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校正以下文字:
中国师父要说起学佛,就是从2010年开始的,一直走到今天。我觉得自己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刚开始学佛时,带着一颗强烈的“我求”的心,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好,让生活各方面变得顺利。在修行的道路上用了很多功夫,拜忏、诵经、做慈善事业,很用力地去做这些事。但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安心,特别是到2017年,我到了东林寺,才开始真正念佛。以前虽然也念佛,但总觉得是在做表面功夫,念佛很少。到了东林寺才开始真正念佛,但总觉得念佛与生活、修行是分离的,念佛时还是不安心。
后来,遇到一位师父,介绍了法然上人的著作,让我在修行道路上有了更多认识。包括一店上人、竞租法师的讲法,让我觉得阿弥陀佛与我们很亲近,觉得自己有救了,那段时间觉得很安心。但后来还是觉得不行,觉得自己还得在字义上下功夫,左右摇摆。直到今年遇到古力,才觉得自己在用法上慢慢有所体会,暂时还没有特别大的疑问,只是想慢慢体会。
刚才这位师兄分享了开始真正念佛的经历,大家不妨试试什么是真正的念佛。心念佛要清晰,古德说“发心不明,修法无益”。可能像您说的,刚开始我们都是为自求而念佛,希望念佛能带来好处,但慢慢念佛后,还是很难离开这种自求的心。世间、出世间,我们都有很多欠缺,觉得自己不足,还要修功夫,临终保证正念现前。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发心来念佛。
但念佛其实是要学佛,成为阿弥陀佛那样的品质,以阿弥陀佛为榜样,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因为阿弥陀佛的愿代表了他,名号功德也是因他的愿而成立的。所以要了解净土法门,实践净土法门,体会弥陀的大愿,才能真正念佛。净土法门是皈依法门,将生命归投于弥陀,融入弥陀的志愿之海,慢慢将自求的心融入弥陀广大的志愿海中。这是念佛的关键,要体会佛的事业,依佛的誓愿念佛,随顺佛的誓愿发愿念佛。
念佛是由心发出来的,口称佛名是由心推动的。心念以誓愿为引导,才有根。如果心念没有誓愿,就像浮萍一样,念头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要让生命有根,明确生命的大方向,誓愿是关键。发心要清晰,一切佛法由心决定结果,修行关键是把发心搞清楚。古德说“发心不明,修法无益”,发心需要善知识、传承、法门的引导。修行不是盲目的,要有清晰的引导,心慢慢上轨道,与传承法门相应。
念佛法门是感应道交,心与阿弥陀佛的心相应就是念佛。心与阿弥陀佛的心不相应,嘴上念得再多,也只是结缘。相应的关键是阿弥陀佛的心由愿展现,我们的心也要由愿展现,以佛愿为己愿,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实践法门,这是念佛法门的关键。
修行的关键在于发愿,不在于功夫修得好不好、人品好不好、出家与否、吃素与否。修行的重点是看清愿,古德说的菩提心,净土讲的菩提心与通俗的菩提心不同,净土有殊胜的方便,以阿弥陀佛的誓愿引导我们的心,立愿非常重要。弥陀的誓愿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佛能代表阿弥陀佛的最精准的实践点。念佛时要体会阿弥陀佛的愿,内心要意念佛的愿,念佛是念他的誓愿,守护他的誓愿。阿弥陀佛的誓愿是“若有众生往生我国,若有障碍,我就不成佛”,他的名号功德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我们随顺这个誓愿念佛,不是为自己念,而是为一切众生往生无有障碍,九界同归,万修万去。
随顺这个愿力,心轻轻随着愿力体会、融入,将一滴水融入大海。我们的愿是大海,每个生命像一滴水,融入愿海中,与佛融为一体。念佛就是与佛融为一体,感应道交,众生心与佛心融为一心。这就是念佛。我们的心与佛的心本质是一样的,通过念佛的方法,从因缘上切入,彰显我们与佛无二无别的性德。以阿弥陀佛的修德彰显众生的性德,将信念融入弥陀誓愿海,以佛的修德作为修行的元气,称念佛名,意念佛功德,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的当下就是回归,念佛的当下就是相应,念佛的当下就是我心与佛无二无别的契合。
