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01

一年一度的安居我们今天正式开始。过去不管是比丘比丘尼还是在寺庙里居住的修行者,在这九十日中都是用功办道的好时节、好因缘,就是我们与释迦佛乃至贤劫最后一尊佛、现在韦陀菩萨,来共同守护与实践心地教法的殊胜时刻。

依大乘教言说,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样尊贵。我们特别突出提示安居日之难得,是其环境与时间集中,以及教法交流这个加持力产生的特质。从业报差别中我们不得不谈业报差别的变化的特质的支持,就是因缘力、境界力或者串习力的支持。

无量寿会如来种性,果觉因心现行运用

这一节课想给大家汇报汇报我的想法。往年都有这样一节课,择取一篇文章或者经论给大家剖析。年复一年学习形成了一种习惯。但这个学习与运用有没有距离?我们通过观察与交流,可能学习的与日常生活中一些环节还会有脱钩现象。

今年原本我准备了题目,就是想给大家提示“种性”。我们去年把“如实知自心”作了学习,就是“无量寿如来会”。我们在无量寿如来会中这个心,就是佛种,也是一切众生之本——本自解脱、本来成就、本自圆满的依本回归,就是如来会的心地展现。在事实的业相中,过去的业习种子还在每一个现前大众心智中起作用——种子与习惯还在指导着我们生命表现,就是身口意业。如来种性——我们真正了解了如来会是展示一切众生本际光明之聚会,或者说本来具足、本自清净的聚会的展示、抉择,这是种性安立。种性的作用十分重要,就是我们现前身口意作为的表达。

我们从四种随顺觉性中可以认知。你观察自己在随顺觉性中处在哪一个阶段、哪一个状态?如圆觉经中讲,我们最初听闻善知识教诲,了知一切业相如幻不实,于得失、善恶、凡圣等对法计较中得以解脱,心念中得到解脱,得法眼净,审视世间能了达如幻,心智方便,会有调整自己身心的自由与方式方法——我们会有这样机遇,在心里法界中建立了这样机遇。

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所展示,也是让我们通过阿弥陀佛修德之回施,回归到法性功德上来。但在随顺过程中,我们的凡夫习气或者种子还在顽固起着作用。这个作用会阻碍我们得究竟解脱、究竟自在,就是正等正觉全体现前会受到一些习惯执著的扼杀、遏制、遮蔽。我们知道菩萨、登地菩萨乃至如来随顺觉性,净土教法实际是如来随顺觉性的真实展现,是如来种性的真实作用。

这在四力中是心力作用。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之事实,凡夫在无明蒙蔽、业习蒙蔽下给他一个否认。这个否认造成十方、十法界的分别,这个分别就是业报的差别——业报如梦如幻,必不可得,无有究竟事实,缘生缘灭。

我们接受阿弥陀佛圆满究竟的回施,接受教法的启迪、印契,有没有这个种性的作用?今年我们能不能在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种性认知上把现行烦恼清晰认识?清晰地在现行中了知我们这些现行烦恼。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怎么运用现行烦恼、现行执著、分别,使身口意得到真正回归,真正展示如来种性的作用?我们常听到说法华经四句偈: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佛说无量教法,包括权实教法,我们都经常听闻,但要知道权实之别,即是种性之别。过去人常谈的有三种菩提心:声闻菩提心、菩萨菩提心、诸佛如来的菩提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一切念佛人皆以无上菩提心为依止!很多人读过无量寿经,经中说三辈往生中皆以无上菩提心为缘起,下辈往生亦不离无上菩提心。众生发无上菩提心似乎没有理由,或者找不到根源,或者找不到入手处。果地觉为因地心之回施、接引、印契,就可以使我们随佛愿力接引、报德给予、性德印契,让我们有认知本具、本净、法性清净这种无上菩提心的认知实践过程,是这样一个缘起。

