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
南无阿弥陀佛,果师父好。
顶礼果师父,各位莲友们好。
这次想启请果师父,如何我们把果地觉的助念,我们平时经常出去助念,那如何把这个果地觉在实际的助念当中,我们如何去开示呢?
起请果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妙果师父:
阿弥陀佛。
这个果地觉,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果地觉是佛果地上的成就,给予一切众生。众生在接纳的那一刻,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是果地觉作为众生的因地心。那么这个呢,是我们能够往生的一个最主要的所依,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晰。
所以它最关键的呢,是果地给予,一切仰赖佛力成就,这个在一念之间就接纳,在一念之间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个是果地觉的正法脉。就是说这个是正觉华化生的这个正觉,一切众生是靠这个,靠佛果地觉的这个接纳,往生极乐世界的。
那么我们平常所秉持的理念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呢,那么时时刻刻都是往生时,时时刻刻都是安住在极乐世界。
在果地觉的理念里面,不设临终这一个假设的概念,因为它是究竟佛果上的给予。它是离过去现在未来的,它是我们生命本质的一个回归,是这样的一个理念和认知。
那么我们临终助念这个概念是哪里来的呢?是大家没有接纳佛果当下的给予,而把我们自己的往生设置在这一期分段生死结束的时候。就是我们从此到彼,就是从娑婆到极乐,有一个从生到死这样一个过程,然后要靠我们自己在临终的时候提起正念。
所谓的我们的念头要在佛上,最后感得佛现前接引,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经常也讲到的三辈九品的这种往生方式。因为在经典上也提到了三辈九品,在三辈九品里面都有提到临终往生,但这个是没有接纳佛,完整的佛果的给予,是没有接纳,然后落到了我们自身,我们的业力造作上。
就是自身的业份上,我们认为我们要这样努力那样念,我们要在所谓的临终保持正念,然后我们才能够凭着这样一个临终还能念佛,感召佛来接引,然后我们的神识,所谓的我们的神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个舍报,舍掉我们这一生的这些业报,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
这个是我们没有接纳佛果,而靠自己努力,这种认知是不究竟的一种认知和不究竟的一种作为。只是这种作为也是在佛愿的承载下。就是说你接纳不了佛果的给予,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那么你非要自己来造作,那佛也允许你。只是说到了所谓临终的时候,人的造作心它散坏了,它造作不了了,这时候叫你干啥?
你站起来念佛,或者是说你必须要一句一句的相续。这个神识,它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最混乱,最颠倒的时候了。所以我们一般人认为往生难,就难在我们在人最虚弱,最溃乱,最颠倒的这个时候,我们又要强迫我们提起正念。
所以我们就觉得往生没有保证,非常害怕,觉得自己的功夫不行。这样的认知,就已经是完全把佛愿令一切众生成就(放弃)。佛愿是没有什么条件的,让一切众生在这里只要接纳就可以的。
这一个果地觉为因地心,变成了我们自己要怎么努力,而且要在众生最虚弱的时候,就是一个业力凡夫。当他这一期业报要结束的时候,那是他最最虚弱的时候,因为他的业报要散坏了,要用尽了。要求他在这个时候还要能够造业,就是他还要能够念佛,还要能够保持正念。
这个就把净土法门的易行,变成了难行。但这个不是过失在佛那边,是在众生不接纳佛果,没有办法随顺得入佛果。所以这个时候才出来一个叫临终助念,就是当我们在这里意识散乱,昏迷,颠倒,这样一个时候,周围的莲友在旁边去给他开示,让他提起正念。
所以这个助念是这样来的。如果我们说从果地觉的角度,其实它是不需要的。因为阿弥陀佛莲池海会,是最大的助念团。你在内心里面早就接到它这个正念了。这个正觉华化身的正觉,它是住于正定之聚,不退转的正定之聚,只有正定之聚的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是在经典上面的话,邪定聚和不定聚都不是往生之因。我们自己众生造作的业,它能够是正定聚吗?它不是邪定聚就是不定聚。所以正定聚是佛果,佛果不需要人助念。
众生的念住不到佛果那边去,只有佛果给予众生能够有正念。所以如果说从果地觉的角度,实际上它不需要助念。它就是在我们一切众生完全接纳的那一刻,它的作用力,经典上写得非常直接,即得不退。
所以前面什么一念欢喜,是指我们在闻说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愿力,这样一个功德的时候,内心产生的这个欢喜接纳。那么下面的作用力不是我们带来的,是阿弥陀佛带来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个是今年师父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重点开演的净土的法眼,在这个地方。所以大家应该在这里去下功夫,在这里去随顺。那么你当下就算是接受了阿弥陀佛,乃至于十方诸佛,莲池海会的助念,当下就往生了。就是他们给你念你才有这个念。
如果是从果地觉的角度,这一个是让我们超越生死的怖畏,超越我们自己自力的羸弱,真的全部仰靠佛力,而且在速得往生,急速成就,速到啥程度呢?一念接纳就已经成就了。
所以对这个所谓的临终,因为其实我们只能生活在当下,每一个生命都只有当下,临终是我们自己界定出来的一个未来式的一个概念。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还觉得你自己没有到临终,我们怎么来界定?
