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哪个人,这个时代因缘就是这样了。人平时还不在乎,事一现前,一看别人讨便宜就受不了。今年也是,来了几个初发心。有几个出家师父说不能让他们这么便宜。我说那怎么办?让他受三年苦?吊他三天?他们发心剃头,作行同沙弥,大家种种心态表现得炽盛得很!说不能跟我一样,我要比他胜一筹,跟我一样还了得?我说出家人人能出,只要发心与六根具备都可以出。但是现在人不喜人向善与增上!种种阻拦,其实就是妒嫉。
“由彼众生,未断我爱。”什么我爱?我有圣法,别人不要学。末法时代的人占有心极强,世间占有不能成就了就要占有佛法,可能吗?更不可能!“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衆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与净土法门相应了,与大集经相应了。佛告诉我们这个时代人:希望成道,无令求悟——不要让他开悟不开悟的,不要在这个地方引导他。为什么?你要给他说开悟,他光在多闻上下功夫,徒增口舌!我感觉自己有这个罪过,常想闭口。大家不是一起来说,我不敢讲。大家逼我讲,我就多洗刷自己,念南无佛法僧,念诸佛教诲,给大家读文字,不敢发明其他因缘。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禅那一法最为方便!欲入寂静、至静,你也可以先放一放;于诸三摩钵提幻化自在,你也可以先放一放,直归断烦恼方便,即是不染不住,觉性无著是为方便,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的运用方法极为善巧。
念佛法门也这么运用——你念佛,不能得到个什么,也没什么开悟的,没什么理解的,只是说舍报往生,现世安稳。现世你就是一个心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世人天福报我不求,也不执著,也不求开悟,也不求多闻,随缘了,但以念佛作为唯一皈依,以往生作为唯一成就,不作其他因缘,报佛深恩,知佛深恩,直发菩提心,劝发菩提心——简单!这个地方烦恼自然消除,特别快。学净土法门,断烦恼很快的!
“未得令得,未断令断。”因为断烦恼一法最直接。你烦恼是不是薄了?爱憎是不是歇心了?在爱憎上是不是慢慢淡泊了?人情也淡泊了?种种贪欲,包括对法的贪欲、开悟的贪欲,是不是淡泊了?热恼是不是减少了?
“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末法时代这些事情真厉害,贪、嗔、爱、慢、谄曲、嫉妒炽盛。见人善者,生喜者少;见人倒霉、堕落,龇牙咧嘴笑的人多,情不自禁的人特别多。这就是没有学佛,就是烦恼炽盛。
“彼我恩爱,一切寂灭。”寂灭即是禅那,禅那可以断除烦恼,断除烦恼就出生死海。末法时代这个最方便。净土法门为何单提名号?你单念一个名号、单念一个真言,其他不顾,本来就是寂灭相,就是喜悦相,就是断除烦恼相,就是超越相。你这个地方没有嫉妒,没有贪嗔爱憎。这个地方没法爱。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说我爱阿弥陀佛?你爱不起来,没啥可爱的;你说恨,也没啥可恨的;念久了,才知道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是光明藏,是佛性真实,是你心地本源,是无上觉路,是断烦恼最方便下手处罢了。
“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末法时代,这个地方最方便。许多人求神通——这个概念一发,基本上都有天魔或者小妖魔鬼怪把你记上号,等因缘一熟就占有你的生命;有人追求威德、怪异,都被这一类所摄;有人追求开悟,很多相似因缘也随之产生,无有实利呀!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这样的人可以作善知识,引导我们断除烦恼,使我们在断除烦恼因缘上运用,在远离爱憎上运用。这样可以作善知识,不堕邪见的善知识。“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 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 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刹 先去貪瞋癡
法愛不存心 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 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 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 究竟非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对法执要消掉,不消掉不行。“渐次可成就。”要不然法爱一样可以成为恨,人家要坏你法的。所以在一些传承教化上反复告诫:说法时不要坏人的我、我所。如果坏我、我所,对方会起嗔恨心。可以使他的我、我所转化,有个接度。要不然他突然失控,突然把我、我所打碎,会起大嗔恨心,产生诽谤。所以多作接度。
好比说有人喜欢神通,你可以给他说个真言、说个手印,说念这样真言可以得神通,给他个接度;然后告诉他神通也只是个方便,没啥意义,也是个幻化的接度,神通不敌业力,你要接度可以。如果你直接把这个因缘一坏,或者直接呵斥,对方就起嗔心!像他刚盖好一个房子,你把它扒掉,外面一下大雨,他会被雨浇掉的。所以有个接度因缘。
下面这两句话特别重要——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这两句话要当口诀念!你修法也好,做人也好,烦恼少呢!以前我把这两句话当座右铭,到哪里都对照。别人骂了,念这两句话: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别人赞了,亦复如是。无有我,赞与谤有啥意义!八风无所吹处,任它起!要不然有个法相、我相、爱相、利相、悟相、涅槃相、如来相……什么相只要立起来,八风都能吹得动,八种恶风都可以使你团团转。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要是远离爱憎的人,可以作为亲善友。有亲疏概念、拉眷属的人不可作善友,这是恶知识。小帮派、小体系,有亲有疏,就有占有、有排斥、有取、有舍,非真实利益,会破和合因缘。现在人多搞这种——这个人是我好朋友,那个地方我反对……过去对出家有种要求:出家可以离家千里。为什么?先把亲疏因缘从心地去掉,再视一切众生为亲人,你有善巧了。
“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你要有所求、有所取舍,非无上道业。
念南无阿弥陀佛,法界同生,光明遍照,阿弥陀佛名号本来功德就是这样。释迦佛在阿弥陀经上讲何为阿弥陀?彼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是故号为阿弥陀[31]。此处所讲是同等利益,平等利益,清净利益。本来就是大菩提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南无菩提心,就是运用菩提心,运用平等智,运用这种功德。所以不假修持,自得善利,直接得很!远离爱憎亲疏成就无上道业,舍弃差别,直归平等觉!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衆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衆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衆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羣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佛法的确给我们得大安稳、大休息、大利益!普觉——这样的名词多好啊!
