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我们每个现缘中,没有说什么样是特定的佛法,什么样是不特定的佛法——我们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恰如其分就是佛法。通过自心来觉悟人生,通过自心解决一个事情来明确自心,来欢喜地清晰地面对与解决它,不让它阻碍我们,在每一个事情面前都行得无碍、行得喜悦、行得自主,就有佛法、佛法的利益、佛法的作用;就能把我们无始以来、多生以来、现生以来、多年以来、多日以来、多时以来所积攒的困惑、障碍处理在每个当下,处理在每个现缘中。
自心与万事皆如琉璃光一样影畅表里
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愿力、所亲证的果地觉悟,就有这样的实质内容与作用。我们每个人也可以用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思议的愿力、心力使自己的心力、愿力纯熟起来,有一个喜悦的人生,做喜悦的自我把持者。在每一个问题现前之时把它清晰地无碍地解决掉,清晰地无碍地运用它,主动地透视地面对它,无所畏惧地面对它。我们作为一个人,人生都很短暂,很多苦乐逼迫会伤害我们。我们在人生中主动起来、明了起来,请法打七就为了使我们主动明了地认识人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现在、当下。
过去已经过去了,你染著它只带来负重,不染著它十分显白、清亮、真实。当下无挂无碍,正确面对,无所畏惧,你就十分安乐。未来还没有现前,对未来的期盼往往造成迷茫,所以也放下对未来的期盼,守护当下的清净与自主,无畏地面对当下,你就是一个平和真实的人、正知的人、有智慧的人。
打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每一个当下、当事来运用佛法,运用佛的力量、愿望、心智解决我们多生多世以来积累的业障或者不能认知、不能出离、不能消除的障碍。通过大家的念诵力、诸佛的加持力、愿力、认知力,使我们一一地识破它、逾越它,了知它本来无自性的原本状态。每一个事情原本没有障碍,原本都是清净的,但我们在执著、染著、不断的虚妄繁衍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尘垢、扭曲、痛苦与被迫。我们要把这些痛苦被迫放得下,怎么放下?识其本质!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本来就是我们大家的心,也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质,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琉璃光,影畅表里。我们的心本来得不到也失不去。
哪个人的心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某人是坏人、某人是好人、某人有智慧、某人很愚痴、某人很善良、某人嗔恨心大……但这是某阶段、某一时的表达,不是就那样永恒不变。若事物永恒不变,你是女人就永远是女人,你是老人就永远是老人,年青人永远是年青人……这不可能。时代在变化,我们人心感知也在变化,但都是无常无我的。无常无我不可实执,它本身是影畅表里,无有自性。
实际药师是治疗我们,我们本质的心能治疗我们现前的病。什么病?固执!把一个事情当成死的、确定的,不允许它改变。这种心理是强制心理,给你带来很多痛苦,也给你强制的对象带来痛苦。学佛人就要走出这种强制自己心、强制他人心的业,放得下,识得破,解放出来——自己解放自己,也要解放周边有情,令我们大家真正离苦得乐。
这个强迫心理十分苦,不管你冠上什么好名字。好比有人说我是学佛的,这个人不好,犯戒了——他就强制这个人,他很苦,被强制的人也很痛苦。所以佛教有戒律,犯错误了,他就劝导他:犯错误给自己带来伤害,给他人带来伤害,应该忏悔。所以知犯者应劝犯者忏悔。现在人不是这样——犯过失,就是坏人;犯戒、破戒,就是糟糕人——把他定死了,不允许他改正。不允许者很苦,被不允许者也很苦。这样不是智慧者所行。佛教中有很慈悲广大的因缘,正确的善良的你去做了,发扬光大;错误的或者不相应的,应该提出来,令其改变,令其得安乐。要不然大家就给一个压力的制约。
