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20甘露法


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第20课 甘露法

2025年7月19日

师父:好,时间到,我们就继续学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因为这个净土啊,净土,净土的学习,实际就是我们来实践“得生净土”这样一个教法的结果。“拔一切业障根本”,是实践净土的一个过程,一定会有这样一个方式方法,让我们来体验“得生净土”的效果;得生净土的效果,就来源于“拔除一切业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种种业,种种业、种种障,我们把它总结,总结起来就会有一个说法,就所谓的“业障的根本是什么”?

大家都了解佛教它面对的,我们所谓世间有情、有情所依的一个根本,“识”。这个“识”用在,生命之本它就是这个识,“念”、“识”,我们大家了解。学教的人,很多有学唯识的人说:啊,唯识,生命是,一切世间唯识所显。

业障呢,这个识在业障这一面讲呢就称无明。这个识与无明,无明这个角度在起着一个作用,那就形成了一切业障。就是我们说这个生命的组成啊,这个地、水、火、风、空、识,这个识偏于染著、情计。偏于染著、情计,我们把它判定成无明。那这个无明呢是没有一个始终的,所以我们把它判定成无始无明,或者说就是业障根本。

说这些东西呢,一定是为了让我们来了解,我们学习陀罗尼这个总持,这个能拔除一切业障的总持方法。那我们拔除这个业障的根本,就拔除这个所谓的识,偏于或者说在运用的过程中,以无明为本了,就是所谓的众生的执著就来自于这个无明,就是这个无明识。

教下常谈的就是所谓的三细六粗这个“识”的相续,动念、能所,后面有六粗,我们判定是善是恶,然后择取、确定、执行,那个意识的相续。

这个拔除一切业障根本,这个“根本”严格地说就是众生作为所依,就是我执、情计,陀罗尼来总持我们的情计,来改变它,“拔一切”。

那我们在学佛法中,我们很少说改变哪个人、改变哪一类人、哪一个年龄段的人、哪一类有情,尤其是大乘教言。我们一定要谨记大乘教言这个教法。

现在我们科技上已经运用到超时速,光速我们可能是在现在(没有),科技(发展)肯定一定会有光速、超光速这样的作为。为什么呢?有人类的意识,就是有不同的,我们择取不同的科技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速度,用不同的载负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吨位的载量。

那这个陀罗尼呢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那为什么我们反复要讲这个呢?诸位莲友一定要了解,我们反复地讲这个地方,让我们明确我们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是一个陀罗尼,是拔一切众生业障根本的一个方式方法,它的结果是拔一切业障根本,拔一切众生的业障根本。

那我们这样的观念、这样的发心、这样的认知一旦清晰了,就不会因为“我”个人遇到违缘了,我就不相信佛法了,我不相信佛法对我有作用了。遇到身体不好了,身体要垮掉了,懒得动了,吃不动了,睡不好了,活不清楚了,这不是一切众生业障,这是你个人的一个现前果报。

感情不好了,家庭离异了,父母感情、自身的感情、子女的感情、周边人的感情,违缘来了,天天吵吵闹闹,互不相容,谁也理解不了谁,谁也不包容谁,相互指责,斤斤计较,活不好了。这是我们个人的、某几个人的业障,不是一切业障根本,是我们个人的现象。

有的人事业相违了、违背了,事业衰落了,走到一个:以前事业有所成就,现在事业可能倒闭了企业,单位关闭了,人员辞退了,产品没有销路了。那这也是你,这不是一切业障的根本,这只是这一些人的一些状态,它不是一切业障根本。

那有的人人际交往、社会关系走在比较兴盛的这样一个时期,一顺百顺,做什么都很顺畅,生活也顺畅、工作也顺畅、交往也顺畅、家庭感情也顺畅,那这也不是一切业障根本,这也是业,这是善业,但这不是业障的根本。