念佛的当下就是回归,念佛的当下就是相应,念佛的当下就是我心与佛无二无别的契合。像一杯水倒进大海,与大海融为一体。我们的信念融入弥陀愿海,与佛无二无别,这就是古人说的“弥陀念弥陀”,本来是一体,通过因缘回到本质。我们与佛本来是一体,皈依佛就是皈依自心本具的佛性。在南无阿弥陀佛这个简单的大道至简的方便中,完成皈依,完成生命的究竟回归,彰显心、众生、佛三无差别的事实。这时,生命从自我为中心的虚幻状态,回到一切生命本来一如、与佛无二无别的究竟安稳处。这个究竟安稳处是一切众生当回归的,称为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是生命的本质与佛无别的功德,我们本具的佛性彰显,相上显现极乐世界,体相一如,成为印器。这就是念佛。
念佛传承是回归本家本国,回归自性庄严,回归生命究竟安乐处的方法。这个方法成为传承,有经典依据、祖师大德的开示教授、口诀。口诀是“果地觉为因地心”,或“是心是佛”,以佛的功德作为念佛的缘起,以阿弥陀佛的果地功德作为当下一念心的缘起。随顺因缘用心,因缘的当下作用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彰显。佛的功德像日光遍照,光照到众生的星光中,互相呼应。千江有水千江月,阿弥陀佛像天空满月,众生的心本纯净,因缘下心中显现满月,体是一体,因缘上显现呼应作用。这是生命的奥秘,不可思议的作用力,如母忆子,如子忆母,母子相依,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念佛法门不管谁开示,不能离开这个核心,离开核心就会偏颇,偏到自力那边去。念佛的缘起是佛功德彰显众生本具佛性,这是核心。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实践,会把佛法当成实现自我满足的方法,为自求而念佛。很多人念佛求更好、临终一心不乱、增福增慧、身体健康、儿女等,这些都脱离了核心,脱离了缘起,造成修法不得力,不安心。很多菩萨念佛多年也不安心,关键是对念佛法门的核心没有搞清楚,没有实践清晰,对传承不了解。法的传承一旦清晰,实践起来作用力真实不虚,佛不会骗我们,这个力量能令一切众生安心,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得往生之大利,既生得不退转。
传承的脉络或实践方法,念佛能安心,安心是当下实践,法不在未来,不在幻想,法在当下这一念心实践,与真理相应,与功德相应,与心本来的面貌相应,不与妄想执着攀缘相应,与当下与法相应,这就是安心。往生是与实相功德、佛功德相应的心,与轮回心相应是轮回心。往生是从与生死心相应的烦恼状态,回到与真相、佛功德、极乐世界缘起相应,成为往生。不要把往生理清了,实践佛法就在当下,在明心,明了心如何实践法则,依法则实践就能安心,找到生命究竟皈依处,一切苦在这里都息止,成为极乐。苦从不安中来,不安心就躁动,躁动就无明,起贪嗔痴,造业,轮回就是不安。因为没有找到真相,没有回到本来,妄动,起能所对立攀缘,造业,感果,心在轮回中。回到传承,回到法上,心回到生命最安稳处,最安处是心的本质,本具佛性与住持三宝阿弥陀佛的功德统一,以佛功德唤醒本来的功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再需要任何方便,当下通过念佛大方便,一佛念佛,完成生命究竟回归。
南无阿弥陀佛,称念这句佛号是实相展现,究竟安稳处功德彰显,作用力是九界同归,万修万去,等蒙摄受,咸得往生,安一切众生心。随顺作用力,心与佛在同一个频道利益一切众生,要敢于承担,随顺缘起,随顺作用力,称念当下作用力在心中展现不可思议真实功德,真实功德是佛功德。以这个功德念佛,心光照法界,心苦力释放,这样能不安吗?找不到不安的东西,不安是我们没有随顺缘起,念自己的业,念别人的业,念交之业,念虚妄的业。现在不念业,念佛,一切众生以念佛得究竟安乐,通过念佛成就无上菩提,这是总持法门。
以前念佛不安心,觉得学得不够多,学天台、唯识、中观,能学的都学,但还是帮助不了念佛。今年学习国际学校才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前在外面做功夫,要么觉得外面有一尊光闪闪的佛,要么在自己身上想如何变得更好才能成佛。现在知道心与佛无二无别,能体会到安心,感恩师父开示,感恩阿弥陀佛。
在医院上班的医生,因见到生老病死太多,生命脆弱,上午还好的人下午就没了,病人痛苦惨叫,心里难受。小时候觉得世界太苦,肯定有美好快乐的世界,一直在寻找解脱之道。问三个问题:
五念门念佛,念佛号时怎么念?是观想还是实践?有时念佛时观想佛像光明,手接引到极乐世界,但光明志向往生不知道怎么观想。
