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02 除业障方便


往生咒第2课 除业障方便

——20250517

好,我们这一节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就继续这一节课。因为安居的时间嘛,我们借着僧众安居的这样一个比较集中的机会呢,来给大家交流交流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就用这一段时间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因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是我们学习净土、实践净土教法的一个特定依止的一段文字,或者说这样一个真言,这真言在我们汉地流传得十分地广泛。

在上一节僧人那个课中呢,就给大家有一些提示。我们因为这一节课面对的国内的居士也有一部分,我们就再把这个经题提一提。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要去认真地学习、实践、相互地交流这样一个法则,或者说陀罗尼的这个章句呢,的确我们要对它有一个相对多角度的认知和了解。大部分莲友们在持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这个过程中呢,对它的这种完整的理义,真正严格地说,来关注它的不是太多,或者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东西,就是把它只作为一个念诵的对象,对他念诵的内容不甚了解。

因为它的归根结底说,它这个十五句陀罗尼句,就是没有翻译过来的这种文句,就是所谓的梵文中,印度过去的一种文句,没有翻译,把它音译到我们汉地。

那在这个没有教授的情况下,大家只是读诵它。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十五句。

那大家念诵呢,在我们汉地学佛的人群中呢,基本上这个文句都是会念诵的。因为在许多的……当然僧众的功课上那就不说,许多法事上、许多因缘上,都要去念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那这十五句究竟要干些啥,说明些什么?

为什么要用陀罗尼句来传递这样一个内容呢?

过去说有五种不翻,多义者,陀罗尼起码在“无量义”中这个言词啊,佛陀的这个教言中,这个圣言量中,就是一语皆无量义,语语皆无量义。

这个陀罗尼句呢,那是多重意思。所谓的闻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当然也有更多的细分的方法。就这四种陀罗尼中,我们一般地就择取的是义陀罗尼,就是它的一个意思,它所传输的内容大家大概有了解,那把它缩简成“往生咒”。

那我们欲要去了解这个往生咒,就不能拿我们的意识思维去学习了解它。那我们首先学习这个文字呢,要把我们的身心、意识环境放到——那我们作一个祈祷,祈祷一个环境是我们学这个法的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起步。

或者这么说,我们在没有改变我们身心环境的情况下,我们持这个真言是没太大意义的。

那我们怎么来祈祷呢?过去的人修法中都有祈祷。我们这个祈祷,我来作个祈祷,大家要把自己的身心意识迈到这样一个坛城中,或者这样一个设置中。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龙树菩萨

南无天亲菩萨

南无西天东土历代净土法门的实践、传播、交流者,历代祖师

我们祈祷,我们的身心意识与他们所谓的磁场也好、意识也好、概念也好,能降临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加持我们的身心。

我们不用自己过去的意识习惯来思维我们接受的这个东西,那我们就能在这个学习真言的过程中,受到阿弥陀佛等等等等这些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加持。或者说来消除我们无始以来的自我识心的染著、业力的染著、所知障的染著、报障的染著、烦恼障的染著,令我们真正地来了解这个往生咒,了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那作一个简单的祈祷,大家与这些诸佛菩萨、贤圣、历代祖师,我们来作交流。你说这是个设想啊,还是个念头,还是个观想啊什么的。都不重要,你接受这个概念就行,我们就来体会龙树菩萨所宣化的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内容,我们来学习它、了解它。

实际这整个真言,它的这个经题是我们要学习的重中之重,经题就是它的法、法则的作用与结果。

我们实践、认知这个法,接受这个法,接受这个法的过程与它的结果,就是拔一切业障,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得生净土陀罗尼,得生净土的一个总持法,这个法门。

因为这个总持中呢,它有无量义之总持,无量功德之总持,无量众生之总持。无量义这个总持,对我们来说,大家平时认为无量义是最重要的,实际这个里面呢,总持一切众生心,总持一切众生业,总持一切众生的觉悟,总持一切本性的这种或者法性的表述,这是最关键最关键的。

