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往生咒第27课 性修不二的运用
2025年8月13日
好,时间到,我们继续这一节课。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这个学习呢,随着时间我们慢慢,大概我预计可能是再有三节课到四节课,我们就把它给圆满了。
因为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它是以一个真言的形式这样的一个来出现的,或者说以陀罗尼,以义陀罗尼、法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起码说它从这四个方面来全面谈论我们怎么来拔除一切业障根本,使我们获得新生。
这个新生不是六道轮回的新生,也不是九法界的新生,是我们从九界众生一份子得到如佛法界一样的新生,就是趣入净土,那就如佛一样的这样一个生命的法界。因为净土是诸佛法界,或者诸佛净土,唯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号具足的功德主,这样的成就者,他们所居住的法界称为净土法界。
那我们怎么来获得净土的新生呢?那这整个所谓的往生咒呢,就是这么讲我们成就这个所谓的新生——往生佛国土的一个新生的方法。
这个方法不光是我们能得到这个往生,我们了知了法界缘起,解决了法界缘起,我们才能得生佛净土。了解了法的这个所谓的法界缘起,我们就能拔除所谓的无明我执的这个业障根本,那得到所谓的这样一个如来会的一份子。那同时在我们这个意识法界中呢,就是所谓的回归,回归到这样一个如来聚会的法界,就是净土法界,或者大圆满的一个法界,就是我们拔业障得生新生的这样一个法界缘起。
所以它这个教法它不是解决我往生的问题,它不是这个,它是拔一切业障,使我们的心智回归到诸佛如来的心智上来,这是个大事。
这是个大事情,回到诸佛如来的这个净土上来——这个新生,我们要认识不清晰呢,我们就会把它随着自己的臆想,去把它认为一种所谓的自解脱、自成就,或者说修行者成就的一种所谓的九界事业了,那你就真正地小看了这个佛中之王、光中之尊阿弥陀佛所立这个净法界的誓愿了。因为我们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这样一个实践,是弃九界,或者说觉悟九界、超越九界,回入如来会的新生,回入如来会的一个新生。我们要是不清晰这一点,那我们就还在为自利、自力的修持、自我意识的择取,认为那是净土。
这个净土是佛的果地觉所成就的净土,是佛圆满依正二报的净土,不是我们众生臆断的,非九界自力所能自断的那个净土。这一点哪,大家可以去有一个认识,需要一个认识。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是果地觉,阿弥陀佛的果地觉来作我们实践这个法的有情的因地心,这是要清晰的一个地方。不清晰这个地方,我们虽然在口念弥陀、心作他想,就是法界缘起不清晰。心生净土,心生果觉因心,这个果觉因心就是“心生”啊,因心就是生起之意啊,起作用,果觉在我们心中起作用,这是个大事因缘。
“顿超九界无难事”的这个法则,不是那个九界众生种种计较、种种现量、种种功德、种种凡圣那一种所谓的解疑果。此处唯一佛乘,念佛法门是唯依佛乘,得生净土就是果觉因心的真正的回归!
我们庆幸啊,遇到了佛法,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个总持的教法,遇到了净土教法,尤其是这种以《无量寿经》所谈论的这个“九界同归”,大家一定不要把这个因缘忘掉了,“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一个如来法力所产生的新生。
净土,这个大圆满的教法的法义内涵,我们不能丢失。一旦丢失了,我们就会堕入一个斤斤计较,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自我标榜、自是非他、斤斤计较的一个时代,充满了骄慢、自卑、恶意相加的时代,我们要没有弥陀教法,大家都一样面对着,不能大、方、广地面对着世间,那在这个世间就活得紧紧巴巴的,悲悲戚戚的。
这个教法就是站在佛的位置上,审观世间,自利利他。
为什么说自利呢?站在佛的角度,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心意法界自在无碍,把自己的见思二惑以为本命元辰,把自己的业力、习惯、我执以为是自己的生命,去周全那个妄想执著。
所以这个“正觉华化生”,我们这个新生不是胎生、不是卵生,是“正觉华化生”,是阿弥陀佛愿力生!我们生即生净土,就是生佛国,非菩萨国、非声闻国、非独觉的国度,也非人道、天道、修罗道,那就永别恶道。
生阿弥陀佛国土,寿命无量,光明无量,庄严受用无量,分身变化无量,游化十方自在无碍。不是我们那个斤斤计较出来谁能坐十分钟二十分钟、坐两个小时,谁穿什么破衣服、谁少吃多少饭、少睡多少觉、谁多勤奋、谁有禅定、谁有神通,跟这一点点的关系都没有。这个地方是佛果因心!