师父开示:
光明志向往生不是让你观想光,佛的功德用光表达,读《无量寿经》有十二光如来,佛功德无量无边,用名号传递众生,名号蕴含无量光、无量寿、十二光如来功德,名号本身就是光明志向往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在心彰显,成为相应,比如来光明志向往生,比如名义,名号是万德洪名,不用观想光,简单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附加自己的东西,佛号功德本身起作用。重要的是我们常觉得不够,要观想、理解、念到什么程度,达到目的,心不歇,造作,没有简单念佛,要将生命交托,佛是依靠,是生命究竟安稳处,这样念放心、安心。
你只要是你自己,别觉得这就这么简单就是了。我非得想象出来一个东西,然后我要别人都说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你就麻烦了。你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然后你就通把本身它就是一个大到无上的正等正觉的这样一个机遇,你把他自己处理成一个我通过这个方法要达到我的一个目的,这就不是念佛了,就念你自己的妄想去了,念我的缺陷心去了,对不对?念我要想象的一个东西去了,那就没有念佛。
您说把我们自己这些东西你不往上附加,你就是相信他就是谁顺他,他明昊功德就是光明之下,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十二光如来。你称念就是回归,称念就是相应,它其实传承就是非常简单的。越简单我们就越贴心,越贴心,其实你就越安乐。生命本来如是,我们其实修行它是减法,它不是加法。佛法它是一个减负,就是我们不必要的那些妄想、执着、分别,它是增加了我们的负累。佛法它是把这些通通的休息下来,你本来是佛的心就呈现出来了。
你刚才说到世间这么苦,对吧?
在单位做医生看到生老病死,这些种种苦恼,你说这些苦哪来的呢?这些苦是从哪里来的?要想清楚它。苦一定有苦苦的因,苦的因是什么?无明。无明又是什么?一念。什么是我们?颠倒作业苦吗?对。不熟悉,反正他的国信这边国信本来是,心情很圆满了,他不守自信,他去无名烦恼妄动的时候,创业苦产生的各种的造业,产生了那种念念不息的轮回之苦,它是个现象界而已。众生他是一念回转的话,他又回到活性的时候,回到大海里面去。
对,其实一切的众生的苦都是来自于他不了真相,不了解新的本来面貌,他在这样一个不了真相的因缘下,造作就会感到无量无边的苦。你看通过这个方法,比方你刚才问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来称量佛名?如果你说你不了解它本身,它就是一个十项功能的呈现的话,我们这个造作其实是停不下来的。你用一个造作的心来修行,其实他这个妄动你说的无名妄动制造苦的音他没有停下来。所以念佛它是让我们先休息下来,让我们先回到这样一个本来是安稳的事实上来,这就是念佛。
现在其实大家念佛为什么不相应,念得那么苦,其实我们实际上是用造作的心。也就是说无名它鼓动着我们,无名就是缺陷感。生命本来是圆满的,他认为不圆满;生命本来是一体的,他认为是割裂的,把自我割裂出来了,对吧?我跟一切众生对立起来了,那就二元分别就出来了。生命你本来是佛,他不认知,本来是佛,他偏认为我一身的问题,一身的业障,一身的毛病,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由于这个错误的认识,他要不停地造作,就求有求皆苦。一旦这样一个认知兼顾的话,液相就兼顾了。
所以其实念佛法门他就是在这个地方让造作念业的心得以修行,这个得以休息,仰赖于阿弥陀佛的愿力,仰赖名号的功德。你随顺名号的功德,我们就会因为它是安乐法门。大家一定要注意,念佛法门是安乐法门。如果你念佛你越念越苦,越念越不安,越念越觉得自己有问题,我不能往生,或者我业障重,好多人念佛我业障重,其实这个就是说明我们没有与佛功的相应,没有去体会到念佛的传承,他真正的念佛是什么。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念佛一定只要你能够念到佛,它一定是令你安乐的,令你圆满的,令你回归的,令你的心是舒展的,是开放的,是感恩的。所以其实学习了解一点念佛法门的传承的内涵是很重要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与佛宫的相爱,就是佛宫的来载赋着我们,佛宫的成了我们生命的一个依托了,而不再是说你去造作什么了。其实是很巧妙的一点,你这样转过身转个身就好了。我们习惯于就是靠自己拼命的打拼,拼命的抓取,拼命的努力,认为很精进,这是一个轮回的习惯而已,知道吧?因为世间都这么苦,我们培养了勤苦的习惯。佛法它是让我们回到一个安稳的事实上来,佛功的承载这多安乐,你有依靠了,你从今以后找到的真正的皈依处了,大衣王愿力无量的功德的这样一个承载,我们这样念佛就安心了。