它这个关键就能拔除一切业障,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什么来拔除这个一切业障的根本?就是这个陀罗尼。那后面十五句章句就是陀罗尼句,我们持用它的时候,“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那个陀罗尼十五句,来执行“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

这个重点呢,就是我们一读,说“拔一切业障”,我们要去了解这个拔一切、一切业障、一切业障的根本。

那我们学习这个的过程中要了解,为什么这个法、这个总持陀罗尼、这个陀罗尼能拔一切众生业,而不是说拔某一个众生业,或某一层面众生业。

好比说,它这个修行次第中或者九界众生中,不是拔某一众生业,不是拔某一层面众生业,是拔一切众生业,总持一切众生的法性。

这一点呢,我们要是不了解,那大乘教义呢,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是大乘教法的菩萨,或者说我们在实践大乘教法,你离不开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就是我们要学习大乘教法,实际就是针对一切众生所实施的教法,那我们离不开龙树菩萨。

那这个真言呢,就是龙树菩萨所宣化出来的一个大乘教义教理的大乘法则的大乘功能、大乘作用的这样一个真言。

那我们欲接受这个教法,一定要了解这个大乘义,就是载负一切,拔一切众生业。我们现在要是不学习大乘,就是算计着人我你他,我们走不出这样一个狭隘的无明我执,这样一个六道众生的心智你都跨越不了,你不要说三界福田,你也不要说你是觉悟者、你是佛子。

佛子就是觉悟一切,利益一切,运用一切法,觉悟一切法,饶益一切众生予究竟菩提。

饶益有情不是说我给你一个什么糖豆吃一吃,饿了给你个馒头吃一吃,下雨了给你打个伞,黑暗了给你一个明灯,不是这样子的,是究竟无上大利。

因为净土教法是予一切众生一个究竟的利益,那我们作为每一个佛子呢,这一点一定要认清楚,就是佛教谈的发无上心,就是要运用无上心。

那整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十五句呢,就是给我们谈、给我们介绍、引导我们怎么来运用无上心,怎么来认知无上心,怎么在每一个当下,就是所谓的一念及一时,利益诸群生;一念及一时,供养一切佛;一念及一时,大觉于世间。

不是让你——我在殿堂里,我们上课的时间是佛子,我们下课了就开始搞世俗,去搞人我,搞世间的这个五恶五痛五烧。我们在佛像前面我们开始学佛,我们一下去到平常的生活中就开始用贪嗔痴慢疑,烦恼自己,惹恼他人。

它这个无上心哪,所谓的拔一切业、拔一切业障、拔一切业障的根本,它就讲的这样一个总持。

那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世尊称为阿弥陀佛;归命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实际就是一个所谓的心智的完整认知,或者无上心的一个即下地回归与运用。

因为这样讲太直白,所以佛就说《无量寿经》,说《阿弥陀经》,说《观无量寿经》,说《普贤行愿品》,现在又加《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那我们这个地方又说《往生咒》,干什么呢?大家的角度不一样。

你单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使这个所谓的无上心即下起作用。那许多有情就接受不了,因为他在烦恼中,他在业障中,他在人情中,他是男、她是女,他认为别人评价他如何,他自我评价如何,坚固于此。你给他说“一念,这一念转换,即是大觉之位”,难以认知。

那怎么办?那佛就说这样的方法,什么方法呢?“经”啊,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不行了,说“三辈往生”;还不行,“三辈九品”;还不行,广结佛缘,唤醒有情,走出我们这个所谓的十种烦恼。所以佛就说那么多那么多的八万四千法,针对八万四千心。

那这个往生咒呢,实际就把《无量寿经》啊,《往生论》哪,《阿弥陀经》等等这样的经典,更加地浓缩一些,简单一些,就是用十五句话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净土教法。

那《无量寿经》很完整啊,但它文章太大呀,称为大经。这个经有若干页,大家读一遍,很多人让他读一遍都不容易啊。所以很多人就去读《阿弥陀经》啊,再读《往生论》啊,再读《往生咒》。往生咒再读,就要读“南无阿弥陀佛”了。

