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第24课 体验果觉的内容
2025年8月2日
好,时间到,我们继续这一节课的学习。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学习它的目的,大家一定把它认识清晰。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哪,我们要了解现前这一念是真相所依,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心与阿弥陀佛这样的互为作用的一个状态,不一不异的一个作用,我们要了解。
所谓的初发心哪。知心是佛,“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归命无量光寿,契入真性、真如法性妙用。实际就是让我们认知我们这个心念,心念与佛等,这个“等”很重要。
那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现前的认知,说我们现前这妄念纷飞,要么习惯、无明、烦恼,种种杂缘,怎么能与佛等呢,与佛同呢?所以,那我们这一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抉择,就是一个引导,就是现下的我要运用这样一个所谓的本具的无量光寿,那我们要用这样一个心念。
用这样一个心念,我们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呢,这种所谓的缘起、发心,发心清晰,缘起清晰,那我们这个修法的因缘就清晰,所谓的作为一个佛子,那就无愧于自己的这个佛子的称谓。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实际是给我们一个抉择,就是我们现下的动作、现下的作为,乃至相续的作为,拔一切业障这个动态啊,就让我们发心于此、缘起于此,破一切无明根本。
我们不了解这个法界的缘起,那就是堕入根本无明。这个理义呀十分清晰,这个总持的教法的理义很清晰,就是来破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根本,或者拔除业障根本,或者是无始无明根本。就是我们不了解法界缘起,所谓的法界缘起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所在的空间、所运用的空间,我们不了解这个,不了解这个空间。不了解这个空间,我们作为一个佛子,那我们就来学习佛教所传承的种种法则。
莲友们就来实践净土所教授的法则,来拔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根本,来了解我们的举心动念,法界缘起所依,举心动念的根本。说本具无量光寿,开启我们的本具无量光寿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提示。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让我们明发心,明缘起,除业障根本。
那这个法则呢就十分地清晰,我们大家念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念而念,是为了在这个浩瀚的法界中,我们要破除无明蒙蔽,来运用,这个“拔”就是运用,让我们现行中来运用这个法则,提示我们自身、提示我们莲友们来运用这个法则。那这样,我们心里就清明,了了分明。
不分明了,那就念一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就是所谓的携一切、持一切归命无量光寿,真如法性不动转的这种功德,我们启用于此,那就是所谓的法界缘起。我们都知道这大乘佛教一讲,就是一念一世界呀,我们动一念就是一个世界,做一事一世界,缘一因一世界,一言说一世界。
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来提示我们每一个莲友,在这个作为中、在每一个现行中,来除无明根本,了晓用心所在,了晓用心依止,就是所谓的无量光寿真如法性我等依止。依止干什么呢?觉悟现行,照明现行,照了现行,善用现行。
所以它这个“哆地夜他”,就是即下,即下立誓,即下抉择,即下如是言说、如是行为、如是果,即说咒曰,即下心生,即说咒曰。
“阿弥唎都.婆毗”,我们来实践诸佛法身功德,或者阿弥陀佛法身功德于我们的现行。就我们的现行即是无量光,遍照一切,破除一切无明。
我们的现行就是这样,无疑用心哪,就是即说咒曰,或者说即下契合、即下如是、即下心行。它这个“哆地夜他”,翻译最多的是即说咒愿、即立誓愿、即说咒曰,比较简洁的就是即说咒曰。
实际就是我们决定于现行无量光照十方国、破一切无明,这样一个清净法身功德,或者这样一个清净现行。那我们有“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的回归,在这个相续中必然光明遍照十方国土(du),破一切无明。
