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礼赞偈开示01(上)


时间:丁酉年二月十三日(2017年3月10日)

【都讲】永真法师:

阿弥陀佛!尊敬的报国寺住持上隆下宣法师,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上午吉祥!

大众:阿弥陀佛!

今天大家非常的欢喜,也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报国寺每年一度的净宗培训班学习班今天开始。那么今天我们也是非常有幸地请到了鸡足山放光寺上慈下法法师带领我们大家学习《往生礼赞偈》。法师常年在鸡足山放光寺放光说法。法师也是经常应邀在全国各地为大众,包括各地的高校、大学,为大家作佛法的开示。那么今天大家非常的有福报,能够相聚在报国寺。报国寺作为这样一个净土的一个道场,在离欲上人、昌臻老法师两代祖师的住持下,在现任住持上隆下宣法师的带领下,全寺的常住、护法居士为大家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每年都邀请数位法师到这边来为大家开示佛法,所以因缘非常的殊胜。

那么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当中,也希望大家能够收摄我们的身心,能够生稀有难得的恭敬之心,对于我们的佛法,对我们的法师,对我们的常住,对三宝,能够生起这种至诚的恭敬心,让我们在这个学习当中能够得到最大的受益。

净土法门有很多的经典,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学习。对《往生礼赞偈》,我想可能在座的很多在家居士不是很熟悉。那么今天我们非常有因缘,礼请我们上慈下法法师为我们开讲一下,为什么在这么多净土的经典中,在这么多祖师大德的论述当中,为什么选择《往生礼赞偈》?根据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偈》有一个仪轨,法师为什么为我们选择这样一个仪轨,选择这样一部法、一个经典来为我们大家作开示。那我们下面就有请尊敬的法师为大家开示这次讲法的因缘和缘起。

好。阿弥陀佛!大家欢迎法师。

【主讲】慈法法师:

好!阿弥陀佛!

我们来共同学习《往生礼赞》这个修法仪轨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一个福慧的一个成熟显现。因为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能遇到净土教法这样一个当机的平等法则,对每一个修学者来说,都是一个福慧,一个回归,也是内心一个回归,令我们心安乐、身安乐的一个正行。

净土修法在这个时代为什么说是当机之法呢?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因为时代的这种落差,造成了贫富的差异,作为能力的差异,身心环境有很大的落差。这个时代的人呢容易贡高、容易下劣、容易迷失。人的这种自我强化的心呢已经到了一个边缘地带。那阿弥陀佛这个教法是平等一味地接引、接纳、印契十方众生的一个平等一味的法的给予。这个一味的法则,能令一切众生在接触这个法,实践这个法,认知这个过程中呢得到平等安心。

安心对我们每一个生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佛说了三藏十二部许多教法,显密许多教法,共与不共的法则中利益着无量无边的众生。那我们这个时代呢总摄一切法门,总持一切教法利益一切世间呢莫过于净土。

在净土教法的这种弘扬中,千百年来接引了无量无边的有情往生阿弥陀佛世界。如大经上所宣化,说:“不退转菩萨六十有七亿当生彼国”。不退转菩萨是八地以上的菩萨。那“其小行菩萨及诸修行者往生彼国不可称计”,就讲我们这个时代。

