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我们要是对一个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往,一定会发起归命与行持。若是一请一问,没有答复,就作放舍——在我们末法时代,这样因缘比较多。现在人多生骄慢,轻法重己,一般是问一问,不作答复就算了。以前临济祖师去见黄檗祖师,三次都是棒,迎头一捧,别无他物!不得饶益,下一个虔净、真实学法的种子。现在人学法,为法捐躯、为法舍身的意识弱一些。这是一次一次祈请,一次一次为我们末世众生启发教义,使我们有法的依祜。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衆生。汝今諦聽。當爲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佛所发出任何言辞皆从光明藏中流出,非是过分语。如是善哉善哉,就是自利利他的因缘,咸因此问而得成就;如是善哉善哉,就是一切凡夫一切贤圣皆因此法而成圆觉;如是善哉善哉,能使一切未来、现在众生得以饶益;如是善哉善哉,能接度正定聚、邪定、不定聚众生;如是善哉善哉,若有正见,若有种种差别之见,皆作真实回施;是为善哉!善哉!
“善男子!”丈夫尔!我们人人本丈夫,所谓顶天立地者是,出离生死大愿者是,欲作世间眼目、欲饶益有情者是。所谓善男子,归依三宝者是,能成就圆觉真实教化利益者是。“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如是者,传法清净,不相隔离,如一器倾一器;方便者,诸佛亲教,给予成就。“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大饶益是施于众生,决非众生自我产生或发明。这个概念我们从四相上要转变过来,就会走出自我或人我、法我的执著,归向于佛道,归依于佛道,随顺教诲,成就法益;而不会作自己的、妄想的、自以为是的修法。
佛法之所以末世,多不知佛力,但知自力,不得诸佛菩萨之加被与给予,法的真实饶益处不能得显。虽有相似修行,多增骄慢,多增四病。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听者,听许、随顺之义,听闻、承受之义。在佛教,听有顺忍之义,有归命之义,有赞许之义。
【善男子。一切衆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衆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衆。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维。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旛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可能说的现在这个时代吧!正法、像法、法末世,我们要审视,时事未定,共业所定,这不是死的。若能得正见、正知见、正修行之人,佛灭后末法之时,亦可行正法。所以释迦佛告诉我们:此阎浮提若有五持律比丘住世,就是正法住世。
“有诸众生具大乘性。”大乘性是为了别于自利心、人天福报心。大乘者,是说无上乘,但看发心。发心即得见大乘心、二乘根性、众生心性或者六道轮回,依发心而表现。“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告诉我们修行方法,圆觉菩萨主要是启问修行方法。
“若在伽蓝”,像我们现在在寺院,叫伽蓝。“安处徒众”,修法者多有坚固道心或者稳固发愿,称为安处徒众。“有缘事故”,比如操劳大众、摄护大众、住持寺院。“随分思察”,随自己这种摄众、建设寺院、护持寺院的因缘来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这十二种菩萨启问,都可以来随分随缘地行持、观察、思维、运用。如我已说,是如上所说。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这又是一种因缘。假设自己应作的事已经圆满,就可以发生这种另外的因缘:建立道场、立期限,也是闭关之说。
我现在遇到许多一发心就要闭关的学佛者。因为自己没有这种基础——对法的认知基础、众缘和合的基础、人份的基础、地缘的基础、福慧的基础……没有就要闭关,基本上是自杀性的学佛;下面就是烦恼或者舍弃佛法,就是越次第的修持,往往不能建立真正法益。这基本上是骄狂心。
有人一出家就和我说要闭关,反复说。我说行是行,怕你福德不具啊!闭一闭就会生烦恼,因为外面压力就是烦恼,你不能逾越,就会崩溃,崩溃就会于法作舍。所以学法要有次第。像现在国家法定是超过二十岁能成家,可以作父母;你才七、八岁就想作父母,想做大人事情,看着挺好,实际做不来;做不来就会产生懊恼、诋毁,怀疑佛法对你无益、无缘。这个时代的人不知先后、不知自己,这个因缘特别普遍。还是小孩就想做父母做不来,自己生活还不能自理。
前面说安处徒众,乃至说伽蓝的种种建设、运用,后面才有这样因缘。过去寺院的闭关者多是方丈、住持、当家等大执事,做到某种状态,有个歇心、调养、运用的因缘,才可以说这个事。或者某一法师到特定境界,一些特殊因缘处理不干净,也可以闭关。所以闭关要因缘成熟,决不能仗自己的一时“勇猛”,发生虚狂的向往与作业,多受伤害。现在住山的人有许多跳崖的、疯掉的、自杀的、还俗诽谤佛法的……都是比较“勇猛”的人。主要是在基础上,对佛法尚无清晰认识,以为自己因缘已经成熟,就去做这些事情,反遭其害。
所以学法与行持有这种次第比较安稳。除大根性人——极特别的人是另外一个因缘。这样的人比较少,末法时代更为稀有。我们要把自己做成一个普通因缘,就会踏踏实实地遵循法度,不越次第,就不会受过分的伤害!