所以我们学佛人的心要像琉璃光一样影畅表里,内外透明,没有那种强制自心、强制自己、强制他人的执著,这种强制会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亏欠。你这样思维观察:所有痛苦来源于自身自心的强制、确定,强制别人,给别人表达出来——这种强制是万苦之本,就是皆因妄想执著带来的苦、带来的无明。
生老病死只是过程,人人本来健康宽松
“药师”二字实是我们本性之光、自性之光、具足之光。药师七佛世尊给我们证实了什么?就是我们人人本来没有病,人人本来健康——你本来应该是健康的!病是什么?是虚妄执著造就出来的,是强制造就出来的——你故意造出来的!人都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本来可以不当作病,当作一个过程,但你把老当成害怕的事情,说不要老、不要老……但一天天地还在衰老,直至死亡。这是一个过程,你知道无常无我,这是必然的,你反而放心了,你就很松散很自得。
要不然你就拼命锻练。我接触过国内几个练体操的人,他们四十来岁死掉了。因果与生死是直接联系的,而不是说我们锻炼什么。有人说吃药能使人长寿,有人说锻练能使人长寿……有个健康的心理、普通的心理、看到一切过程皆无常无我的心理,这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是没有死的。没有死是我们智慧的本源心智,是没有老、没有病。我们的色身是无常无我的,都会老掉、死掉,这是决定无疑的。你不用再找办法,也不用再打主意,你放弃这个主意就对了,心里就坦荡了。把这有限的生命做出一点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己的事情。有一个善良的宽松的心理,先要原谅自己。你拼命地为自己,想活一百岁,结果你在拼命时候它会背弃你,它会病掉、老死。
这样你就踏实了。这个有限的生命,宽容它,让它正确地不畏惧地面对老、面对病、面对死,坦坦荡荡地面对老、病、死,坦坦荡荡地面对自己周边的变化。这样活得宽松,你就是琉璃光,你就是表里一如,你就会得安乐。这样我们打七有意义了,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我们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延什么寿?你再念,这个色身多说一百岁就死掉了。我们难得见到百岁老人,一般七八十岁就没了,甚至更小就没了,十几二十几岁死掉的也到处都有。
我们的生命在做些什么?还愚痴地拼命地为自己色身在索取,为它奔波,为它化妆,为它劳动,为它资养,结果它唯一报答你的就是病、老、死!老,决定会天天老;病,一定会出现;死亡,决定跟随——你一定要确定这些东西!若不确定你会欺骗自己,然后为这个欺骗服务,做到老死,送到火葬场里,你看着它它成灰了,你就会苦。
所以我们拿这个有限的生命,原谅它,让它做一点宽松的事情,让它做一些对自身、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怎么对待自身?要原谅它、宽松它,不要怕它老,不要怕它病,更不要怕它死。它会老、会病、还会死,但你要理解它,要宽容它,不要说我把它搞得不老、不病、不死……那真是个大的玩笑、大的妄心。千百万年来人们在作这个努力,希望不老、不病、不死,但是自古以来人人都是生老病死。
世尊早看到这一点了,所以告诉我们药师琉璃光如来。什么如来?要了解这种心理、这种业相,你就是个智慧的人,你就了解我们这个愿望。来看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我们就知道也是我们的愿望,什么愿望?不怕自己老,不怕自己病,也不怕自己死;在自己未有老、未有病、未有死、还能做事情的时候,多做一点宽松自己、原谅自己的事情,就是允许它老、允许它病、允许它死,就是不要怕它老,不要怕它病,不要怕它死,来面对世间。这十分重要,要不然你会走一个思想的弯路。
这时候你再看佛陀的愿望,就明白佛陀为什么发这样的愿,是为众生而成佛!为饶益有情而成佛!光耀世间而成佛!为众生离苦、为众生健康而成佛!现在许多人到寺院是为了自己搞名堂、求健康、求家庭和睦——最大的和睦你先要宽容你自己。平时若不尊重自己、不宽容自己,平和不得。要宽容自己、理解自己、尊重自己,你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别人,你也一定会尊重别人,你不得不尊重别人,你没有理由不尊重别人。我们不尊重自己才会不尊重他人,不信赖自己才会不信赖他人。你诚实了、如实了,信赖一定会在周边建立。
不欺骗之心,永远不会有欺骗
