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第30 往生咒传授


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第30课 往生咒教授

2025年8月23日

好,那我们这一节课来把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持诵方式,给大家有一个传授。

因为持诵一个真言,像诵一卷经典一样的,就是给我们来指明:我们要作为的一个事情方向,一个过程,一个结果。

那我把这个文字给大家分成三段:一个是皈命,一个是祈祷,一个是回向,后面附一点这个所谓的意译。因为意译呢,过去只能口授,不上文字的,不上文字。

我们这若干课,二十九节课,来作了一个就是很多讲解,目的呢实际是让我们去在我们持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过程中呢,我们的意识法界中有清晰的一个像法的授受、法的实践内容、法的流布方便,那就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三段,这个内容呢我们做过一些讲解。

这一节课,就把这个皈命、祈祷、持诵、回向,作一个文字的读诵,或者交代。

因为这个皈命呢,我现在这一卷中呢,我是把它归成俩:一个是像阿弥陀佛,一直到天亲菩萨,这个“契如”的这些所谓的佛菩萨的名号呢,给大家称为一个体的认知。为什么是“体”的认知呢?这些佛菩萨,他们是性修不二的一个完成者。那我们所谓的契如这些佛菩萨的修德,那就是全显了我们与佛无二无别的性德,那就是我称为这个“契如体”。

这个契如啊,所谓的契如阿弥陀佛,来彰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这个“体”,彰显生命的真相,或者说我们来回归生命的真相,那这个皈命礼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我把它分成两部分了(体、相),这个皈命礼。像历代的祖师呢,我就把(他们从)这个“体”给分出来了。因为这些祖师们呢有所证,但是完全的亲证,像诸佛菩萨一样的理事一如,我们不敢评判,大概的是各人的因缘不一,但是有这种,好比说我们说永明延寿大师、善导大师,那是阿弥陀佛再来;称这个印光大德呢,大势至菩萨再来。大家只这么称谓,我们也不能去臆断地推导个什么,只是说大家有这种传播。所以我把它归成皈命礼的“相”上来。

这些祖师们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像我接受这个教法的过程中,虽然是接受的净土教法,那各方面的善知识都有教诲、引导,从不同的角度都有受其法益、加持。所以我把我们东土的祖师,我把他放在皈命的这个“相”上来。为什么不归体呢?说是相呢,就是我们能碰得触,碰得触得上,能接触,能交流。

每一个人还真不一样,就好比说,在我这个地方大家闻到这样的一个教法、一个体系,那你在平时的接触中,也会受到其他的善知识、其他的教法,南传、藏传、汉传,不同的长老、不同的仁波切、不同的和尚们的加持,或者说在家大阿阇黎的加持,那都是有的。他来是配合完成了一个教法的学习实践,他不可割裂的,很多是割裂不了的。有的人就在藏传佛教可能听一点儿什么,有的在南传佛教听些什么,有的在我们汉传佛教不同的法师面前听到什么,启发,启发了你学习、接触、实践这个教法的这样的机会,那我们都要对他有一个现象上的礼敬,或者说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回忆、了解、连接的这样一个内容。

今天我要把这个整个过程,给大家有一个一起的念诵。

祈祷的这个,我们这个皈命礼啊,有这个说契如体、皈命的相,祈祷的用。为什么说祈祷是用呢?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持诵,我们要皈命这些、契如这些法则、体性,了解这些现象作为的成就者,我们要干什么,那就有一个祈祷的作用。

祈祷的作用,我们了解整个过程了,后面我们有一个正行持诵。正行持诵这个过程就是有教授,教授我就用这个所谓的意译口授。

原来不准备把这个意译的东西,(这上面没有贴?这上面没有贴?啊,贴出来了。)原来不准备把这个意译的东西贴出来,就忘了,当时没有交代。那这个意译部分是不形成文字的,过去。这形成文字,已形成文字了,但是我说这个大家修持中不能把意译放在这个上面,应该意译的是自己的记忆,是大家从口授中听到多少就记多少就好。

那最后就是所谓的回向,也称为法印,所谓的《无量寿如来会》这个八句偈颂,我把它当成一个圣言量的印契,这个“印契”,这个印契就是我们这个作为的一个自我实践,与传递的一个方式。虽然都是《无量寿如来会》的这个圣言量,圣言啊,偈颂圣言,那可以来作为我们实践这个法的一个印心与施教的方便,就是自我实践,与传递的一个方便。

那这整个过程呢,今天给大家就,我来念诵,大家就随着念诵。有文字,有文字就念。这上面的要有呢大家就看着,没有的就随我念就好了。我念一句,大家念一句,不需要其他的,因为大家念的不需要我听。因为这个网络又不是其他的。

