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28课 接受实践


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28 接受实践

2025816

学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一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样一个陀罗尼的目的,大家逐渐就会明白,这个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来实践这个果地觉,或者来实践无上菩提。那我们就是转换身份、转换人生的这样一个心理,来使我们这个生命去体验生命的完成式、圆满式、清净式,究竟安稳的那样一个所谓的圆满菩提的样子,或者说作用、内涵,在佛法的这个体系中说,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佛教它这个实践,它不是我们造作出来的一种所谓的业或者说业相,它是顺性所设置的所谓的正等正觉的作为,于种种作为中、有为无为的法则中呢,它是无染无著的。这个法的特点就是无染无著,所以称为大智者所行。

那我们对任何法一旦有染著就会有积累,染著积累就会负累,然后养成习惯有取舍、爱憎,那我们就会在爱憎取舍上徘徊犹豫,就会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二种惑,见思二惑。所以佛陀的教诲,使我们觉悟这些所谓的取舍、二元对立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的负累。

那《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实际就是所谓的神咒。我们中国人都比较重视我们这个所谓的意识法界、精神法界,那这个法界之谈呢,在佛教中就是所谓的心生万法,所以这个“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让我们了解这样一个情器世间建立的缘起。那整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它就讲的一个用心方法,用心的缘起,也就是法界缘起。

我们平时的人生观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像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上讲的东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大的这种所谓的有色人种、无色人种,不同的哲学逻辑的接受、教育思想的接受,造成了人类不同的生活的状态。就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生活状态千差万别,思想种种亦是千差万别。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法界观,佛陀给了我们一个法界观,历代的善知识无增减地来传播这个法界的缘起或者法界的真相、法界所依。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让我们认识无量光寿这个法性不改或者真相的这种功德,就是它的作用。无量光寿是生命真正的一个作用所在,功德就是它的作用,不说作用,那就是无情之物啊。那有情之类,生老病死是特点。这个特点生老病死何依何从呢?怎么解脱,怎么出离,怎么运用它呢?说给了我们一个法界缘起。那这个“南无”实际就是一个法界缘起,我们契如也好,摄伏也好,使用也好,皈命也好,那都是表述的一个缘起。

依着佛教的传承体系来讲,因为众生迷失了法界缘起,各自依自己的习惯因缘,有种种不同的缘起,所以示现了种种不同的生命现象。那在所谓的法界中有十法界,有十法界的这种展示。大家一约简讲,三善道、三恶道、三圣道,加一佛道,有十界。

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是让九界众生圆成佛道的方法,让我们破除所谓的根本无明,就是拔业障那个根本。根本无明就是所谓的执著,不明法界的缘起,不明生命的缘起,就产生了我执的一个无明。这个无明遮蔽了众生的自在力、完成式或者正等正觉的这样一个真相的得见,遮蔽。所以于诸妄想、妄念、妄业中流转,在这个无常变异中流转无穷,不能自我得解脱,或者说在这种流转中受诸苦难。

所以我们学习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目的、因缘,大家要看得清楚,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九界众生因缘这样一个法则,或者大家共同缘这样一个法则,那称为莲友,就是我们共同因为果地觉来获得一个新生、新的生命的起步,就所谓的得生安乐国。

以果地觉的回施、果地觉的载负,我们接受了果地觉的回施,受其载负,说“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是佛的果地觉的妙用功德。所以我们来实践净土的莲友们,各个在接受这个教法、实践这个教法,那称为“正觉华化生”,是佛的果地觉的功德作用。

所以我们第一句就会“南无阿弥多婆夜”,来赞叹这个事情,什么事情呢?新生的、九界同生的这样一个阿弥陀佛的果地觉的妙用,让我们普通的一个有情或者说九界有情来体验。当然大家可以共同体验这个往生大利,交流、实践这个往生功德,所谓的无修修的果地觉的回施,九界众生接纳被载负的这样一个事实,或者说融入果地觉的一个所谓的新生的事实。

因为“哆他伽跢夜”有如来之说,我们皈命无量光寿那就是如来,此生命即无量光寿之如来,无二无别,所以称皈命,或者契如。

因为“南无”五种译中呢,五种翻译中呢,我们世间现在其他的这种净土修法,尤其临终往生的修法,多是礼敬、供养、赞叹这样的角度翻译的“南无”。那么这些菩萨们的修行呢,这个“南无”就是礼敬、供养、赞叹之意,所以现生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阿弥陀佛,临终舍报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或者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他有接引往生彼国之愿。那这些有情呢,翻译的这个“南无”或者接受的这个“南无”,就是礼拜、供养、赞叹之意。