这是拔一切业障所含摄的内容,但它不是根本。根本就是我们那个情执、我们那个蒙蔽,以为这些不顺畅、这些顺缘计以为实,这就是这个无明的执著,就是业障根本。

对一切业相的实有的执著,好比说有病,以为自己有病了,以为自己不行了,实践佛法不得力,人际交往不好,福德因缘减少了,把这当成业障了,这算一个业障,但是不是业障根本。

这算一个业障,但这不足以影响我们实践“拔一切业障根本”这个法则的实践,它反而有助于,这些违缘有助于我们实践拔除业障的、拔除业障根本的这样一个抉择。就是苦啊,给我们带来很多苦啊,挣扎啊、迷闷哪,那我们更希望或者有更大的力量来推导我们、推动我们,去实践拔除这种种业障的根本。

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而不是说“我病痛”“我事业不顺”“我感情不顺”“我的认知有问题”等等,是要拔除一切业障根本。

我们要谨记这一点,那我们实践这个方法就有趣味了,就真正能出生死、生净土、自利利他,完成从一个迷执于自己的现前业报为“我”、为业障的一个坚固的一个这样的迷失者,成就一个光明遍照的心智的实践者,成就一个心地回归真如、一切现成的这样一个无量寿的心智的作为。

从一个在九界众生的人类有情,人类或者说人类寿命极短之时、人寿百岁之时出生的这样的一类有情,我们来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这个佛乘之一乘、大乘之一乘的这样的生命守护者,生命的一个践行者,就是大智大悲大勇的一个生命践行者。一改我们陷入人类、三恶道类、修罗类、天类、声闻缘觉菩萨类那一类的践行,或者那像恶道的被迫地践行生命;善道徘徊,三善道有徘徊或者多诸徘徊,有所放逸,这样的践行;菩萨、声闻、缘觉有所觉悟,尚未究竟圆满,这样的践行。

来像阿弥陀佛这样一个生命中的完成式、圆满式、清净式、安稳究竟式,来践行这样的生命,在法界,在这无尽法界海中,来演化一个如诸佛所行,清净、圆满、无碍、安稳的这样的一个大智、大勇、大慈悲、大善巧的一个作为。

我们选择,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呢,就是这样一个选择。有一个我们人寿百岁以里,这样人寿寿命极短的一个人类的一份子,来演习拔除一切众生业障根本的一个法则——以无量寿、无量光,就是阿弥陀佛的修德,或者法性的功德,随顺真如法性的功德,我们来实践生命的广大价值。

它不是个高尚的口号,是阿弥陀佛以他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来酬还大家一个平等缘起的作为。不是高尚,不是低下,它是一个平等法的回施。那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呢,不管是贫是富,不管是智是愚,不管是觉是迷,我们只要随顺弥陀这个教法,皆可实践这个普化十方的,就是普利十方有情的一个无上教法。

因为起步真实,就是果觉因心。因为起步平等,皆以阿弥陀佛的果觉来酬、来予我们一切凡夫有情、九界凡夫有情,九界有情若圣若凡,来安排此心,来作为同步起修缘起,就是凡圣同修的一个大平等缘起,所以称为“拔一切业障根本”。

这个方法就是来拔九界的,若菩萨声闻缘觉的,未圆、未了、未究竟的这个状态与生命的实践;善道中,放逸、犹豫、徘徊、好胜这样的善道有情,给予无量光寿的法性功德,令我们进趣无上正等正觉;三恶道亦复如是,给予佛果之酬还。

以佛果酬众生现行之因,作众生现行起步,那就是“拔一切业障根本”这样的一个稀有的难得的法则,无上平等地令一切众生趣入阿弥陀佛报土,入如来会。

因为这个是阿弥陀佛的“正觉华化生”,非是众生不同的修业往生彼国,所以说三辈九品在这个地方呢它是不谈的,那其他净土教法的传承啊、说法都是有的,有谈三辈九品。这个地方呢,是以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同一起修、同生报土,这样的一个修法。那我们要自力修持,那就是三辈九品,若生不生,若信若疑,种种因缘。

