得对孩子们特别地负责,我们很多“负责”就是辅导他的学习,这些要让他能够按照他家里的意思考上大学啥的。
这就算很好的老师了。但是,同时我们造的业也是让这些孩子们在轮回中迷得更深。
所以说,我现在发现,以前的老师,他的儿女一定有出息。儿女不用怎么教,孩子都特别能够考上大学,或者挺有出息的。因为那个时候老师们的心劳,他也没有那样顺着这个社会怎么样。他都是尽他的本分,没有那么强烈的一种像在行业当中的竞争。现在做老师,要做得怎么样?就像你说的:“上辅导班,孩子觉得你特别能耐。”所谓的“能耐”,就是他能考得好嘛!
那么后来,我就已经观察到很多这种现象:老师的孩子作得最厉害。让别人都看:“这老师挺能教的,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是你一个,好多。我开始都觉得,因为我妈妈以前做过老师。我们成绩都特别好,但是并没有怎么辅导我们。这是他们当时的一种业,他是比较尽本分。但是没有那么多的想要说这些孩子们以后要去竞争,要去在社会上怎么样。都是说:“我是个初中老师,我就把我的本分教好。”那么孩子们以后什么士农工商,随便他,没有现在这么强的那种东西。
反而那个时候,老师的孩子,我观察我们周围,因为我妈是老师,周围都是老师的家庭。他们都还是比较学习好,或者怎么样的。但是现在的老师刚好反过来了。老师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还怎么样?还作。后来一下子,我就感受到了。现在因为教育行当行业的这种偏离人这种本质的东西,而是急功近利的一个教授。
所以说,老师你教得越好,你受的果报越严重。你自己孩子做得挺厉害的。真的!在这些上面,我们一定要深深地在这里反省,要彻底地在这里去忏悔,忏悔自己的颠倒业。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业是真正的能够领导众生走向觉悟的。
只有,应该说,在这个上面。为什么说,一个寺院或者一个僧团,它在这个世界是最有价值的?为什么称为“众中之尊”?因为只有它在做这件事情。别的任何单位、任何团体、任何行业,不是做这件事的。只能在迷惑的世界,就是维持我们现状一些所谓的正常、所谓的那么好。其实,都是迷惑得更深。
那么在这里,一定要自己内心有一个彻底的觉悟。因为彻底的觉悟,你才不希求了。你一希求,焦虑就出来了。为什么好多学生说:“哎呀,我有一个地方放不下。”放不下,是你觉悟不够。不是这个人好了你就怎么样了。你如果彻底接纳,你真的这个——是不算开悟,但是就算是一个非常非常树立正见的基础了。
如果这个基础都没有,任何正见谈不上的。
就像师父说的,现在师父经常说:没有信仰。你就会知道他没有乱说。我说我是老修了,我吃了多少年素了,然后我上寺庙,我念多少经了。你没有信仰。信仰的基础一定是出世间的。出世间的意义就是彻底舍弃今生,对他没有任何希求。不是说不利益他,而是对在这个世间任何东西,所谓过幸福生活,所谓正常,所谓怎么样,人家接不接纳,彻底失去在这个上面的任何希求。这个是建立正见,而不是嘴上说这个、说那个的。你心里不是这样的,心里还是在贪恋这个世间的。
你要能够树立起这个正见,你已经解脱了。因为世间怎么作,你都接纳。
不是你自己孩子,一切人这种你都要接纳。你接纳过后,你不就解脱了吗?以前祖师说的:“随缘度日。”我们就知道这个“随缘”,它就是一个彻底接纳。在内在,一定要达到这样的一个认知。
那么后面的事情,其实就很好办了。因为你接纳了,他作也好,不作也好,你也不会痛苦。你就不会想到说:“我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在那儿才舒服。” 因为实际上,你到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内心里面还有不彻底接纳的部分,比如说你到团体里面。那大家还是会起摩擦的,你还是会有烦恼。到时候你就觉得,这地方也不咋样。
什么叫“法相应”?法讲给你们,不落实到心里面,啥叫“相应”?所以,真正的法用在我们心上。我们就在心里头,就出这个九界的家。在哪儿?都是极乐世界。他作也好,不作也好。
师父跟你说的:你啥时候如如不动了,这就是极乐世界。这个也不需要功夫,只是在见解上、在认知上、在这个正见的树立上,要彻底地在这里建立起来。
一个是对娑婆世界的颠倒,彻底地接纳,彻底地认知它是颠倒的。另外一个,对极乐世界全盘接受,无疑接受,当下接受,然后安住在这里,也不需要什么功夫,就可以了。