那我们现在主体呢,《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接受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施主的布施,“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誓不成等觉。”他这个等觉的功德或者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呢,就是回施一切众生,那我们这个“南无”的翻译就是皈命,就是契如,或者说摄伏。

那我们就接受了这种翻译,或者说接受了这样一个法则,这个“南无”就是皈命无量光寿,这个“南无”就是契如,如来的“如”,契合的“契”,契如无量光寿,或者说无量光寿摄伏我等。

那翻译的差异,跟我们接受的哪一个角度,那我们就会实践哪一个法则。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极力推荐的是阿弥陀佛果地觉的给予。阿弥陀佛的教法我们来皈命于此,就是所谓的全体接纳果地觉的回施,果地觉彻底载负我等。

这一点呢,我们一旦清晰,那我们就接受这个教法,这样一个教法的法义、法理,我们以此来实践。

说我们前几节课讲,给大家翻译“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为什么说法性不改呢?因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轮回,种种生灭,长寿短寿,是苦是乐,若人类,若天类、修罗类,若地狱、饿鬼、畜生,若声闻、缘觉、菩萨等,如是在这个法界中不断地轮转。因为这个轮转给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认知、觉受,虽然是这样,法性于这个九界或者说于十界有情从未增减,称为法性不改,称为真相,或者说实相,或者涅槃相。

诸佛如来证得这个真相,他们立愿修持。像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持皆顺性,顺这个法性不改实践一切为利众生的法则,就是不为自求的法则,也称为无修的法则、无修修的法则,就是利益众生,觉悟世间,得见真相,生命究竟安乐回归。

那佛为什么立这样的大愿呢?因为顺性观察到众生之苦。众生在这个违背真相、悖性而行的作为中,受诸虚无之苦、无常变异之苦、积累我执之苦,乃至说三苦——行苦、坏苦、苦苦,乃至八苦。这种种因缘中观察了这么多苦,诸佛世尊就顺性立愿、实践,就是无修修的无修,因为啥呢?不为自己而实践,所以称为无修;修,是为利众生故,实践种种方法,建立种种大愿。

说这个法性不改就是无始以来在持着我们,支持载负着我们的生命,我们不了解这个真相,那皈命无量光寿呢,让我们就体验了这样一个真相,认知了这样一个真相,抉择、随顺这样的真相,所以称为“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

因为我们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果地觉啊,我们这个新生,所以皈命无量光寿就是新生啊,契如无量光寿就是新生啊。我们这个新生,逾越了无始以来的九界的一切业,那就是皈命无量光寿。我们就能认知到法性不改的载负,无始以来从未舍离称为载负。说持一切,法性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这个呢是真相,我们念这句话,实践这个法则,就是回归认识真相。

无始以来,法性不改持一切。从来没有改过,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生命现象,从来没有改过,没有变过,没有移过,从未舍离过一切有情,所以称为真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让我们认识这个真相,佛的种种修法教诲是让我们认识运用这个真相,得究竟的安乐,超越一切对比差异带来的苦、委屈带来的不满。这个真相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乐,就是所谓的十法界的作为。

那我们来学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是要告知我们真相、回归真相这样一个新生,不再计较九界种种业缘、种种差别、种种记忆、种种业报之别,获得无量光寿这样一个生命清净、圆满、无碍、安稳的如佛一样的一个正等正觉的功德,让生命没有遗憾,没有缺失,没有骄傲,没有自卑,所谓的得大自在,如诸佛如来一样地得大自在。

“顿超九界无难事”,讲的就是这个果地觉我们的接纳、实践。那我们在皈命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法则的实践中,我们就超越了九界的觉悟道的菩萨、声闻、缘觉的这个作为,超越了人、天、修罗的善道的作为,超越了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业报作为,就是清净缘起,清净法界。

所以这四个“阿弥唎哆”,给我们来揭示这种法性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的妙用内涵,清净、圆满、无碍、安顿十方。那我们接受了这样一个教法去实践,获得这样一个新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有自利利他的作为。那往生咒的这十五句呢,后四句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教法展转实践无有穷尽,佛的这种果地觉或者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成熟一切众生无上道业。

那我们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样一个教法的内涵就逐渐地浮现在我们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这个体验是众生界不可思议的法界功德,或者说是阿弥陀佛乃至诸佛所成熟的众生界不可思议的,九界众生不可思议的教法。那我们可思议的、九界众生可理解的可思议的,那是九界众生的因缘。那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的果地觉的回施,就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的缘起是不可思议的新生,就是正等正觉于世间的新生。