这个往生,从法性上来揭示呢,是一切众生当生、必生、本生的事实;那从业报的选择上来说呢,有愿意生者与不愿意生者,有知生者与不知生者;从佛愿来讲呢,阿弥陀佛的圆满报德的根本誓愿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就是摄化十方众生圆成回归法性之海极乐世界的这个教法就是他的成佛的一个标志!正等正觉的一个标志!那阿弥陀佛这个“佛中之王,光中之尊”,不是一个标榜,实在是诸佛对阿弥陀佛建超世之愿的一个公认——就是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入一切众生心中,摄化一切法界!所谓的二百一十亿佛土中,广施善巧,就是一切生命法界中广施善巧,接引无余。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接引无余,是他自身报德的所谓心智灿烂的一个作用。就像太阳出来了,那在睡眠的众生还不知道它出来了,那还在这个所谓的像煤矿工、海底中的人、很多黑暗中的生命,还不了解太阳的作用。我们的业力呢,就像人睡眠了一样,太阳虽然出来了,照耀了阎浮提,给予了光明、生机。那睡眠的人呢,没有真正直接来受到作用,接受这个作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圆满地摄化十方众生的功德力已经照耀法界,照耀无余!这种无余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功德已经圆成,就像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阎浮提已经被照耀了一样,那很多的睡眠有情还在自己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中睡眠着。那这个教法乃至这个仪轨呢,就是为了唤醒这些睡眠的有情,来享受、运用这种光明的给予与生机。

《往生礼赞》是善导大师在他的五部九卷中的一个著作。《往生礼赞》它分六时修法,来让我们体验阿弥陀佛这个不可思议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报德,唤醒我们愿生的这一个朴实愿望,使我们真正的走出烦恼与轮回,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的法界。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殊胜教法,得遇实在是我们旷劫以来供养诸佛、礼敬诸佛、常发无上菩提心这样的一个成熟的正机所显现出来的一个事实。

选择这个《往生礼赞》的学习呢,也是我们这个报国寺啊,我们前面那个影壁有写“蜀中净土”。那我们这是个净土道场,在隆宣师及常住的一些出家师父的护持下,来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实践净土教法、学习净土教法的胜缘,让我们有一个真正的一个内容来推及于大家,也是为了感恩这个道场。因为住持的和尚及法师们,让大家来学习这个五门的正行啊,实际就是通过我们的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来转换到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的有果事上来。

我们平时的身、口、意、智、方便智,可能行的有的时间是有果事,有的时间是无果事。所谓的有果事就是给我们带来不退转的菩提道业;无果事就是轮回的虚妄,烦恼的流转,那这些烦恼流转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乃至生生世世的纠结,生死的侵害。

《往生礼赞》它有一个特质,就是把我们的身口意智方便智,直接地通过五门的修行,这样一个修法仪轨,让我们体会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样一个有果事——有果的一个行为实践,就是所谓的一生成就阿鞞跋致。凡是修行要有一个法则可依,可以随顺它,可以去实践它,那就是个仪轨。这个仪轨能给我们带来很具体的一些作为的细致的指导,我们学习这个也就是来真正的了解学习实践净土的一个很具体的简单的一个仪轨,但这个仪轨会给我们带来修法的喜悦与依止。

我们想通过几节课,隆实师给我们把这样一节课来给大家做一个学习交流,使大家可以把《往生礼赞》五门行成就的一个仪轨有所了解,大家可以在下面去实践,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个法则介绍给大家,使我们行有果事,做一个真实的修行者,不虚过于人生。因为我们的人生十分的短暂,修行的机遇,准确的机遇并不是那么易得。那在这个时代给大家一个准确的修行的法则,实在是一个我们应该作为的一个事情。

大概的给大家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提示。那我们的学习,隆实师带大家来文字上有个提示。

【都讲】永真法师:

非常感恩法师啊,法师刚才为我们开启了这个我们学习这个《往生礼赞偈》的这个法则的一个缘起,或者说发心或者说一个希望,法师希望通过我们修学这个仪轨和这个教法,能够唤醒我们有情,睡眠当中的有情。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形象,我们都是迷茫在生死当中的凡夫,那么通过这个法则唤醒有情,能够让我们体验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一切普摄、一切同归的这种大的愿力,能够希望我们走出我们这种法身慧命当中的黑暗和这个生死轮回。

那么这个仪轨具体是什么,我们就有请我们的隆时法师带领大家来学习这个仪轨的前面一部分。阿弥陀佛,有请隆时法师。

【辅讲】隆时法师:

师父慈悲,各位比丘法师们慈悲,各位莲友慈悲。

大家翻到这个《往生礼赞偈》的39页。因为我们有七天时间啊,所以我们之前就是和师父商量,就是把它分成七个部分,我们就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在文字上给大家做个提示。我们之前啊每一部分大家一起来读诵,读诵以后,我把文字的部分给大家做个诠释。

今天我们是第一个部分,从39页一直到44页这一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念诵,大家念诵的时候稍微慢一点,就是跟着我一起来念啊,39页从标题开始。

《往生礼赞五门行成就修法仪轨》,本仪轨传承自上慈下法法师,依止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偈》一卷,和天亲菩萨《往生论》中的五念门集成。

第一礼拜门 愿共诸众生 礼拜生极乐

第二赞叹门 愿共诸众生 见佛同赞叹

第三做愿门 愿共诸众生 得入莲花藏

第四观察门 愿共诸众生 受用法味乐

第五回向门 愿共诸众生 平等施一切

拜往生礼赞时将“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替换成五门行成就仪轨,七天换一门。第一个七天替换成“愿共诸众生 礼拜生极乐”依次类推,三十五天一循环。

首先

顶礼传承三宝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一心顶礼西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三拜

一心顶礼往生论三拜

一心顶礼往生礼赞偈三拜

一心顶礼观世音菩萨三拜

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三拜

一心顶礼清净大海众菩萨三拜

一心顶礼龙树菩萨三拜

一心顶礼天亲菩萨三拜

一心顶礼彦琮法师三拜

一心顶礼善导大师三拜

一心顶礼传承法师三拜

第一谨依大经 释迦佛劝礼赞阿弥陀佛十二光名 求愿往生一十九拜

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宝

我今稽首礼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三宝

我今稽首礼 回愿往生无量寿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边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碍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对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炎王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欢喜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智慧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不断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难思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称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超日月光佛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  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  愿佛常摄受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清净大海众

愿共众生咸归命 故我顶礼生彼国

隆时师:好,我们把书翻到开始39页这里,大概的一个文字上的提示。那么我们这个仪轨刚才师父介绍了,就是叫《往生礼赞五门行成就修法仪轨》,这是题目。本仪轨传承自上慈下法法师,依止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偈》一卷和天亲菩萨《往生论》中的五念门集成,这是仪轨的传承来源。是我们的师父、法师专门集成的。还有它的经论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前面的《往生礼赞偈》一卷,是善导大师作的,还有就是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我们净土学人都很了解五经一论,其中一论就是这个《往生论》。这是我们这个仪轨的传承来源。这个仪轨其实在,我们在放光寺,鸡足山放光寺,还有衡阳庵等等寺院其实都已经实践修学了十多二十年了,这一次有这样一个机缘,师父慈悲公开了,那么大范围的公开,是法师的一种慈悲,修学的一种支持。这是第一段。

下面就是关于我们《往生礼赞》的原文,大家注意看一下。原文善导大师的“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我们这里是根据天亲菩萨的五门修法,所以他会把他逐次的替代,这就是总的一个说法,礼拜门、赞叹门,那么替代的内容是什么?比如后面第一个七天,我们就讲“往生安乐国”替换成“礼拜生极乐”。那么第二个七天就替换成“见佛同赞叹”,依此到最后第五门“平等施一切”。这样的话就是三十五天就是一个循环。这是在实际现在放光寺就是这样实践的,这是第二个要点。

那么第三个要点,我们在任何一个仪轨之前有一个前行部分,那么“顶礼传承三宝”,就是这个前行。一个完整的仪轨有前行、有正行、有结行,那么在之前要有一个顶礼,也是一个祈祷,祈祷传承三宝。所以下面你看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是佛宝。那么下面“一心顶礼往生论”,顶礼往生礼赞偈,这是法宝。后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直到后面的一心顶礼传承法师,这是僧宝,是传承渊源的来源,师师相承,佛佛相授。

