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浅示14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我们现在就是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天亲菩萨那种写法,从二十九个方面来观察,所谓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阿弥陀佛自身成就的八种庄严,菩萨四种修行成就庄严。

「以佛愿力故。见彼国土」,佛的愿力是什么?这些细微的描述也是佛的愿力加被,才能使我们得见、得以运用、得以观察,没有佛的愿力摄护,我们的经文早已没有了。《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这也是佛的神通力、愿力、光明力、禅定力摄护,才能使这经典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经教文字,也是佛的愿力摄护所成就演化出来的教化因缘,不要认为是其它事情,没有佛愿力摄护,我们都不能得见这些文字,早会被烧尽了,经过很多的战火,时代的更新,朝代的演变,怎么能见到这样的书籍?我们都知道,有三武灭佛,不光是烧经书、杀僧人、毁寺院,一切与佛有缘的因缘,都给毁灭掉了。为什么现在可以看到经典,看到佛的这样教化,皆是佛的愿力摄护给予。

「如执明镜自见面像」,我们见佛的庄严、佛的国土庄严、佛的修持成就、佛的果德回施、菩萨的正修行,皆是照我们自己罢了。照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应该这么做,这么做就是佛法的利益,这么做就是佛法的成就,这么做就是真实不可毁坏的所谓无量寿无量光。若没有这些经典给我们提携印证,我们大家根本不知道怎么来做、怎么来行、怎么样是佛法、怎么是利益。因为我们净土法门是纯佛力之教,这是依印光大师所教诲的。

②报恩念佛正行

今天就把五种增上缘这种所谓的佛力、佛三力加被这些文字给我们大家作一下提示,使我们有一个正修行的善巧。今天讲的主题是报恩念佛正行,为什么叫报恩呢?是佛的三力外加,使我们成就,我们才能知恩,才能识得解脱,才能识得自心,才能断除生死根本,才能超出九法界差别,归于一真。

这样我们来念佛,念佛的光明、念佛的智慧、念佛的果德、念佛的外力加被,饶益有情,与十大愿王的行持是一样的,这样叫正行,它是不可毁坏的,我们其它行为都会坏掉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常随佛学」,这都是不坏的善根,就是正行的善根。今天起这样的题目叫报恩念佛正行,若不然我们行为没有一个指南,没有一个规范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念佛好,念来念去还是念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妄想、自己的功夫成片、自己的一心不乱。不知道佛力的真实果德给予、无畏的给予、光明彻照的给予、究竟利益的给予。只念自己的修持,只念自己的差别见,只念自己的觉受。不知道佛一次圆成大功德的惠利,功德宝的惠利;丧失大利,不入诸佛功德海!

我们都知道天亲菩萨在他的著作中告诉我们:「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直接让我们入大宝海,是佛的愿力使我们成就的。「观佛本愿力」,并不是观你的业力,不是观你的修持力,也不是观你的善根,而是观佛的本愿力。「能令速满足」,令一切有情,不仅你自己,自他两种受用同时圆成。「功德大宝海」,是佛给予我们的,是惠以众生之利的惠利,是阿弥陀佛大施主给予我们的功德宝。怎么给予的?「为众开法藏」,才「广施功德宝」,打开我们的心扉,见到我们的自性如来藏,心常生光明,常得安稳,常得解脱,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象大势至菩萨所说:「我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得这样的真实利益。现在我们念佛,能不能念“佛”呢?这个地方要深思。

「又以此经证」,以经典来给我们作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见佛」,我们见佛成佛,皆是佛的加被所成,佛力不加被,魔力加被,你能成佛吗?你自以为是的那种力量,你能成佛吗?颠倒分别有漏作业加被,能成佛吗?决定不能成佛。唯依佛力加被才能成佛,这明确得很。念佛,见佛,成佛。因真,果真,用真。多么直接敞亮的教化。

「故名见佛净土三昧增上缘」,这是第二种见佛增上缘,「见佛净土三昧增上缘」,我们若是来观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得这种正受,以观察产生智慧力,这力就是三昧等受,成就法益。这法益就是增上缘,使我们不断地改观自己过去熟悉的六道轮回作业、六道轮回的知见、六道轮回的生命,使我们成就所谓安住净土的法益。《往生论》在这写得很清晰,「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看一看彼国的国土,就会得到出世的善根。

第三种见佛三昧增上缘:弥陀佛三昧力外加故得见

原文:

又如下经云。佛告韦提。汝是凡夫。心想又劣。不能远见。致使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等见。夫人白佛言。我今因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见极乐世界。佛即告言。韦提。汝及众生专心计念。想于西方琉璃地下一切宝幢。地上众宝室内庄严等。专心注意。亦同上夫人得见。即云。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皆令得见。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此谓觉想中见。故云粗见。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也。又以此经证。一切凡夫但使倾心。定有见义。应知。设有见闻者。不须惊怪也。何以故。乃由弥陀佛三昧力外加故得见。故名见佛净土三昧增上缘

①因佛力故见彼国土

「又如下经云。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是告诉韦提希,还是告诉我们大家呢?韦提希不过是一个博地凡夫的代表罢了,女人就是最弱的一种代表。「心想又劣。不能远见」,我们凡夫心力、观想力特别下劣,不要说十万亿国土,一百里以外国土能不能看得到?不用望远镜,不假其它工具,看不到。