这跟理论没关系,这是果!就像太阳出来一样,太阳出来普照十方,一切黑暗就在太阳光的东升之时,太阳光一时就弥漫在阎浮提。那我们“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有这样的一个无量光寿的回归,真如法性的一个抉择、认知,那心地的作用必然地会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清净一切现行。
这不是推导,这就是法的实践,相续的实践。
说“阿弥唎哆.悉耽婆毗”,就是圆满一切世间的义理,就是所谓的性修不二,或者理事不二,圆满一切功德。它这个地方,“阿弥唎哆”实际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地,或者说如甘露王一样地,除一切不圆满的毒害,圆满一切;或者圆满一切,去除一切不圆满的障碍。
“阿弥唎哆.悉耽婆毗”,它讲的是报德。以义理圆满来作为,古人作义理圆满来翻译的;当然它的含义最主要就是依正二报的圆满;我们现在广泛说的是性修不二的圆满,圆满着一切世间。
因为这些角度都是所谓无量光寿所产生的作用力,真如法性产生的作用力,不是我们的分别执著,不是我们的思惟意识所产生的作用,说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法界显现。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讲到应化。因为我们都了解,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心很散,很多散漫的东西,那我们要是了解了法性的功德,你可以把你的意识分化无量,如佛无碍智一样的,像阿弥陀佛。我们很多人读过《梵网经》,那报身佛呢可以一一分化,一一世界一一释迦,皆分化十方,无碍地接引一切有缘。
我们在因地造了很多业,跟很多有情结缘哪,在很多世间有很多想法没有完成啊,那我们一旦依止法性、真如法性,依止无量光寿的这个功德,那我们一一的所谓散的心、分散的心、分散的缘,一一皆在这个圆明清净的功德下无碍地接引,就是无碍地导引一切众生回归无量光佛刹。
说这个“阿弥唎哆.毗迦兰帝”,就是应化十方,无碍接引,回归净土,那我们这个妄想就不害怕了。平时人这个散漫心,我们知道众生有三业,善、恶、无记嘛,这个善恶表现着散漫、掉举。那我们这个散漫的心就会变成了所谓的分化无方,度脱一切,那你对这个散漫的心也就没有啥畏惧了。所以我们散漫的妄念一来,你就了解,我们安住在这个所谓的真如法性的妙用,它就会展示出来,应化十方,不失时机接引有情,成就菩提,所以这个就称为应化身。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应化方便。阿弥陀佛的应化方便,实际就是我们心智随顺真如法性亦能如是体验。那我们众生业的那个散漫,你那个十方世界的散漫就变成了十方世界的应化,如释迦佛呀,说卢舍那佛能分化千万亿化身,就是报身能分化千百亿化身。“阿弥唎哆.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这个是我们学净土的一个根本依止,或者说佛教的一个根本依止。“阿弥唎哆.毗迦兰多”是我们这整个教法的一个根,就是法性不动,真如安稳。原来古代人翻译的是啥?无量寿真如直显,真如法性不动安稳十方。
我们学习佛教,这一点是根,就是无始以来我们不管怎么地颠倒,怎么样地作为,怎么样地善恶,怎么样地轮转,这个真如法性从未舍离!我们发现这个地方了,是真正的安稳。
过去人大彻大悟,他悟个什么呢?真如法性在无始以来,一切众生从未脱离这个真如法性。所以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入如来会。
法性彰显如是真相!哦,原来阿弥陀佛是真相的阐述者、真相的展示者、真相的给予者、真相的一个完整的表述,极乐世界是一个真相的完整表述,就是所谓的依正二报的真实状态。
真相,真相不可毁呀,不可改,不可动,不可摇!
所以我们在寺院的功课,早晨那个功课就会唱“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一套话呢,就完全地可以把“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作了一个,就是所谓的法性不动,就是无量寿功德。在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充分表示了法性不动,生命的根本。
说过去的善知识在这个点上,闻到阿难“妙湛总持不动尊”,就能彻悟人生啊;“销我亿劫颠倒想”,销谁的亿劫颠倒想呢;“不历僧祗获法身”,不离当念,了知法身不动,法身清净,法性不动。
那这个呢是对阿弥陀佛功德的一个总结,无量寿安顿一切,就是真相安顿一切。
为什么过去学佛人有信仰呢?因为它安顿一切故!为什么人认为信仰比生命更重要呢?安顿一切故!觉悟一切,超越一切!