你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两位辅佐,阿弥陀佛的辅佐。清静大海众菩萨,这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么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是印度西天的两位菩萨祖师。后面的彦琮法师、善导大师是本土的法师。它是有西天的祖师,有本土的祖师,还有很多很多,直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是源远流长的一个传承体系,这是一个大概。这是前行部分,这一段在礼拜的时候,首先要拜的。

下面其实从“第一谨依大经”,就是刚才我们读的内容这部分开始其实属于仪轨的正行部分。正行部分其实是一直到90页最后一个偈颂完成,这个属于正行部分,仪轨的正行部分。正行部分主要取自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偈》一卷和《往生论》天亲菩萨的五门修法中,它是来源。正行部分,我们主要拜就是这个正行部分。

那么下面就是从“长跪合掌”,后面一个大忏悔文,还有一个皈依,最后一个皈依,就是最后的一个结行部分,就是94页的皈依,就是结行部分,所以它整个仪轨是这样的三个部分。那么刚才我们是前行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下面就是进入正行部分。今天我们是读了其中的第一个部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原文。

第一谨依大经,释迦佛劝礼赞阿弥陀佛十二光名,求愿往生一十九拜。

大经就是《佛说无量寿经》,一般说来,《阿弥陀经》我们把他称为小经,小弥陀经,《无量寿经》叫大阿弥陀经,所以一般说大经就是讲《无量寿经》。所以这个相等的十二光名的来源来自于《无量寿经》。

你看下面礼拜的一些次序。本师释迦牟尼佛及一切三宝。还是要先顶礼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因为所有的佛法的根源都来自于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本师,娑婆世界的来源。下面来顶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然后是特别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我们修法的本尊——阿弥陀佛。然后下面就是十二光名,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这是十二光名。

好,来看下面一段: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

顶礼阿弥陀佛!然后下面顶礼观世音菩萨!顶礼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

所以你看这每一个部分实际上又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整个顶礼三宝,然后十二光名是这个的正文,最后再顶礼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样的一个结构。

那么这十二光名啊,取自于《无量寿经》,大家桌上有这个《无量寿经》,它取自的文字,我们一起共同来看一下原文。请大家翻到105页,就是这个《净土五经》105页。我们看一下它在经文中是怎么样说的,我们对照来加深,从字上来念一下。105页最后一行,倒数第三个字开始。大家翻到,我们一起来看,我念,大家来看,也可以慢慢默默地念,声音小一点。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这是来自这一段十二光名的出处。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皆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就是这一段就是释迦佛专门称赞阿弥陀佛光明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么其中十二光名就是取自康僧铠的版本,而且文字的翻译也很直白。康僧铠是曹魏人,他是出生在善导大师之前。善导大师主要是在盛唐时候,就是完全引用这个,这是他的出处。

好,我的今天的内容就结束了,阿弥陀佛!

众:阿弥陀佛!

【都讲】永真法师:

好的,阿弥陀佛。非常感恩隆时法师来带领我们学习这个消文解字前边一部分。因为刚才我们也看到在这个仪轨的第一部分,最前面也说到,这个仪轨是从《往生礼赞偈》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当中的五念门集结而成的。那我们在这个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偈》原文当中虽然没有看到五念门,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往生礼赞偈》的这个偈记,就是最前面的部分,善导大师自己撰写的这个偈记里面就提到五念门,从善导大师的这个原文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五念门也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下手处,应该说是一个入门处。

那么我们这个仪轨是法师把往生礼赞偈和五念门集结在一起,那我们可能就会请教法师,在这里面用这种方式这种方法,是有哪些的用意?对我们的这个修学,因为我们大家都修学净土法门,都念佛,都念了很多年了,念了十年二十年了。那为什么就是说,我们法师会根据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的五念门,把这两者非常好的融在一起,把它集成在一块,作为一个我们修学当中的一个可操作性的一套仪轨,一种方法来礼拜、赞叹。在这方面我们就有请法师,为我们开解,这一方面的法师的发心啊因缘啊,或者说对我们修学的受用啊指导啊,我们有请法师。

大众:南无阿弥陀佛!