所以那安心不就是如与彼如来光明志向如彼,名意相应,是不是?这个地方切记不要去照做,不要一文解意,然后就天天在那多累,你念一句佛还要想象一个光,想象的光下你想出来的都是我们凡夫心一时造就出来的。你就简简单单的随顺,随顺就是不要去按照我们的意识形去照做去处理,随顺于这样一个佛力本身的事实来体会它宰负我的,这就是歇心很重要,是吧?可以吧?
好,你说。
因为弟子因为缘起就因为自己看到病人太苦了,生怕病不苦,所以经理做发心给人看病。所以有时候其实我听石老师讲,因为觉得太累了,觉得天天看很多病人,你知道力不从心,力心力不够。所以我那天听了师师父讲了,他以佛愿为成长,以佛力为在后面的话,你就不觉得你就反正但是我应该怎么去在工作,怎么去实践的,我感谢。
第一个你也不要染于众生的业相,你天天看到这些灾难生病,切记不要去被他所染。所以不被他所染就是有自受用的守护,自受用是什么?你就要念佛,不要念业,你要提醒自己这只是一个业想,它只是一个幻想,它本质是了不可得的。因果再重的因果,它也是一个果报显现而已,对吧?不可能有一个人永远受苦,只是他一个因果偿还。这个就在自行污染这个地方多用功,你现在学了这个法了,你要以佛功德来回观自己,运用污染情景性,后面安青年青和乐青年青,要把三星用出来。
第一个污染清净其实是什么?是智慧门。什么智慧门?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以正见来觉悟,生老病死的现象,它本质是了不可得的,本质是了不可得的。其实我们觉得自己心力不够是啥?你染在印象上的,你染在业上了,你的心就会越来越负累,越来越负累,最后就没有力量了。心本来是无限的,本来是没有问题的,这一切本来也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认为他有问题,我们认为有一个实有的众生在受苦,然后把这个观念着实了,那就越来越没有力量了,明白吧?在这块一定要运用我们所学的教法,念佛读念业,你把这一句记住了,你天天看的时候,你就会把他们当成是阿弥陀佛来提醒你念佛的,对这些都是诸侯菩萨视线来提醒我念佛的,不让我念业,那就成为一个修行的道场了。这是一个很关键,叫以智慧门观察他的本质,不念他的业相。
第二个还进一步,还有你要修慈悲方便,以大悲心来回施一切众生这个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你念佛以佛功德,来回施给他们,回施给所谓的回施也不是说真的有一个啥东西要给别人,所谓的回施就是说在你心当中通过念佛的功德,南无阿弥陀佛随顺于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个力量,然后我们能够站在佛的角度来看一切众生它的本质,这就叫回施。就是你阿弥陀佛,他看一切众生是什么?阿弥陀佛派一个人对看一切众生是否看一切众生都往生没有障碍,你也看一些众生他往生没有障碍。看一些众生是否这样看其实就是成为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回施,你内心给一切众生实际上是一个最美好的、最究竟的这样一个供养或者这样一个祝福,或者是这样一个回向。你这样用的话,这些境界都成了你念佛的动力了,你这个动力就越来越大,它不是说我心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堪,所以还是在。不在于说外向上有问题,是我们用心有没有用,对,你要真正用对了,所有的境界都是最好的境界都是最好的加持,你要用不对你就被他染了,你也被他染了,就越来越负累,对吧?还是要把这个法用起来,古佛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内心,要真正用到实处不是一个名言概念,明白吧?会用一定这样,这就叫果地觉唯一内心,所以其实生活的当下就是道场,念佛最好的道场,我们要感激这些病人,感激因为他们这样一个视线,他来加持我念佛,他都是弥陀给我最好的安排,弥陀给我的家是量身定做的,我这样一个一个容易犯意的人,他提醒我要念佛,提醒我要念佛回向众生,提或以佛愿为己愿,你不是以阿弥陀佛为师吗?阿弥陀佛就是不舍一切苦恼众生。这还会没有力量吗?这肯定会有越练越有力量对不对?