“世尊!末世众生”,讲我们这个时代。“去佛渐远,贤圣隐伏”,到我们这个时代,贤圣少有出世,这是必然。“邪法增炽。”这不是我们说,佛在经典上都这么授的记,是这个时代的象征。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这都是要命地方,都是我们下手地方。越讲越直接,把一些理论慢慢筛完,现在干脆直接给你讲怎么做就对了!“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这不是骂我们,人不获大般若之智、平等智,两眼就是盲,睁着眼睛看不见路!“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衆生無畏道眼。令彼衆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爲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普觉菩萨——哪个普觉?哪个菩萨?问问自己。“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谘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何为无畏?知道依什么样人学法、学什么样法、怎么样修行、去什么样病、发什么样的心,这就是无畏道眼。把这些都搞明白,你的确能生无畏。为什么?不堕邪见故,不走邪路故,成就正果故,就会无畏。这样的文字对我们末世众生太重要了!
“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末世衆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衆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住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什么叫现尘劳?生活在这种烦恼的末世,与末世众生同一运作。楞严经讲四种清净明诲,佛呵护诸阿罗汉诸大菩萨,亦是这样住于末世,对众生实施教化。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并不是完人出世了,也有种种过失,但主要因缘是赞叹梵行,对种种清净行持赞叹。“不令众生入不律仪。”即是不令众生破威仪戒。有人说没有戒、说做什么胜似佛法,都是背道而驰,不叫善知识,是剜人眼目。这要依经教,若不依经教没有个标准。
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我们知道出家人的戒律都是威仪戒,圆教也可以把他判为三聚戒中。末法时代人若没有律仪、没有威仪摄护,自己说自己有佛法,早已不知骄慢狂妄到哪一路了。释迦佛反复说:我灭度之后,汝等依婆罗提木叉为师,此是汝等大师,如我住世无疑!但是现在人说没有戒、没有佛法,就要灭释迦佛。释迦佛说汝等以戒为师。现在人说没有戒,就是扼杀我们的师,使我们学法无由。
末法时代最强的是这一类魔眷属,先破佛法之根——戒根。为什么?戒为无上菩提本!若丧失菩提心,一切善法都是魔业。《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反复说丧失菩提心一切善法也是魔业。你怎么护持住菩提心?戒律是菩提之本、菩提心之本。现在人欲灭佛法先要剜根本啊!
末法时代,这样的波旬眷属,用相似佛法来害人眼目的人极多极多。在密教来说,无论哪一类菩萨修持,以哪一类因缘修持,不依别解脱戒、七众解脱戒,都不能出离生死苦海。这是决定的,没有任何怀疑地方!但现在许多所谓学佛法的人,一张嘴根本不要戒,说我心里干净就对了——你干净什么?自我标榜我相,爱憎分明就是干净?破佛律仪,看人持守律仪就说人是小乘,说人被戒缠缚,种种诽谤就现前。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得很简单: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现在人学佛法不要根,但求末梢,不要律仪、不要戒律,单去求法,不知道法必然建立在戒律因缘上才能行持,若不如是无法可行,皆是邪法罢了。若没有戒律,佛法如何区别于外道?好好地审视!