“若立长期,百二十日。”释迦佛对这些菩萨乃至我们末世众生提醒一个修持方法,长期是一百二十日,也就是我们四个月的期限。佛住世时,印度每年分成三个季节,每一个季节四个月,所谓春季、夏季、冬季,没有秋季。大家读诵梵网经会看到这个地方。他们每个月又分黑白二月,共为二十四个月,与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有相似处,但分法不一样。从初一到十五称为白月,从十五到三十称为黑月。
“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静居。”安置静室,把房间整理条理,打扫干净。不是说其他的干净,主要是发起修法的因缘要干净。“若佛现在”,如佛正对目前。“当正思维。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亦如佛在世,如对目前。
“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旛华。”幡华的供养,是彰显自己向往法益的一种表法正相。像我们要做个什么事情,就要有一个标志、打一个旗帜、立一个东西,来标显自己心意与作为。过去农民起义也叫揭竿而起,揭竿二字是树立旗帜,使大家明确他要干什么,本身有召唤之力,也有自己的明确目标。
悬诸幡华。比如部队行军有军旗为标志。你这个安居或者闭关因缘,一百二十日、百日或者八十日——不管以哪一个为限,都要有一个稳定环所。这个稳定环所就以幡华为标志,以稳定的悬诸幡华这种因缘作标志,使一切神灵、一切诸佛菩萨、一切护法有个得见与摄护的因缘,要不然你不能得见。
好比说我们打五彩幡子,有神通者都能看得到,他能摄护这个地方。我这么讲不是泄漏天机,是大家的法缘。幡子用处特别大!像我们这个地方,他若没有特殊的神通,不能知道这个地方;有神通或者有与法相应之因缘,可以坐在很远地方听我们这样宣化。
有人有这样境界:在打坐时听到讲经、读经,或者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几个人在学习什么,他也可以加入学习。时空本身没有意义,但我们在心静不来之时,或者心胸狭隘之时、福德不具之时,就被色身所局限。这些幡、盖、花可以超越或打破这些,主动使这些东西撕裂。一般有禅定功夫的人,经常坐在自己不动的本位上,可以到种种道场参加种种法会,或者目睹种种法会。因为这些法会都有幡盖之类明显标志。像灯塔一样,大家可以看见光明的标志,幡盖也是在这个世间的一种光明的形象的标志。有人以此方便因缘,可以透过这个标志知道这个地方在做什么,会加持摄护这个地方。
在很多经典中,都有无量菩萨、无量护法发过愿:若有人建这样道场,我们会不分昼夜地摄护这个道场,成就这个修道之人。我们要真正知道有这样加持力,会迅速得不退转之法益。你即便是一块金矿,若没有熔炉,也很难把自己鎔化,成为纯金。我们有佛性,像一块矿石一样,善恶杂织,不能运用,就要通过法这个大火、固定因缘这个熔炉,把我们鎔化掉,提纯出来,可以方便地运用。
人往往相信自己的妄想执著,不相信道场加持、护法给予、佛菩萨的提携。只相信自己,这也是末法时代修法的最大障碍,因为骄慢而成就的因缘。也有人相信上师、佛的加持反而堕入迷信,何以故?不相信自己有这种本质。
“经三七日。”二十一天或者七天,这种忏悔时间是约说,是根据自己因缘的一个大概说。比较根利的人一般三七日见到瑞相——见佛、见菩萨、见种种圣相;比较弱一些,可能要长久一些。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不管是显是密修持,拜忏多是拜千佛万佛,或者是三十五佛,或者是八十八佛,以祈求佛力加被。佛不加被你,你没法改变自己。现在许多忏悔的人一张嘴就是我忏悔,其实多是诽谤、自害,不知何为忏悔。若是诸佛菩萨不忆念我们,为我们作证来加持我们,使我们善法增上,我们没法忏悔。忏悔了继续做,那不叫忏悔,叫后悔,叫欺骗对方——为了一时的安稳,以委曲心欺骗对方罢了。