【主讲】慈法法师:

阿弥陀佛!

《往生礼赞五门行成就修法仪轨》,它是从三个角度来引导我们实践净土这样一个念佛法门,以达成一生成就阿鞞跋致这样一个事实的这样一个实践。往生礼赞这个是来自于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这样一个一篇著作。

那在我们学习净土宗,要是不知善导,那可能就是没办法实践净土。在历史上对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呢就是有一个推崇。在善导大师之前有许多许多的净土行人,就是我们本土的净土行人,在净土法门都有实践的。但是完整地把这个易行与难行,圣道与净土真正的揭示出来,广泛弘传,那是来自于善导大师的这个清晰作为,就是所谓的立宗之始。

我们都知道远公大师在历史上与一百二十三人来结社——白莲社。在东西林寺庐山,从西林寺到东林寺,修学实践净土,共同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样一个缘起,我们一般把他称为东土的初祖。但他没有什么严格的教义、修行仪轨,或者说真正地立宗,这样的一个体系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后人评判净土的这种真正在这个世间昭示出来,来自于善导和尚。

善导大师他的入手是观经,乃至证得所谓的念佛三昧、观佛三昧的成就,后人对他莫不称颂,是因为他的这种净土与圣道兼修的一个利益事实。那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修行者在凡不在圣,就是所谓的没有诸多三昧力与善巧。凡者就是作为凡夫平庸之行,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充斥了我们生命的前前后后。那圣者呢,他具足戒定慧解脱乃至解脱知见的这种成就的守护。善导大师在这种整个修行过程中呢圣道有所成就,就是于诸三昧得以方便。好比说有人来问自己现行生命障碍,乃至修学障碍、往生障碍,那善导大师呢可以以禅定力来观察,来予指出指导,令人的现行有出碍方便。那这是圣者所行。

因为他有这种成就的修持,那后人呢对他的言说仪轨就有一个深信不疑的这样一个受教、实践的依止。善导大师是净土这个教法机制中的一个法幢,使后来修学的有情在三心五念这样一个法的仪轨中,或者说内涵中有一个真正的守护与实践。

《往生礼赞》来自于善导大师。像五门行成就呢,是根据天亲菩萨《往生论》五门修法,来做了一个——实际就是最后一句话,这个《往生礼赞》我们主体没有去增减它,就在所谓第一门礼拜门:“愿共诸众生,礼拜生极乐”,做了一个这样一个和唱的这样的一个附加,或者说加上了这一句。因为这是个共修的法则。

以前在放光寺呢,从九七年开始大家一直就是,一个维那或者说一个善唱者就给大家来读诵前面那文字,后边大家就和一句:“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那么就在这一句上有一个附添,就是所谓的第二门第三门第四门乃至第五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做了这样一个就是一个和念的一个,这么样一个词句的一个补充,其他的都没有,它的主体还是没有变化的,就是在它文字上是没有增减的。这个增加的最后一句是和念,就是大家一起,因为在礼拜的时间呢有这样一个呼应,一个呼应,参与者的呼应,实质的修持整个过程是没有增减的。就是我们十分尊重《往生礼赞》原来的修学仪轨,这种架构没有增减。那这个呼应实际是题外的一个呼应,但你又是没办法不记,不记载下来,那大家的参与意识,就像维那一个人在念诵,大家就是一磕头一拜,要是没有一个和声,大家的参与的感知就会有一些不那么亲切,不那么严密。所以就加了这样一段文字,实际就是一句话:礼拜生极乐,见佛同赞叹,得入莲花藏,受用法味乐,平等施一切。前边的“愿共诸众生”是原来的文字,做了这样一个调整。实际最主要的是参与者,有身口意这样的一个参与。