在西方有个故事。我们都知道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在古埃及有个最古老的文明故事,讲一个永远没有被欺骗的人。我小时候读书,也看过一本《列子》,讲中国古代一个信赖别人、不受欺负的人的故事。他信赖的时候入火不焚、处高不堕、入水不溺,就是摔不死、烧不烂、淹不死,因为他信赖别人。后来他因为知道别人骗他,学精明了,也开始怕火、怕水、怕高了,这是他不信赖造成的结果。
埃及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魔鬼欺骗城,谁到那里都会被骗。他们主要事情是相互欺骗,把欺骗当成一种生活规范,所有人没有不受欺骗的,像一个大的欺骗机制一样。唯有一个人在那生活了十几年没有受过欺骗,很多人认为他没有受过欺骗,他也认为自己没有受过欺骗。他就把他不受欺骗的口诀写在一个石碑上,随他一起下葬了。后来有一个旅行家想了解怎么才能不被欺骗?他就到这个地方居住,用尽种种办法以换取大家信赖,结果总是不断地被欺骗,一直没有找到被欺骗的原因。他说把这个不被欺骗人的碑取出来看看写了什么?他把碑取出来,这上面只有一句话。因为在这个城市,人的心在欺骗,所以看到的事相都在欺骗,整个机制就是欺骗。这碑上只有一句话——不欺骗之心,永远不会有欺骗。
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人要知道:要有一个觉悟的心、自尊的心,你永远是自尊的,真正的自尊。佛陀的愿望为什么真实不虚?他用愿来代表事相,凡夫有情都是颠倒妄想,都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佛陀不用事相来取用我们,他只看心愿,他把他的心愿照耀我们,引导我们这些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众生来认识自心、了解自心,用真诚清净的心做事情。而不是看我们的事相或业缘——要看我们的业相、业缘,永远没法放过我们,也永远没法成就我们。
何以故?我们的业已经成为事实,我们在娑婆世界,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已成为我们现在的事实。假设佛陀看我们这些事实,我们永远没法度脱,永远沉沦在这些事实或者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中。所以佛陀以他无碍的愿力照耀我们、回施我们,以唤醒我们心中如实的本质的愿望,就是自性的愿望、佛性的愿望,我们就得到度脱,得到成佛。这实在是大家应该审视的发心!
我们若不这样发心,永远无以成就。要怀疑众生的事相、他人的事相,你永远会被欺骗、会被欺辱、会被伤害。要知道自己如实的心愿中是如实的结果,你会影响周边有情,不被周边事相所影响、所侵夺、所动摇,所以常能转境而不被境转。我们打七的目的就是建立发心,重视发心,认识发心,尊重我们的发心,抉择自心,永远再也不动摇了!
这时候再来看世间有情、凡夫有情,就具足悲悯,具足无染无著。无染无著就是智慧心,千变万化总是不染著。何以故?众生虽然千变万化莫不是事相之和合,无有实质;劝化业相有情走出业相的逼迫与障碍,不会为众生业相而沉沦。这样你作为一个佛子,就有所成就,就会用种种慈悲方便饶益这些沉浸在事相或者业缘中的苦难有情,令其出离,令其成就菩提。这样我们打七十分有意义,十分有利益,是利益相报。若是贪嗔痴慢疑现报,你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就这样无穷地纠缠下去,无有清晰的出离机会。我们学佛就要在现生中、这一生中、打七这一刻中把这个心搞明白。
搞不明白我要读这个心。为什么要有一颗佛心?为什么我有凡夫心?凡夫心为什么苦?为什么沉沦?佛心究竟是什么心?佛愿究竟是什么愿?佛愿的力量究竟何在?我们能不能用佛愿作自心?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来用?每个人的心是什么样的心?我们应该是佛心啊!应该是无畏的心、琉璃光的心、影畅表里的心、能转化环境不被环境所转的心!要不然真辜负了自己,辜负了自己这个难得的机遇。
了解自心是学佛的根本
常住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方便,有这样温暖的环境让我们来交流,看看这个心,实在是大家的福报!实在是你的福报!因为我们平时不认识自己的心,也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心,没有机会看这个心。可能我们也在念佛、拜佛,但是了解自心的机会十分少。了解自心是学佛的根本!若不了解这个心、自己的心愿,你再学佛,也会走得很远很远,不相应。