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呢,这个陀罗尼就来自于佛的法、报、化、法性功德的圆融地究竟地印契一切众生本无生死,印契一切法本来清净,印契一切众生本来觉悟,印契,或者唤醒,或者赋予我们,顺性赋予我们。

大家一定要观察到,佛的功德不是白给我们的,不是无原则地给我们的,不是没有渠道地给我们的,是顺性给予。这个性、这个本、这个真相,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是我们黏著于自己的事业的不顺,身体的不好,是凡是圣的状态,理解的大小、善恶、利钝,作为的种种,那这都是我们九界众生种种因、种种业、种种缘、种种自力、种种量,各自以为自己的这个量为我,自己的这个所谓的现量、阿赖耶识的记忆或者五识的一个并用,认为这就是我。实际是吗?它很快就会缘生缘灭了。

你缘十善,缘五戒十善,你常在人类中;四禅八定,常在天类中;有漏尽定,有种种不共法的实践,乃至顺真性的实践,所谓顺性的实践,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于一切生命于世间。诸佛如来那个法报化三身或者说法性身,《华严经》讲那个,或者十种身,或者华严这个体系中讲无量身,就是无量的作用,生命有无量的作用。

我们这个我执看得清晰了,看清晰了,我的病是无常的,缘生缘灭;我们的顺缘违缘,缘生缘灭;情绪好坏,缘生缘灭;根利根钝,缘生缘灭,皆无实质啊。因为皆无实质,我们可以择因果了,我们可以择取。

那我们现在生命所依要依什么?依阿弥陀佛的报德为缘起、为种子,可以作为;依圆成自性,本来现成,可以坦然面对一切世间因因缘缘,一切现缘现成的;也可以依着所谓我们自己的好恶,去做自己的因因果果;也可以依着情计,迷失在自己的情计的现象上。

说以本来不可得为我,依情计妄执现前的这个业报为我,流转生死。说情计,原本无、情计有,造成了众生迷执的业。

那我们《拨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学习呢,就是我们要观察这九界,三善、三圣、三恶道,这些所有的业报都是无我的,所有的业报都是缘生缘灭的。以此因缘,我们以果觉为因心、因地心,来实践九界的思维、言说、作为不能涉足的这个法界,就是佛法界,我们回归,随顺果地觉来回归真相,回归到生命圆满、清净、无碍、不动的价值上来。

也可能有这样的菩萨,或者莲友,或者说我们有信仰没信仰的人,会说“我就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自己想做就是我们情计的东西,行不行呢?完全是行的,完全是允许的。

只是我们现在学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这个陀罗尼呢,是站在、是体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圆满一切法义、无碍于一切现行的一个不动的实践,就是无修修的一个修证,回本的一个实践,返朴归真的一个归真过程,展示真相的一个过程,那就是总持。

就是总持一切众生业归入无量光寿,这个经名呢就可以完全地这么念诵。总持一切众生业归命无量光寿得生净土,或者得生净土归命无量光寿,这个经题是这样宣化我们的,来告诉我们的。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选择不选择这个法,完全在我们每一个莲友,在我们每一个现前的菩萨们,不管你有信仰没信仰,完全在于我们自己。方法给我们了,我们去不去实践,这完全在于我们每一个莲友自我抉择了。

自我抉择什么呢?是要心口一如。我们念这个叫口,心就是要随着这个念,叫心念一如,来念佛成佛。心念一如了,我们口上念佛,那心中就觉悟,那佛念念佛。说印契的一个教法,念佛来印契于佛,佛念印契于众生。

果觉因心,哦,现在让我们这样一个有情,摒弃过去的恶道也好、善道也好、圣道也好一切的情执,把我们所有阿赖耶识的这个九界的记忆来作一次处理,新生的处理,就是归命的处理,南无就是归命。那这个教法,我们把这个南无依“归命”来翻译,就是你来执行这个翻译,来实践这个翻译,或者说来认取这个方法。