所以我们说我临终了,在怎么样的时候,它不是一个正知正见,它是一个方便说法。这个地方是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要不然我们学的,其实还是不是果地觉,我们学的是三辈九品,自力,信解,往生。
但是到了临终,当你的造作已经造作不了的时候,其实还是因为你造作不了了,然后佛现前接引,你才往生的,而不是说你那时候还挺能造作。是因为我们人到了那时候造作不了了,然后佛力才能够起作用。
要自己还能折腾的话,还是会折腾到跟自己的业相应的地方去。所以折腾不了了,舍弃自力了,然后佛力现前。因为阿弥陀佛呢,还是会在这个地方来摄受你。只是平常你放不下你那些造作,佛力它就很难现前。
这个关系我们要搞懂,我们是择取佛力,还是我们要择取自力。这个是在净土实践上面,要特别特别重视的。所以没有什么,你看这《往生论》,没有提到过临终、死不死的问题。
我们回到生命的本来,由佛愿来印契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这一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究竟,这个是真实往生,不是死到哪里去。
所以这一点,如果没有,大家说果地觉,怎么运用到临终助念上, 其实这个用法就非常的容易,还是堕入到。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走在这个信己,临终求往生的这个非正定聚的道路上,所以它就会出现:是往生了还是没有往生。大家临终的时候,还是说到那地方,一直去给他开示:“你要提正念,然后你要怎么样怎么样。”
我们有几个人就真的在那里,是安住极乐住不退转。真正能够助念的人,他自己必须是安住极乐住不退转,他不会去看这个临终的人他的各种业相,他有没有昏迷,他正念还在不在,他有没有听到佛号。我们一般人就会在这个业相上面去看,去执着。
那你心一掉到这个业相上面,那你就没有办法安住极乐住不退转了。所以念佛不念业,念佛不要去念众生相。但是我们一说到临终往生,其实果地觉,马上就被你处理成一个信己,三辈九品临终那里去了。
所以这不是果地觉的正运用方式,不是这个方式。我希望大家现在听闻果地觉的,你现在你就接纳佛果, 现在就解决,你现在就已得不退,你还需要谁助念吗?我们很多菩萨参加这个助念那个助念,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把净土法门搞清楚,也没有把自己内心是否安住极乐解决掉。但是我们忙着参加各种助念,就像我们这样没有正念的人,我们能助念吗?
我们没有真正的在这里随顺佛愿的人,我们怎么去能够让人衡顺佛愿呢?这就变成了一个说:“我现在我去参加助念,好,以后我死了的时候,又有人来给我念。”我经常开玩笑, 就是变成了难兄难弟帮难兄难弟,跟佛愿 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在生死轮回中挣扎的众生,难兄难弟互相帮忙,那能帮到哪去?如果没有佛愿,我们一切的众生,互相能帮到哪去?
