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地觉因地心是根本教法

弟子乙:师父,修净土要读经的话,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

慈法法师:现在我们教授的这个方法呢,就是依止《无量寿经》与《往生论》建立起来的一个体系。你不能乱读,不是五经,你这个地方只能读《无量寿经》,你先把其他经放一放。这样就比较简单,因为啥呢?果地觉因地心,依止《无量寿经》与《往生论》,你就比较容易接受。

《无量寿经》有《无量寿经》的修法,《观无量寿经》有《观无量寿经》的修法,《弥陀经》有《弥陀经》的修法,每个经典都有自己实践法则的路子,路径不一样。不能说我读得越多越好,不是那样子的。

《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我们要学习,要了解它在讲些什么。不能去靠自己的想法来做,看它们讲些什么,依止那些讲法去实践。要去实践,不去作那么多解释,去实践。

弟子甲:早课晚课,《阿弥陀经》、往生咒也得读读吧?

慈法法师:愿意读可以读,不愿意读可以不读,在家居士没有那个义务,什么都要承担。要把一个法门解决清楚,真安心了,这个法门真令你安心了,那可以了,你爱读啥读啥。在这个法门上还没有真安心,还在徘徊,还在犹豫,还在似是而非,那必须纯之又纯地去把一个法弄清楚它,这样简单。啥都抓,啥都学不会!包括净土法门的经典,你啥都抓,你最后啥都学不会。

我们现在交流这个果地觉为因地心,必须得依止《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你依止其他的就不行!

你要是学习其他的净土,我管不了,但你要学习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教法,就必须得依止着《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你要不依止它,你就走不进去,支持不够,就是你的储备力不够,后备军不够。

绝对不能似是而非,一定是这样执行!其他的,我就可以放一放。我还没有安心呢,我要真安心了,什么经都可以读,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皆是净土。

要是我们这一生想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就必须得依着佛的果地觉来作因地心,要不然,我们就进进退退,不断地在变化。你今天得意了,可能很好,明天违缘来了,就又颠倒了。

《无量寿经》是依佛力,“佛力住持”“得不退转”,这是它的两个要点。果觉因心是它根本的一个原则,一定不能动摇。这个果地教法才能在我们心目中生根,扎根,开花结果,要不然就乱哄哄的。因为现在社会上讲净土的人多,什么说法都有。你要想学果地觉为因地心,就必须《无量寿经》,必须去学《往生论》,要不然没办法。

弟子乙:那就是说净土当中又一个独特的法门?

慈法法师:不是,是净土法门的根本经典就是《无量寿经》,果地觉因地心是净土教法的根本教法。反过来说呢,大家三辈九品,自力实践这一类的修法呢,不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是以因地心为因地心。

果地觉为因地心,只有《无量寿经》上宣化了,其他的宣化呢就不容易看得出来。《往生论》就把这个果觉因心的五门修法——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来让我们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皆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让我们随顺果地觉去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不让你搞其他的,它不让你搞其他的,就让你以果地觉来实践念佛,你不念佛的果地觉,你就没有念佛,你念的就是你的想法,念的你的量,念的你的觉悟,念的你认为正确与不正确,那就是三辈九品的东西了。三辈九品我们也不能否认,但是这一生你有什么样的利益,我不好判定。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皆是阿鞞跋致,得不退转。这个呢,《无量寿经》是十分准确地讲到了。那我们要去实践这样一个法门,就是此生得不退转,就必须依止《无量寿经》来作果地觉因地心的实践,而不是因地心作因地心的实践。不是我往生他往生,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佛力的实践,我们在实践佛的力量、佛的功德,而不是实践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知、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行,不是!也不是三辈,也不是九品,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是为《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果地觉。

这一点,要把它抠清楚。

你们来这一趟,就要把这个事搞清楚!搞清楚了,后面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下手,一举心动念,一定依着果地觉,依着佛愿,来审观世间,审观周边的因缘,来思考、来交流、来作为,这就是果觉因心。一定把这个环节,严丝合缝地找得到,用得上。

——节选自2024年5月慈法法师北京随缘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