一乘教但说无上心,声闻心菩萨心不谈。过去说五乘教,像华严经中讲,有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教诲。世尊有权教,就是说五乘、三乘。唯有一乘是佛真实说,佛出世就为真实说而来。权教是顺应众生差别业报而设立的权巧接引。现在世间人学习与运用佛法,往往把权巧当成佛法根本教诲,迷失于权巧差别,各相抨击,相互争论。一乘教法中全然回归,九界同归,是法平等,法无高下,一切时处皆是众生本际光明、法性妙用,真实不虚。

了知一切众生本自清净、本源清净,人能在三乘教法中、佛陀果地教法中有清晰抉择。这个抉择能使自己的现行身口意、他人的现行身口意、共业的身口意、依正二报一时回入法界庄严,即是法界曼达。就是法界心会展示出来他的作用力,万法炳然,无一法可得。我们就能真正令身心得到究竟安乐住,在佛法妙用上能生起种种善巧。

今年这节课希望有这个机会,以前讲过现行果地觉——如实地让我们如来种性、果地觉在现行中起到作用。怎么来审思、了解与运用这个种子?这是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是没有,我们会吹牛、说闲话、混淆是非、说似是而非的东西,果地觉为因地心变成口头禅,大家相互以讹传讹地说一些无用的果地觉。

要把果地觉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每一个现行,就是让我们的意识、言说、作为真正在果地觉支持下起到作用。就是现行果地觉的事实的熏修,或者交流认知。不要说自己过去习气怎么样、他人业力怎么样,就在现行中看自己是不是依果地觉来真正导引身口意?在这里面清晰起来,纯熟起来。哪怕过去听说无数次,现在也要来运用果地觉指导自己的思维、言说、行为。不使果地觉为因地心成为泛滥说法,而是在思维、言说、作为中起到支持。那么我们的佛种或者如来种性就会在生命中、身口意中起到作用,依正二报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这个质的变化运用者能知能见。

像五念门所谈到,我们的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得入,入如来种性,以此种性能真正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是自利利他的实际作为,不是泛滥说法。如果把他挂得很高,谈起来就成为戏论或笑话,那是亵渎了这个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神圣机会。慢法轻法会使我们受无量业力欺辱,在业海中沉沦不堪。

这节课用什么形式来解决种性的认知?自身抉择!不谈别人,我们每个现前大众像去年那样相续着来如实知自心。过去可能说我知道善恶、是非、好坏或者我贪欲强、邪见强、嗔心强等等是知自心,现在一定要了知种性——是不是依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如来种性在我们生命中起到作用了!

警觉世俗种子包装,爱护有缘慈悲调柔

我经常听到人是非辩解,伤害人的意识用很多技巧去伤害别人、用很合理的说法去伤害别人,这就是恶性种子。他用很大技巧把佛法贴到伤害人的包装上,就像绸缎里面包着匕首。心里就是想伤害别人,但说的都是佛法。有人说僧团如何如何,有人说教法如何如何,有人说戒法如何如何,有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背后就是伤人,一念善心生起都没有,就是贪欲的种子、嗔心的种子、嫉妒的种子、名利的种子。一打开包装里面就是匕首,图穷匕首见,产生结果就是伤害人。为什么?不了解自己的种子。什么样种子?我们学佛用什么心念?用什么样心念来传说或者表达僧法、僧团、戒律、法则?

那是伤害之心,不是真正利他。法无定法,但以利生为方便,这是菩萨行。了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令生无上信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这是诸佛如来所传一乘教法。声闻以寂灭为乐,祝福回向,是为声闻种性。要不然我们学习是包装性的,内心种子或者因没有改变。包装改变了,内心的种子没有改变,不能知自心。你会被业习种子驱使着去做一些危害他人危害道场的事情。那在相续因果海中我们还是各自承担,无有替代者。