所以说我们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就是接受,或者契如,或者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或者法性持入,持我们一切因缘回入无量光寿,因为无量光寿就是法性的妙用功德呀!阿弥陀佛的修德,就是他所有的作为契合了法性啊。
那我们再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那就是所谓的“现下、即下现行,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那个“契”是契合的“契”,契如无量光寿,果觉因心,回施十方,昭然于此。那这三句话把它彻彻底底地都宣化出来了。往生、还向往生,就是《往生论》讲的那种入功德、出功德、自受用、他受用圆满具足,净土教法在这三句话中圆满具足。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他夜.哆地夜他”,现下、即下现行,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法性不改,一切众生本位之法!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就是法性不改!我们觉悟了这个法性不改、认知了法性不改、证悟了法性不改,那就是所谓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初发心全在于此,佛教的教义由此延续出来了,就“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得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怎么去掉妄想执著呢?就是拔除无明我执,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那这个“哆地夜他”给我们讲的就是法性不改这个真相,我们认识了这个真相,一乘佛教开始由此展示出来了。
说我们一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就是“哆地夜他”,就是认识、觉悟、证实法性不改,那我们要实践法,要皈依法,自利利他要皈依僧,令法住世嘛,自己实践,教育有情。
即下现行就是如来呀,即下现行就是如是印心哪、如是用心哪,非是理解,也不是你的现量。它不增不减故,是为法性不改;不来不去故,是为法性不改;能生万法故,是为法性不改。那我们作为佛教徒,能认知这个地方,觉悟这个地方,证实这个地方,那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啊,就开始演化一乘佛教。
阿弥陀佛这个无量光寿是展示了法性的作用,就是他通过事相的修持展示了法性不改的这种功德。
所以法性来住持我们契如无量光寿,不顺法性不得契如无量光寿。所以很多人念佛总不相应,嘴上念佛、心想杂缘,口中念佛、作诸恶事。为什么呢?现在社会上批判的人很多呀,因为他没有接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的传授教育,没有接受这种佛的知见,他就没办法接受法性妙用这个功德,就是我们在作为中总是空过,总是造诸恶业,而不是不空成就,不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体验与融入。
没有这个传承啊,没有这个佛的知见,就是佛亲证的这种功德的传递。那我们打诸妄想,再多的妄想也不知道法性不改这个功德、这样的一个事实、这样一个真相。脱离了真相,在现象中流失无穷、流转无穷、迷失无穷、我执无穷、是非无穷,造成了众生业海啊。
学佛的人,不要传承,没有佛的知见的这种随顺、体验、认知,想修佛法、修证佛法,纯粹就是是非人我呀,骄慢自卑呀,委屈痛苦啊,没有其他东西。
传承称为印契、唤醒、发心、皈依,来引导我们入如来会、入声闻会、菩萨会、独觉会,入觉悟法界。净土教法是入佛法界。
佛的广泛教法中若三乘说、一乘说等等,当然也有五乘说。有的人说搞人天佛教、人间佛教,有五乘说,所谓的“人成佛即成”这一类的所谓的人天佛教,把自圆其说的东西当成佛教的全部。
那净土教法呢是以阿弥陀佛所顺性实践的无量光寿的功德直接来回施,这个极大的财富功德的回施,福德因缘回施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未离法性,平等回施就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未离法性,称为法性不改。
无量无边的众生的作为都没有离开过。任何有情、十法界有情,三恶、三善、三圣虽然有觉悟、有迷失、有邪定聚,种种苦难、种种迷茫、种种觉悟,与诸佛如来同样未改于法性,法性未改。说这个如来呢,阿弥陀佛也好,十方诸佛这种十个功德名号中,如来是双向的,在众生边、在诸佛边皆各称“如来”,就是法性不改。