戒律有威仪戒,有摄善法戒,有摄众生戒,从根本上说都无差别。摄众生戒,主要是菩萨戒所显发;摄善法戒,主要是我们本分戒。好比说居士有居士戒,在家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有出家菩萨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各有各的戒律。这种戒律即是各自本分。这种本分,依本分而行可以生种种善法,使众生远离诽谤。若不如是,法益无由,解脱无由,你怎么生善法?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狂言狂话:我不要戒,我不受戒我也有戒——狂得很。
佛法不是骄慢的东西。佛法是平平等等、清清净净、光光明明的,无有高下,但这决定于严格的戒律行持才能发明。你说我不要戒能不能发明?不要戒,本具戒的人是大善根人!这样的人有没有?不具戒而不出其规,还是行戒。
藏地有活佛,他们转世之后还要严格施教。这次去丽江,见到一个活佛,已经转十世了。我们请他讲讲转世施教的因缘。他说:经师很简单,先磕个头,念个什么,然后你没学好就拿鞭子打你,往死里打,管你活佛不活佛!说你过去善根是过去的善根,这一生还得好好从头学起,一点都不差!他们五六岁或七八岁就被选为这种因缘,就来施教,严格得很!许多活佛都不愿意干,太苦了。后面一般都看到他们荣耀,给他磕头供养,不知道他受的因缘、行持的因缘,他们都用过功夫的,受了些苦难。
但我们汉地狂妄的人多、自以为是的人多,实际啥也不是;或者有些过去相似的因缘,自己就胡扯八道。佛法不是那个。
像班禅、达赖这样的大喇嘛,他们转世时,有戒师、有论师、有经师,要求极为严格。好比说一天让你背六十颂,不会背就是打、罚,没啥好说的。但是打罚也有仪式,不是随便打。有人看过这一世噶玛巴小时候录相,上完功课就出去跑一圈!孩子小啊!小孩子要背诵与学习很多东西,他虽有宿世善德,也不行,必须要从头学习,这是决定无疑的。要不然发生不了功用。所以说学佛一定要认认真真的!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就无上菩提。
【末世衆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刹。】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现在见到这样人唯恐他能多活两天。现在的人不喜律仪、不喜戒律,就是不喜释迦、不喜释迦的正教诲。稍有人提倡戒律,压力都大得很。种种诽谤,像泼大粪一样。末法时代就是你若作罪恶之事、相似佛法,捧场的人多得很!真是没办法,所以说不惜身命啊!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所谓行、住、坐、卧叫四威仪。“乃至示现种种过患。”他并不是说是完人,完人是佛。声闻菩萨还现种种习气,唯佛一人方尽习气,是完人,无有过患。许多人求善知识不是求善知识,是去看别人过失去了。开始慕名或者听到一些因缘——我们汉地人这样对待藏地喇嘛也是比较多,开始看到或听这神奇那神奇、这转世那转世,还欢喜,但一看到习气,就诽谤,结果不得法益,欲升反堕,就是那么个因缘。
“心无骄慢。”真正的善知识决无骄慢因由,骄慢的因由都没有!邪慢的人,自以为有福、有慧、有修持的人,多是魔眷属、修罗弟子、天魔所摄,或者说鬼魔入心、大力王入心!就是如此之类。觉醒者,可能还有善根因缘,不觉醒者,堕落无疑。
“况复抟财妻子眷属。”就是聚集财产、妻子、眷属,像出家人说的八种不净。现在许多人拼命搞眷属、搞财产,皆非佛法利益、善士所行。但是许多人都在给我们设这样圈套、挖这样陷阱。搞庙子若是为了搞道场,与这不是一类;若是为自己养老,为自己安稳,为自己搞眷属,一定是这一类。末法时代的出家人很多被这个地方毁灭。因为这样的人稍有佛法相似因缘,许多魔宫就会震动,这些魔罗就会派自己的子孙来设种种爱憎因缘,使这样的人堕落!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假设于善知识处不生起种种恶念,就能发生这种利益。“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爲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爲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爲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爲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善知识若不离四病,亦非真善知识。下面说四病——作、止、任、灭,这是末法四病。末法时代的人多说此四病为四法。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因为圆觉性无起无作,非垢非净,非是作起所能发生,所以发这样的心是一种病态。这样的发心就是病态。如文殊所发无上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得不碍再发,就是这个地方一见一启用以后,尽未来际再也不会重复。他不是反复作,你一作永远就是运用这种善巧功德利益了,不需要再重复启用,因为他尽虚空遍法界,遍于一切时一切处故,这样的利益无有间断。这是一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这话说得多么相似中道行者!“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我们能不能说这样的话?很少人能说这样的话!这虽是病,但也有佛法分!现在人能从心底涌出来这样话的已经很少,但还是病态。
“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所以末法时代,我们要于求理上发生利益极难极难。不破无始无明就是一个黑漆漆的桶子箍住你,你心里怎么都没法发明。你再思维、再理解也无法发明,到这个地方就壅塞。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心地,这个地方不破,无始无明的人根本没法认识。就是突破这样的因缘都根本没法突破。到这个地方就止这个地方,求于顽空,多堕顽空,没法再往前运作。所以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所有这些言说、假设、法益之举起,你一沾染、一运作、一作意、一有所得,就失掉了,清净法性丢失了。但对我们薄地凡夫来说,这太稀有了。我们往往到这个地方就迷闷,迷闷就是不知所以然了。一般我们要是把这个文字改一改,就可以欺骗人了。因为不是大彻大悟的人,说这是佛法,他一心不疑。但这是病态。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