不被一切现象所蒙蔽,那是无量光;不被一切现象所动摇,那是无量寿。
诸位莲友在这个地方,一定我们要有一个认真观察,去念诵实践。
那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把阿弥陀佛的法、报、化、法性,四个角度来揭示我们皈依无量光寿真如法性的必然妙用,就是它的妙用内涵,无量光寿的妙用内涵。
我们为什么运用果地觉呢?那它这四个角度就是他的果地觉的妙用、果地觉的内涵,让我们去体验,那就是果觉因心。
果觉因心,净土教法要是离开果觉因心这个法幢、这个善巧口诀,我们十分难以实践。大家口中称佛、心打妄想,嘴上念无量光、心里处处未离无明执著,那很难相应。
这个地方直接告诉我们,果觉因心这个果觉的作用,就是因心是什么内涵。阿弥陀佛的法、报、化、法性功德,我们来体验,即下体验、相续体验、过去亦未舍离的一个体验,所以圆满三世为一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就是圆满三世为一念,能破除诸相,能达本源。
那我们这个呢,就念佛人这个所谓的易行,龙树菩萨给我们提出来的这个别于通途修法的易行的点,就是我们直下地承接果地觉,果地觉载负我们的心,体验阿弥陀佛的法、报、化、法性身的功德,这就是易行所在,真正的易行!
佛的果地觉来为我们的因地心,因地心就是法、报、化、法性身的作用!
这是我们所谓的难得难遇的一个法则,它就是易行。易行就易行全在于此,说佛力载负九界众生,佛的法、报、化、法性的功德,让我们直下地融入体验。那跟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见闻觉知、自己去假设的一些境界感受,那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很具体地指导,清净、圆满、无碍、不动的标准,参照,内容,让我们即下的心融入于此、体验于此,让我们的生命融入于此、体验于此,称为所谓的“等蒙摄受,咸得往生”,所谓“九界同归,凡圣同修”。同修的是什么内容呢?体验阿弥陀佛的法、报、化、法性功德。
这就跟我们所学净土的这些口诀相应了,果觉因心。果觉者,无量光无量寿,法性的真如的展示,它的细节处就是法、报、化、法性,让我们一一地去身心地回归,身心被他载负,不去理解他,被他载负,体验他这个作用。
所以“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皆被他的愿力载负摄受,被圆满、清净、无碍、不动载负。尤其这个不动的载负,为啥我说它收尾了呢?载负一切故。
所以这个大乘教法,非你我利益,是不舍一切众生同生安养,平等缘起,清净真实,法性的一个广大圆满。它这个究竟真实是无可挑剔的,不是假设的,我们能体会到它这个大方广的真实作用,就是法界缘起。那个《大方广如来藏经》就给我们讲的这个法性缘起、法界缘起,破我们的无明。方等经最主要的破除无明,破众生根本无明。
这一点,就是大家要把它融会、体验。
为什么印光法师在传授《无量寿经》中,提出来“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这个《无量寿经》的教义?那在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把它具体化了,把这个果地觉为因地心具体化了。
这个九界同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九界同归,所谓的“持一切契入无量光寿,真如法性不移”,这就是九界同归。那印光法师把它翻译,把这个话翻译成那个我们修行《无量寿经》,依《无量寿经》的根本教诲来实践净土教法的一个口诀,“九界同归,凡圣同修”,同修什么呢?果觉因心;所以“凡圣同修,等蒙摄受”,被无量光、无量寿,被圆满、清净、不动所摄受;“咸得往生”,法尔如是,真相如是。
大家很多人就会回到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上,说那这么多凡夫,那这么多妄想,那这么多……我们说的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不是说你的妄想。我们在这个地方谈的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是真如法性的功德妙用,不是你的妄想。不是不允许你打妄想,你打妄想跟我们所谈的东西不是一个内容。虽然你的妄想也被其所摄,你迷执于你的妄想,一叶障目,不得见法义。
所以很多人就争议呀,用断灭、用常见,争议于所谓的妄想心中各举自己的知见,高举自己的知见,自以为是。这个地方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真如法性之妙用,阿弥陀佛无量光寿所亲证。这一点,诸位莲友要有一个观察了解。