还有因为我遇到病人那些师兄们,反正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
有时候其实我想就随顺传播实践阿弥陀佛,随顺实践传播阿弥陀佛。但是有时候我跟他们讲着讲着又讲到通途去了,因为我学了天台,唯识都是学的,我好像操作还是不很娴熟,不知道怎么,我也要跟他们说要叫他们随身阿弥陀佛,你相信你的皈依真的皈依阿弥陀佛,你真的相信阿弥陀佛吗?他们就因为这方面信心方面都不够,法院他们觉得我能晚上吗?反正我院长怎么做怎么做。我跟他们因为法门我还是不够写实,我跟他说你要相信阿弥陀佛,你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液压都供养给阿弥陀佛。跟他们说他们我发现他们不是那么容易进来,不容易入,又特别又因为得癌症的师兄他就蛮相信的,因为他绝路了,只有靠阿弥陀佛一心投到阿弥陀佛,那种信心就比较坚决。其他师兄们都跟他说,他们就好像不是很不含糊,他们吸引感觉,因为我发现安徽众生他们的业障都遮盖了他们,他们在这里边吃不来,叫他们把这些污染都剥开,就直接去淘汰,阿弥陀佛。他们感觉力不从心的感觉就感觉什么,他们就能没这方面的。我有时候跟他们讲讲,我自己因为学的不够,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跟第二个问题差不多,就是力不从心。
其实一旦你感觉力不从心,都是因为我们在用自己没什么活力,用随顺实践传播,它都是佛力作用。但是佛力作用你就别那么费劲,我们费劲想达到一个效果,想改变别人的状态,你这块其实就没有用合力。因为佛力不是说我们觉得他有问题,我要把它变成一个我认为这时候他接受了我就高兴了,他就没有接受,我就觉得他有问题。其实我们在这个观念上你在这儿有没有念佛,是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念佛的问题。你自己有念佛了你就用佛力了,你自己没有念佛,你在念,他没有学国际诀,他没有靠佛力,他不接受他被业障占住了,你都在念业。我们其实实际上不是说法门难以传递,是我们自己在如何传递这个地方,我们认知不清,它是佛力住持,一切众生它是随顺于佛力而得以安乐的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要对众生放心,我们要对他接受不接受的现象不要执着。这时候传递就不仅仅是说我要说服他这么一个很生硬的方式,明白吗?它随顺实践传播,它重点在于你随顺了你实践了,它传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有在一世法界当中你念佛回向这不是传播吗?请问这个也是传播,你通过第五门的实践,第五门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你念佛的当下就是不为自求,你是随顺佛利在念的。你每天在医院里你就是那些默默的念那些祝福他们往生极乐,这也是在传播。所以只要你依法而行,它就包含了这样一个自他二用功德,这是一个。
再有从因缘上来说,他接受与不接受,它取决于很多的因缘,它是个因缘法,因缘法不是说我能够主宰的,你只是随顺因缘而尽一份力而已,至于说他能听懂能听进去多少,它有决定很多的其他的决定因素。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切记不要以得失心,以成败心,以说服没说服的心来衡量传播没传播。这个地方是个坑,不要掉进坑里。所以你一旦这又掉坑里了,你就又觉得我力不从心,我心力不够,我能力不够,我学的不好他都在念业。他这个地方要站稳,你看我们心他很容易站不稳又站到自立,所谓的什么叫自立?就是站到了自我评判那边去了,站到说你看我做了多少,我努力了多少,我结果又怎么样,它是一个习惯性的凡夫的思维,习惯性的凡夫的这样一个得失心的思维,这就我们给他强命名说这是靠自立,其实就是落到一个习惯上去而已。你从这个习惯当中觉悟就是念佛,你觉得原来我又着相了,我又着在他的接受没接受,他念没念了,他好没好,你这个地方你要觉悟,觉悟其实就是我们自信要先与法相应。如果我们能够在内心这样真正的去实践这个法的话,其实传播的力量它才能展现出来,你懂吗?所以不在于说别人有问题是我们自己要深入的去实践,自己要在内心当中深入实验,传播不是以一个有所得的形来传播有所得,无法传播佛法的。怎么样的无所得,怎么样的无所得,你真的空心了才无所得。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的话,你不要想得到什么结果,要是想预料什么结果,需要你想得到结果,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得。