这不是因果威胁,这是未出因果者的必然果报。我们真正依如来种性,了知一切造作如幻,何必伤害别人?何必伤害自己?没有理由!他没有那种理由、伤害与技巧,嫉妒与仇恨的理由找不到。在我们业习中有充分理由伤害别人,有充分理由去怀疑、诋毁或者种种因缘。因为无始以来业习使然,无明蒙蔽的结果,这是必然的一个事实。

我经常看到一群人伤害一个人。因为对某个人有仇恨、有意见、有不满的看法,一群人攻击一个人。这个人会发懵,说我怎么啦?然后他说僧团怎么样怎么样。过去僧团是什么样?释迦佛所有僧团是为令受伤众生得到成熟、得到愈合、得到健康、得到圆满回归,这是僧团;使人健康成长直至成就菩提,是僧团。没有说拿刀拿斧子砍人的。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用僧团或者团体名义去伤害一个人?种子问题。

不说好坏,只说觉与迷,只说这个事相——你在这个种子中会拿种种所谓法则去达成个人业习愿望。这是什么样种性?就是所谓佛皈依我、法皈依我、僧皈依我。干什么?完成自己私欲!这不是如来种性,是换包装——把自己的凡夫业习包装在佛法里面,内容一点点改变都没有。若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警觉于此,实在辜负了我们出家或者修行的胜缘,辜负了听闻净土教法无上教诲的大机。

我们每一个有情过去如何没有意义,你现在要做什么?尤其在净土教法中,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能不能就此作为起步?以今年安居作为起步?摒弃过去所有善恶、是非、凡圣、如法不如法等种种作业执著,以如来种性,即是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照了觉知我们身口意的作为。这是真正修行者,不是口头革命派,也不是包装。我们没必要换包装!换再好包装,如果你的种性不改变,那些包装也毫无价值。包装会被因果、时间拆穿——一拆开还是老一套,苦不堪言,自己饱受其苦,无能替代。主要是不能替代!这是让人悲悯、让人无奈的事情。

一切诸佛菩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悲悯世间,正是因为我们颠倒妄想的迷失、固化,这才是悲悯之处。我们在本质上与佛陀没有差别,他才悲悯我们;要是有差别,他悲悯你干什么?你就应该受这样果报,他悲悯你干什么?是你明明有觉性,明明有法性,本具与佛无二无别的如实的事实的内涵,却枉受其苦,佛菩萨才悲悯我们。

就是我们对种性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也就是用心角度出现了偏差。很多人把聪明、心计或者嫉妒、仇恨、技巧当成佛法,那与佛法一点关系没有。你在世间有这样那样的很多技巧,终将散坏。因为一切有为皆是无常无我,一定会散坏,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费了那么多心机与作为,最后还是散坏。散坏过程中你会痛苦,因为你用心机了。就是众生的机巧,这个机巧会给自己带来苦,就是果不对称。一切恶报都是果不对称事——你的想法很好,结果恶报出现了。像世间人行贪嗔痴慢疑,没有人要把自己弄个坏结果。尤其是聪明人,根本不想自己有坏结果,认为不可能有坏结果、永远不会有坏结果,但是种性择错了!十法界可以说是十种种性现前。

这个夏天我们有这样机会,从今天这个课开始,我希望大家关注这一点:我们的心念是什么样种性?过去管不得,上一秒钟你都管不得,你这一秒钟运用是不是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如来种性?能不能对自己这个生命真正生起责任感?不是让佛皈依我、法皈依我、僧皈依我。我经常看到以团体名义惩罚人,就是那种嗔恨心通过所谓如法作为会伤害你。你感到奇怪,因为佛陀没有这样,和合僧团只是净化世间利益有情,使每一个成员得到健康的恢复,是成就菩提道业的支持;没有伤害,他不建立伤害。

以前我处理过几个比丘的事情,基本上是咨询对方需要,根据对方建议来处理。当然建议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这个法还要跟他协商,协商通了再把这个法则运用出来,让大家通过这个事情来觉悟这个事情的不可得,忏除类似过患与遮蔽。这样没有任何嗔恨或者伤害的理念,只有相互利益与启发的推动。