我们把无始以来的阿赖耶识的记忆翻版成如来藏,获得新生。什么新生呢?归命无量光寿、法性不动是我们的新生,用不动的法性来审观一切业、接纳一切业、清净一切业、圆满一切业、安顿一切业,那就是拔除一切业障。

莲友们,这一点呢大家各个自在、各个自主,各个呢无人能强制我们。说念佛,还是念烦恼,还是念病是你、事业是他、顺缘违缘、有力无气、有气无力,还是念归命无量光寿,不动法性,顷遍十方,清净十方,安稳十方。这一念,这一念的权利,这一念现下的决定,完全在于诸位莲友,不在于他人。

阿弥陀佛悲悯一切众生,就是十方九界每一类的众生他是悲悯的对象,欲惠予十方九界众生以究竟真实的利益,来传授,以他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愿力,来摄化十方,传授他的果地的内容,就是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的功德,回施每一个众生。他这个回施,并没有谈到我们接受不接受,他是回施——平等回施,普摄十方。

莲友们哪,佛慈悲如是,大愿如是,功德如是啊,那就是和盘托出,奉劝于一切有情。有情若依此法,拔一切业障根本,同入如来会,得生净土,没有遗漏者,这就是佛的愿力、法性力、无量光之力、无量寿之功德。

那我们每一个莲友若接受,即获其利益,安稳身心,安稳依正二报;若不接受,若少分接受,若作个缘,皆不可思议,皆是佛的愿力的一个回施、摄化、给予的一个胜缘。

那在此顶戴大家了,礼敬大家了,祝贺于我们一切缘于这样一个法则的、听闻这样法则的莲友们、有情,那真是一个生命旷大劫以来难得难遇的,我们遇到了。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因缘下,遇到这样的法则,实践者为之庆幸,听闻者稀有难得,哪怕是冷漠者遇到这样的一个因缘、这样一个法则的音声,亦有广大殊胜的种子。这样的所谓佛果为因心的种子的一个接纳过程,若知不知,若信不信。

龙树菩萨呢在这样的我们这个法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尤其释迦佛所施教的这样一个,释迦佛的教法已经衰微,就是正法、像法已经进入了末法的这样一个法弱业强的时代,业障强于教法的运用了,那称为末法时代,分别、妄想、执著更为炽盛的时代,有这样的教法流传于世,难得难闻,所以这个稀有法啊这个法。

龙树菩萨在他这个《易行品》中广宣这样一个体系,就是说的净土体系,或者说难信易行的一个体系。信者,九界众生未成佛道,在九界信解力中不能涉足,那九界、九界世间皆是难信,用信、用这个信的教育推动这个法门,困难,不是不行,是困难。所以释迦佛在跟舍利弗对话中说,“舍利弗,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就是九界,这一切世间就是九界、十方九界众生来说,因为九界众生信解难以承接。唯佛与佛能明知、明了、明晓、明行,就是所谓的佛果这样的究竟、圆满、清净、平等、无碍,是真实功德。

为什么诸佛来赞叹、来作证呢?就是诸佛菩萨来予我们作教授,来作阿阇黎、轨范师;诸佛来作护法,来护持这个教法;诸佛来作证、作空行,像其他像密乘讲的有空行授记,诸佛来给我们授记,来护持我们;本尊亦是诸佛。阿弥陀佛“佛中之王,光中之尊”,一切法之根源所在,一切诸佛出世正因所显,那就是让我们一切有情皈依一乘,归于无上,归于佛果。

