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礼赞偈开示03(下)


时间:丁酉年二月十五日(2017年3月12日)

【都讲】永真法师:

开始吧,刚才我们听到法师给我们的一个开示,一个佛法的诠释,或者说是一个精神的大餐。

我们说了性空、说了缘起、说到了佛法的法义法要,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学员提出的一些现实的问题。

当然我们修学佛法呢,很大地我们要能够化解我们内心的一些烦恼,能够化解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理地去思惟,如理地去观察,如理地去化解我们曾经过去造作的种种的恶业,或者说恶习。

对于,我们《金刚经》上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学这个佛法是一个智慧的抉择,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让我们有智慧,让我们有能力,有智慧去应对、去面对这些问题。那么这个同修,也可能是很多同学面对的状况。我们看一下这些问题。

师父吉祥,我曾两次堕胎,现在才知道堕胎业障深重。请问师父我用什么办法才能消除这重大业障?阿弥陀佛!

我们有请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主讲】慈法法师:

刚才我们讲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智者已达成这样一个所谓实相心的抉择,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依,因缘生灭的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在一念间呢,可以圆三世,可以出一切业蒙蔽。

那在我们常规的习惯心理中呢,所有的身口意三业、自业、共业、交织业,这些业分呢,我们会牢牢地记在自己心灵中,或者说自己的实心呢深厚地染着于此,或者说沉溺在我们的业的这个记忆中,令业相续,造就轮回。那这个轮回就是我们阿赖耶识储存下来的,我们的身口意共业、自业、他业的这种交织产生的一个事实,这个事相,或者说曾经有过的作为会记下来,就是染识储藏于阿赖耶识之中,储藏下来了。这个储藏的释放、外缘的成熟,就会造成我们生生不息的轮回,乃至生生不息的生命作为。

那作为现在减劫中的有情呢,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这样的生命的单体呢,大家的记忆不可原谅、饶恕的,往往就是自身认为的恶业。可能周边的人早已把我们的作为遗忘了,乃至把我们的形象都遗忘了。许多人呢,对自己的作为,尤其是不善的业的作为,黏着在自己阿赖耶识中,在负累着自己的意识,负累着自己的现行。善缘呢,因为善缘的支持,有福德顺缘的这样一个果报,人们在这里面就放逸地过去了,不在意地就过去了。

恶业的不断的积累沉淀,恶业这个恶字啊,就是黏着不去啊,就是不容易去掉的,能使你反复纠结的一种作为。恶,恶性事件,恶性的作为,它的作为就在你阿赖耶识中,黏着着你,蒙蔽着你,不断地让你在这个地方去纠结。我们这个五浊恶世,就是一个,说这个恶,就是我们的黏着于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这样一个习惯。这个黏着,它不容易出离,它沉淀得太久太久了,要是以我们常规的心智,去渐次清除这些垃圾、杂缘、恶缘,那要旷大劫的修持,因为是旷大劫的累积所成。

那阿弥陀佛悲悯十方有情啊,尤其观察十方恶缘有情,沉溺于生死苦海,不能自拔,无有出离,方便予以最殊胜的法,使我们乃至一念间,乃至一生间,乃至一劫、二劫中得方便。那取相修持的,可能是劫数中得方便;依法修持的人呢,可能此生就得方便;真是依实相修持的人呢,即念就得方便。 

龙树菩萨在净土修法中,讲到了三势的修持。上势者,以实相抉择自心,念佛印契,一念抉择,心佛无疑,幻缘散坏,圆满缘起,一时再现,清净功德,刹那回归,(是为)实相念佛。

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禅宗,实相,在实相功德中的这样的一个直下的直指与运用。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有清晰的教导,那我们要是对净土这一法的缘起有一个真正的了解,那就可以去读一读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中的“上势念佛”的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法则,超越一切思议的法则,超越一切梦幻事、有为事的法则,用体性囊括一切作为的法则,彻底地解决一切如幻黏着的一个法则。那我们可以去学习,去了解。

当然呢,也有人去说,我造作恶业,像堕胎之类的等等。取相修持,此相呢,是记忆之相。因为恶业的黏著,使我们不断地在这种作为中、记忆重复中,折磨着自心,身心呢,受其煎熬,受其欺辱,这就是恶业的特质。为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诸佛世尊欲给我们一个轻快、安乐的生命的作为,让我们得自在、行自在、究竟自在,给予方便,若取相,若超越于相,若善用于相。这三者之中呢,在净土法门中,都有它的修持。那我们现在在世俗的作为中呢,大家取相修持,偏重于此。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造成了我们的烦恼生命的生生的推动,就是所谓的轮回无间。

来学习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包括一切恶业、一切善业、圣业、凡情,阿弥陀佛给予了一个究竟的接引,就是顺性的接引、接纳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呢依自己的现缘,不管是什么缘,愿生必生!何以故呢?一切现缘未离法性,他顺性立愿就是顺性接引,令回入法性之本源、清净、事实之地。

你说我不听这些道理,我想来点实际的。实际这很实际,这十分真实!阿弥陀佛给我们十分真实有力的可操作的法则,顺应众生每一个现缘,接纳无余!接引无余!利益无余!平等一味!真实究竟!