我们学佛不是为了仰慕,为仰慕而仰慕、为供养而供养,那就是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佛陀。佛教不是这样子,佛教揭示我们自性与佛无别、觉性与佛无别、法性与佛无别的这个真相。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真相,让我们去体验,体验这种诸佛世尊的功德行为,不可思议的清净法界、圆满法界、无碍法界、安稳十方的这种大光明世界的一个真相、功德,所谓的不二随顺入佛光明境地。

我们在这个地方来随顺这个教法,去让我们那个妄想的习惯生起之时,我们能去觉悟它、接受它,不断地接受、觉悟,觉悟、接受。觉悟它如幻、如梦、无常、缘生缘灭,使我们在无始以来的这种颠倒妄想的业,来一个往生一个,来一个圆满一个,来一个清净一个,来一个安稳一个,所谓那四个“阿弥唎哆”让我们来实践,那称为念念清净、圆满、无碍、安顿。

我们会了解,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了解,阿弥陀佛以这个本誓,所谓的顺性立誓,以这个真相为本、立誓所行的大愿,来圆成法界众生的这样一个稀有法、难得法、难信的法,所以随顺得入。难信嘛,你就随顺得入啊,皈命得入啊,就完全契合它呀。

古人为什么翻译有礼拜、供养、赞叹这样的“南无”,这样的一个法、一个义、一个内涵呢?因为我们现在在许多主体的修行的环节中,大家都在提倡南无阿弥陀佛是供养,南无阿弥陀佛是结缘、是回向、是礼敬。

那我们择取《无量寿经》“佛告阿难,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皆共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一个果觉的回施,或者说佛愿力摄化的回施,或者佛的这种愿力成就众生的这样一个无修修的法。

这一点呢,我们可以查印光法师在净土五经中对《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这样的一个经典的提示,《无量寿经》讲的所谓“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这样一个教义。那我们只依止这个教义,就来提倡皈命、契如无量光寿。

因为在法的教授中,它必须得提出来我们这个法的源头、真正的源头,所谓的就是“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这是个教授方便。有这个方便,大家呢实践这个法则就没有丢根、没有丢本,会得到一个安乐住、一个无修修的一个缘起、无证证的一个缘起,不至于迷茫,不至于无法依止。我们依止这个地方,所谓的“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真正地给我们揭示了佛所讲无修修、无证证、无念念的这个佛教传承的无一法可得而圆证菩提的内容。

世人修法呢就多难缘、障点,就是自己想着自己得到什么了,自己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理解怎样,境界怎样,生命的自在力怎样。再多的这样的内容,这也是九界自力,未出九界自力的设置,都是可思议的、有修有证的这样一个九界法则,不是究竟圆满、无一法可得的又能拯济群萌的这个所谓的清净教法。不是究竟教法,不是清净教法,总有所执,所以若我执、若法执展现九界。

那有很多人说菩萨道中不是讲“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个中道修持,也不是超越生死轮回,也超越取证这样的一个法执吗?是啊,大乘菩萨道呢,过去判教判啊,就是所谓的有三乘判教的说法,有这个判法。阿弥陀佛这个教法呢就是所谓的只说一乘,只讲佛乘,唯一佛乘啊,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唯佛是念,传递给我们一个唯佛是念的教法。我们要了解了“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这个现行,那唯佛是念呢自然我们就会,举心动念我们自然就会南无阿弥陀佛。会不会呢?那大家有待于实践哪。

念不念都在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啥呢?命已经皈命于弥陀,已经彻底地皈命弥陀。为什么呢?阿弥陀佛就是法性不改的功德,就他的作用,我们被法性所持,我们认知了这一点,就离不开无量光寿的作用,那我们所念、所做、所行,皆离不开无量光寿的这种加持、这种内涵,离不开。因为无始以来一切众生未离法性的载负、摄化,所以“法性不改”这个不改、不移、不动正是真相啊,世间的真相啊,出世间的真相啊,一如的真相。

因为大家在过去实践法则中呢,我们会有种种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编排、自我意识的假设,或者自己认为自己: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证悟,有的人认为自己有正见,有人认为有自己的什么样的一个认为正确的择取。只要有我执的这种内容就是可思议的,可思议的造作、可思议的法界、可思议的行为,造成了我们的习惯,就是我们一谈起,就是自己的见闻觉知。