所以拔一切业障根本,不是一个大家有戏论的、有虚设的,皆是诚实言、如实语,所以称为陀罗尼,尤其是忍陀罗尼、咒陀罗尼,是真实言、真实语。

为什么没把那个内容反复地去提示,只把这个经题反复地去提示呢?希望每一位有缘、莲友不失时机地去实践。这个实践哪,比我们坐在那个地方想理解,一节课、一节课的,或者说去听闻、去理解更重要,比那个更重要,不失时机地去体验、去实践它。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归命无量光寿如来,法性不动,安稳十方;“哆地夜他”,我们如是说、如是行、如是果。我们要观察自己怎么念诵,要有这么样的一个随行,有这样的一个不二的随顺的因果。

“阿弥唎都.婆毗”,无量光普照十方,就是遍照十方或者无所不照,消除一切无明黑暗,“阿弥唎都.婆毗”,就是我们来体验阿弥陀佛法身清净功德,现行中体验阿弥陀佛法身功德,就是光明身的功德,就是无染智慧身,或者无染智慧现行,就是光明现行,光明现行。

“阿弥唎哆.悉眈婆毗”,实践阿弥陀佛,圆满一切世间义理,就是一切作为无所缺失这样的一个报德。不是我们的思维,不是我们理解,让我们随顺阿弥陀佛的这个报德来体验报德受用,非是我们的理解,更不是我们的见闻觉知的表述,是让我们的见闻觉知随顺弥陀圆满义理、圆满报德的一个随顺过程,随顺体验,入不二境。

我们现在的修学者最致命的就是,把我们的见闻觉知安排在佛的教言中、佛的功德中、佛的作为中,把自己的见闻觉知的“相”来当作佛法了,所以多被情结、多被自己的现象感受所蒙蔽制约,不能接受佛陀的这个报德力、功德力、法力。

圆满,圆满报德,就是我们的一切义理、一切的理解想象都要休息称为圆满。我们还在假想着这个缺失那个得失、这个不作那个不作、这个不缺那个不缺,那不是阿弥陀佛的圆满报德,是你情计预设的缺失,是我们预设的感知的一个自我蔽障。我们就要为了超越这些障碍,所以我们念“阿弥唎都.悉耽婆毗”,就是在一切义理这样的义理面前休息、回归、随顺。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无边身应化,无边的应化身随一切现行业,引领一切现行业,无碍回归真相,回归于真相。就是我们的现行引领一切现缘回归于清净国土。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应化身的方便让我们每一个念佛的莲友随顺实践,现行观察,观察我们随顺佛力、佛的这种应化力,体验生命的作用,来超越我们过去那个旧生,就是没有“南无”之前,我们无始以来的那种见闻觉知的习惯、我执的习惯,超越那一个。

我们在这个随顺佛的法、报、化的功德过程中体验新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新生,新生就归于无量光寿。实践无量光寿带来的清净、圆满、无碍的功德,实践,这个实践过程就是新生的一个体验,新生的一个“正觉华化生”的一个化生过程,“得生净土”对净土的一个体验内容。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给我们提及的真如法性啊,安稳世间无有动转,就无有增减、变化,普利十方,不动本位,就是一切众生依本究竟得安乐住无有动转,真相如是。那这个“阿弥唎哆.毗迦兰多”,就是体会每一个现行皆不增不减、不动不转那种大安稳相,那种安稳乐,那种安稳的自在。

《楞严经》那个偈子,对这个这样一段故事呢念诵得特别地,表述那个偈颂表述得特别清晰,阿难那个“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那这几句话呢用在“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作一个很好的注解,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告诉我们所有的修行佛法的真相,妙用无穷啊,安稳不动。

那这里面讲了四个“阿弥唎都,阿弥唎哆,阿弥唎哆”,这个“阿弥唎哆”,整体的翻译,古来已久的翻译呢,称为甘露王或者甘露。什么叫甘露呢?为什么说法、报、化、法性身皆是甘露呢?它犹如甘露一样,清净的教法,像清净的甘露;圆满的教法,是圆满一切的甘露,有一些缺失,那它给你修补圆满;给予一切无碍的,解除一切障碍的甘露,解除一切毒害的甘露,令我们究竟安稳不动,来滋润、滋润我们这种所谓的法性功德的教法,如甘露一样的教法。