我把这个契如体,我念一个,大家就念一个。

契如阿彌陀佛

契如釋迦文佛

契如觀世音菩薩

契如普賢菩薩

契如文殊師利菩薩

契如龍樹菩薩

契如大勢至菩薩

契如天親阿闍梨

契如三藏菩提留支

好,这个契如礼,契如这个“体”我们作了一个念。就是我们所实践的这个法的这个性体一如呢,来自于阿弥陀佛、释迦文佛等,我们所依之体。那我们在实践净土这个方法,或者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呢,我们念诵这个整个过程,是在这些佛菩萨的基础上,我们只要起念这个,就会回归、依止于此。

皈命之相,这个相,就是我说这个,我们还来随我念:

皈命禮遠公大師

皈命禮曇鸞法師

皈命禮道綽禪師

皈命禮清涼大師

皈命禮宗密大師

皈命禮智者大師

皈命禮善導和尚

皈命禮承遠大師

皈命禮法照大師

皈命禮少康大師

皈命禮永明延壽禪師

皈命禮省常大師

皈命禮蓮池大師

皈命禮蕅益和尚

皈命禮截流大師

皈命禮省庵大師

皈命禮徹悟禪師

皈命禮印光大師

皈命禮虛雲長老

皈命禮來果長老

皈命禮淨嚴老和尚

皈命禮心真法師

皈命禮智真老和尚

皈命禮圓拙法師

皈命禮本煥老和尚

皈命禮真誠法師

皈命禮弘川律師

那这个皈命之相呢,不是说让大家每次修法就(礼)这么多人,这是我在实践这个教法中呢,各方面的善知识对我有鼓励、有加持、有教诲、有影响,这是我所皈命之相。因为实践这个法则,这些对我的生命意识道德、实践法则的一个支持者。

我们大家在实践这个法则中,你跟哪个善知识亲近,就是我们东土的历代的这些祖师们,哪个熟悉,哪个有因缘,哪怕受到他一言一词的影响加持,你都可以当成皈命之相,跟他有亲近的交往,意识上亲近的交往。

好,祈祷:

祈請諸佛菩薩 現前加被 持誦者及一切有情

接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威神功德洗禮

尋光雲集 清淨新生 生本家本國極樂世界

得不退轉 究竟菩提

好,下面就是正行——持诵,我们把这个往生咒大家给来念一遍: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跢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 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諦 阿彌利哆 毗迦蘭哆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隸 娑婆訶(七遍)

好,我们把它读诵七遍。

这个文字的意译,这个文字大家可以去(看看),不用文字是最好。用文字了,能把它用记忆记忆下来是最重要的。能记忆下来,那我们在持诵这个真言的过程中呢,就在这个意识法界中,我们在这个所谓的陀罗尼句下,能去给它融会贯通,不是理解性的。虽然是意识的引导,但并不加我们自己的理解,我这个意识是一个引导。

过去这个口译的是不去立文字的。那我给大家就读一遍,读一遍。读一遍,大家有个概念。下去大家可以留着这个文字,也可以不留这个文字。大家可以跟我读,大家跟我读吧。

即下現行 法性不改 持一切契如無量光壽

隨順無量光  融入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清淨法身功德

隨順無量義利 大願圓滿依正二報情器世間歸命報身功德

隨順無量化身接引九界有情得生淨土無染應化身功德

   隨順無量壽真如法性不動不移 安穩一切合不二境法性身功德

如是願行 展轉作為 決定眾生得生安養疾速圓成無上菩提

这个文字大家可以,就是平时可以用、可以不用,没问题,靠记忆来最好。

好,最后以这个八句偈子作个回向:

設我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 普利諸群品

好,我们把这个文字就过了一遍。

那我们这一节课,从第一课的讲解啊,交流啊,到今天,就从这个作为上我们就圆满了,圆满了。

因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它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我们学习了,下面就靠我们去实践了。

每一个人的实践,这个实践的方式,方式给大家都有交流、交代。若是愿意实践,每天就二十一遍这个基本念诵,作为对这个法的一个实践、这个法的住持、这个法的传播。那这个二十一遍作为一个基数,最基础的一个数字。

那有意于实践这个法则的莲友,就可以去接受这个完整的教育,去实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那在我们这个现生中,要是有这个意乐,那就要终生坚持,终生坚持。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干脆就不学它也行。要是愿意实践就要坚持,就是尽形寿来坚持。

那我们这个夏天的学习净土这个教法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作为一个媒介,是因为我们在学习《无量寿经》所谓不可思议往生的这样一个教法。因为这个“往生”呢,是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的果地觉来载负我们每一个莲友的心智,或者说我们每一个莲友的心智融入,或者现行的起步,就在阿弥陀佛的果地觉这个因缘上来作起步的。所以它是一个随顺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的愿力即得往生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往生,这样的一个教法,一个教授,非生死之说。这是圆成法界的一个教诲,就所谓的“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这样一个尽法界的一个净土实践,就是十法界众生一时归入净土的一个如来会这样的一个大功德藏的成就。所以它称为一个“圆顿之圆顿之圆顿”的教法,是诸佛出世的正因。