所以大家提这个问题,我是知道,大家现在还是想用果地觉处理临终助念,这个是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并行的。两种往生,这一次师父讲《无量寿经》,重点给大家开演的,要不然你就选择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个是净土的正法眼,这个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的这个信。大家在这里是很难解决的。
但是呢,它易行,它随顺就特别易行,你只要你也接纳,安住在这里,这个易行超过你的想像,这个速得往生, 就在当下往生,也超过你想像的速,就是它这个,相当于没有速度的速度了。 但如果不能这样,你抉择的是三辈往生,临终往生,那你也必须去符合经典上对于三辈的条件的设置,就是上辈应该怎么样,中辈应该怎么样,下辈应该怎么样。
上中下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看看大家能不能做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是两个理念,两个理念,两个抉择。所以大家如果说用果地觉来抉择,其实没有临终助念的事,因为它不设置临终这个概念。
大家看整个往生论, 有没有临终这两个字?有没有说死的时候怎么样?没有,它整个是实相境界,回到我们生命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个实相境界,是在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的妙庄严,是在你活着的时候,你住在极乐世界的境界里面,你已得佛力承载,已得往生,只不过剩下的这个时间,你是在这个业报的相续当中,来体验佛力承载,是为一切众生念佛了,不再为自己能不能往生念佛了。
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一个果地觉的一个运用。但如果不能这样的话,我们说我们非要去靠临终往生,然后我们来助念,我们怎么去运用上果地觉?其实这个就是一个悖论,就是是矛盾的,是矛盾的。因为你用果地觉,你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如果要用这个临终往生,你就不是果地觉的这样的一个法的依止,就是这个传承不是这样的。
果地觉的传承,它是净土的正法脉,它深深的体现了净土法门易行这个特质,就是它易到我们不需要拉帮结派,不需要人去这样去做这种行为。我们不是反对助念,但是你要知道,这个跟我们人的业力来帮人的业力没有关系。
大家就像, 比如说像哈尔滨他们那边,往生那个慧忍菩萨,那大家像共修一样的,而且他还在没有往生之前,他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内心里面是一种安住极乐,住不退转的这种状态,然后他这样的一个状态,其实反而加持了这些,就是其他的莲友。大家在这里是光光相照,都没有一种,这个人能不能往生,他也没有说,我这个能不能往生,或者说我临终的时候,你们要来助念,不要舍弃我, 都没有。大家是欢欢喜喜,非常安乐的,就是在这个娑婆的世界,大家继续念佛,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所以说跟我们想像的,怎么样用果地觉去临终助念,完全不同。这一点我是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到果地觉,而不要把果地觉处理到三辈九品那里。三辈九品不叫果地觉了,叫做自力念佛,佛力接引。自力念佛,而且自力念佛,你一定看你们大家有没有那个用功, 那真的可是要用功了,那得念到死,真就是那样的。
那是不能有闪失的,就发菩提心这一条,很多人达不到。你发菩提心的人,其实你已经没有三恶道了。三恶道中没有发菩提心可以容纳的地方,因为全部是自私自利,违背因果, 各种的就是自害害他。如果是一念发菩提心的话,其实你就跟三恶道一点都不相应,跟六道都不相应了,因为你是菩萨了。
然后再一念往生,这个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三辈都要达到的。大家不要觉得我这个就,反正你们的果地觉搞不明白,那我就来这个三辈九品。三辈九品条件并不低,只是跟你今生的因缘有关系。 有因缘出家的就出家,没有因缘出家,条件比较好就护持三宝,那么实在是护持三宝,没有条件就自己好好念吧。
但它的前提,都是发菩提心一项专念。达不到发菩提心的话,跟大乘的净土净界是不相应的。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往生这么难?因为首先大家舍弃了果地觉,我们抵抗了佛果,这个怎么能行呢?这哪能一念往生?这不行不行。
就是说的诽谤正法,忤逆之人,就不接纳佛果,然后下面我们来三辈九品。但是三辈九品又觉得, 其实这个挺难的,条件挺高的。然后到了临终就觉得非常害怕,然后就开始叫难兄难弟来帮忙,结果难兄难弟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以恐惧心来协助恐惧心,有什么正念呢?