所以佛一说付法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无非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就不了解这个什么“法法何曾法”,不了解这个所谓的无一法可得——燃灯古佛予授记的这样一个真相,不能在性空缘起上运用,只能在自己这个所谓的无明我执上,这个缘起上去缘生缘灭地法的实践,去作为,所以不能圆成佛道啊。

因为没有发这个无上心哪,就是没有认识真相,无上心无从发起。那我们要是这样的习惯长期以来这样去作为,那还是迷失在法外,就是说的佛法法外。那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这个报德回施,认识了法性不改的真相,那法性不改就能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那我们就能真正地发无上心。因为我们的心即佛心哪,佛心即自心哪,无二无别,与法性契合,与佛的果地觉契合,与真相契合。

那我们就接受了阿弥陀佛这个弥陀信仰的一个传递,那我们就是一个“正觉华化生”的一个远离了父母生身,就是即父母生身、远离了父母生身的业力的纠缠,顿超九界。无始以来的业永不纠结,觉悟于此,不再纠结于此了,解脱于此,善用于此,不再沉浸在九界业中,说善觉悟于此,善运用于此,了解真相。

那我们还看文字。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那这三句就是一个法的授受,法的一个教育,或者法的一个传递,所谓的即下现行,或即下新生,或即下用心。即下现行最简单啊,“即下现行,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

当然我们顺着来读诵,一点问题也没有,契如无量光寿,法性不改,即下现行。那就是承前继后的一句话,“即下现行”。

“阿弥唎都.婆毗”,即下现行,无量光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清净法界。

“阿弥唎哆.悉耽婆毗”,无量义利圆满一切依正二报,成熟情器世间。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无量应化无碍接引众生回归无量光佛刹。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无量寿真如法性,安顿有情。

“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唎.娑婆诃”,阿弥陀佛这个西方刹土啊,接引一切众生一生成办无上菩提,展转教化世间,无有穷尽。

那么这个翻译的目的是让大家承接这样一个教法,去念诵它,了解它的作用,再去深入实践,体验我们不可言说的真实内涵。这言说就是建立一个方便,让大家承接这个教育,所谓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教育,来实践它,乃至说守护它、传递它。

那我们的这个所谓实践南无阿弥陀佛的教法这样一个念佛的实践,就是所谓的净土实践,就是“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一个文殊大愿或者智者的大愿呢,那我们就能在以后的念佛中来实践,回施众生圆成佛道,那就不是为自己。

因为法性不改故,认识了真相,说一切造作、一切作为没有实际的内涵,皆是如梦如幻。那我们再有作为呢,就是为了提醒那些执著于认为业相真有、实有得失的有情们,我们来用这个无量光寿的这种圆满果地觉的回施,来回施众生,所谓的展转回施、展转教化,那我们的这种修学的作为,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为利有情念佛。那我们再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就是所谓的劝令有情即下现行。干什么呢?觉悟、认知“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以此自利究竟、利他方便,像《往生论》所讲出入功德疾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这三段的主题啊,一个讲的就是所谓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的这个教法,就是所谓的“即下现行,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这个教授很重要。

后面呢讲四个“阿弥唎哆”,给我们来宣化契如无量光寿的作用,所谓的清净、圆满、无碍、安顿十方,果地觉的真正的内容所在,让我们去充分地体验这个果地觉,入功德。这个入功德是入佛的功德,入阿弥陀佛圆满报德、清净法身、无碍分化、法性安顿。

那后面这四句呢,抉择这样的教法广传法界四维上下,一生成办的这个大事因缘的传递。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个作为,或者说以本愿回施众生、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这样一个报德接引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稀有法,广利有情。那我们再念诵这样一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有这样的法的接受、法的利益的实践与法的传递。

后四句就是所谓的流布分,怎么来传播,怎么来流布。四个“阿弥唎哆”,给我们讲的所谓教法的这种果地觉的内涵,让我们体验佛的果地觉,让我们在这种清净、圆满、无碍、安顿十方的功德力,体验这种功德力,让我们的生命实践、体验这样的功德力。那前三句就给我们来授这个法。

那我们要去持诵,如此地持诵这个真言,若干遍也好啊,持诵一遍也好,持诵三十万遍、一百万遍也好,功德无异。接受了这个法,那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障碍,我们念佛陀没有障碍,念布达没有障碍,乃至说来念龙树菩萨没有障碍,乃至念这个教法的传承的任何一个环节,那都能完整地被这个法的体系所摄化。

当然在这个《不可思议神通传》的提示中呢,希望大家能每天最少念二十一遍。要按照《不可思议神通传》那种提示念二十一遍,可能来作为我们终身的守护,那就把这个传承简单地接受下来了。晨嚼齿木啊,整束身心哪,去持诵这个二十一遍,应该不是难事。