这是我们一定在学习这个教法中要接受这样一个印心,心生全体法界,十方九界有情法性不改,十法界众生法性不改,三恶道众生法性不改,三善道众生法性不改,觉悟众生法性不改,佛陀、诸佛如来法性不改,所以这个“法性不改”适用于十法界任何一个生命。
所以在古代老一代人的翻译中,这个“哆他伽跢夜”呢就是所谓的如来,就直接翻译成“如来”,就是我们念“皈命无量光寿如来”。当然它这个所谓的密意,就是大家不知道它这个无量义中所展示的这样一个法性不改,所以呢这个我们延伸翻译“法性不改”,延伸真相如是、真如如是、如如不动。
在《楞严经》中赞叹这个“哆他伽跢夜”,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五方佛中赞叹他就是所谓的“中央不动”,就是所谓的不增不减,我们读《心经》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诸多经典中都在讲这样一个体性,就是所谓的法性这样的一个特质;六祖大师讲那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圆明,本生万法,本来清净,本不动摇”等等等等,都是赞叹这个法性真如、真如法性这个真相,真相不改的这个事实。
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这是个重中之重,这整个教法缘起于此啊。没有这个真相的展示、功德的展示,那一乘佛陀的教法,那传播于世就没啥说法了,那就没有根了。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诸佛出世的根,悲悯同一法性众生故,所以“知众生是佛,悲悯众生”。什么众生呢?迷失众生,迷失了“法性不改”,被现前一叶障目。所以,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广说道教,拯济群萌。
净土教法大家都会读,说净土教法畅佛普度众生本怀之法。怎么来畅佛本怀呢?称性之说。称什么性呢?法性不改之性,真相之性啊。
所以大家要,我们这个若干节课的学习,二十多节课的学习,我们多观察观察,我们所学的东西把它联系起来。这个知见呢,不是哪个人的知见,也不是发明,它有根有据地来展示着诸佛出世的正因,就是所谓的皆一大事因缘,使众生能真正地认识到、实践到、觉悟到本自具足的这个功德,就是无量光寿的功德、作用,那我们就会参与如来会,得生净土。
那我们就告别了这个五浊恶世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充满了这种恶业、恶苦报的八苦三苦的这种五恶、五痛、五烧的这样环境,这样心理、业缘的环境,多少人在这里面饱受痛苦啊!不是委屈就是怨言,不是怨言就是狂妄,不是狂妄就是自卑。五恶、五痛、五烧啊,不能坦荡于世间,不能自如面对于世间因因果果,追逐名利,自欺欺他。因为本自具足认识不得了,就追逐名利,认为自己缺失这些东西,造诸恶业,生诸烦恼。
所以佛悲悯我们这些本自具足的有情们,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
“阿弥唎都.婆毗”,阿弥陀佛无量光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能蠲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我执这种自我蒙蔽,所以我们“阿弥唎都.婆毗”,清净法身佛。
那我们有这个现下即行、现下现行、即下现行,“阿弥唎都.婆毗”,就是所谓的清净法身,我们生命的全部契如清净法身,周遍法界,清净圆明一切,除九界众生我执,那就是所谓的“阿弥唎都.婆毗”。
即下现行,“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陀佛圆满依正二报,以一切义利来圆明众生心智,令心无碍回归、圆满回归。说情器世间皆得圆满,义利圆满故,就是心圆满故。说心圆满,义利说心圆满更准确一些。
“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陀佛报身功德令一切众生现身体验圆满无碍,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威神功德非你思议,所以你要在这个地方把你那个思议,有思议就作忏悔,有思议就让它去,你要审观它无自性,让它回归到这个圆满的报德上来,所以称为“圆成十方”。“阿弥唎哆.悉耽婆毗”,圆成十方。
现下、即下现行,“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陀佛分身无量,遍布法界,各个以圆满清净功德智慧接引众生同生极乐。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就是分化接引无有障碍。这是让我们每一个莲友即下现行,就是心行于是。心行什么呢?如阿弥陀佛分身无量,无碍应化,接引有情,同生极乐。此处是新生意。