最多就是要求那个临终的人:“你要提起正念,你要万念放下,你要看破,你不要再牵挂,这个什么时候了,还在迷惑。” 要求一个临终的孱弱的众生,然后等他真正的舍报了,又再想到底往生没有, 有没有瑞相试探一下,动动脚动动手,再给他念多少小时。大家把一个特别容易的净土法门变得这么难,而且还在商量,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我们怎么互助互帮?
就是佛不会这样来设置净土法门的,只是我们不听话,就是不随顺,然后我们就只有进入到一个就是艰难模式。所以果地觉得这个弘传,本来是为了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回到佛的给予,让一切众生没有难度的即刻往生。
就像现在这个时代,多灾多难,死缘多,生缘少,叫你修行,你发菩提心还没搞清楚。菩提心是怎么回事呢?心思散乱,活着都是比较困难的,然后再来张罗这个临终的事情。 所以大家都很不堪,但佛给的这个,为什么不去当下接纳呢?
这样我们真的只是靠佛力,很纯粹的就是靠佛力,在这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修得长还是短,功夫深还是浅,各种各样的,都被佛愿在这里,一下子就接纳了。是我们不接纳佛愿,所以不接纳过后,所有的东西都变得艰难。因为众生的业就是这样。
这个时代是一个有修无证的时代,你还说你咋修,这个问题不能够颠倒,不能够颠倒。就现在为什么说,净土法门的修行从一个易行道变成难行道了, 就难到最后自己都搞不定了,那必须要找人家来帮。但是这个帮呢,是帮到点子上了没有?
其实呢,很多时候就帮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我以前有进行大量的助念,为什么我现在我不张罗这一块了?我原来觉得这是很殊胜的事情,成就一个众生往生成佛。所以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上面,我一念佛就是开始助念, 就开始到处跑。只要有人死的地方,哪怕他不是念佛的,殡仪馆的火葬场的,全部都去,给他们一顿念,往死里念。
白天上班,晚上去助念,基本上属于敢死队那一会儿。但后来越做的久,越做的多,各种各样的情况遇到了,就深深的开始反省,就觉得这个有问题。那后来才认知到,其实有一个最容易的地方,就是佛力。
一念的仰靠佛力,就是被助念的,这一个临终的人,他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他没有仰靠佛力。我为什么这么艰难去助念?我也没有仰靠佛力。我以为我能干点啥,我能够令别人往生,其实都不是,就会错意了。
大家这么辛苦,但大家很推崇你,你真是愿意付出, 其实作用,我真的不敢说,是起了正面的作用还是负面的作用。后来我发现有一个特别容易的地方,就是只要这个人,他平时就是靠佛力的,其实我去就特别顺畅,那跟我也明显没有关系。我只是过去,按照他的内心仰仗的佛力,我去享受了一遍,怎么样是在佛力的承载下,一切众生往生净土。
所以到后面,越来越在实践当中,那个不是理论,那真是一个一个人的送呀!你会知道。实践当中,真正显示了佛力,威力不可思议,而自力就是这么的痛苦,这么的挣扎,这么的可怜,这么的不确定。而且我经常在忏悔,我说这个可能以前是好心办了好多坏事。
办了好多坏事,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把心利用到正确的地方。所以后来为什么我不在这一块着力了?我就全力以赴地弘扬果地觉为因地心。因为这个,只要是在这里弄明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是你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跟其他人其实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有因缘呢,大家可以像共修一样的,你来给我念,我来给你念,那就了一段我们尘缘吧。
在这个地方呢,大家可以一起共修一下。但是其实没有我们凡夫什么事,说句老实话,全靠佛力。所以我们一旦自己内心能够一念的接纳,这是真的果地觉了。
其实就像我自己,我就不觉得非要人给我助念。我还没有学果地觉的时候,我已经很害怕助念这件事情了,因为我看到中间反作用力很多。因为众生是不能把握这些东西的, 就是这一个人,突然你什么表达不畅,或者是说,就像你们说,不晓得怎么开示,或者是有一些不当的行为,他可能生憎恨心,可能刚好是一个反作用。
而且我们嘴巴上在念佛,心里面呢,我们可能都在念着各种各样的妄想。
有的人在现场闹嗑,姐妹好久没见了,就是这个老姐妹, 就说这些修行的老姐妹。但是亡人呢,其实他内心里面,他能感知你这些东西。
你嘴上有佛号,心里没有佛愿。嘴上有佛号,内心不是安稳,内心是焦虑。这还不走还不死,我们要念到啥时候,要看到底哪热啊?头上热还是脚底下热?就我们这些心思,我们在现场是很正常的心思,但这些心思都不是一个佛念。但大家在助念的时候,你们谁不动这些心思?