虽然开示时间是四十五分钟,但我很尊重大家的机会。这次打七我们没有太多的磨合与商量,这是大家的因缘,也挺好。佛法的机制就是大家的需要,也是大家的福报,就这样子了,能做到这样很好了。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心,一人得度脱;两人知道自己的心,两人得度脱;不要管其他人的事,你要管自己的心念,有三人、四人、五人那真是了不起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时一个人成佛,度脱了多少众生啊!就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心,辅佐了多少人啊!一直到末法一万岁中,释迦文法还在传播,还在度化着我们。
一万年,就是一百年减一岁,一万年减一百岁。这一百岁就不够了,在增劫到人寿三十岁还有释迦佛教法——减到人寿十岁,再增到人寿三十岁,释迦牟尼佛的教化还在传播中。我们大家在人寿最卑劣的生命中,释迦文佛还在教育我们,这的确是福报。我们闻到的经典,是贤劫中释迦文佛在人寿百岁时所宣化。现在在减劫中,人寿七十岁、六十岁的都有,百年减一岁、百年减一岁……减到一万年以后,释迦文教法泯灭了。再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弥勒佛降世,人身高最低也是二十四米。人寿最低时人高一肘、马大如狗,就是那时候骑的马像现在的狗这么大。这样减下去,在减劫中就是我们人心越来越迷失、越来越迷茫。
智者明白自己的心,就会走出这种迷茫,不再被环境和业相所缠缚。早作一个智慧者,就少受一天罪;晚作智慧者,你就晚一天得解脱。所以各个争先知自心,走出困惑,不落后于他人,做一个智者、悲者,不应该再沉沦了!你再沉沦下去越来越苦!你放心吧,会越来越苦。到人寿八万四千岁,没有一个人会半路死掉,都活满八万四千岁,其他任何疾病都没有。你看我们现在有多少疾病?感冒了都是灾难病,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还有人得癌症,无量无边的病到一起,很苦的。
现在还不警觉自己,不光病,还会老、还会死,陷在里边真是苦也无涯!怕是我们陷到里边无有出期啊,菩萨们!沉沦今生就罢了,就怕后面是无尽果报,相互缠缚无有出期啊!那真是苦了!我们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啊!闻法不闻法尚不可知啊!你还有没有机会闻法?我真不知道。人身十分难得,刹那之间,转念即失。不相信你到火葬场里看一看,那地方什么样人都有,男女老少。有人认为老年人才去火葬场,不是,黄泉路上无老少,什么人都有,你拉开那些单子看看。
学佛要发佛的誓愿,要做佛的事业
我小时候在医院长大,调皮的时间经常去太平间,把那个单子掀开一看——那时太平间没有冰柜,只是盖很高的房子,很阴森,小孩子也去太平间玩——拉开单子一看,老的少的什么样都有。往往我们想象中死的只有老人——不是的!真想体会到死亡的逼迫就到医院里看看、到太平间里看看、到火葬场看看,在死人堆里修持无常无我,修持修持出离心。
我们现在人多在安逸的地方修行。过去的出家人要在冢边、树下、坟墓旁边坐一坐,体会体会生死无常。学佛人不能麻痹自己,不能贪图一些我念念佛我就安稳了、我就越来越好了——那你一定是在欺骗自己。我们在一步步地走向刑场,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人都是这样的,你放心吧,你念一千句一万句也是这样的结果。
要不然我们会生不正见,以无常身为有常,期待有常,以苦为乐,那样我们能不能真正逾越了善恶、是非、无常、对待,不再被境转?你心中真正生起正见之乐、正定之乐、出离之乐、慈悲智慧之乐,那真是乐,那个乐真实不虚。我们在世俗中对待心智中求健康不健康、求吉祥不吉祥,不能真正有乐,不能有真正的喜悦。
为了这次法会,当家师专程去海城把我请来,给大家结这么个缘。这六天也好、七天也好,一瞬间就过去了。我们在这几天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搞得明白、运用得清楚,就看药师佛本愿了,药师佛的愿就是你的愿了,你就能明白自心了——真心,一个真心。我们的贪图安逸、贪图长寿、贪图家庭顺利,可能是个妄心。你可以观察。若说我就是来求长寿、求健康、求吉祥的,什么叫真正的吉祥?什么叫真正的健康?你一定要认识清楚!