在我学戒过程中,遇到真正在戒律上有一点点通达的学习者,都是十分爱护有缘。尤其爱护有过失的、犯戒的、犯戒知忏悔的——对他们极为尊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过失,是一样的。所以过去僧团是十分柔善十分调和的团体,具足了慈悲善巧。因为过去僧人有圣者、有清净持戒者,依佛教诲,悲智予人,守护无作,就是令一切迷失于业相的人走出业报的纠缠与蒙蔽,得到解脱。

我经常会有这样体会:为什么人不知道自己在用佛法包装自己?我有点疑惑,有时感到这人为什么包装这个东西,而不真正拿这个心皈依三宝?为什么总是感觉三宝要皈依自己?用三宝的教法或者说法膨胀自我。我们任何人膨胀自我之时都会高举自心,用法则高举自己都会辛苦。所以世尊在四依法中讲依法不依人,这个法则能使我们安乐住——任何人运用法都可以得到安乐住,任何人依迷失的业相都会痛苦,不管任何人!所以依法不依人,这是一个业相事实。

、种性认知根本解决,现行佛果如实观察

因为这节课若干年来没终止过,所以我考虑还是不终止它。我也在征求大家意见,但我要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从去年安居到现在这段时间,我观察比较多的是我以前讲的大家做些什么?

如实知自心——许多菩萨通过学习,能知道自己心理状态、业习状态——许多人了解这点了,但于种性认知不够。有人说我这人嗔心重或者嫉妒心重、慢心重、不正见重等等,可能有自我认知了。这个自我认知是一个了不起的如实知自我的过程。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是嗔心重的人,就还经常嗔恨;不知道自己贪欲心重,经常会行贪欲;不知道自己嫉妒心重,经常拿佛法去嫉妒别人,毁坏别人善缘。他因为不知道,做了这个事情,受果报了,感到不舒服,说为什么人老误解我?为什么找我麻烦?为什么人不支持我?实际都是自己因因果果循环造成的,就是没有心灵反思。

要是知自心了,嫉妒心重的人善于随喜;嗔恨心大的人善于观察自己慈悲心是不是生起来了,利人之心是不是生起来了;慢心大的人以平等观,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何以骄慢?何以自卑?慢心怎么生起?可能人会有知自心以后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解决某些角度的问题。

从种性上来解决,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心理问题。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种子我们一旦认清,无始以来所有共业、九界业力我们都可以抖一抖,一个一个抖一抖,看一看。我们在毗婆舍那修持中就可以广行方便。你在利他或者回向门中,就可以善运用真正利他之善巧,即是予人无上信心、予人清净教法。我们就有自利利他修持的真正支持。

因为人一年一年地在学习过程中,心理需要十分重要!在这个相续学习中,一旦终止一些东西,的确会让人有时受到一些制约。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前景认识不清晰,得过且过就不错了,浑浑噩噩的也有。要是能如实知自心,善调自心——你要是知道如来种性,直接把它归到种性上来,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的事实,我们成就念佛人的守护,是果地教法的实践者。我们没必要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怎么样,你会把自己现行作为作一个深刻透视。

这个种子十分重要,这是有果事的前行。很多人很努力,但是努力地包装,努力地把所谓高尚话语装在自己脑海中。但心地揭示、心地展示的内容若不是种性、不是发心、成熟发心,往往在运用中我们那种业习或者世俗种子会成熟起来。

这是关系到大家法身慧命的大事!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认真对待这一节课。因为我们作为四众共同学习不易,每次讲法交流都十分不易!像我来这儿,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准备。促成这个交流佛法与实践佛法的机会,对我来说十分不易得!我们用世俗的业习种子去作为早已习惯。无始以来大家不知道有多少作为,根本不知道!因为业力没有形色。若有形色,我们这个世界一个人的业力就容不下,况且我们这么多人!