其实你能够在内在这样实行自解脱,就是自觉无染的时候。你的无染清净心,现在是治安了。很多人想去,为什么你在后来遭到孩子的这种待遇?是因为你“机心”很重。你在很小的时候,用那种技巧把孩子“骗着”去接触佛教。很多父母都用这种方法。不是因为他解脱了,刚好是因为他是以这种机心,然后作为他的缘起,他自己看不见。“佛教是好东西。”骗着骗着你去,然后最后孩子他会否定信仰。因为你这是拔苗助长。
他心灵在那个时候,他没有从内在发起一个对信仰的希求时,你硬塞给他这些东西。而且因果让他恐惧。因为从自我,他没有想舍弃世间的时候,他会在意世间的因果。那么这一世间,所有事情都是错的。你让一个孩子就活不下去了,你知道吧?所以,这些后面你就会感受到。由于你这种把佛法也用来实现自己的,比如说想让孩子怎么怎么样,这种机心。他后面起的效果都会非常差,反而会阻挡孩子正常觉悟他路程。你在这里一定要觉悟到。
所以说,好像这个挺有招的。像我们很多父母说:“哎呀,不会看手机啊,你帮我弄一下。”其实想让孩子去听一下那个。他们都是这种心,也是允许的。
但是果报也是现成的。就是这样。凡是缘起,不是真正的随顺觉悟,而是随顺了自己的私欲。那么这就叫“自寻何益”了。后面你就收这个果报。而且这个果报,刚好是你最不愿意看到的。
你总想孩子早一点成熟,结果阻挡了他。因为佛法的含金量太高了。一旦我们给提前还没有做好准备的这种心灵,可能提前就让他“消化不良”,就在这个地方“吃不消”。所以他对世间也绝望。因为他一看佛法里面说:“世间没有什么意思。” 但是呢,他又没有真正的发自内在的这样去觉悟,而变成了一种恐吓了。所以因果故事读得越多,越害怕。
因为他内在现在所成熟的世间这种“五欲六尘”。就是吃、男女的事情。这是他要在这里去体验、去享乐。他过去没有完成的这些业,他要在这里完成的。
所以,这个事情是非常严肃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是把佛法世俗化。所以后来效果并不好。
这就是我们在严重“染着”的心下面,去做所谓觉他。你自己没有觉,一团漆黑,又把这个漆黑弄给孩子。所以现在,因为佛法的对境是非常严肃的。那种真实的恭敬,我们没有的话,佛法就是“佛菩萨是你的仆人”。你拿来随便践踏。所以你后面受的果报比一般世间,你去耍点机心的果报还严重。但现在大量的人都在做这种事情。
所以,为什么三宝在这个世间衰败得特别迅速?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恭敬。真正的恭敬,就是一定先会彻底地实现自觉。彻底地实现佛菩萨所教导我们的那些,怎么来看这个世间。不再希求,放下自己内心的。你真正的无染的时候,你无染你就安乐了嘛。就管你老公是啥样,管孩子是啥样,管这个世界是啥样。
你内心是安乐的,你内心安乐了,你必然要去令一切众生安乐。因为这个时候,你就看到他们都很冤枉,没必要受这种苦。就是认知上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再来说的时候,你就是顺应佛性而说的,而不是因为执着他们。
所以,这个地方“无染清净心”是你们现在应该好好运用的。先不要管,先无染,回到清净上面。然后,再安住佛愿,安住佛愿,不断地在这个地方去串习。
最后,当你的内在这种佛愿安住的时候,你彻底歇心,安心。你生命的安乐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中的所有人,只是陪着你在演戏。他自然就会呈现安乐,不需要你去度他。他会呈现安乐的,因为他本来是佛。
所以说,都是我们“心作心是”。所造作的拧巴的梦境。人生就是一场梦,自己造了一个拧巴的梦,拼命在里面挣扎。你把心歇下来,以佛愿作为你的心的缘起,然后你才知道啥叫“念佛”。不是把我们念的世间的日子过得更好了,而是直接过极乐世界的日子。你就会发现,周围的眷属根本用不着你着急。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极乐世界的眷属。
这个就简单易行了。也不需要说:“我必须要到哪个地方去。”就像那种委屈,也会有的。我们也都是中年出家。你一到庙上一看,岁数这么大了,干活大概也不行了。如果你干活稍微勤一点,好,可以留下来干活。其实你从人家的希求你就知道了,不一定是成就你的道义,而是因为现在哪都缺人。再加上有些课程,就不会让你去上了。反正你们这么大岁数了,培养你们也没啥用。就培养小的。
反而是老的去干活,培养小的将来要做头面人物。
所以,其实你如果带着这种心:“我还能干点啥。” 这其实是一开头就是一个不好的因缘。你是一尊佛。不管你现在的业相怎么样,尿血也好,做不了体力活也好,这些其实都是因缘法。没有什么。在果地觉这里,确实是它因为没有要求,所以它就不让我们觉得非常难。虽然逼迫太严重了。