我们先从大经,一点一点地往这儿推导,所以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拔一切”特别特别地重要。不是我要修禅定、我要开悟、我要身体健康、我要有名我要有利、我要掌控个这掌控个那、我要这个是那个非,跟这个毫不相干,它要拔一切业障,拔一切业障的根本。

那这个教法,就要拔一切业障的根本、同生净土的这样一个总持教法。

这一个概念呢,我们要深深地,那一旦想起往生咒,或者想起来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那个“拔一切”就会震撼着法界,震撼着我们自心,就让它起作用。

它是活活泼泼的一个法则,法身佛的一个法则,报身佛的一个法则,应化身佛的一个法则。我们每一个人的举心动念中,这三身的功德本是具足的,所以叫法性身的功德。那我们现在要把它唤醒,唤醒这样一个陀罗尼,这样一个总持,或者这样一个法则,或者这样一个大乘心,或者无上心。

当然我们所谓世间的一些种种纠结、种种习惯、种种因缘,那我们在持诵这个真言时,它起到那样的一个本自清净、本自圆满、本自无碍的现行作用,那就能拔除一切业障。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那我们就能步入无量光佛刹。

这个步入,不是一人生,不是二人生,不是善人生,不是恶人生,是法界同生。

这个无上心哪,这个无上心,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它的认知,特别特别地重要。要是不重要,我们这个人生百年呢,唧唧歪歪地就过去了,委委屈屈地就过去了,黑黑暗暗地就过去了,在那种压抑、扭曲、残暴、灰冷的业缘下就过去了。那我们这些佛子,所谓的佛子,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就会浪费过去啊。

因为大家,尤其僧众要安居啊,安居这个日子,我写那一点点短的文字[1]啊,就是说大家跟佛同法呀,同行啊,同住啊,同誓共愿哪。那我们这个“同”,它本来是同,我们一定要把它给对立起来,一定要搞自己的名堂,那就“不同”。不同,我们就造成了种种众生业分,那我们的种种业、种种业的表现就出来了。

所以这个“拔一切业障”,大家一定要知道,“拔一切业障”这个无上心或者无上法,是一切众生……常规地谈就是说一些众生本具的功德,或者说俱生智的方便。生来我们都有,怎么也舍不了的东西,怎么也毁坏颠覆不了的东西,拿出来用就好了,认知它就好了,你就不那么贫瘠、那么挣扎、那么自我蒙蔽、那么相互伤害,天天沉浸在那种我们说五恶、五痛、五烧中烧燎自身。

所以佛子啊,我们要正常地做一个佛子,或者说正常地做一个念佛人哪。所以这个“拔一切业障”,特别特别地应该让我们认知清晰。

所以修大乘人哪,不是我如何、我如何。“我如何”这个习惯呢,要是我们走不出来,貌似我们天天在学佛,天天都是我的计较,我的身体的计较,我的意念的计较,我的得失的计较,我的好坏的计较,我的人事关系的计较,分分秒秒在那个算计,沉浸在那种狭隘的自我意识中,或者这个无明业力中不能自拔。

我们真那样子,应该生惭愧想啊,对人、对自己要有惭愧心啊!没惭愧心,那样下去,人怎么办呢?

所以这个真言就告诉我们“拔一切业障”,它这个“拔”,就是彻底根除。

那我们要修自己,没问题啊。我要求个一心啊,我要求个功夫啊,我要干个什么名堂啊,我干过什么名堂啊,我过去如何呀,我的这个什么什么功名如何如何呀……这是你修的,你怎么修都很窄很窄很窄的,很小很小的效应,很小很小的心量,很小很小的结果。所以它这个“拔一切”的教授,特别重要!