我们实践一个法则,是要身心去体验,而不是拿脑袋去妄想,拿记忆去否认、认取它,没有用。要去放下身心,随着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的载负、不动法力的载负,来销融我们那个妄想,使我们那妄想的习惯得以在这个无量光无量寿中,得到安排,得到销融,而不是更加培养了我们、坚固了我们的妄想。坚固了你的妄想,坚固了你自己对见闻觉知的那种强执,意义是什么呢?那我们每个人就可以审视审视。
这一点,这个《往生咒》,跟现在印光法师提出来《无量寿经》的那个教化内容,就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它是完全合乎那个教义教理的引导的。
这个九界同归,就是我们第一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我给它翻译成说“持一切契入无量光寿,真如法性作用现前”,那就是等蒙摄受,那就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的内容呢,果觉因心就是凡圣同修啊。
它这四个角度,四个“阿弥唎都(哆)”讲的就是法、报、化、法性,让我们体会佛的果地觉的内容。果地觉什么内容啊?我们大家很多人说,我们天天唠叨这个果觉因心,什么是果觉呀?那这四个角度给我们交代了阿弥陀佛的果地觉。
我们怎么来实践,就是因地心怎么实践?所以我们在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是在果觉因心地实践,就在凡圣同修地实践,九界同归的一个实践,咸得往生的一个实践。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是真如法性的功德——无量光寿,阿弥陀佛依正二报所圆成的这样一个一切众生从未脱离的真相。我们从未脱离过这个法性的,所谓的“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总持不动尊,一切众生从未离开过,这是真相。我们一旦认知了这个真相,抉择了真相,那我们就是如来会的参与者。那就自然回归、往生,往返往生各无障碍啊,没啥障碍的。
这里面呢,这个教法的确是所谓的果觉因心清晰准确,它十分清晰准确地给我们了一个提示,就是我们实践净土最简单的方法,最易行的方法。
因为在这个时代呢,那有一节课上我给大家讲,我反复地观察体会啊,可能是我个人的角度,也可能是大家的因缘,大家可以观察。要是因缘了呢,我们真正地专心于此呢,能把心安顿下来。
因为真相就是信仰之依止啊,信仰的建立必然是真相的得见,真相的得见必然能安顿法界、安顿有情,当然你自身一定能得到安顿。什么叫安顿呢?无疑无惑。过去听老一辈人讲,说什么呢?除疑生信,令其正行,抉择于此,信仰建立了。
我们皈依的时候会受这个教育呀。信仰建立了,那你就如如不动,在这个法界就能自利利他了,不再迷惑摆动了,心智左摆右晃的,不会了,今天担心这、明天担心那,今天这样想、明天那样想。那他就有“妙湛总持”这样的一个心智了,回归了。
我们一旦了解了,一切众生从未离开过这个法性真如的功德,那我们就能爱护一切、尊重一切。
前一段,有出家师父、也有居士谈论一些大家之间的是非矛盾,我说本来就没有啥,世间就是是非矛盾。那我们学佛的人,要真诚地爱护每一个人,利益每一个有情,自身信仰是一个根本。没有信仰的人,多诸危害别人、危害自己,防范别人、防范自己,不安稳哪,没有信仰。没有信仰,人心不安哪,菩萨。
所以佛教“安心为要”,就是信仰最为重要!真相就是我们的信仰啊。
没有信仰,你天天就为你那个皮囊,为你那个虚名,为你假设的你那个妄想去奋斗,奋斗了一辈子,哎,到死那一刻钟,什么都帮不了你的忙,你只有感觉浪费时间了。
真相能把我们安顿下来,一切造作的意义就全无了,那我们就能歇心虚妄造作,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什么叫有意义的事呢?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就是大乘佛教认为的意义啊。说菩萨所行,就是大乘教义呀,大乘教义就展示的无量光寿。
为什么以前赵朴老讲,我们汉传佛教的教义教理,归结莫过于是弥陀信仰?我读到那文字的时候毛骨悚然。因为什么呢?你观察来观察去,它就归结到这样一个利益上来了。真相安众生心,信仰成就得以安心。所以把汉传佛教整个归依到这个,或者说莫过于这个主体思想就是弥陀信仰。
所谓的信仰就是得见无量光寿这个生命的真相,这么说大家还听不懂,说得见法性真如不动的真相,得见这个真相。什么得见呢?时时处处得见,就是所谓的破一切相,见一切佛,那就是一切现行中皆是如来会。
做不到,我们慢慢地引导。但是你不在这个地方安心,你看看你能怎么安心?你想战胜这个战胜那个,你想这样那样,那你怎么能安心呢?这样算那样计,这样计较那样计较,这样做那样做,那么多点点子,那么多弯弯,你怎么安稳呢,菩萨?