因为这个五门行成就呢,给大家要有一个提示。在净土的修持中五经一论,这一论直接地来揭示五经实践的法则,实际就是尤其是大经,实践净土的法则,它的名字叫《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就是给我们提示!提示!直接提示!——我们怎么来把自己身、口、意、智、方便智转化过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来指导我们凡圣有情共修同修的这样一个法则。

为什么说凡圣同修呢?净土的特质,它这个特质就揭示了凡圣唯一法性的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顺性揭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一个壮举。我们在许许多多的修法中都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顺性起修的事实。那什么是性?这个法性何以展示表达?无所依从,那大家就很多的臆断、推测、假设。那在净土教法中不需要你假设。阿弥陀佛成就的依正二报就有法性功德,法身的功德,报身的功德,愿力的功德,化身的功德,无碍的功德,来揭示凡圣的同修依止。

凡圣同归就是顺性起修,咸得往生无有剩余就是平等法性的作用的展示,就是我们亲验自心与法性的贴切融合。那这个五门行成就是以法性而抉择的。

那当然我们都知道说佛三身功德呢,因为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就揭示了阿弥陀佛的法报化对众生有情、凡圣有情修持这个法则的一个具体的给予,清净、圆满、无碍的事实的印契或者说接引。从平等、清净来接引我们,印契我们;从圆满、真实接引我们一切凡圣有情;从无碍、对称接引一切众生知见,就是三身功德,一句弥陀名号,圆满成就,无缺无减。那来印契我们现前一念,这一念呢,通过“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报化功德具足的名号来印契我们现前的一念。那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在印契你这一念中的法报化本自具足,唤醒我们埋藏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业力下面的这样一个法报化功德的如来藏、法藏、功德藏,启发揭示接引,就是接引。

那我们修学净土,顺性起修,就是平等回归,平等安心。所有的十方生命,十方有情一时回归是真实说,顺性说,法身说。那我们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咸得往生。这是顺性所见,顺法身功德平等摄化,究竟给予,无有遗留。那我们的凡夫心融入此法性心,就能展示出摄化无余的,平等安心法界众生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功德利益,法性的利益。

我们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许多人呢小看于此了,它是实相印,此处以实相印印契所有称念者、听闻者,印契所有有情,执持名号者,印契法界,平等回归,咸得往生,无有障碍。那顺性起修呢不是一个空洞的言辞,持佛名号就是顺性起修。修,修正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烦恼、执着和蒙蔽,使我们回入平等智、妙观察智、大圆满镜智、法界体性智、不空成就智。让我们先天的具足,后天的所行,咸归入智海。转我们的身口意业、智业、方便智业,成就五智正行,不离一念,就是顺性起修。所以呢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法性印,是实相印,是功德印。那在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中,《十住毗婆沙论》的《易行品》中有明确的指示和指导,这个教法的实践指导,就是所谓实相念佛,上势念佛,大势至菩萨的那个“势”。

这个念佛方法是揭示了性德周遍的事实,令一切众生直下得安乐住,直下无余的回归。这里面没有凡圣,没有善恶是非,只是同归安养,就是同归法性智海,同显法性智海本来安住的事实。把一切蒙蔽我们的所有的差别意识、分别执着的习惯,一时的揭开这个盖子。一味的法则在一切众生顺性认知的刹那得以皈依,住不退转。所以呢此不退转教法因顺性传递而揭示一切众生必生彼国的事实,或者说未离法性智海的事实。一切生命现象从未离于此,所以是究竟安乐国,来安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世间,饶益一切迷倒有情,予我们一个清晰、究竟的揭示。

休息十分钟,稍微活动一下。

大众:南无阿弥陀佛!

文字整理:梦依、妙锦、如心、圆晓、净具、喜心

一校:慧修师、慧智师

二校:观心

三校:明哲

四校:明良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