要是没有佛力加持、传承力加持、佛菩萨僧团清净僧团的加持,在安居日让我坐在一个地方跟人讲法,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因为从个人果报与福德因缘上说,永远不够。我们作为出家修行者,或者来到道场、寺院居住与修行,有愿望参与夏安居这个实践佛法的机遇或者空间,珍惜不珍惜,这是对自己生命或者心地种子抉择认知的真正价值观。往往在世俗众生心目中,与自己有缘就开始轻贱——他轻贱自身生命,就是自己心地的种子。这个业习的种子十分轻贱,它会散坏、变异,多受其苦;他会轻视依正二报,对自己的作为与选择不屑一顾,就会轻慢于他人、轻慢于因缘、轻慢于环境,价值观不能生起了。

过去说见佛难,世尊在经典上经常讲见佛易。金刚经中讲得很简单:见佛——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感觉见佛很难,难在什么地方?他取于色相见佛,难哪!因为取色相见佛,你要改变色身,在对称业报中才能色相见佛。你说我们见这些佛像是不是见佛?也是见佛呀!这是应我们业力而展示的佛。所以在此末世时代很多人塑造佛像——他见不到住世的应化身世尊,要通过这个色相,通过图描、浇铸、雕刻、绘画来展示内心对佛陀教法的渴望。我们这个时代想见佛,若不在理念上与心智上融入佛法智海,要见什么样佛?

很多人受的教育是舍报往生理念。这本身没问题,从此世界到彼世界,舍报往生是最简单的对称看法。但于现行利益他会忽略。忽略什么?现行!对往生彼国安心的现行妙用没有生起来。对往生彼国成就圆满果德之现前运用,令心现前再不于取舍中用功夫了。何以故?安心于圆满功德中,心念如是了。他现行中就不会执著于取舍与得失,能圆满觉悟于现行,以圆满心观照现行、支持现行。

对这个时代,尤其是我们若干年安居相续学习以来,种性认知对三业的支持很重要!从去年安居到现在,我观察,于内心也好,周边因缘也好,很多人高尚的话多起来了,作为反而不堪于过去。不堪,就是还没有过去平常与踏实,浮躁起来了,张扬起来了。要是人人都能平等回施、九界同生,没啥可张扬的。这是平常事、如实事、感恩事,是时时处处感恩的机会。人不必要张扬什么,也没什么可焦躁,自卑、压抑、高举都没有支持。突然见得多了,开始以法的名义公审人,开始以僧团名义建立自己目的——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种技巧,但这个技巧实是愚痴业!要是了解诸佛如来出世之正因,实践他这个果地觉,我们就充满了真正慈悲与智慧,对他人对自身都生起尊重,不会戏耍于他人的业力、戏弄于他人的因缘,会真诚相待。

今年这个题目我提出来,希望大家有个认同。如果没有认同这节课也可以推翻它。没让大家搭衣的目的就是我征求一下这个意见。为什么不在课下征求?若在课下征求,有人会这样说话那样说话,拿我说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意识,不合适。所以我们在大众中谈论课题。经常有些你根本不知道的事都会以你的说法传递,真要如实知自心了!不能说法师皈依我、僧团皈依我——为了达成自己目的或者想法,就说法师说、僧团说、教法说……这会出现一个大的恶作,就是换汤没换药。包装的是佛法,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或者愿望。

这是什么相续?是种子的认知出现偏差,发心出现了问题。佛教中没有赌气,没有伤害,没有用任何借口,而是如实地解决我们心中烦恼、现行烦恼;令已生烦恼得到消除、未生烦恼不生起来,他是正行于世间。

心地种子的作用,我这一路就念佛来思维这节课内容——我们用什么作法能如实地不空过地度过?就是种子认知与抉择。每天可能都会有些问题,关于种子对自己现行烦恼的,对自己身口意支持与不支持的……每天这节课可以拿出一个小时,男女众各半个小时,各有一人来问,单提种子——发心怎么与自己现前业相契合?怎么使自己觉悟现行烦恼?怎么支持自己的身口意?遇到什么障碍或者有什么体验?其他不谈,只谈这一个课题。