那大家可以审视啊,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就是不安哪!心不安身不安啊,焦躁不安哪。名能安你的吗?利能安你的吗?再多的权力能安稳你吗?再多的钱财能安稳你吗?再多的作为能安稳你吗?大家看哪,观察呀,你再好的身体能安稳你吗?
唯有真相,能安稳我们!净土教法呀,真切呀!
我以前出家的那个角度的时候,对居士们说什么话我都有排斥,都有想法,或者都有这种质疑。我看到赵朴老在他这个《净土四经》,民国时间印《净土四经》,他写这个序的时候,真把我震撼了。
信仰啊,我们没信仰怎么安心哪?怎么见真相啊?没有真相的实践回归,我们怎么安心啊?我们要安什么心?我们怎么觉悟世间呢?在这乱哄哄的、极端的五恶五痛五烧的世界中,我们怎么安身立命啊?
菩萨们哪,对自己真诚一分吧!不真诚,我们浪费过去了。反正每天我都会看看,战争饥馑那些报道都会看得到。现在这战争,在我们全世界多少个角落都是战争啊。战争,人要心不安,这一个生命结束了,咋办?这个生命没有结束,残害了,咋办?没有衣食,我们现在还有衣食环境,没有衣食环境了,咋办?那不人更痛苦吗?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呀,不解决咋办哪?三灾八难,促使我们要解决安身立命的这个真正的依止。
无量光寿是我们的依止,是不是我们的安心处呢?
真如法性的确是我们的信仰。不是,那你信仰啥?你啥也不信仰,那就是混乱,混乱无明,那你要折磨自己吗?我们这个单体生命啊,或者自性啊,就经不起这个折磨呀,痛苦不堪。自己都不愿意饶恕自己这个单体生命,怎么能利益他人呢?关爱有情,怎么关爱有情啊?那不都虚设了吗?
佛教徒啊,不要让人看着我们连普通人的道德底线都不如。因为啥呢?缺失心太重啊,好强啊,骄傲啊,自卑啊,让人看了,你连世俗人都不如,没有底线,没有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现在多少人议论佛教徒,一说,那根本还不如普通人呢,不如那些社会上没有信仰的人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作为不谨慎啊,作为不检点哪,言行不去照顾别人哪,不考虑到世间供养我们的人哪,爱护我们的人哪,认为我们有信仰的人哪。大家都是莲友也好、什么也好,我们要爱护佛教啊,每一个莲友不应该爱护、念佛人不应该爱护念佛法门吗?