佛教它不夸张,它就给你一个用心的方便与善巧。阿弥陀佛他不夸张,观音势至不夸张,释迦牟尼佛也不夸张,龙树天亲他们不夸张,文殊普贤,没有一个夸张的菩萨,只有夸张的众生。就是我们认为这些话都是夸张的,那你就是众生。

你能随顺这个无量无限的所谓佛的三身功德,或者说众生本具的法性功德,或者说本性、自性功德,对,常谈的自性。我们汉传佛教,尤其禅宗这一支,慧能提出来这个内容——自性,“何期自性”。那“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本来清净,本来圆满,本不动摇,能生万法”等等,那就是大方广的用心,那就是大乘人的用心,那也是拔除一切业障根本的用心。那我们这个真言呢,就要起到这样一个用心,认知这个心、用这个心的一个实践。

要不然我们天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危机的、五恶五痛五烧的、相互伤害减损的这样一个法界,修行的也都是自私狭隘、委屈充满、诡计多端。那你是什么佛子啊?满天都算计你那点儿小算盘,多少利多少害,几分利几分害。就像过去那个所谓的那放贷人一样,那算盘打着,我这个能得到几分利益,那个能得到几分利益。那无上道跟你什么关系啊?一定没有关系,那我们拒绝了无上道。

出家师父也好,我们作为莲友也好,作为念佛人也好,所以呢观音势至啊,文殊普贤哪,龙树天亲哪,这都是我们的榜样、菩萨榜样,历代祖师是我们现实的榜样。那我们现实的榜样,要不是这个,那你要取什么榜样呢?

出家人捣鼓世俗,看谁比谁的世俗更高明,谁的世俗人缘更多,谁的世俗利益更大,谁的世俗技巧更强。那我们参照的,我们自身的道业到哪儿去参照啊?我们要怎么除这个业障啊?我们学佛、出家,意义是什么呀?要认真哪!这个“拔一切业障”就是让我们认真起来。

很多人说我认真我也离不开世俗这个心念,什么得啊、什么失啊,谁亲啊、谁疏啊,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啊,我就在乎这些东西。那你就是我执坚固,没问题。那我们能不能换换身份呢?看看阿弥陀佛那个我执怎么坚固的,我们换到阿弥陀佛的位置上试一试,换到观音那个位置上,大势至那个愿望上、那个实践上,文殊那个作为上,普贤那个作为上,去体验刹那,不妨碍你那个贪嗔痴啊。换一换,你体会体会这些佛菩萨的那种真正的福慧。我们那小算盘再打,你就感觉到会无聊了;那一点儿名利、得失你就再计较它,你自己都感觉到惭愧了。要不然我们走不出这个自我呀!

刚才我祈祷那一排子,那就在我们脑门上放光动地,随时可以跟我们置换,随时可以跟我们的身心完整地融合在一起,就在你每一念,那就是拔除的根源、拔除的善巧所在。

我们祈祷,那法界身就周遍于我们所有的空间。礼拜门中说嘛,“礼拜阿弥陀应正遍知”啊,应正遍知啊,功德周遍哪。

你认为贪嗔痴慢疑不是周遍的吗?你看你动一念贪心,整个世界都被贪心所覆盖;嗔心,被嗔心所覆盖;慢心,被慢心所覆盖。那一念念佛心呢,佛功德全显。哪个不是我们这一念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呢?

那我们要以大乘心来拔除一切众生的业障,拔除一切众生的业障根本,那是不是大方广的作为呢?

是不是这样谁也容不得谁、谁也容不得谁,这样看别人、那样看别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真正地下不了手啊,就是念不得佛!那大家都在这里面纠缠,我们哪有呼吸出气的地方啊?充满了压抑、委屈、痛苦。

所以在这个时代呢,那我们学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这样的一个陀罗尼教,“得生净土”的这样一个究竟结果的法则,我们要去体验,要去实践。

实际现在大家学法、学的东西、给别人说的东西都很多,关键问题是我们自己的心没有念法、没有念佛、没有念僧。

心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就是每一事每一时,那就是心。你看你那心,每一事每一时,是在贪,还是嗔,还是慢,还是疑,还是观世音的心,还是文殊的心,还是阿弥陀佛的心,还是释迦佛的心?