「致使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等见」,就象我们现在的人很远的地方看不到,给我们拿一个望远镜,看几十里以外景象清晰得很,若是拿天文望远境,可以看到很遥远的星体,拿射天望远镜可以看到其它银河系、其它银河外的星系,以后可能还有更多更先进现代化设备,可以使我们通过外力得见、得用。

「夫人白佛言。我今因佛力故。见彼国土」,韦提希夫人见佛是因为佛力,见彼国土,她替我们大家发问,替我们现在的与会众问,替我们末世众生问。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见极乐世界。佛即告言」,佛给我们解释。「韦提。汝及众生专心计念」,这是通过思想、系念,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上告诉我们思维,就是心想的意思。想于「西方琉璃地下一切宝幢」,就是让我们思想,想象。「地上众宝。室内庄严等。专心注意」,专心是思想,想是因。过去把三昧正受分成几类,因为这种思想渐渐思维,渐渐地习,靠这种串习力,渐渐地发起这种细微的观想,会产生一种正受,这种正受叫因正受。逐渐得禅定,一观即见真实境界,并不是想象出来的,是直接观出来的妙相庄严,得观相正受,这种正受叫果正受。这地方是定心与境相合了,前面是思想与境相合。

思想与境相合,可以得到这种因正受,逐渐地通过这种因发起串习,会得到定心与外境相应,发起果的正受,安稳的正受。这种正受是所谓的定善,在观经上有这样的引导,这是果德一份,不是全体。若是全体,无有定与不定,是大定。但不被诸境界所惑,皆作光明回施,皆作庄严回施、清净利益回施,这样广大回施,就是所谓的大定,正定聚之定,这样教化都是果地上的教化,果德上的教化都是这样回施发起的利益。

「亦同上。夫人得见」,因为是靠佛当时的加被,一观即见,直接得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乃至彼国土清净庄严。

「即云一一观之。极令了了」,这种观佛三昧成就,通过串习才能成就的。这种串习要常存念佛的究竟果德,早已成就的这种境相,在这个地方,根本不是我观出来的,这境相安稳不衰不坏,这样就容易观,不是说我产生出来的一种东西,你产生出来的东西是什么?现在许多人修法修持,都认为自己能修出来个什么,结果堕入外道知见,以为有法可得,有法可成,不知佛所作应作,早已完成!大家只是依境发起,得以正观。境与心合时,就是真诚,这是没有生灭的。这种利益发起,与我们虚妄心中设计出来的极乐世界、妄想中生出的妙相是有绝对差别的。那种相叫邪观,不名正观,佛给我们特定境相是正观。

②密身口意、莫做贡高邪慢

佛唯恐末世众中堕入邪知见、邪观之中,告诉我们定境,使我们在定境之中与心相应,得以正受,就是不被种种魔难所扰,现在人自以为是,修种种过失之法,产生种种过失伤害。我在一个地方遇见一个居士,念佛见到琉璃宝地,见到一些殊胜的瑞相,就开始当教主了,就经常对别人说:“我来指导你闭关,指导你念佛,我念佛念得如何。”他家里人经常有魔难,随他学的人还是很多的,他象上帝一样,一句话不顺他的心,马上就翻脸,马上就说你是魔,没有第二个因缘,特别可怜,不要说尊敬心,一点都不能违背他。那叫佛法吗?那叫平等吗?不是平等!

我讲这个居士,感觉到特别伤心、痛心。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佛告阿难。未来众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观佛诸相好者。得诸佛现前三昧者。当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贡高。若起邪命及贡高法。当知此人是增上慢。破灭佛法。多使众生起不善心。乱和合僧。显异惑众。是恶魔伴。如是恶人虽复念佛。失甘露味。……此邪命业犹如狂象坏莲华池。此邪命业亦复如是坏败善根。佛告阿难。有念佛者。当自防护勿令放逸。念佛三昧人若不防护生贡高者。邪命恶风吹憍慢火。烧灭善法」。这段文字我经常到一些地方给大家念,这段文字特别重要。末世之人,稍得相似境相,就会生骄慢心。因为骄慢心,念佛也会失甘露味,堕魔眷属,因为他念佛是为了张扬自己,炫耀自己。

真正念佛人心地特别谦下、平和、随顺,不是一付上帝面孔,到哪儿都要作教化主,决定不是!一句话不顺心,就生嗔恨,那怎么能叫佛法?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深思。若不深思,越用功离佛越远,越念佛越失甘露味,何以故?贡高故,骄慢故,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就是自己幻化住魔境界,然后欺骗众生,使无量众生堕入险坑。

大家在这个地方转过来,念佛不是为了武装自己,是为了超越自己,归命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不是树立一个上帝,现在搞不好就会搞成这种状态。念几天佛,有一点境界,修持一点东西,就产生大贡高我慢,不容天下之人,象一个救世主,实际自己受许多横难、魔难,常随其左右,那种人受果报特别痛苦。希望大家在这儿警策自己,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五浊、五痛、五烧在煎迫着我们。

③正知正见

「闭目开目。皆令得见。如此想者。名为粗见」,也叫因正受,这地方可以不断地串习。果正受的给予,就是直接的满足、直接的安稳、直接的不取舍,得一个究竟解脱的利益,不作取舍的利益,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它细分。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