那你说“我还是要法。不行啊,你说这我还是听不懂”,那我们就可以说取相修法了。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系念于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字,好比这一类的,假设就是个具体的事情:堕胎、杀生、伤害生命、伤害亲人之类的恶事,那我就立一个修法,来取相忏除此恶缘。

好比我念佛,若一日、若一时辰、若十二小时、八小时。若一日、乃至递增七日,乃至七日不行,一七、二七、三七,令心光明,取相时忏悔得尽,得以方便出罪。

这在忏法中,取相忏法中呢,是有广泛的指导的。像我们拜净土忏,或者说往生礼赞,为什么要推及给大家一个往生礼赞的仪轨呢?因为我们把很多解说的言辞都去掉了,直接就可以操作。因为现在人的心力不及,若给一个,把往生礼赞偈直接拿给大家,很多人他就拜不成。因为太多的解说,太多的文句,太多的挑剔,太多的要举行的一些仪式,人做不到。所以就把它简化了,就直接可以操作的一个往生礼赞五门行成就的这样一个仪轨,以使我们像这一类的忏悔:堕胎啊、杀生啊等种种,我们黏着的恶业,记忆不能自拔者啊,就可以为自己设立,若一七、二七、三七,来具体的忏悔,令心生光明,心生喜悦,罪得忏除。

那这个问题呢,正是我们来给大家推荐。或者说,这一节课的重要的就是来解决我们很实际的在生活中遇到的取相的业报,自己的意识的黏着与恶业的记忆不能自拔的一个方便。那有的人的确是利,利索的人呐,真就在可能是一日、七日中就能得到方便。

蕅益大师啊以前他们提倡说:这个取相拜忏啊,若三年中得净相方便抉择,是为利根。啥叫利根呢?就他能守护三年是利根,善根深厚。有的说这个一日中得禅定是利根,一日中忏悔得清净者是利根。但你要能守护三年是利根,福德具足故,令其深厚。这利有二法,快速,有的是厚重。

那我们想忏悔自己的恶业,实际应该终生忏悔的。在这个五浊恶世中,不要光忏悔自业,还要忏悔共业,还要忏悔他人之业,乃至说无量无边的他方世界众生业分。为什么呢?令我们心回于法界故。你要回法性之海,要代一切众生忏悔!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讲:众生界尽,虚空界尽,忏悔无尽。

那你说我现在我没那么大的发心,我还是要处理自己的因缘。那你就可以发愿,为自己某种恶业的业报呢,障碍了自身,可以就此因缘诵经、拜礼忏,拜种种忏法,诵经经行都是一样的,念佛、持咒都可以定一个特定的数量,特定的时间空间,来解决这个问题,都是可以达到一个特定的事实的结果的。

要不然我们就住于宿命,沉溺于业缘不能自拔。这太多太多的人呐,就一张嘴,修学佛法就说“我罪孽深重”。那老师们也说“你罪孽深重”。结果呢我们就天天唠叨这个罪业深重,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我们怎么能走出这个所谓的困境呢?那拜像往生礼赞、净土忏,乃至说过去人大悲忏,很多忏法,千佛忏、万佛忏。有的人不这样,就阿弥陀佛一句佛号,以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做一个随顺的拜忏方式,乃至在六时中称念佛名,消除自己对业记忆的黏着,使心清净的一个方法,都是可以作为的。

像这个问题在净土教法中,是修行的正机!就是任何一人,你只要在意你某种恶缘,那就是你修行的起点。那是一个大善知识站在你背后提醒你此处为出离处、成就处,机缘成熟了,胜缘发起了。你说恶缘还是个胜缘吗?就是胜缘。若你不出离必深陷其中,一旦出离就是胜缘功德。

祝福大家珍惜自己的胜缘功德,出离生死烦恼。谢谢大家!