结果无所得的关键还是佛力助持。净土法门最关键不能丢,就是佛力助持,他你谁顺佛力助持了我们得失的心就休息,你不随顺佛的注释,我们得失心就会起来。这个是关键,所以其实净土法门这个大纲就是佛力助持,自他二种受用全是佛力助持完成的。这个地方只要你没站稳,你就会有是吗?有得失,这个地方只要我们一一一松开,我们就回到习惯上去了的话,我们固有的那些东西就会出来,所以他出来不是坏事,他是提醒你要念佛,提前我们要觉悟,这是一个觉悟的机会,明白吧?所以实际上每一处的因缘都不要轻易的放过,他是真正把佛塔落地,扎根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他给我们起心动念处,要在这个地方看清楚,在这个地方真正的去运佛力,去体会佛力。你在这儿你能够体会佛力,你心就会从一个你刚才说的感觉没有力量休息下来,然后一下子就回到一个放心,对一切都放心,包括对传递本身这件事情也放心,这就是随身活力,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在这里面计较啥。你随顺佛念念佛,它这样一个念佛的作用力就能展现出来。其实我们内心在这样一个频道上用的话,它外境它会慢慢的就会呈现出一个就是一个传递的事实,它也会不断的呈现。关键还是心法用心生,你内心有结内心有没有处理的东西,内心都是自我的那些东西在加在里面,他有这样一个心展现了静。他就会出障碍,就会我们会看到好像是别人有障碍,好像是别人有问题,好像是别人怎么干,您刚才说一堆好像他被业障胀住了怎么样的,你想去说服他,其实还是大家都在念业,你能听明白吧?然后就退。
一个整体的分析,4 分钟多少。感谢。
大家是不是也有初学这个叫法的时候,这样说能听懂吗?都能听懂吗?有没有听不懂的可以示意一下。有人把头缩了一下,可能不是说能听懂就好。师父,比如小和尚,他也没有接触过国际方法,第一次有一个人过来找我。这样说你能听明白吗?能听得懂,但是我的问题是,我觉得就念佛念着念着自己很苦,觉得自己很不好,念着念着就觉得很舒服。就想往生。懂吗?就是说世界太苦了,现在有极乐世界,为什么佛不让我们提前去,非要让我们经历这些。虽然说人生的寿命是几十年,但是随着我们年龄增长,我们的见识增多,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过了十年就会体会到人间的疾苦。既然有极乐世界,为什么佛非要让我们熬过这么艰难的几十年才能去呢?这几十年就念佛,越念越苦恼,知道吧?你看当下社会,很多战争,然后大家都很卷,其实过得不快乐。有些人心地很善良,但是有很多事情让他们感觉压力很大,不想随顺世间的业力,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这几位法师今天都一起来聊聊,别忘了还有一个人。好,黄老师开始,我们也是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分析。因为我接触这些时间也不长,感悟挺好的,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弟子从小就有的困惑,苦恼了好久,包括后面接触了佛法念佛,也一直还是感觉很苦,就想早点 “回家”。确实是这一两年才慢慢过来的。所以,正好因缘际会,师父请各位师父们再给我们开示一下。叔叔阿姨,你们来了一会先跟他们聊聊天,欢喜一点。不过我可以提一点,就是他们俩这个问题。因为我在东京市待了 5 年了,去年也开始接触国际航空,去了鸡足山黄冈寺。对,其实没接触之前,我感觉在信仰体系里,大家好像普遍都有这种心态,很多人包括庙里一些常住师父,都希望早日放生,求佛早日来接自己。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都觉得比较苦,好像念佛就是等着等死似的。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早点往生不就解脱了是吧?这几个时间规划得给定了。其实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期待也是一种苦,最后通过学习佛法才知道,其实往生不是死亡,往生是往上到无生之地,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无量光无量寿这个佛性上面,在那里放光动地。我们要解决的是当下就能得到往生利益的问题,那么最终我们临终时,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接我,是今晚上就来接我,还是我活到 120 岁佛才来接我们,心都能安。因为我当下已经得到往生利益了,我的心是很安住的,对吧?