我们一定要正面对佛法,这样大家的机遇是真实的,是不可思议的。真正的佛法是但明自心,无染无著,所立大愿,明立世间,利益有情,令其回归三宝——那真正是学佛的人,学佛要做佛啊!学佛要发佛的誓愿,要做佛的事业!
我们念药师真言咒心“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没揭谛莎诃”。那一年我们在这里念过,在海城三学寺念过。在三学寺打七时候,有一个老师,原来住院医药费一年要几万块钱,打完药师七就很少有医药费了。我们要真正用喜悦的心、无染著的心去念佛,反而健康了。那个调子比较喜悦,希望大家在诵经、念佛、拜佛的时间要用喜悦的心、轻松的心、明了自主的心、利益社会的心,那样来念十分有意义了。
……
大家见我一次很难,我见大家也很难,尤其在一起谈论佛法最难!其他没有好坏,就是谈论佛法最难。要不是谈论佛法,大街上到处都是人,见任何人都容易,因为不谈论佛法,都是容易。一旦谈论佛法,这个机会难之又难。外边千千万万个人,什么样人都见过,但大家坐下来谈论佛法,认认真真的、尊重的、用几天时间谈论佛法,是最难的!哪怕一天用十分钟来认真谈一次佛法就很难。不相信你观察观察,我们几十年没有这样机会了。我很尊重大家,也尊重自己,大家给我结一个法缘,或者说给大家交流佛法的这个机制。
有些居士问修破瓦法的问题。我们汉地五十年代有一个禅师,他的事情我很受震惊,因为我接触过。虚云老和尚在世的时候,他是一个禅堂的班首师父,在禅堂一上座可以一星期不下座。解放以后他还是参禅打坐,后来接触到藏传佛法,开始学破瓦法,在拉萨灌顶,学了十年。我到鸡足山时,有个菩萨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看看他,要和我谈一谈。我就去看他。那时他已经病倒了大概半年时间,吃不下饭,肚子很大,脖子很瘦,像个饿鬼一样;瘫在那地方,屋里气味很难闻,长时间没有剃发,也没有洗过。我帮他剃剃头、洗洗脸。我说我马上要闭关了,来看看你,你有什么就跟我讲,需要什么就跟我讲。
他很虚弱,我看他周围有那么多吃的,就给他拿,问他吃什么?他说我都吃不下,就靠在床上。我说你的功夫呢?也学了十年破瓦法,你的功夫在哪个地方?你的禅定功夫呢?他说没了,没用了!我就打了他一下,很重地打了一下。他年纪很大,当时不激励他,我怕把他毁了,一辈子的修行就迷失了。我说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吗?他就坐起来,他说我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了,但佛力我没法再否定,我再否定佛力我就没有依靠了!他以前是禅堂的班首,腿上功夫特别好,一搭就搭上了。这个修持功夫不可思议,但这个功夫在病业面前没法了,禅定功夫不顶用了,破瓦法不顶用了,无力,衰败!我见过许多病人都这样,正念不能提起。为什么不能提起来?业力成熟,他迷失了,一个饿就把他饿完了。
我和他说你相信阿弥陀佛接引你的愿力吗?他说我只能信了,我没有路了,不得不信,没有路了!他一辈子的修行,愿还是有的,一提他就靠上了——这是佛法的力,把佛愿当成你自己的心,所有恶业善业全都不管它,把整个生命都放到这个愿力的实践上、愿力的追随回归上。我和这位菩萨说我马上要闭关了,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不要保留。他说一提到有佛愿力,心里踏实了;甚至饿也好、苦也好,都踏实了。这些年的修法都没有究竟踏实,还是我执我见,修了十年破瓦法。我问他为什么用不上功夫?他说没有力量了,但一提到佛的愿力他能坐起来了——佛的愿力一加持令他坐起来了!我当时感到很震惊,因为他自身的业力,他管不住自己,他并不是没有修行。
像《普贤行愿品》里讲我们到临命终时什么都会散坏的[1]。我不是干扰大家修持法则,但你切莫把接度方便当究竟,那你就惨了。因为现在人急于功利,急于自我修持,而昧失了根本的真心,怕是生死不了,耽误你一生!大家学什么法我决不干涉,但一定知道种种法就是方便,法如筏喻,无外乎令你度脱生死苦海,令你进趣无造无作之自心,真正的一时安住。