我们经常听到说:我忏悔,以后不再做了!第二天他会做得更凶猛!因为没有善知识的提携、没有诸佛菩萨的护念、没有增上的接度,这个业力他根本超越不了。这种习惯性第二天自然而然又浮现,又重复,无穷无尽,所以不知忏悔。我们持念佛菩萨名号这种忏悔,这些佛菩萨会通过种种因缘来忆念我们、提携我们;通过种种力,使我们超越习性、惯性或过失,使我们逐步得到改变,或者迅速得到改变,或者当下一次性得到改变。现在哀求忏悔的人太少——哀求忏悔的利益可以使我们迅速得安乐,迅速出离错误或过失的伤害。
现在人一般后悔起来还是要命的,痛哭流涕,那叫后悔,没人为你作证,不发生功用。若是诸佛菩萨不存念我们,我们一切善根会散坏,这是决定无疑的。你也不要徘徊,也不要彷徨,你说我自有善根,我自然会引发——没有用。诸佛菩萨不存念我们,我们善根没法成熟,决定会散坏,这是决定说,没有什么可疑的,也没有什么迟疑地方。
以前我们作过这样尝试,若作存念因缘是什么样子,若不存念是什么样子,差距大得很!好比说蔬菜,若是种菜人每天存念一下,哪怕去走一圈,这个地方的蔬菜也长得特别好。如果种下去不管它了,那可能很快会荒废、枯萎或病害掉。若是存念,其他因缘一般对它不能起作用了。存念有这样作用么?自己也可以做实验。当然如果心力不及,也可能实验没意义。要是真正专心地、纯净地,这样因缘会强烈显现出来。
以前我们第一年到放光寺,蔬菜之类没法种,苗子长出来就被虫吃掉。因为出家人是不许种菜的,但是住在高高的山上,另外土地荒掉也会引起当地其他一些出家人和老百姓的说法,我说我们忏悔吧,我也来种吧,后来就种一些白菜。我就用一些分别方法,有的注意一些,有的不管它。稍微用心的地方,一些虫子就没法侵害它。当然我们也通过念法等因缘,像念大悲咒之类,菜长得特别好,虫子逐渐都没有了。有时我们走了以后,就加一个概念的因缘,菜的产量也特别好。这几年没有那种因缘,他们怎么种也没达到当时的丰收状态。当然出家人做的过失我们忏悔,这是说存念因缘特别重要。
为什么要稽首十方诸佛名字?就是强的生命、强的智慧状态可以提醒、提示、加被弱者,这是决定无疑的!像在家人,哪天你做父母了,你会有这样体会。父母要是多一分身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身心就会稳定、健康;要是不管他,放逸、过失迅速出现。出家人亦复如是。我们遇到很多,不是故意的,因缘赶到那个地方就那样做,一不存念对方,对方就感到不知所措,两眼茫茫,无有归向。
这个地方,骄慢要不得。我们这些薄地凡夫若没有诸佛菩萨存念与加持,不能成就法益。所以在密教中,诽谤上师,法益当下散坏、彻底散坏,一切福德散坏!这是决定的。很多人不信,因果上看!我对这个地方深信不疑,我也希望大家能深信。深信这个地方就会有法益,会把佛作为父母一样看待,把师长、善知识当成父母一样看待,不会诽谤轻慢,也不会产生怨恨,法益能迅速成就。若不如是,会迅速伤害自己的善根,以至善根散坏,出现种种业障磨难。
善知识非哪一人,但是如法者,但是顺法者。所以观察善知识可以依经教、依经律论来审视,依了义来审视,如法、非法,决非哪一人、哪一事。我们都知道近代的弘一法师,一个十三岁孩子给他写一封信,他就闭关了。这个孩子就是善知识!许许多多人都是善知识,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周围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包括逆害你的人也是善知识,这是决定无疑的。
我经常遇到别人这么问,说你看看你周围这些因缘,我说是啊!大家都是善知识,从正反两方面来提携我们罢了。是不是这样?若能发菩提心,于无上道业作归命,其他因缘皆是善知识的相。这是决定无疑的。