【都讲】永真法师:

好,阿弥陀佛,感恩法师的开示。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出来呢,当然我们因为在座的,每个人学佛的时间不同,对佛法的了解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见解。

那么其实刚才法师的开示提到了几点。我给大家简单地归纳一下,或者用我的通俗的一些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

法师刚才提到,就说我们要随顺众生每一个现缘,接纳无余,利益无余。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我们,比如说这个问题说我们堕胎啦,这是一个现缘。那么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是随顺众生每一个现缘。所以这个就是一个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你可能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很摧残我身心的问题,但是从佛的一个角度,这是佛接引我们的一个机缘。也就是法师刚才后面提到的,到底是恶缘呢?还是胜缘呢?还是善缘呢?(那)就是看我们怎么利用。所以这个善恶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个因缘,你(才能)来到这个课堂,能够听闻佛法。所以本来是个恶缘,你可以把它利用起来转变成一个善缘,作为你的生命的,开启我们生命智慧的一个起点。如果说不是这个伤害,不是这种恶缘,你可能与佛无缘。这是一个。

第二个,法师刚才说到我们忏悔。怎么忏悔?忏悔的其中一种叫取相忏悔,说要“令心生光明,心生欢喜,罪得消除”。当然法师也提到我们忏悔有种种的方法——念佛可以,诵经也可以,拜我们这个仪轨也可以,拜净土忏,种种的忏法都可以,(就是)让我们自己的身心在这个佛法中得到愉悦,得到欢喜,那时候我们的罪就消除了。那你有可能会说我的心还是不欢喜啊,我还是觉得很难过啊。那就是法师刚才提到的我们沉迷于自己的恶业,黏着于自己的恶业不能自拔。所以法师就开示我们不要在我们自己造作的恶业里面,在这种循环里面沉迷,这个对我们没有好处,对我们身心,对我们的法身慧命没有任何益处,对他人(也)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说佛法是教人离苦得乐的。法师刚才也开示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心量要大。我们不一定要具体地说我为这件事情我忏悔。法师说:“我们要为自己忏悔,为他人忏悔,为一切众生忏悔”。那你说我的心量发不起来啊,我就是想为自己忏悔,那么当然这是个阶段,是个过程也可以。但是我们真正的解脱,我们真正的忏悔,真正的生命的释放,是需要超越的,是需要升华的,是需要我们承接弥陀的大愿力、大愿海。因为我们要入弥陀愿海。我们佛教说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只有接纳弥陀的愿海,诸佛的慈悲,(心量)像海一样宽广的时候,那我们生命中曾经留下的一些污点、一些污秽,或者说一些伤害,就会消融,消融在弥陀的愿力当中,消融在诸佛菩萨的慈悲当中。法师最后也说到,这样能够帮我们走出困境——(就是)把这些事情作为我们一个新的一个起点,修行的一个起点,我们法身慧命,我们解脱的迎接新的生命的一个起点。我想这大概就是法师的开示,非常感谢法师。

那么我们还有一些时间啊,那我们接着这个话题,就是说刚才这个关于堕胎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人生命当中会有种种的伤害,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就好像我们看病,你可能这里痛那里痛,我们说这里痛呢吃什么药;那里痛怎么样。但是实际上我们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建立我们的一种信仰,就是我们法师,我们提到的这个净土的弥陀的信仰。

那么又回到这个——我们的信仰怎么建立?我们的信心怎么建立?昨天法师在开示当中说到了一句话,法师说首先我们自己要对弥陀建立信仰,因为弥陀他是一切具足的,他是圆满的,那么我们对弥陀建立信仰之后,我们也要对自己建立信心,建立信仰。用世间的话来说,我们要自己接纳自己。你的生活状态怎么样,你的精神状态怎么样,其实有的人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接纳。我们自己如果都不喜欢自己,你肯定过的很痛苦,很忧郁,很阴暗。我们自己接纳自己,我们自己很欢喜,很阳光。所以说对弥陀有信心,然后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我们自己是阳光的,是开放的,是接纳的,包容的,那么我们推己及人,我们对众生对他人有信心。这样的从佛到自己到众生,心、佛、众生这样融在一起。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有法师,当时在我们饭桌上的时候,我们在请法师的开示。好,我就说这个开示还是留到这个课堂上。我们有请我们法师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一个开解,让大家受益。

有请法师!

大众:南无阿弥佛!