那我们都是在五浊恶世这个时代,得遇了这样一个好的法则,起码要表现得比不学习这个教法的时间,要宽容一些吧,要安定一些吧,稳定一些吧。
所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这样做,就是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海,令我们那个妄想执著休息下来,可以这样做。你跟自己商量商量,你愿意不愿意这样做?就是携一切契入无量光寿,真如法性作用于现行。
我们要愿意这样做了,那清净的法身、圆满的报身、无碍的化身、不动的法性我们一时得以实践了,我们都可以实践体验它的作用,就是佛的果地觉的作用。我们就可以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这个正定聚的功德海中,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归命,不是即得往生吗?携一切同归无量光寿,契入无量光寿,真如法性现行的作用,不是往生吗?回归吗?大家去体验哪,你可以这么去体验哪。所以佛在经典上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我们可以体验这个法则呀。
我们体验这个法则,并不反对别人不实践这个法则,这个没问题。像我们这一节课的设置,我就希望大家是来学习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这个净土教法的人,我们聚到一起。要不然,上网浪费你的时间,对吧?我这些表述不是浪费我的精力吗?
大家每个莲友都要扪心自问,自己是愿意实践,那我们就好好实践;你不愿意实践,作为我这个角度,我最多是一个提倡者,绝对不逼任何一个人说你必须得怎样怎样。当然祝福大家能这样实践,体验体验,那的确是……
我感觉就像无量光也好,无量寿也好,阿弥陀佛也好,这一代一代的这些善知识们、佛菩萨们,他们把这个法传下来,可能也有这种内心的祝福吧,回向吧。希望我们每一个莲友、每一个有情能实践实践,体验体验,扮演扮演世尊。扮演众生,我们太习惯了,没问题,我们回归到真相中来,扮演一个真相的回归者,扮演一次不行吗?
我们能扮演众生,也能扮演佛呀,因为法无自性啊,你怎么不能扮演呢?你要认为有自性,你就扮演不成这个那个那个了,有自性把你定格了嘛,对不对?没有自性啊。那我们天天扮演一个烦恼、焦虑、嗔恨这样的有情,那我们扮演一个智慧、慈悲、圆满、清净的生命,有啥不可以呢?佛的教言,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希望我们的呀,传递给我们的呀。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烦恼业习、我的东西坚固守护下来,都可以呀,没有一个世尊去不允许我们,就是你做梦没有人反对。醒梦者呢给我们推荐一个醒梦的方法,我们愿意实践了,可以醒梦,如此而已。你说“你不要破坏我的好梦,我刚刚想做个好梦,你要破坏我的梦,你要把我唤醒”,要有这样的想法了,那就比较难交流了。
我不希望我破坏大家的所谓的好梦,就你那个执著,你一定认为是好梦,你那个执著妄想、编织的故事、你的未来,你一定认为是好梦,就叫珍宝牢狱呀。说佛给阿逸多说啊,“勿住珍宝成就牢狱,阿逸多,诸佛如来所作应作已作,汝等应安住无疑”,就是真相回归,真相的运用,佛菩萨的扮演。我们要扮演究竟的真相的功德呀,演这个真相的功德呀,演绎真相在生命中真正的作用啊。
所以它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这一段故事讲的就是果觉因心的实践,就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的功德,这个功德。
我们要把这个功德,有个所谓果觉因心的认知了,实践了。这个易行,就是不让我们那个妄想执著再去用力了,让我们的妄想执著休息下来,就是唤醒我们的梦。
我们的妄想执著、颠倒妄想,就是你在编织你的梦。每个人的单体呢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自己的梦想中假设着自己的未来,清晰的、不清晰的,有的编织得比较好,有的编织得比较没有头绪,有的……各有各的个人的编织。认为自己编织得比较好的人呢,心计比较强一点;编得差的呢,心计弱一点;混一天是一天的人,比较迷闷。那都是梦啊。