很多人都会念释迦牟尼佛的心咒嘛,“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娑诃”,他要把无量无边的功德回施一切有缘,就是无上菩提回施一切有缘。这些佛菩萨的大愿都是这样子的。那我们不这样实践,你堪“佛子”这个名字吗?我们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真皈依了吗?

我们每一时每一刻的用心,这不是个要求,它要让你了解,你每时每刻的心都是自在、自主、清净的,要了解这个;如佛心一样地圆满清净无碍,你要了解这个,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了解了,就会运用了。运用了,贪嗔痴慢疑那个根也就会被拔除了。

说“拔一切业障”,拔一切业障这个“拔”字呀,我们一定要认清楚;“拔一切”,一定要认知清楚,这个“一切”。古人用文字,文字即法呀,文字即实相啊!

我们现在要是用不得这个,那我们慢慢地要去实践,要了解。不了解这个,那我们就慢慢地结缘,大家结缘这个心不要舍吧。

为什么古代的人,或者说离佛越近的人那个时代,正法时代,为什么成就者多呢?用心!现在为什么成就的少呢?不用心!

佛在世时候,人成就的多。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直接印契众生,同步成就。

那这个时代人呢,执著于现象,迷失于现象,所以呢步入末法。没有法,只有那自己满脑子的世俗、妄想、得失、计较,满脑子的不应该算计的算计,浪费了最珍贵的学佛机遇。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一念要是,定业一来……前几天,有个出家师父看到自己的家人出现了病难,没法帮忙,谈起了这个话,我说定业。啥叫定业呢?不可逆转了,晚了!很多人在有自己一点点的福报、一点点的人身福报,他就要把它浪费掉,他拿那个机会就要放逸、行诸恶业。一旦定业成熟了,那挽回不了了。

我们现在都在可调整的不定业的状态下,所以我们来学《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呢,这是个当务之急呀!

我们是来学习教法来了,不是做生意的人,不是做买卖的,那个铁板算盘算得精细了,我们就能所谓挣一点儿世俗的小钱,得到世俗一点儿小利,不是那样子的。

大家是大丈夫,你们尤其说出家受戒,或者说在家受三皈依、受五戒、受菩萨戒等等。受菩萨戒,我们就是演菩萨戏;那受声闻戒,我们演大乘声闻来住持佛法这样的戏。你不演这个戏,那你就演六道轮回。你那个六道轮回一着实,你就不认为你在演戏了,定业一成,无人替代。

为什么说轻重缓急呢?人命啊,是不是多么……我们看我们周边,哪一天,哪一月,哪一时,没有人这样病、那样死呢?这样的业报、那样的业报呢?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顺缘、违缘、病缘、难缘的,都有那样的机会。但往往人好一点就骄傲,不知道那是三宝给我们带来的福慧因缘,无端地自大,无端地自我伤害。

“拔一切”,这个“拔一切”,这个“一切”,大家一定要认知它。我们现在实践法则,这个经题就是无上心的一个运用的提示,“拔一切业障根本”;这真正是一个所谓的佛心功德,“拔一切业障”!那这个“陀罗尼”句呢,就是显现诸佛如来的三身功德,或者总持诸佛功德,总持。

因为这个陀罗尼章句的过去翻译中呢,就是它的多义、多重义的翻译中呢,像这个义陀罗尼,我们一般都能从表面上知道一点。像往生咒,大家就把它,这“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用“往生咒”三个字把它代表了,但是去深究“往生”二字的人很少,一般就是说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概念他没办法去认知它,因为啥呢?我们自己的意识、业报、习惯有限制,把我们限制在临终往生的这种业习中了。所以你再学,修学再多年,逃不出这一个概念。

那“拔一切业障根本”是在哪一时呢,哪一刻呢?是临终吗?哦,原来持诵之时,“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你在持诵这样的当下,延伸到前后际,所以充塞法界。

我们在持诵这一念“陀罗尼”的这个过程中,它这个功德就充塞着法界,那就称为咒语陀罗尼,就是事实,所谓的修德跟性德完全吻合。

要不然,我们就等临终,很多人就在那儿等临终,平时的算计认为都没有啥,平时的业力也认为没有啥,就等那临终呢,或者说,起码说放在临终那一刻了。

对佛陀的教诲呀——觉悟生命,全然不顾!