那么就是说,刚才其实我也讲了,在我们的意识法界,一切众生的沟通是无有阻碍的。那么在意识法界,我们都可以回向给那些在巴以战争、俄乌战争中死难的众生,把这些佛愿、万德洪名回向给他们。所以就说对自己放心,对他人也放心,“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界众生都能毕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这么去用古德的教法去用心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很平和。真的像上净下空大师说的,我们要安心起心在作业,对吧?我们安了心,在法性上大家都是平等众生,三无差别的,在法性上安心了,然后我们又能随顺佛乐而安心,对吧?我们就通过自己究竟觉悟了,知道九法界都不是我们所需求的,唯一的就是佛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作为我们唯一要抉择去的地方,对吧?我们安心了以后就要起行,我们要用佛法去觉悟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行,对吧?就开始起行了,对吧?就像古德讲的 “因地行”,因为这两个安心和起行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做主的,可以去运用的。最后,上净下空大师讲最后是作业,提到的业肯定不是圆满的,肯定必然是有缺陷的,对吧?它跟你所种的因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在业上就不要去再追求一个圆满了,对吧?那就是随缘去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业,哪怕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事,那就是随缘了,对吧?因为你的心是安的,每个现行我都去运用古德的教法去觉悟它,知道一切业相了不可得,都是空性,本性都是圆满无碍,这样的话我们人就很自在了,真正安住在无量光寿,安住在弥陀的誓愿海中。好,我就分享这一点。
是你当时举过一个例子吗?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然后他就说,我感觉到苦就想往生,这不是个坏事,是个好事情,是好现象。你要不知道这些佛法,你还不知道去寻找,还不知道学佛呢,你知道吗?我觉得师父说得对,这种现象还是蛮多的。昨天我们提到的问题,你没问题知道吧?其实学佛是转变我们、重新调整自己的生命。我觉得师父在这一块首先给大家开示得很好,重新给大家做一个重点的建议。大家这里恐怕一半人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需要周期推迟问题。它实际上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临终往生跟当下往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可能有好多人都理不清,我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是很清晰。往生的概念模糊,对,不过刚才韩总师父讲的,你能听懂吗?有点能听懂是吧?有没有解决你的问题。你是不是在开摄像?重要的是说我们学习佛法,当然了,这个苦是一个助缘,但是不要一直只是陷在苦里面,那就没有真正学到佛法的核心。你看苦集灭道,第一个是苦,但是后面还有灭道,你要依苦的动力,找寻一个究竟解脱的方法。这个究竟解脱的方法实际上是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的,不是说未来才能解决,你等到未来才能解决,那不是了义的佛法。真正了义佛法,你要相信佛陀有无量的智慧,他能当下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所以念佛法门被我们误解成了一个未来才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这是误解了念佛法门。就是说我们对往生,什么是往生认知得不够精准,听懂吗?真正的往生不要理解成说我死了之后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个时候才叫往生,这个概念上我们认知有点模糊,能听明白吗?