像我们,在这一个事情上。第一个好像像明安师,他十号出家。但是,他七十岁出家了。当时是因为他的心已经彻底安住在果地觉上面了。我是真实地看到了,他心是彻底的安稳了。然后,才剃度的。这就代表一个什么意思?她以后不会在这个上面——“一个我是安住果地觉的人,我不会要求他。” 比如说:去做体力活,出家要做净人,戒律方面严格要求。另外,就他本人来说,他也并不要求一个出家人的待遇。比如说:“我什么时候受大戒啊?你们师父,你得让我去受大戒啊。然后你得怎么怎么样。”在出家的这种待遇上,他没有过多要求。就像你们说:“我找一个好地方,我怎么样。”
他七十岁了,跟着我们又去国外,又在全国。也是风餐露宿的,毫无怨言。我是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果地觉安心了。我就跟他说:“你出家的法,有很多你学不了了。戒律你学不明白,还有好多规矩,这些都没办法。” 但是有一点,因为你心安果地觉了,啥样你心能安。
但大戒你受不了了,国家的政策也不允许这么大岁数的人去受戒。你就要知道,不要说:“出家之后,你先给我来一个啥时候去给我受大戒这种事儿。” 五堂功课你也背不了。你就别希求了。“我不稀罕,我不稀罕”。
他出家是为什么?是能跟着我们做出家人做的事情而已。就是这个身份,其他的细节都不要求他。但我也保证不让他去那种通途的地方,去受无谓的苦。因为他也受不了。比如说,腰脱了。你说做点体力活,你咋行?还有一个,这辈子就没有做家务活。他看别人做家务,他头都会晕。你说你跑哪个寺院?真的,你要当老太爷来了,肯定是没办法。
但因为他心安果地觉了,就因为这一点。因为我们守护的就是这一点。所以说,就可以了。那么他就能够,因为他安住果地觉这样一个无染清净心,他就可以真正地去利益众生。反而他可以做出家人的事情。
但在你们,在外力上面有一点要求,其实就没有办法。所以像他们也是。你一定是心先彻底安住果地觉。如果你来说:“啥时候给我剃?什么时候给我授大戒?我这怎么样学戒?” 现在确实满足不了这个条件。因为一切众生急需的是当下安心。“果地觉”是急需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看中果地觉的话,以后随你今生的因缘。因为出家一定是因缘法,它只有果地觉是不要求的,因缘法一定有要求。
佛就说了:“重难轻遮,都是要问审的。” 一个一个过,过不了都不行。包括那种脑袋特别愚笨的,五堂功课过不了的也不能受大戒。国家有规定,这样的人也不能去受。所以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彻底果地觉安心。安心之后你就懂了,啥样都是好的。
那个时候就不会觉得非要怎样不可。你有因缘了,你也可以去实践。但是那个时候你就不需要再问人了。真的,心安之后你做什么,确实不需要问别人了。
但是心不安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先安心。这是现阶段给你的一个建议。你一定要在果地觉这里真正地彻底去认知和抉择,然后心先安住在果地觉上面。
像儿子,内心里面要真正知道,你们是一种实质上的什么关系。不要在这儿希求他这样、希求他那样。在现象上,真的彻底接纳;在本质上,你要知道他是佛。他的本性,就算他再作,他吃槟榔也好,干啥也好,昼出夜归也好,他本性没有动摇过。这一点,一定要做一个彻底的抉择。
父母最心疼的,就是看到儿女堕落,心里很难受。但如果你念佛,念他的自性是佛,他其实没有减损过,也永远不会减损。哪怕堕到地狱都不会减损。所以在这里,有一个决定性见。
但是在现缘生活当中,像你们现在家庭这种实际情况,还是有点建议。第一个,让他独立生活。独立生活,你可以给他拿钱,但这个钱要商量好,让他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你别看他,也不要去看他,不要给他当保姆。明白吗?那么经济上可以支持他。
其实这个世界,你给谁钱也就是一个业的关系。如果是欠的没还完,那就使劲给。如果还多了,以后他也会还过来。因为这没有实质。所以,你放开心去给也就行了。但是有一点,让他独立生活,你自己要下得了心。