那我们实践这个法,就像传播诸佛出世的正因是一样的,诸佛的教法我们来实践、来传播。那这个法呢,是我们像诸佛一样地实践这个法、传播这个法,不是以九界众生类身来弘扬这个法的。

这个教法是以弥陀功德来作缘起,来作实践,来作传播;它的始,开始,来源于,就是因,来源于阿弥陀佛的果地觉;实践,来源于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传递,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果地觉。它是果中果的实践与传递,心中心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超出常伦,所以古德们对它的赞美之词从来不虚设。

那你说现在大家社会上很多人说,什么样的修行能往生,什么样的带业往生,什么样的临终往生,什么样的三辈往生,什么样的九品往生,或者说我们常谈的三流净土等等,有没有一样内容的地方呢?果觉因心,这是我们这个法则的一个主体,是这个法则的主体,果觉因心是它的主体。

实践这个果地觉,是我们的体验。那四个“阿弥利哆”讲的就是所谓的法身、报身、化身、法性身,来讲阿弥陀佛他的这种果地觉的实质内涵——圆满、清净、无碍、安稳十方,让我们去体验佛的果地觉的功德内容,就是清净、圆满、无碍、安顿十方的内容。那我们传递亦复如是,实践的是佛的果地觉,接受的是佛的果地觉,传播的亦是佛的果地觉,就是所谓的唯佛是念。那我们这种方法,你说是不是脱离世俗呢?它是我们身在世俗,行佛圆满究竟道业;身在九界,顿超九界,依佛果得以体验、安住。

这个教法在净土的传承中,是以《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之前世尊所施的教诲,所谓的“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彼国正因”,就是所谓的阿弥陀佛的果地觉——就正定聚来回施众生,令我等接受果地觉这个回施,来行持“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佛力、法性之力。

佛的果地觉,就是他的所谓的圆满修德与法性之力的契合,成就了我们现行的慧命,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新生。法性如父,弥陀的报德如母,接受弥陀的报德,我们就像投生一样,在报德的这种所谓的滋养下,法性的作用逐渐成长、逐渐彰显,直到彻显无疑。

那这个,一个教法的整体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以果酬因、因果互酬的、这样一个究竟圆顿的法则。究竟圆顿的法则,所以是说称为它不可思议的往生。这个教法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往生形式,不是我们九界众生思议的力量所产生的法益,是佛的果地觉圆成酬还众生。那我们作为九界众生接受这个所谓大施主的布施,究竟大安的布施,启发我们每一个有缘的法性的功德。

法性的功德无异于无量光寿;无量光寿——阿弥陀佛所亲证这个无量光寿,无疑的显示了法性的功德,要不然法性功德就寂埋在、深埋在众生业力之下,彰显不出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透过阿弥陀佛的报德,就是所谓的果地觉,逐渐地了解,深入了解、多层次地了解它的作用,所谓法性的作用。

那我们在佛的果地觉的这种回施下,认知了性修不二,得究竟安乐。因为一切众生未离性德故,或者未离法性这样的功德,从未离开过。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揭示出来众生从未离开过法性功德,那这个法性功德与弥陀报德的契合,就唤醒了我们的新生。所以我们在实践接受弥陀报德的相续作为中,法性被唤醒,唤醒的过程,就是我们生命慧命成长的过程,新生得以成长的一个过程。

那我们实践这个法,就会真正地了解像方等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真相,说“依本正觉”,我们依本回到正觉位上来。

依现象而迷转于种种众生之类,迷,实无迷者,只是梦尔,像梦一样,像阳焰一样,所谓的缘生缘灭,各受其梦,各受其果。这个果呢,世间因果无常相,所谓的世间人各受因果,有苦有乐,有觉有迷,这个世间称为九界。

净土这个果地教法,是让我们超九界世间,行出世间之法,所谓出世间就是佛果出这个九界世间。

这个教法与通常的教法,缘起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个教法当成平常的我们的所谓自身的发心、自力的发心去作为,多有难(nán)行、难(nàn)行之处。

那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呢,有佛力的、佛果的、愿力的这种载负或者说加持,那我们就易行。他在这个不动的法性或者不动的无量光寿这个妙作用下,就是真如妙作用下,或者胜功德作用下,那我们作为一个实践这个法门的莲友们呢,就易行。说佛力载负故,佛愿接引,佛果成就,我们随顺此功德因缘,那就成为一个净土、这个易行的净土的实践者。若不然呢,我们就实践很多所谓的易信难行的净土、难行的通途法门。