【主讲】慈法法师:

信心啊!这个信心!实际在我们学佛的缘起中,就是三皈依中,过去的法师们会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样一个印契,这样一个说法——就是我们皈依,这个皈依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佛心、众生心,就像清水河、浑水河一起注入大海一样的。那我们这个心归入佛心,众生心同样归入佛心是必然的。因为佛心是圆满、究竟、真实、清净的一个本质的表达。我们的心呢,我们众生心呢,自心与众生心是残缺的,是多有遮蔽的、割裂的、扭曲的,没有真正的舒展、完整、清净地展示出来。我们的心在受着某种因缘的蒙蔽,就是我们说烦恼、业习的蒙蔽。那归入与佛这个一如的愿望就是圆满自心、清净自心、无碍于自心,是一切生命所本质上的渴望,或者本质上所拥有的一个特质。我们认识到这个特质了,就是说三无差别的这个特质,那就是皈依竟,皈依竟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皈依完成了。

皈依佛,认知三无差别,正信于自心、佛心、众生心原本一如。在此处抉择了,那就是正信自心、佛心、众生心毕竟圆满,毕竟清净,毕竟无碍!那我们这个皈依呢就是学习佛法的一个缘起,这个缘起就是信心的建立。

过去的皈依就是欲与无信有情予无上信心,就是皈依佛。皈依佛,佛者就是无上的圆满、真实、清净、功德作为具足的这样一个事实的果报者。那我们来皈依他,就是展示内心的本具,内心的需求,内心的取向,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皈依佛,了知三无差别,生起正信。这个修学佛法要建立这样一个正信。这就是一个佛教徒,一个佛子,一个觉悟者开始了自己生命的新的开端。那这个开端呢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一个在十方法界中的一个辉煌的回归,就是一路光明的一个回归!就是如佛无碍智。行法毕竟得方便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皈依法;乃至说自利利他,令法住世,那就是皈依僧,这样一个我们皈依三宝,成就菩提的一个胜缘。这个胜缘那就所谓的信心的建立与信心的信德、信力事实。

那过去的佛教徒在这个三皈依的抉择中就得了这样一个具信的起步。信力、信德、信根由此(展现),那个信根深植于一切现实生活中,信德展示在一切生活中,信力呢运用在一切事相中!那我们就不空手而归,那就会成就不空智,在时时事事中得生命作为的有果的安乐。不虚过!不空过!不无明过!在轻安光明的喜悦中,来正行于生命的每一个现行。

所以这个自信啊,过去三皈依可成。那现在的人呢,很多人在三皈依中呢没有这个抉择的机会,或者说这个机会不是十分的纯熟。阿弥陀佛呢就审观十法界众生种种因缘,尤其是九界众生种种杂缘,凡圣杂缘,苦乐杂缘,觉迷杂缘,给了一个皈依的方法——就是无上信心,就是“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一个无上信心呢,以愿力来摄化十方。所谓的摄化,就是给了你一个信号机会,“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一个无上的彻底的承诺,顺性的一个承诺与接引,久远的接引,或者说恒常的接引,或者说印契,来唤醒我们无上的信心。

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呢,不需要你是佛教徒。也可能你就是整天骂佛骂宗教骂什么,你也可能就是一个纯粹的恶人,无信无仰的一个恶人。但你生命中总要有生老病死,总要有种种因缘,在你生命中表现出来。一旦到因缘急难之时,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会使你往生无碍!就说的回归无碍,回归安乐无碍,实际就是不再令生命漂移在十方,尤其是在六道轮回之中。

六道轮回不可择取的!要是我们能择取六道,那是严格的持戒者,十分严格的持戒者!我们都知道,五戒十善成就人身。那你要严格的守护着五戒十善,你有人身相续的一个因。我们看看现在五戒十善我们能不能具足地守护?不能守护,你不要想着我要择取人道,令其相续,你没机会,因果上如是说。

那种种天道呢,不光要靠善,还要靠种种禅定。像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以禅定而发起,成就种种天人长寿之果报,福乐之果报,广大妙色身相之果报。那我们现在有没有这个禅定?没有,天,你不可择取,天道跟你无缘。

那我们好斗、骄慢、嫉妒,这个是具足的,那修罗是你的皈依处。但是这个还有交织业分,你认为我可以成为修罗,我就好斗,我就骄慢,我就嫉妒,你认为你可以成为修罗道了。不!交织业分中各相牵制,到你生命刹那要结束那一刻钟,不知道什么样一个强缘就把你拽走了,蒙蔽了,那贪嗔痴三恶道的业报呢,最容易成熟。

我们这个时代,人对物质的贪欲,对环境的这种要求越来越高,那满足的机会又越来越少,那嗔心就越来越重。因为贪嗔的负累,人呢就会愚痴业沉重,那饿鬼道跟你联系着呢。六道不可择取啊!六道的择取是十分不易的。我们经常有人去南传,去禅修。像这些长老们会祝福,说“生天生天得快乐,生天生天得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禅定分中有此果报,未了生死亦得诸天之胜缘。