我查古来已久的翻译,“阿弥唎哆”最多的翻译,或者最普遍的一个翻译,就是甘露,或者说它在密乘中用的这个名词、这个梵语的梵文句就是甘露,就称为阿弥陀佛秘密名号,就是所谓的甘露王。

以前读这个宗密大师的一些历史故事。就是他在唐朝,他那个时代发生了瘟疫,他在闭关,这个长安周边呢,那时候死了许许多多的,因为瘟疫死了很多人。有人去叩他的关房的门,告诉他:“你还闭关呢,大德,外面的人都死尽了。”他听说了以后,就起座,来引领大家念“南无阿弥陀佛”。慢慢地,病人恢复健康了,死掉的人得到往生的接引与回归,没有得病的人慢慢安顿下来。

所以在那一带成为我们当时佛教僧众的重要的一个领导者,或者说重要的一个法幢,树立在那个时代,庇护着人民,庇护着有情。因为他这个教法的功德,拯济了许多迷闷的有情,给大家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安稳的皈依、安稳的去所。那个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甘露王阿弥陀佛,就是能除一切毒害。

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教法,净土教法当机呢?也就因为阿弥陀佛有这样的誓愿,拔除一切业障根本,拔除一切业障,把一切毒害生命的不健康的内容,彻底地做了一个净化,就是甘露,甘露就是除一切毒的这样一个药,或者这样一个方法,甘露。

所以这个法在我们这个时代,战争、战争、战火不息的时代,瘟疫横行的时代,饥馑、多难啊,尤其是这个瘟疫,那我们这个时代呢,这个教法当机。

我认为我充分地去体验了、体会了这个疫情,我感觉是自己做了一个彻底的一个体验,就是体验体验这个瘟疫到底是个啥东东,的确是差点没把生命给打倒。

我以前在零三年国内那个叫非典(禽流感),最厉害的时候,广州厉害的时候,我在广州,北京厉害的时候去北京,去体验一把那个所谓的瘟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双头蛇,为什么见者死、触者亡?它是个什么东东呢?就想去了解。

那阿弥陀佛对这一类的毒害呢,是正当机,这个毒害就是成熟了,最多你的色身上会带来色身的死亡,最大的了不起的事了,但是挡不住我们有情对不同生命的实践,它挡不住的。这个净土教法呀,就是让我们获得一个不死的新生,所以净土又称为不死之教,菩萨们。

为什么菩提流支到中国以后,昙鸾法师遇到他以后,就学了一个所谓的不死之法。昙鸾法师因为译经,为了弘传佛法,要修长生、长生法嘛,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结果取得仙经十卷,欲修长寿,可以三千岁。结果遇到菩提流支,问说“我们教内,我们佛法内,有没有长寿之法呢?”那菩提流支说:“你这佛教徒,你这法师,我佛所传就是不死之法。”无量光寿啊,无量光接引、解放一切众生,无量寿安顿一切众生、一切生命,那就是不死之法呀。

当时在南传,那时候都比罕听还是都比的时候,现在他己经祜巴了,或者什么了,那时候给我起这个名字,它就是不死之义呀,“不死的觉性”,我南传那个名字就是不死的觉性。

它这个“阿弥唎哆”,就是所谓的甘露,也就是说的救人不死,或者生命不死。它这个不死不是我们说那个色身的分段变化,它跟这个没关系。讲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力你能说它有生死吗?它有出生,它出生顺性建立,所以它就不死,“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怎么是死呢?怎么消亡呢?没人实践了,没人传播了,最多是这个样子,不能说它死了。

转相教化,转相度脱,《无量寿经》是这么教导我们的。我们习这个法,就要转相,自己要实践,要转相教授、转相度脱、转相成就,如是辗转,无有穷尽,那不是无量光寿吗?愿力不死,那不是不死的觉性吗?

好,时间到了,我们有啥就下一节课继续,好。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