因为这个学习呢,主体的材料引发的,还是因为《不可思议神通传》。在最早期学习这个往生咒,还是根据这个《不可思议神通传》来持念的。因为那里面提到的净土的大德们都持这个所谓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神咒,大家就来持诵,来劝化一切实践净土教法的人们,能完整地接受这个传承。所以呢,把我们的往生事业、自他往生的事业、或者说得见真相成就菩提的事业得以圆满,有这样一个法则可依。

因为真言的这种不翻呢,大家知道陀罗尼是不翻。那大家要在学习这个陀罗尼中呢,在教授过程中是需要讲解翻译的。我们念诵中,可以念它这个陀罗尼的文句,不必要念它的翻译的内容,翻译内容是我们要记忆于心,一个法的指导。

陀罗尼是一个在九界中可以共同宣化的一个共同语言,跟佛相应、跟莲友们相应的一个、跟这个法的体系相应的一个共同的一个秘密语,唯有实践者知的一个秘密语。

那我们下面莲友们去持诵呢,就可以按照这个,就我们汉地显教这个文字,没问题的,不需要去追求它什么什么,因为显教的这个读音呢,就是没有问题的读音。你不用管它,因为佛教呢,从来没有是非的这种对错的这种树立。因为过去有人传播这个咒陀罗尼或真言陀罗尼呢,会要求你读的这个音要准、断句要准,那干什么呢?是他们认为这个咒语需要那样的一个传承。

显教中的这个传承啊,不管是义陀罗尼,或者法陀罗尼,或者忍陀罗尼呢,它没有那个要求。它不判定它的是非,只要有这个教义传承、法性不改的事实,那我们这么念诵,都会来跟这个教法体系有个完整的连接。你不要畏惧,一点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以前在实践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过程中呢,并不是说我要去验证什么,但有很多。尤其实践过有禅定的人,有一些或者说感知力的一些善知识,或者说有一些梦境的什么人们,我在持诵的时候,我们后面见面交流,他们都会说你怎么样怎么样,会看到什么样的境相,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一个实践者、成就者等等,实际都是因为这个咒力或者说这个陀罗尼句的实践造成的一些作用力。

我在实践中,我充分体验了我们就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法的实践者,但一旦入法流,与这个法连接上了,那阿弥陀佛的功德、果地觉的回施,往生咒的教化内容,会在我们生命中无疑地、没有疏漏地、完整地会展现出来。

那重在我们大家去实践,要实践,有认真实践,所谓的法喜就会充满我们实践这个法的过程,那就有法喜,就所谓的光明喜悦。因为这个所谓的法性不动啊,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轻安、喜悦乃至等持力。那我们于此要无著无染,善用无著无染,一旦染著,那就堕魔眷属,就会产生这种法执的增上慢的恶业。所以这一点,我们在实践这个法中呢,任何的境界、任何的因缘都是如梦如幻,不可滞留,勿需喜悲。

所以呢很多人持往生咒啊,以前很多莲友持往生咒,就会见到很多战争死亡的人哪,战场啊,过去去世的亲人哪。因为我们要是念这个“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念这样的真言呢,这些生命都会随着这样的一个法性不改的功德融入无量光寿,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不断地这样持诵,慢慢地,境界呢按照世间人所说呢,慢慢地,境界就越来越多吉祥的,越来越多人们喜欢的那些所谓的现象。

但这不可追逐,一定要知道法性不改,我们无染无著,这是修行的要点,实践这个法的要点,关键所在。它会境界发生些变化,会有一些境界,这都没什么,没境界也正常,只要你去持诵。

那说持诵多少呢?就是二十一遍。我们每一个莲友呢要愿意实践这个法,二十一遍是必要的,就不是个要求的要求吧,这样呢我们有实践运用它的机会。不是以遍数为实,最主要是让大家熟悉这样一个“法性不改,持一切契如无量光寿”的心地的实践、新生的实践,一个新生的再现的一个关键法则。

欲获得新生,就要去实践它。不实践它,你说,“哦,我知道这个道理了”,那你就画饼充饥,没有实际的作用;你实践它,就是那就人拿着饼子,自己真吃到自己口里了,就能除去饥饿,那我们要去体验、实践。

说这个一天二十一遍的实践呢,希望诸位莲友在下去呢,能有这样一个对自己的一个愿望吧、一个要求,能一天中最少实践二十一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好,时间到,谢谢大家。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