要不然我们把法当成一个果地,把过度当成一个真实,就会出现大问题——把过度的东西当成大小是非的根本,不断的转化。今天说桥很厉害去走桥;一看有人坐筏,就跳到筏上去;看有人坐船就说我坐船上去;一看有人游泳就游泳去,可能淹死了也没过河。这都是个方便,到彼岸才是真实利益。
不要把方法当作高低大小来攀比,不断地在变化。方法只有一个目的——解决你的生死烦恼问题。一天学一个法不见得能解决生死问题,一个法深入实践,一定能了生死。那时候千法万法都可以学、可以修、可以用。要不然学多了,迷惑了,用攀高的心一边做一边苦一边累。若真正踏实了、无畏了、究竟了,你学一切法,利一切众生。莫在法中求高低,妄自攀缘,饱受轮回之苦,徒增骄慢。贪高,说这个法厉害、那个法特殊——若有贪心,随后就是轮回。
善知识们啊!学佛一定要解决自己的生死烦恼问题,不可泛泛草草地去今天这个、明天那个。那不是不行,怕你搭上功夫!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开示
问:祈请师父开示往生咒。
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师诵八遍),他本来就是无染无著心智的启发,无对无待。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净者,无对无待,光明遍照之主,具足悲智之主,无上菩提心之主。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总持一切法,总持一切心,总持一切果,总领一切众生。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拔一切业障,这个业障不需要拔,实际业障本身就具足佛法利益,佛法的利益就显示在业障现前时。比如说我知道自己虚假,本身这就是利益;我能知道自己骄慢,这本身就是利益,就是出离心;我认识到自己以前骄慢、我认识到恶业,一定是出离心,不要在这之外再找出离心。这样无对无待地感恩佛法,感恩自心,感恩有情,知道感恩,知道我知我见都是骄慢。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无得无失的称念,无染无著的称念。你业障泛出来,无染无著;没有泛出来,无染无著;它泛出来了,无染无著,本来也染著不了。我见到了事,我生起了烦恼,皆是妄想,正是这时候才能去掉,认识妄想,妄想本身不可得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念它三十万遍,决定成就菩提的,这是龙树菩萨给我们许的愿。你念三十万遍不行就找龙树菩萨去,不行我就念一百万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拔除业障,你怎么不让我拔除业障呢?
我们一切凡夫的自我皆是妄想、骄慢。我们修不出自我,只能放下自我,本来是无我的——法中无我,得自在;法中无我,得光明;法中无我,得解脱。我们的我、我的知见、我的感知都要逾越出来,就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就是要破除我知我见、我正念不正念、清净不清净,是在无我心智中清净地称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就真正是具足正信者。我希望人人都念一念,因为这是我们末世的一个特别清净的普遍的教言,能令我们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师诵七遍),你就这样无前无后、无得无失地称念,所有的得失善恶感知轻轻地放下,直念下去,不要畏惧!不要烦恼我的业习、我的想法,不要畏惧。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