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为什么诸佛都已成佛,我们还是凡夫,是因为我们被无明我执蒙蔽,明果法师一直以来以《果地觉问答》的形式,为大家答疑解惑,唤醒本心,重获新生,不再作无明大梦。从今天开始我们系统学习 ,愿见闻者共入弥陀愿海,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祈问:如果说想要深入体会说果地觉因为地心,体会这个佛心,而运用果地觉因地心,而不是单单只是滞留在自己的这个见闻觉知里面去,容易陷入一个高下和差别的比较,那如何说一以贯之的?就是一直都是在这儿就是一种未曾有的实践。那想请师父给予一个开示引导。
法师开示:好的,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的好,就因为大家每次的问题挺多吧,但实际上都问题就是你的这个所缘的,大家一定要知道净土法门其实它是一个果乘的教法,就是佛全体授授给予的一个佛果的一个教法,这个是一个基本认知。但是这个教法它怎么样来运用它一定要从善知识处接受这个授授,所以第一步是这个,第一步不是说。你有点什么感受,他有什么感受,你又是什么现缘中间的困难,你是怎么用的?他又是怎么用的?还不是这里。为什么大家一从这个见闻觉知,从现缘的这些业缘当中去入手的时候,或者是说我念佛了,最后我有没有病好,我有没有变得顺利,然后我哪里拥有什么样不一样的感受,就回到这个见闻觉知这里的话,我们的这个所缘都是世俗的,都是世俗的。
那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像刚才某某提的这个问题一以贯之,就是你那个“一”你要知道是什么,这个“一”在净土来讲,唯一的就是佛愿,就是佛的果地上的功德,就是果地觉。就这个地方要紧紧的,在我们最开始认知的时候要抓住这里,那么怎么样能够知道什么是果地觉?因为这个根本也无从知道,它只有靠全体授授,你发明不出来的啊!那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学习教法,所以有很多包括今天啊!两位师父在那儿提问,说怎么样跟他们以前的这种修法相对比?但其实我们没有真正的接受这个传承的时候,是无从对比的。你一起启用一定是业缘上的东西,那我们先要来接受这个传承,就是我们说的认知要精准。你接受这个传承的过程是认知这个传承。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是以这个为缘起在内心里面串习它,然后呢运用在现缘当中,它就是一以贯之,你怎么运用的?只不过呢这个运用的好啊坏呀,或者是说有没有一些现缘的觉受啊,就是跟个人的因缘有关系,但是这些呢,就不会把它作为你的所缘,也不会把眼睛就落到这个上面,一直盯着自己有这个感觉那个感受,就不会这样了。但你也能谈出来我怎么运用的,我运用完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但是这些东西呢,它都是像水一样的就流过去了,不会成为你的所依,业缘不再成为所依。
而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佛果成为你的所依,然后不管你是境缘好坏、是顺逆,这个一它不会丢掉它,一直都是在这里的,那么你去用的时候内心里面是一个非常的放心的,然后非常轻松的,因为你不看他用的好不好的时候,你就是放松的,你就是轻松的。你就是在这个上面不断的去体会啊,没有事的时候也是体会,有事的时候也是体会。
这个一以贯之,如果我们一旦能够在内心里面安稳下来了,你看我们刚刚分享了在共修啊,这个一些现缘当中啊,是怎么用心的?那我们很多时候会丢失这个“一”。他就无法“贯”。
因为所有的了义法都是一以贯之的,因为所有的实相就只有这一个,那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一个。然后怎么来运用这一个?至于说是你的人生他的人生,好不好的人生、成不成功,根本不要紧,根本不要紧。所以大家可以在这里分享我们人生 作为一种所缘境,来运用果地觉的体会,就像同享佛果利群生,就是这么一个结果。我们其实在现缘当中所感受到的,就是我们在运用果地觉过程当中的享用的佛果。然后呢,这个佛果是供养出来给一切众生来分享的,他是来利益众生的,共入弥陀愿海。
那人生就这么简单啊,所以我们的修学呀,这些都很简单,但是唯一的如果不是以这个为所依,就是我们共同的也没有以这个为所依,那就是全乱的,不管你怎么样的很精进啊,或者是说唉呀成天的交流啊,都在交流一些杂缘,交流一些业余啊,一些交织业,最后都会出现混乱不堪,处理不了的这种轮回的颠倒业。
所以这个一呢,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修学果地觉的人,都应该叩问自己,你是否因这个一而发心?你是否对这个一能够有所认知?那么它如何运用到现缘当中?你是以果地觉为缘起,还是以你的业感、你的见闻觉知为缘起?或者是换句话说,以你的世俗业,以你的自我为缘起?这些地方一定要观察,你不观察你一用,你要不然就用了,要不然就是彻底没用。
而不是说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是用了,但是好像又出了一点问题,大概我用了百分之50或者是80,其实不存在它这个就是东西分水岭,一用你就用到了。要不然就没用到,你学会了这个,就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是非常清晰明亮的,世间再没有比南无阿弥陀佛更明亮。
他这一出来你就知道你是依这个。还是依着你世间哪怕是九界所缘的,都非此所依。这地方大家要反复的在内心里面去观察起心动念,在观察这个事情的发展和结果跟你的起心动念是否对称。是否是一以贯之,如果是一以贯之的话,内在一直是大安稳、大安乐。这个是经典里面授记的,那一定是这样的。
它不会被现缘所左右所拉拔,这一个地方很关键,我们一旦在这个地方知道果地觉,他的学习和实践的一个窍门,这个也是窍诀教授啊!那么其实你不会乱的,而且你刚刚学的人,和很久你也是用这个地方的人,是一样的、是一样的,就是大家有没有接受这个“一”啊?如果接受了,你就一以贯之的在你的生命里和你观察其他的生命,这个过程当中都用的是这个,它就是简单、易行、安乐的,阿弥陀佛!
节选自2023.10.8《果地觉问答》
——明果法师开示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