每个“阿弥唎哆”,都是告诉我们现下的新(心)生。这个“新(心)生”呢,是新旧的“新”、生命的“生”,亦是心地的“心”、生命的“生”。
这两种心(新)生呢,没有一个让我们去打妄想的,都是让我们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无量光寿的功德,法性不改法性的功德,随顺这二种功德来实践无量光无量寿清净圆满无碍的安顿功德,安顿十方,清净十方,无碍十方。
这是个教法,就是所谓的一个引导我们新(心)生,我们如是实践就是获得了新(心)生。新(心)生净土,新的生命得生了净土;新的心理、心意得生了净土。得生净土的这四种功德,清净法身、圆满报身、无碍化身、法性安顿十方,这四种功德利益,或者说现行。这四种利益称为现行,非未来、非现在、非过去,所以充满法界。这一念,这个现下现行这一念,具足清净、圆满、无碍、安顿。
那这个“阿弥唎哆.毗迦兰多”,就所谓的无量寿真如法性本不动摇,安顿一切,安顿一切不安稳有情回入真相功德海中。所以这个“阿弥唎哆.毗迦兰多”讲法性身功德、讲法性功德来作一个,前面作阿弥陀佛的法、报、化,来展示所谓的修德的不同的角度。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呢,来给我们展示不动弥陀,或者古弥陀,或者法性弥陀。我们常讲那个说“弥陀念弥陀”这个古弥陀,这个弥陀有多古老呢、古久呢,多大个历史呢,不可称计,无以言说,就所谓的真如法性。所以呢这个无量寿,这个无量寿真如法性,安顿十方有情,就是不动的功德来安稳十方称为法性功德。
前面的法、报、化,这个讲法性,给我们展示我们念那个前面三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的功德,把它细化,用这四个“阿弥唎哆”来给我们展示清净法身、圆满报身、无碍化身这样一个所谓修德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给我们展示性德,就是所谓的无量寿这个性德的真如法性,安顿十方的这个妙用,真如妙用。
说一切众生,我们要认识一切众生之本,所依之本,即得往生,依本即得往生,说法性智海中,这种法性土中即得往生。
那我们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是来使一切众生在我们这样一个随着佛的果地觉这个用心中获得了新生,或者这样的一个“心”,心中心那个“心”,那个心生;一个呢,新旧的“新”,这个新生得生佛的净土,以佛的果地圆满成就、清净成就、无碍的成就,顺法性安顿十方有情,那这一乘教法呢,清净圆满地就给我们展示出来了,就是所谓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这样一个总持教法就演化出来了。
在《不可思议神通传》中说,若人修净土、愿往生,那就必修“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为什么呢?它是一个净土完整的总持教法,自他二种受用,顺佛的修德与性德的契合,是一个圆满的教法。离开性德,无以佛教;离开修德,无以展示性德不可思议。这是诸佛出世一大事因缘,彻底圆满究竟地给我们作了一个展示。
所以历代净土法门的祖师都会说“净土是一个不共法,非九界众生现量所能涉足”,蕅益大师讲“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无量寿经》在这个地方反复有讲,“菩萨及声闻,亿劫思佛智,不能知少分”。这个“出生即压群臣”不是高尚的话,是一个真切的比喻,因为它唯以果觉作因心,唯以性德作回归,没有丝毫的杂质、臆断,后人的混乱的东西丝毫都没有,纯粹、圣洁。
唯有像龙树菩萨这样的大士,身心亲证诸佛功德,或者佛位倒驾慈航,来此娑婆,示现欢喜地,展示大乘教。所谓的“第二世尊”哪,释迦佛灭度之后,那就称龙树菩萨“第二世尊”哪,具相好,百千三昧自在运用故,所以后面有神咒之说。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已经够了,他又加个“神咒”,因为“陀罗尼”中就有神咒这样一分说,就是总持,神咒,有神咒,就是说的有咒陀罗尼就有神咒之说,这个陀罗尼本身就有神咒之说,他又加了个神咒。所以在介绍往生咒那个著作中,就称为《不可思议神通传》,这个神通就是即生获得新生、即生获得心生。两个新(心)生,新生佛国,心生弥陀。那个著作称《不可思议神通传》。
那当然这个最重要还是我们实践,实践,如龙树菩萨一样来实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怎么像龙树菩萨一样实践呢?龙树菩萨让我们随顺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