我们学习这个教法,不是为了抗争,也不是为了排斥,也不是为了贬低其他的行人或者说其他的莲友,是在《无量寿经》中有这样的教诲。虽然这样的教诲呢,过去呢像这个,是小面积地交流,小面积地传播。那在我们这个时代呢,因为大家的学习交流的方式的繁荣,或者说多渠道。现在你说它多也好,少也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网络的传播一旦成熟,它就会广泛地传播。不成熟,那它就会滞留在少部分人,就像我们这几个念佛人一样,就这么几个人,那在八十亿的这个人群中,在这无量的生命的法界中,那我们就是极少数人了。我们闻到这个教法,能不能去实践,那就要筛除一批,我们自我就会筛除一批,说真正的闻法奉行者。

所以呢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这个净土教法的实践,这个不可思议的往生的实践,这个易行道的实践者,那就是在于我们每位莲友的因因缘缘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教法是没办法去做任何所谓的强求啊。

所以呢这个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净土教法,我们依《无量寿经》,有一年我们去那样讲,依《往生论》那样去讲,依《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讲,最主要是为了宣化这个果觉因心。印光法师讲那个“起步即高,出生即压群臣”,不是夸张的语言。因为南无阿弥陀佛,皈命无量光寿或者契如无量光寿这个缘起,尊贵、殊胜,在十法界中那就是圆满者、清净者的一个新生、起步,超出九界常伦的这样一个殊胜法则。

说我们有一年讲“二种往生”,什么就是可思议的往生、不思议的往生,自力往生、佛力往生,或者说临终往生、乘佛愿往生;讲五念门,讲所谓的念门、果门,果门者即因即果,说愿生即生。

那这二种往生呢,大家各自选择。随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往生,那是就是不可思议往生,就是正定聚之往生;复有三辈者、九品者,那大家就是随信愿行,作种种因缘、种种选择,不同的三辈九品往生,就是临终往生。

大家呢,善思维,善选择。

这里面没有要求。我们说我们来参加这样一节课,或者来交流这个法则,大家必须如何,没有这个要求。当然肯定讲者呢,像我这个角度会祝福大家,能实践者那福德因缘成熟,不能实践者你有自己的择取,都没有问题。大家可以放放松,不要就把心提得太紧,怎么样不怎么样。有的人,我就反感、我就排斥、我就疑虑、我就这个什么,也没问题。

净土教法它必然是顺性的一个施教,随顺阿弥陀佛的大愿的一个回施,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梦、某个人业力的执著、法的执著形成障碍,那不会的。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择取。每一位莲友都可以自由择取。一定在这个地方放放松。

那个文字呢,大家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记录下来,当然也可以就是有愿意实践的,你就可以把它认认真真地去依照那个次序去作为。

最后那八句话,是《无量寿如来会》,跟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上,都用那样八句话,它是一个标准的传法的一个次序。

“设我成正觉”,是法藏比丘因地所愿,但是他果地所成。“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是他的因地之愿,但也是他果地所成。他因果是同时在我们这个地方显现出来了,那我们运用它,接受阿弥陀佛的果地回施,那就是“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是一样的。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法界的号令,也就是法界的缘起,也就是净土的缘起。阿弥陀佛的因地之愿,就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缘起嘛,他果成了,就是净土的完整的一个再现。

“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法界缘起,净土缘起。

“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

那我们在传播实践这个过程中,后学亦复如是,就是我们来演阿弥陀佛,佛的功德的回施,让我们来演阿弥陀佛的报德成就。你能演成个啥,演得好坏、像不像都不重要,你要演,要投入去演,演成个什么模样都不重要。要不断地去演,演久了,熟悉了,那我们就真会像周公梦蝶是一样的,不知道蝶是周公,还是周公是蝶;我们演久了,不知道阿弥陀佛是自己,还是自己是阿弥陀佛。或者我们演其他的佛菩萨,演其他的祖师大德。

当然我们演习惯了就知道,我们可以演一切众生、演一切佛不可得,出出入入,生灭变化。那演一切众生,生生灭灭,变化无穷,皆不可得啊,就是演化十方啊,那就是清净法界,无所染著故。那我们就知道清净法身分化无方。

我们这个法界都没有离开法性、法身、法性身,不动,演化,回归本源,就是往生净土啊。

好,我们这一节课呢结束了,下面要是再有什么呢,我们就来通知大家,这一节课是怎么个相续的形式。因为我们这一节课是所谓的专谈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这个净土教法的这一节课,大家要清楚。当然可能各式各样的莲友都有,我还是鼓励学习这个法门的人,你上这个网不浪费你的时间。不学习这个,有疑议的人,我们就自己去也不占用自己的时间,生诸烦恼。

认真地学习这个教法的人,我们就在这个网上大家来往交流,真是就十分有意义。

好,那我们这一节课时间到,就做个回向,好。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