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果地觉引导孩子


弟子:祈请师父开示弟子(德育)如何用“果地觉”在现行情况下去面对?第二,就是德育的本心:真的是想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然后,因为“法身慧命”……确实能感受到法身慧命——这个生死,不知道我表诉的是不是不对?说不清,感觉“生死”实际有时候是个伪命题。真正的是法身慧命的那个重要性!就两点,一个如何面对。第二,如何用“果地觉”去面对陪伴孩子,学会妙观察。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师父!

师父开示如下:第一个,你现在是处在迷茫当中。所以,你是说:怎么用果地觉去陪伴孩子?你现在先自己觉悟一下。整个的人生你应该是迷茫的!迷茫的!你的“安稳”,是安稳在以前的生活条件、各个方面它都比较优越的情况下。而现在经济状况也不好、身体状况也没有以前那么好。是在这样的一个对比的情况下,你生起了恐惧。所以,你的安稳处,不是在生命的本质;也不是在“无量光寿”的“果地觉”上面。本来这个境界就是让你觉悟的。让你觉悟:“世间一切无常”。

你说“生死”是违命题,那生病就是真命题了?生老病死都是伪命题?你以为生死就是断气那个事叫生死吗?念念都是生死啊!这个刚好是你觉悟的机会!不是你要强制性的让自己的生活回到以前的怎么安稳状态的机会。所以,很多人学佛教他有一种想让生活变的更稳定的期待。但其实,真正的你要学到佛教的核心,会抽掉你一切安稳!因为,现实的虚幻它是没有真实安稳的。

但你一直希望在这种:你看我们上学也好、出来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其实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环境的稳定。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以后长大了我们好考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挣钱就可以有一个安稳的环境,让自己生活的幸福!其实我们都是期待在这个虚妄的空间找一个安稳。所有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就是为了这个虚妄的稳定!但实际上学佛法学到真实会抽掉你的虚妄。让这些幻相的稳定,都变的相当的不稳定!而且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混乱和无助。

那你认识到什么了吗?只有生命的本质是安稳的。所以,如果你一学佛开始出现这种状况,那表示你快要进入真实的层面了。但是你现在还在抓取那个虚妄,甚至觉得在这里是难以忍受的。所以,生活“由奢入俭难”呐!就是以前生活很好,忽然变的不好。这种痛苦感就会很深;但对于一直在苦难当中的老百姓(来说),他不觉得有啥!这个只是一个现象,一个虚幻的现象的对比。

所以,你说要怎么样的去面对?用果地觉去面对!用生命的本质、不动不摇、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这个“果地觉”去面对。用什么来陪伴孩子?你陪伴不了孩子,任何人之间无法陪伴!因为你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真正的陪伴,只有他自己的法身慧命会永远陪伴着他。不管他变成男的女的,猫呀狗呀,这个法身慧命会一直陪着他的。你陪不了他,你们两之间就是一段业缘。我们到这个世间是来“酬偿业报”的。大家这个不懂!

就像你们学了一点教育,我怎么对孩子好呀,这个都是你过去的积累。因为,你用世间的方式,应该怎么教育……精言细语,跟孩子沟通,不要斥责,不要……他的这个积累到现在,就是你稍微重一点的话,孩子都受不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你非常非常温和对待他而且条件又非常好。但是,当你是一个单身来服侍他,你服侍不周,你的情绪出来他就不允许。因为,妈妈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我,是不是这样的?所以,现在是什么?是“世间善法的一个反噬”。因为,它并不能带来孝子贤孙。你没有办法让他觉悟。说老实话,就是你欠他的业债,就这么简单!你稍微没有在这个上面酬还,那债主就是要发脾气的。

所以,你自己没有觉悟。你学“果地觉”还不知道什么叫“果地觉”!你仍然在现象当中挣扎和抓取。然后,你现在想要这个:学一个“果地觉”来陪伴你的孩子。你们两个的业力相处模式和你们能够呆在一起的时间,是由业力决定的。生生世世我们跟无量的人是这种关系。都是债务关系一结束就一拍两散。你们别以为你们跟谁有生死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不真实。但是,我们世间的人就在关系当中迷失。

所以,第一个,你确实不知道什么叫“果地觉”。也没有把“果地觉”作为你生命的真相。就是你的所谓的“法身慧命”。这个是你的真实生命,用它来面对一切没有问题!如果你真的想要有利于你的孩子。并不是你去教他“果地觉”,因为你还没“果地觉”呢!是你用“果地觉”面对他就可以了。他也是本具佛性的。就是发了烧也把他的佛性烧不坏;就是他了发脾气也把他的佛性发不坏;你要勇敢地面对一切;用果地觉超越一切;因为,孩子是跟妈学的。你怎么样对待生命,他会原封不动的复制。你根本不需要向他讲什么。

为什么说有的父母是(有)宗教信仰的。或者佛教的、或者天主教、基督教……为什么孩子打死都不学呢?因为他是假学的,学在嘴上的。孩子会深刻的领悟到里面的虚伪。所以,他坚决不学。那如果你不在嘴上说,你内心就是这样的。那么他也将是这样。你是怎么面对生活的困难,特别这种母子相依为命。你们要共同的来面对命运的这种坎坷。你勇敢的面对,他也要勇敢的面对。并不是说你勇敢的面对,然后他来要求你,要给他制造什么条件。要把你的这样一个(用)“果地觉”直面人生的态度在你的内心里面真正的拿起来。

你要面对他在面对你的态度变化和生活的质量、物质方面的变化。他产生的焦虑你也要去面对。同时你也要跟他说我们要一起面对!要一起面对!你还试图给他撑起来一方天空?其实,这个世间已经塌方了,要学会共同面对!你们也是平等的。你要真的尊重他的话,不要过度的呵护他。哪一天你呵护不了,你带着孩子是末顶之灾。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将来是要独自面对人生。你们没办法护他们一生的。你们是在害他们。就这么一点头疼脑热都无法面对了,妈妈一句话也受不了了。将来到社会上是什么一个场景。谁来心疼他?谁来对他说好话?谁养活他?那那个时候他又没有培养过;没有训练过;没有真正的知道该怎么办;这你不是害死他吗?

过分的保护,这个一定是一种伤害。所以在教育学上面,其实,这种都是不提倡的。我不知道你们学教育学了个啥?精言细语的对孩子讲话,这就是你学的?你都不知道孩子他真的起作用的是什么?所以,他真的起作用的也是他本具的佛性。要在这个地方去开启。就是不管你们两个人是恩还是怨这个都不重要。是恩就报恩,是仇就报仇,都可以接纳。但是你要把生命的本质这个传递给他,让他学会去运用,去面对。你无法代替他,即使至亲无法代受。这个是对他真正的慈悲。

所以,母亲责任重大,既要养育,也要令他觉悟。但是,最重要的是身教重于言传。就像有的家庭我一看,父母在这儿搓麻将,然后拼命的吼孩子:快做作业!快做作业!不准看。就是孩子??孩子就是看着你们这些成人,也是大学毕业,后来也是打麻将。然后,拼命吼他:做作业!然后,他心里想的是:好!我去做作业,等我读完大学之后,我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就开始打麻将!你只有以身作则才有用,你嘴上讲的是没有用的。他会看:你是怎么做人。包括你人生的大方向,并不是说你平常的支言片语。如果你是一个在生命的层面是面对生命本质的人。那么,这个态度,会影响他一辈子。假使现在影响很微弱,将来必定想到它。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过不去的坎。他也必将面对,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酬偿业报的。你有你的,他有他的。你们相处的那段时间是很有限的。你要在这个时间……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