吃饭等死,吃饭造业等死,吃饭造业、造更多的业,到哪一道都不知道,临终往生跟你啥关系呀?你能联系上了吗?这的确是要从我们心地里刻不容缓地解决的问题啊,菩萨们!不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安心?你不安心,你天天要干啥?我们在家人一天三餐,出家人一天两餐,为了啥?要干啥?结果是啥?现在的作为是啥?

那它这个经题就很清楚,“拔一切业障根本”。这个真言的作为就很清楚提示了我们:“拔一切业障根本”。所以这个经题,有发菩提心、行菩提心、证菩提心、果菩提心的内容。就这一个真言的名字,就这一个真言陀罗尼的介绍,就是一个完整的教法、修法,完整的一个成就,所以说称为陀罗尼。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希望大家耳朵边能听它八万四千遍,自己能念一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那大家下面我们去念念那个实际的内容,我们通过学习,来称念这个经题,来称念这个陀罗尼句,来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纠缠、无明蒙蔽,诸多的恶习。要不然,我们站立在天地之间,直不起来腰啊,坦荡不起来啊。所以这个真言有自利利他的极殊胜的善巧。

给大家提一提,下面就可以把《不可思议神通传》那个文字读一读。虽然那个文字不多,我感觉到读一读,我再来给大家提示提示。提示提示,我们再来持诵持诵这个真言。真言、陀罗尼,来了解持诵的当下,法界的圆明、法界的清净、法界的真实,或者说心地的清净、心地的真实。

这个法则不是为了校正我们要搞什么,实际是它说明一个生命的真相罢了,让我们真实地来运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这个生命,超越我们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来蹂躏生命的那个恶作,不要那个恶作了,如此而已。提醒我们那个恶作是个习惯,那个习惯,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那个习惯中不能自拔。

我们要能自拔,佛菩萨出世干什么呀?他们没事找事吗?我们是不能自拔呀!在业力业习中不能自拔。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对的,要强化自我,这就是众生啊!

所以这个经题十分地重要,重要在我们高度地认知、了解它。实际讲也没啥可讲的,就是要提醒大家能高度地认知它。高度到什么程度呢?这就是无上心的认知,无上教法的认知,普利一切众生的认知,无上菩提道业的实践内容。那要能认知到这个高度,认识到这样一个角度,那我们就知道,不光是了解往生咒,了解南无阿弥陀佛,了解佛所说的一切法。

拔一切业障,拔一切业障根本。

拔,拔一切,拔一切业障。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

得生,得生是心生,得生是即下的利益,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是即下。哪个即呢?实践者就是即下,即下得生净土,总持一切众生得生净土。九界纷纷攘攘的现象一时消融在阿弥陀佛无碍光中,那我们不会被世间所谓的现象、自他现象、记忆、未来的设计所困惑。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经题虽然就这么几个字,就这么长,但大家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没事儿了就念一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自己让自我意识自动解答它,自动地理解它,自动地接受它,而不是说我们自己强加给它一个什么意识。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假这个经题跟我们的心等持了,我们的心就有一条光明之路——光明的作为,圆满之路——圆满的作为,无碍之路——无碍的作为,不动的法则——不动的安住。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希望在大家脑海里,在诸位莲友的脑海里,诸位法师的脑海里,能自然地形成它的这种作用力。那我们持那个真言的内容,那就很简单地展示出它不可思议的、不动的、清净的、圆满的、无碍的作用,就是法界的本然作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实内涵。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没事的情况下,可以过一过,脑袋瓜里过一过这样一个经题,这样一个法则,这样一个光明之路,这样一个法的实践的指导。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尤其是这个“根本”,“拔根本”“拔一切业障根本”。在佛教谈这个根本无明,这个无始无明称为根本无明,或者根本烦恼。“根本”,它这个根本。破除这个无明,称为根本智。那“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那这个陀罗尼就是根本智的一个展示过程。