这个地方,《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给我们末世众生作了参学的方便的标志与榜样。他五十三参,参的什么样人都有,但都是善知识。有时他也生退堕心,认为这样的人可能是外道或者罪恶人,佛菩萨就呵护他说:善男子,莫作此想。就劝化他随顺与依止这样的善知识,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现在人往往认为这个是恶知识、那个是罪人;或以自己分别心,顺着我的人是善知识,逆着我的人我就诽谤——这样人不得善知识,不得佛法利益;不过是世间的占有者罢了,世间的嗔痴慢疑行持者罢了,没有佛法。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与世间法的差别是极大的。虽然佛法不离世间法,而在没有究竟成就之前与世间法还是有差别的。完成真正法益之后,一真皆真,处处是菩提,处处是道场,处处是菩萨,处处是佛!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像叫爸爸、妈妈、哥哥、妹妹一样,像叫师长一样,这个呼唤的力量最直接,我们能体会到。你叫妈妈,你妈妈会循声而来。诸佛如来是一切学佛者的父母、善知识、导师,若呼唤他们名字,他们的加持必然现前。你能真诚不疑地相信,就是真诚不疑的加持;你要以疑心、将信将疑之心、轻慢诽谤之心,就是呼唤也多不起作用;虽不起作用,也结个遥远的因缘,现前作用不能发起。
“遇善境界。”因为我们经常呼唤佛菩萨名字,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种种过失作业,就会遇到善的境界。过去的梦可能是一种境界,多是种种过失、恐怖;现在就会梦到种种稀有形象、圣相、光明相,见种种七彩,见琉璃宝地,见种种带光相的人相、菩萨相,或者种种大威德、种种经书、种种文字来作提携。这些善境界不能重述,任何人都不能重述。
许多人问说你拜忏后的境界——不要说!因为各人有各人境界。凡夫心多生骄慢,若遇善境界与别人说,多是骄慢因缘。有时候骄慢特别细微,有一说十,下面多受虚假的果报。现在有一说十的人比较多。我们瞪着眼看的事情他还给你夸张,夸张自己的善业,危害很大。所以拜忏时候一些善境界,不是同志者、同法者或者师长,一般不能说。同志者,就是大家在一起修持。同意者,不管怎么说,对方也不会产生疑问或者诽谤、轻慢;你就是再好,他也不会感觉到对你向往;你就是再劣,他也不会产生诽谤。这样的同志者、同意者,都是可以相互交流的,这个交流是在一个平等因缘上建立的。
或者是师长。自己遇到境相,若不明确,可以去问。这个问没有骄慢因缘,不会带来伤害。因为善知识会打脱你的相,说如是境像、善境像不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可作个标志,是个阶段;你不要留住,还要往前走。他会打脱你这个因缘,不会让你留住。
若不是善知识或者有过失人,他一赞叹,你一生骄慢,就把人害了。许多人害人根本不知道因缘的。有些出家人或者居士说我有这样境界那样境界,他一听就说你真了不起,我们修行多少年都没有遇到这样境界!对方骄慢心生起来,以后会出现疯掉、颠狂或者谁也看不起的骄慢之态。
所以说境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知道对方的因缘。若不如是,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像一个人说我有钱,到处张扬,被强盗抢了。有些出现境界的人到处炫耀自己境界,多被一些魔或鬼神戏弄。像有一点财产反而被强盗抢了,他被鬼神利用了,特别可怜;被坏法因缘利用了,不能得增上利益。我们有钱财装在口袋里,本来是个方便,可以买饮食、住宿、坐车等等,都很方便。如果和人说我有钱,那么可能很快被抢掉或骗掉。这样的人很幼稚,很可怜。
所以遇善境界要谨慎,要密护三业,要密护!过去说一百二十日或者百日、八十日这个期限,就是在关内基本上没有说的地方,所以不会受伤害。所以闭关有这样好处,是这样一个因缘。
得心轻安。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