所以我想起了后怕,我后面根本不会去张罗这些事情了。但也有突然被人家叫过去,到医院就是去看一下,或者是有些人在家里面去看那些所谓临终的人。
嗯,那这种时候怎么办呢?这种时候就启用果断诀,因为就不要认为是你去了怎么样。这个把自己安住极乐,住不退转的这个状态,带给这个临终的人。就告诉他你本来在佛愿里面,你接纳佛愿就行了。你不用努力不用挣扎,不用在这个地方去保持那个你所谓的正念。你接纳佛果,你本来就在佛的怀里,你本来是佛,业象如幻。这一生过了没什么,好坏都不用评论。
其实很容易,我说最快的几分钟,这个人就走了。本来呢,他老也不走嘛,他的家属才请我们。所以念不走啊,越念越精神,因为他不想往生,他是一个绝症患者,但是不想往生。但是当你这样跟他去表述的时候,离开那个房间没几分钟,电话打过来说已经往生了。这是我的第一次,就是以果地觉的这个理念去开示,所谓的开示,结果就是这样。
第二例也是一个从不念佛的人,是他的妹妹念佛。也是在医院死不下去,带上呼吸机,昏迷,昏迷十几二十天,大家都不晓得怎么办。其实去的时候跟他一开始说的话是一样的,就是说阿弥陀佛,已经把这个一切众生成佛的这个极乐世界都设置好了。你的生命本来是佛,这一生所经历的都是梦幻,你现在就安住在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多给他念一个“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至不退转”。把佛愿传递给他,不会在现场逗留的。然后告诉这些亲属,不要在这儿哭,没啥意思。你们也全部都在极乐世界,全部都已在弥陀愿海当中,你们接纳就好了。然后就走了,也是很快就往生了。
如果说有一个所谓的果地觉的临终助念,在这种突发情况下,那么可以这样去运用。就是把佛愿传递给他,告诉他已得成佛,已得往生。 这种究竟见地,而不告诉他说:“哎呦,你现在要保持正念,你要求阿弥陀佛接引。” 这也就不好整了,因为阿弥陀佛愿没有说不接引任何人。对吧?而且在这个果地觉的往生里面并没有临终接引这一项。因为它是本质往生,实质往生,本来往生。而只有舍弃了果地觉,要三辈九品的时候,才有所谓的临终。
所以我们在果地觉的这样的一个内在,我们就会以果地觉的内在的东西去传递给这个有缘人。绝不告诉他你死到哪去,你现在要求什么东西。就直接告诉他一切生命的真相,大家都在弥陀的愿海当中,已在弥陀愿海当中,不需要你这会挣扎着要做点啥。你接纳佛果,回到你的本来面目,就可以了。
你看这多简单,就不要在那一直一直就是。所以因为现在的助念环境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你跑到小区里面一念,人家报警了,这那的都不好整。不需要早晚的一直在那弄,就是把这个佛愿传递给他,以本愿力,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给众生,然后内心音契他必得往生。他已经听闻佛愿了,就可以了。
最重要就是,你们要去做这样事情的人,心里面不能起疑,不能够去什么,哎呦探视一下看哪里热。就像你们那天讨论,这个自杀人到底往生没往生。就你们心里面都在这个接受和不接受之间晃。而且大部分时间只要一起疑,是根本不接受的。你们还是在业力份上,还是看众生份,没有念佛。所以不是念佛法门,是念众生业障法门。这谈到什么助念呢?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果地觉的这个安住,一个果地觉安住的人,他走到哪里,他是把极乐世界带到哪里。他是给一切众生无上的信心,是给一切众生去回施佛果,让他当下能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个才是果地觉的运用,而不是我们心里面也是一种很不安稳,然后跑过去看众生的业相, 到底他往生没往生呢?那你也不是果地觉行人,你们通通都是难兄难弟帮忙,这个跟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了。