“业障”在很多经典上谈哪,“业障”两个字联系到一起,就是五逆业障称为。弑父、弑母、出佛身血、弑阿罗汉、毁灭僧轮,五逆重罪称为业障,一般的业不这么称。“业障”二字联系到一起是五逆重罪。

在《无量寿经》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五逆,现在的人不五逆不以为然哪,不五逆不以为枭雄啊,不五逆不以为自得呀。什么叫五逆?大家看哪,在佛教名词中呢,五逆称为业障。就像我们声闻戒中,前二篇它就有兰遮,兰遮就称为业障,障法,障我们的道业。

拔一切业障,这个“业障”称五逆重罪啊,菩萨们!

业,单说业简单,善业、恶业、无记业、众生业,都可以称为业,一切有为法也可以称为业。

一切有为法都可以称为业,这个业障的根本就称为无明。那这个陀罗尼章句的殊胜,它能拔一切无明业,拔除一切无明,彻底地消除一切无明给我们设置的障碍。

翻译经题的这个菩萨了不起,这个“拔”字十分有力!十分动态,就是你用它的那一刻,称为“拔”。不管无始以来的业有多么深、多么重,所以称为一切业,不管它多么不可思议,不管大家多么不允许它,我们依这个真言都能把它彻底地处理干净,那就是“拔一切业障根本”。

因为无明对我们来说,对一切生死凡夫来说,那就是命根子啊,就是我执啊,无始以来我执炽盛啊。这个我执与无明呢,是个双胞胎的名字,一提我执那即无明,一说无明即我执,在我们这儿就特别好联系。

那这个真言它有这么个作用。我们要实践很多方法,就不知道那个方法的作用。

这个经题就彻底地告诉了我们这个方法,这个陀罗尼起什么作用、什么结果:

“得生净土陀罗尼”,得生净土那就是个结果啊。

“拔一切业障根本”,这是它的作用力啊。

谁来拔?什么时间拔呢?运用那个时间。

谁来运用这个法则?什么时间运用这个法则,什么时间我们用心实践这个法则,那称为“拔”,那个就称为“拔”,那一时刻,那一因缘。

下去我们可以查看查看“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不可思议神通传》那个文字可以看一看。愿意看了看一看,最好是看一看。要是有那个文字、文本了呢,做做笔记,在那个文本旁边做个笔记,那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为了给大家交流,我底下也学了,也是每天要去学习几分钟,学习几个小时。啥学习学习呢?就是要恢复恢复,了解了解。

我们要认知、彻底清晰地认知一个法则呀,就要沉静心,把心沉静下来,认真地学习的。不认真,那就一带而过了。

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学的东西都很多,要一带而过、一带而过,过就过了。说“学道者多如牛毛”,为什么说“得道者少”呢?不用心哪!不用心哪,不知道这个方法的认真地实践哪,都在泛泛地、应酬地,应酬谁呢?应酬自身的业习啊,应酬别人哪,就把大好的时光给浪费了。

我们下课以后,大家念一念这个经题。念一念这个经题,把这个经题念熟它,这是一个完整的修法的路径、过程、一个结果。

我们在以后面的学习中呢,会一点一点地来了解它。

好,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1] 行筹安居令一切出家佛子向往的日子来了 。感动之心难以名状 。南无阿弥陀佛顺随诸佛菩萨贤圣僧团 共誓共愿 同法 同住同行与诸上善人共熏大觉正行 。沐浴无碍净光智光悲光圆满身心诸行 。游戏广大无垠生命法界 。以有为戒行广济群生作三界福田 具足清净无作体 安乐净化世间凡触者无不受其德化 。善哉善哉殊胜行者 弃欲出家清净梵行 法界礼敬有情感恩 示佛出现大事因缘故 真相由诸佛眷僧众住持实践传播令正法久住广利有情究竟道南无一切正等正觉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生命本尊阿弥陀佛 。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