好比说我们这一天中就以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思考、来言说、来作为,遇到哪些障碍,我们来谈这个课题,此外一切不谈。参就参在这个地方,谈论就谈论在这个地方,讲也讲在这个地方。今年把课题专一化,除了诵戒日,在不下雨情况下我们每天这一节课就做这个事。

我们人群中没有好坏人,因为在净土教法中谈不上好坏,只说你是运用如来种性还是运用九界众生的心理、业报、思维差别?这可能有差别。我从外面回到寺院,考虑最多的是:这世间若不依如来种性、不依果地觉为因地心,大家可能是愚痴人。或者说佛这种圆满功德给予你不接受,你接受的是什么?这个接受不相续,又有什么在相续?如来种性的教法给予不接受,我们过去世俗习惯一定相续。在弥陀教法中这都可以解决,只是解决早晚。早晚都可以解决,我们为什么不提前解决,或者为什么不现前解决它?

我们先把过去某人作为怎样或者我怎样、他怎样等等放一放,看现前内心活动,我们是不是以如来种性?就是以“知法常无性”这个种性或者佛果地觉之圆满种性来思考了,来作为了,来言说了。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个地方?在这一节课、这一天中早晚课,包括礼拜、学戒、交流等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在这儿做一个参,小参也好,大参也好。我们四众可以一起就这个问题作交流。

我希望女众中有一个善于言说表达的人把问题收集收集。男众中也有一个善表达的人来收集。我不指派,大家各选举一个人,在这个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参这个事情或者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人之智能传递于大家,一人过患能遮护大家,使大家不要犯同样过失。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善巧大家都用得上。

这样这一节课就有比较具体的安排了。可能有七十多天,我们可以不断地在这个话题上或者心地状态上从各个角度、从每一天事情中审视、思考、实践、交流。尤其这一节课,我鼓励大家就这个话题——种性在自己身口意中的作用与阻碍,阻碍在什么地方?作用在什么地方?

女众我鼓励你们下去选一个善言说善表达的人,把女众在这一天中遇到的种子问题,就是发心,在现实中起到的作用、利益或者障碍提出来。其他话题不谈,可以私下消化。男众也是,择取一个善言说善表达的法师,把大家这一天在学习中、讨论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种性起到对身口意支持、削减或者没办法起作用的焦点在哪儿?我们来处理。不设其他命题,就这一个问题能反复锤炼一个月,你举心动念就会在意,自身作为会有这样好的开端。

知自心是觉悟自身与调整自己的机会;这个是直下调整,直下看种性作用,不是说让你调整了!直下让你看是不是运用正等正觉或者说果地觉、圆满觉、清净觉、无碍觉觉悟这个世间、说这个话或者在作为上实践这样一个支持。

你能不能圆满谁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支持很重要!有没有圆满心愿的支持,有没有清净心愿的支持,有没有无碍的支持?这可以看得到。想得圆满可以想,说得圆满可以说,做得圆满不敢说,因为做得圆满这要求太高了。我们想得圆满没有别人知道,说得圆满别人还能听见,做得圆满不圆满人人都看着!要有圆满的支持——你就是做得不好,你有一个支持,你也知道自己心念到了、语言到了,就是作为没跟上。那么我们就来解决作为为什么跟不上的角度。

这一节课我给大家有这么个提示。在弥陀教法中大家都是同参道友、是莲友。可能学的或者认知的、接触的有早晚,仅此而已。我们在净土教法中同一师学,即是以阿弥陀佛为师来学习教法,大家讨论没有问题。这里面不会有个人崇拜,把个人崇拜的危害或者阴影去除,把其理由破除,我们公正地学习这个法则。这个法则没有高下,我们怎么来处理?怎么来运用?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