那过去做大乘修行者,说“不出三界六道实在可惜啊”遇到佛法,因为人天乘中多是轮回啊,轮回无际苦难无穷。你遇到佛法这样一个解脱生死、成就菩提道业的善巧,还在三界六道去选择这样的所谓人天乘报,这样的果报,实在是可惜了!但声闻乘中很多善知识现在都在传人天果报。因为寂灭为乐,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修证,在相分修证的愿望中,许多人都没了,只求一个未来的安乐了,现下的这个修持,那就是人天乘中多有此种性。

那我们遇到净土呢,给我们无上信心。这个信心就是:“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给你一个这样的种子,放在你这个心中,阿赖耶识中,记忆中。在因缘成熟那一刻钟,在你无助无寄无救的那一刻钟,无奈的那一刻钟,你会喊出来的。

你说起不起作用呢?你看我们想三天要去北京看雾霾,想了三天要去西双版纳看看湄公河两岸。你想了三天没有动,你没有执行,没有决定,三天以后你还待在那个地方。但你一念,别人一拽,“说走吧,马上上车”,一念就可以了,那想了三天,不如一念决定!我们念佛亦复如是!你念了一声若一声又一声,你不如一念决定,怎么决定呢?就是无上信心!就是直下回归!就是归命礼于此!安身立命于此!

我们能不能安身立命于此呢?能安身立命于此,若现下,若相续中,若未来,世尊在阿弥陀经授记,若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持名者,读诵此经典者,皆得如是不可思议的功德,这就给你无上信心!

净土的这个信心太简单!那你说三皈依不是也很简单吗?那就是授受方便的问题了。净土这个教法是予一切有缘,你可能根本就不是佛教徒,也可能就不是学佛者,但是很多人一合掌就会“阿弥陀佛”。很多人,可能根本跟信仰没关系的人,他会合掌“阿弥陀佛”的。我们不相信试一试。别人骂你的时候、轻视你的时候,说你信仰的时候,你合掌心里默念一句“阿弥陀佛”,他不敢骂了。他敢骂,你来找我的麻烦。你要是念两声,默念两声阿弥陀佛,他不敢说了。要念三声,他真就会有喜悦了。我们可以试一试。

如是光明名号啊,照耀自心,也会照耀他人。但我们没有实践的时候,没有做过的时候,你不相信啊。你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光明啊,自己没有光明,别人也没有光明。你主要是没有心念,没有抉择念,你是嘴皮子在念。“心念阿弥陀,应时即现身”,光照自他!心念不可思议,心力与佛号的功德力契合了!心愿与佛愿契合了!就是光耀灿烂!菩萨们啊,希望大家光耀灿烂!南无阿弥陀佛!(大众鼓掌念:南无阿弥陀佛!)

那我们决定这一念就会光耀灿烂于自心,那我们对阿弥陀佛就会生起无上信心!这个信心是在运用中能勘验出来的。一旦我们对这个地方生起信心了,对佛生起信心了,对自身的信心的实践呢也会得到相应的成就与作为。那在这个相续中呢,我们再接度一切有缘、一切有情。

这个信心呢,就是光明之下无有黑暗!信心之下,不会迷失!就是自信让人信,广行此方便,照耀一切迷倒有情,令生起正信!这一点,我们大家可以在下面慢慢地去实践——就是对佛生起信心,对自身生起信心,对有情生起信心,全在一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抉择!

谢谢大家!(大众鼓掌)

【都讲】永真法师:

好,阿弥陀佛!感恩法师!也感恩大众!

我们一起学了这次的开示,法师刚才说到,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这个信心呢,说来说去,信心怎么建立呢?那我们慢慢来不要着急,我们后面还有后续的课程,我们后面还有很多法师的精彩的开示。我们佛法是个宝山,大家进了这个宝山,进了这个佛门,进了这个三宝门,进了这个道场,我们就不要空手而归。

我们把我们的心放开,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自己的抉择,我们去感悟佛法,闻思佛法。回去之后呢,我们也可以多熏习佛法,深入经典,明白这个佛法的道理之后,因为我们听法师讲得很好,法师讲完听之后,你就可能忘记了,你就生不起信心来,你的欢喜不起来,你就没有光明,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是枯竭的,我们自己没有法益的一个支撑,我们只是听到一些表面的一些东西,所以说欲知其中的深味,还是要我们自己深入这个佛法,深入佛陀的知见。

对于佛陀,我们从遇见法师的法,我们是对于法,对于佛生起绝对的信心,清净心,恭敬心,不是对外在的表相的东西去执着,是对法,是对佛!

好,阿弥陀佛!感恩大家!我们今天到这里。

整理:妙一、惜善、明弘、净具

一校:惠休师、梦依

二校:明哲

三校:明良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