我是个梦者,大家也是个梦者,我们遇到这样醒梦的法则,我们愿意不愿意实践呢?法有了,醒梦的方法,果觉因心的运用,就是让九界众生醒九界的梦,入佛境界。就是所谓的运用真如法性安心,就是发无上心,所谓的就是法界缘起,得入净土嘛。
净土缘起就是法界缘起呀,就是佛的法界,就是大事因缘嘛。
我们一旦了解了法界缘起,根本无明就破除了。那你在无始以来的一切业缘、一切众生业缘面前,你不再慌了、不再迷闷了、不再被这个东西左右了,说大梦方醒啊,顿得自在、自主。你有自在自主的东西了,业力烦恼不再蒙蔽你了、不再牵制你了、不再困着你了,就是梦境不再困着你了,梦境不再牵制着你了,你不在梦境中挣扎了、被动了,如此而已。
就像我们醒来的人,诸多自在嘛。你想想,我们人醒来跟梦中,就这个简单的世俗对比,醒来的人多诸自在,想做啥、不想做啥,愿到哪个方向,愿怎么怎么做,自己有主动选择的能力。梦中没有啊,梦中大部分人没有啊,有的人也很少很少的。有的,那个梦是他主动做的梦,他能深入梦中,自己编造梦、能出梦,那不叫梦者,不叫无明执著者,那是得自在力的人。那我们一般的人就在梦中不得自在呀。
所以“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的果觉因心的这个教法,大家看一看、算一算,哪一个教法有这样说,“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的教法?《往生咒》,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确是讲的这么个法。《无量寿经》中,的确佛在经典的主体内容中讲的这个法,就是令九界众生放下自己的编织的梦,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正定聚的这个光明法界,就是九界醒来这样一个教法。那你要有遇到了(其他法),我祝贺你了,你去修你那个更好的法则,或者更有利益了。
真是这样一个教法,我们能听闻、能实践,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缘呢?要是我们拿到这个,还不去实践,还去应付别人,还在追求自己内心、编织自己内心中的所谓的梦,那《般舟经》讲的啊,真是佛给了我们一个摩尼宝。这个总持就是摩尼宝,能生万法啊。陀罗尼嘛,四陀罗尼中各个角度告诉我们,这个法就是摩尼宝啊。我们贸一头牛,喜欢种地的贸一头牛;孩子呢,换了个糖豆吃;贪图名利的人,拿这个东西追求名利,可惜不可惜呢?读一读《般舟经》,《般舟经》上有这一段文字,来给我们介绍。
我们真醒梦了,再不被九界的梦所魇着了,再也不被九界的梦所制约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个大事情啊。他人的业、你的业、共有的业、交织的业,再也不能在你心灵深处激荡你了,你得到那个法性不动的回归,就是信仰嘛,我们守护那个信仰了嘛。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哪,那个不动尊就是正定聚呀。
大家需要实践,真是把这个安心问题解决,醒梦问题解决,法界缘起问题解决,九界同归的问题解决,一大事因缘解决了,根本无明拔除了,业障变成了所谓的功德,业障变成道用,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这不是画饼啊,菩萨们,你一实践它就得呀,你不实践它就不得呀。我们观察观察,哪一个世尊没有事了给我们画一个虚假的饼啊?他不是画饼,他真正地给了我们一个饼,我们要吃掉它的,就是要去实践的,才能知道这个饼子给我们带来的营养,消除饥饿。
我们要是不实践,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理解,画饼、画饼,我们理解了,解决不了我们的习惯。许多莲友啊就在这个地方吃亏了,哎,我理解了,就带过去了,世俗该咋妄想咋妄想、该怎么习惯怎么习惯,贪还是贪,嗔还是嗔,慢还是慢,疑还是疑,搞过去的老一套,遇到障碍还是障碍,遇到烦恼还是烦恼,不受其法益呀,那是不是遗憾呢?
急务,这是个急务!
那我们在出家师父的安居这个特别难得的这样一个光环下,我们在这个光环下能受到这个教法的照耀,能学习实践这个法。当然希望每位莲友真正地实践,受其真实的利益,就是真正地依法安心。实践法,得以真安心,得以真信仰,真醒梦,无明根本真拔除。不是给别人看的拔除,是真拔除,心里了了啊。
好,时间到了,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