所以就像是很不容易撞到一个,大家心里面都还是没有一个肯定,果地觉是万修万人去,就是这样的,没有一个遗漏。冤亲同德身尽土,任何情况,你站着死,坐着死,躺着死,或者是意外事故死,被车撞死,病死,这种各种死法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佛的果地在这个地方承载如幻之众生业,早就解决这一切了。
你这里热还是那里热,这个在果地觉这里,它是不关注这些的。所以跟你们平常学的那一套临终助念的仪轨都没有关系。这个就叫特别法门,它不按照通途那个来。大家那些都是按照通途的东西在弄。所以现在是觉得,大家要全力以赴地来学果地觉法门,否则你还是抵抗佛愿,不接纳佛愿。你要整三辈九品,临终往生助念,那你们就慢慢去研究吧。
因为你们用不上果地觉,没有办法把果地觉去跟你那个套在一起。本来这两种往生它就是非此即彼,就是你不选择这个,那你再选择另外一个。你选择另外一个,那就肯定就不是这一个。这个二选一,这个东西没办法在这个地方。就你坐了飞机,坐上去就到目的地,那你说我要同时坐飞机,又同时走路,这可能吗?一只腿在飞机上,一只腿在地上。这是两条路两种方式。
捷径,净土捷径就是果地觉,一念之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那么走弯路的,就是三辈九品,这样绕来绕去,而且这个还不保险,不保证。所以大家的不安焦虑是正常的,因为你走了一条不保险的路,因为你是依赖众生的业力和互相帮助的,这一个不确定的业力,没有靠佛愿。
大家一定要清楚,因为我现在觉得有很多莲友,是初学果地觉的。我们总想把果地觉处理到我们以前所学的那个路子上去。就说请你告诉我如何用坐飞机的方式来走路。其实我只告诉你坐飞机怎么坐,就是拿登机牌,直接上飞机,坐那随便想干啥,喝茶喝饮料睡觉什么都可以。因为佛力承载这一点,你是放放心心的把你交给了飞机,交给了乘务长,交给了乘组人员,然后你就到点的时候,人家会提醒你的,就是到了你拿好你的行李下去。
那我们如果选择走路,那你就去问走路怎么走得到极乐世界。所以讲三资粮的它就要资粮,就是因为我们得自己走路,得自己准备盘缠,这就难了。我们走上了难行道。所以用易行道的方式来用在难行道,这本来这个提问它就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明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在这里,舍弃自己以前的这个见解,来随顺于佛的给予。我们还是想用现在所学的东西去缝缝补补,补补贴贴以前的那些东西。我们喜欢修补,喜欢自力运作,但是我们就很难真正的靠上佛力。
这个就给大家这一些建议吧。我是希望大家要把心用在果地觉的学习、实践和传播上面。为什么我们的恩师慈法法师他要最后,舍弃他以前一切的修持,专门弘扬这个?这是他在法的利益上做了一个抉择。我本人也是如此。我从一最开始弘法就是弘净土,但是我弘了很长一段时,自力的、三辈九品的、信解的。后来遇到果地觉,真的是幡然醒悟。
之前碰到的所有问题,都在用了自力。那么现在我也是尽未来际,随顺、实践、传播果地觉。所以如果是助念,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我会那样去做。其他的呢,不是我今生要弘扬的范畴了。所以我也不再对那些进行讨论。因为我要走易行道,我要令一切众生,在有机会的情况下,都能够走这个易行道。其他的难行道,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去讨论,就是这样。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