这一辈子,随顺业相,其实挺害人的。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美誉:“我这个人挺尊重别人,我挺随顺别人,我啥都跟别人商量。” 但其实在本位上,你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像孩子,应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
如果你在这个上面违越了你的本位,该做的事情,就会很难受。所以现在还是要跟他说清楚,让他独立生活。你们有这个条件。上一次我们在南昌的时候,也有一个打他母亲的。而且已经那么大人了,还是留学生,高级知识分子。屎尿拉裤子里,暴力,成天打他妈。当时,悉师父也是跟她妈说:“他这么大了,要让他独立生活,经济上可以支持他。” 但是他妈舍不得,情愿天天挨打。这种就劝解不了。
如果你这个心都下不了,只有这样打下去。所以第一个,就是你要跟他讲清楚:“你独立生活,我可以给你拿钱。”因为你们现在,其实就是这个钱的关系。
你心里面要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学法上,给他圆满的祝福,不要任何担心,彻底接纳他。你就当他是一个演员,在演戏。他故意演给你看。你动不动心,把他当阿弥陀佛,不要有任何担忧。
你试试看,当你这样做了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他自然会展现出来。如果现在还是搅在一起,你们在业上处理不了这个东西。所以现在是:“无意之苦”不用受。阿弥陀佛是不忍心众生受一切的苦的。所以他并不需要我们把业消完了才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他就把一切的业承担过去。就像其实你先生,他先走了一步,那是明智的。今生的业,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法,他一下子把今生该还的业接过去了。我们一下子就在业当中跳出来了。
但如果没有因缘,阿弥陀佛承担一切众生的业。所以,我们要给出去,让内心彻底给出去。在这个里面,真正地自己全身心学法,发愿将来能够弘扬果地觉,能够去利益所有的人。而不是你儿子、你丈夫这些,把心量放开了。甚至拥有佛愿,去利益一切人。现在你自己都还没有在这上面去实践。我们对教法的认知没有达到那种程度时,根本谈不上。所以发一个大愿,你的心已经出家了。你随着佛,就出家了。
而且你现在的条件,你就可以做到。你先生也已经“出家”了,你就在家里面。就算在家,就是一个道场。法就是果地觉。这不是很相应吗?也不需要求别人说:“你接纳我,我能干一点活,不能干一点活。” 不需要!你就在这个法上,真正去深入。
然后多跟团队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其实,你已经有团队了。但这个团队,我们不想采取寺院的那种方式。大家天天弄在一起去磨。我们在意识法界,这就是一个道场。这就像我们现在的学习,其实跟道场没有区别。
我们把道场那些业上的东西去掉了。就是纯粹的心灵链接、法上的支持。反而,我们不会在业上打仗。如果住到一起,就会打仗。这是现在很多团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父那天开示的时候说,现在这个集体是一个挑战。
夫妻在一起都要打仗,最后就孤身一人跟自己干。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避开业上的纠缠。我也不要求你,不要求你的业;你也不要求我,不要求我的业。我们之间也不纠缠。我们在一起,就是互相支持。在平常,我们在意识法界联系。因为网络的出现,是这个时代非常大的福德。
但是不好好用,就去打网络游戏去了。好好用它呢,它可以让业不在一起纠结,不让纠结发生作用。就像你们三个人,你们一隔开,你们三个人都会好;但你们凑到一起,三个人就是崩溃。你们处理不了这个东西。
所以现在,人分散在各个地方。每个人在自己的业分里面去处理你那点东西。然后我们在意识法界沟通,在意识法界联系。其实我们跟阿弥陀佛也是这种联系。他若化个肉身到你旁边,你可能还要跟他闹矛盾。
但是,他报身圆满,在法界远远的,不跟你有业上的接触。你的业也动不了他的业。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支持。我们就是在意识法界被他接引。
在意识法界被他接引,那么此生的业报一散坏,你本来就在极乐世界了。所以,这一生的好坏就随缘吧。真的就是这样。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