诸位莲友啊,我们遇法难得,我们这样有一个盛会来学习龙树菩萨所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神咒,实在是我们无量劫以来,曾供养无量诸佛,发无上菩提心,与诸佛常学、常随。
没有这样的福德因缘,那听闻此法难中之难哪。因为每次到这节课时,我都感觉到难哪,一个法会聚合甚难,我们看不到这个法会的聚集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这个五恶五痛五烧的时代,战争、饥馑、瘟疫横溢的时代,大家能拿出这一份时间来聚会、来谈论龙树菩萨所传递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神咒。神,之所以神,就是我们要接受龙树菩萨的这个传承,与龙树菩萨作不二想,来实践这样一个神咒。我们不这样实践,那就不是神咒。
我们不能像龙树菩萨一样,持一切归入无量光寿,或者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没有这样的作为,我们就获不得新生,就谈不上得生净土,就无力拔除一切业障根本,那况且运用佛的法报化清净、圆满、无碍回施众生,安顿十方一切有情。性修不二的同时彰显,不二的印契、推动一切众生现行之业,就是所谓的莲花化生,“正觉华化生”。
所以这个“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唎.娑婆诃”,这如是西方清净国土中,接引十方众生同入如来会,疾速圆满无上菩提。
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净土事业、净土实践、净土之旅,谁来尝试呢?谁来实践呢?谁来传播呢?那有赖于我们每一个法会中的莲友们哪,全赖我们哪!
在这个邪见炽盛的时代,自我、自大、自卑、亢奋、迷失、心灰意冷、没有信仰的时代,我们要没有这样一个教法实践,正定聚有几人哪?看看邪定聚及不定聚,种种恶业,种种迷失,种种沉沦。
莲友们哪,珍惜啊,警觉啊,警惕自己的心哪!是不是以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是不是在清净圆满无碍地安顿十方,安顿每一念、每一事、每一因、每一缘,那不这样我们怎么得生彼国?“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彼国正因”,《无量寿经》如是教诲我们,抉择于我们。
那“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是不是正定聚呢?清净圆满无碍安顿十方一切身口意业,是不是正定之聚呢?“彼国无邪定聚及不定聚,皆正定之聚”,因果如是。
那我们再学《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新生,就是如来会这个新生,唯一佛乘这个新生,正定聚这个新生,顿出九界的新生,不离九界觉悟九界的新生,不离九界圆满九界的新生,唯佛的果地觉这个正定之聚的种子、果,圆满清净无碍安顿我们、安顿一切莲友,拔除九界一切业障,根除因为“我”而产生的人我是非、爱恨情仇、凡圣等等无量的这种所谓的我执分别,入无量光佛刹。
那诸位莲友,我们从来学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盛会呢,这个莲友之称呢,名正言顺,非是异语。那我们若不是如是实践,迷失于我执是非凡圣,纠结于爱恨情仇,这个不定聚与邪定聚中是什么果报,大家要深明此因果,要警惕这个因果。
诸位莲友要了解,遇到一个可行的、圆满的、有缘起、有过程、有结果的清晰教法,我们一定要珍惜,认真地学习实践。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无量寿经》上如是宣化啊,“因不习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实践这个法,多有退转哪。
莲友们哪,要珍惜啊,要警惕呀,珍惜我们的法缘,警惕我们的放逸。珍惜法缘和因果,获得新生,得生净土,顿超九界,无有退转于无上道;我们要行放逸,流转生死,流转到九界、六道,尤其是流转到恶道,那因果皆是我们的自我择取呀。
莲友们哪,大家各自珍惜、各自警惕,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归向、有缘的生命归向生起一个责任感,何以处置?何以选择?佛的教法中,净土这个易行道给我们有清晰的指授。
祝愿大家能依教奉行,现行成就不退的法益,圆满我们意识法界,清净我们的意识法界,在我们意识法界中得到无碍的印契。意识法界真正的所谓的在这个法界缘起中了解了法性不改的大安乐,现行中常用无量光无量寿。
好,阿弥陀佛,时间到,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讲。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