真正的往生是什么?它是当下阿弥陀佛的功德,它是遍周法界的,你的心是不是也是遍周法界的?对,以一个遍周法界的心念一个遍周法界的佛,他这个佛功德是不是就在你心中?对,既然佛功德就在你心中,你与佛已经相应了,这是不是往生呢?对,既然我们当下已经与佛功德相应了,那佛的功德就是消了一切众生苦的,对不对?什么是佛?就是能够圆满解决一切众生苦难的这样一个大医王才称为佛。所以真正佛法的大力就在你当下,佛法的大力就在当下,你用它才去显现,你不用它,你就呈现你自己的业力,就这么简单,对吧?我们感觉苦是因为我们在呈现我们自己业力所变现的世界。世界是由我们心现的,能听懂吧?那就好了,你既然承认世界是由心现的,我们心现了这么一个苦的世界,我当下的心也可以现一个乐的世界,你明白吗?怎么能够由当下的心现一个乐的世界呢?你要随顺佛才行,你要去念佛才行,你要以佛的功德来转我们的意识法界,这就成为往生,往生是从一个法界转到另外一个法界了,这一念心一转就换了一个法界,这称为往生,明白吧?它是从我们先变现了一个苦的法界,一念转成新变现的一个极乐的法界,往生到乐的境界,这一念就能完成,相信一念就能完成了,因为心是无自性的,它显现这个境界,如果它是固定的话你就转不了了,因为它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听得懂吗?它就是没有实在性,苦的世界也没有实在性,既然是无自性的,就有无限的可能性,既然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就能够把苦的境界当下转为极乐,这就成为往生,只是你找到那个方法就可以了,就像开关,我们打开了就行了。就像说你进到这个房间,这个房间太黑了,你看到的到处都是黑暗,你一下子找到开关,一开灯亮了,原来这个房间这么美好,这么富丽庄严,其实只是我们没看到而已。我们心现的世界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没有打开佛功的开关,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乌漆抹黑的世界,无量无边的苦难,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战争,对吧?生老病死苦这么折磨人,但是佛教了我们一个方法,你把开关打开,开关是啥?阿弥陀佛的功德给我们做增上缘,你去随顺,我们的心就被点亮了。你当下这一念心它就会随顺佛的强缘,它就会呈现一个安乐的世界,这是不是往生?你当下去实践就好了。你这样当下实践,我们当下就在极乐。就像上净下空大师讲的 “做得到”,那也就是祖师说的,念佛时即是见佛时,即是成佛时,求生时既是往生时,既是度生时,即是什么?当下的意思,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这不是佛法的究竟大力吗?如果佛不能给我们究竟大力,那还能是佛吗?他让我们非得苦很多年最后才行,那就不是佛了,对吧?是我们误解了佛,不是说佛没有这样一个究竟大力给我们,人家叫 “一了一切了”,了义就是给你当下给你究竟无上大力,一切众生当下给你无上大力,这是了义,这是佛出世之本怀。本怀就是他真正彻底的、毫无保留想要做的事情就成为本怀了。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佛出世本怀的无上大力的赐予,你就成为佛子,是不是要做佛子?你学佛是不是要做佛子?对。所以不要做舍父逃逸的穷子,不听话。明明佛要给你一个当下的大力,你偏要做除粪的乞丐,说我要除粪,我要干 50 年我才能得到一点报酬,就是这种心态,对不对?是不是读过《法华经》,以后回去读一下《法华经》那一品,叫 “穷子喻”。所以其实就是一个心态上要接受佛法的正见,接受传承的引导,把自己交托于传承,来真正认知什么是往生,学习《往生论》,《往生论》就是在讲什么是往生的。这样能解决你的问题了。意思就是你的一念心转变,然后遇到境界就是用佛法来觉悟它。对,用佛法来觉悟我们的心,让心处在觉悟的频道,不要处在那种迷失颠倒的频道。是的,就是用佛法来转念。当下就急了,如果不善于用佛法来转念的话,念业就会越念越苦,对。
你说有掌声。对生活,这里讲一下,首先他年龄也比较小,他是 1996 年的,所处时代的环境,在社会中自己工作,各方面环境比较紧张。现在社会层面、业力层面,道德也败坏,各种情况都不好,所以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再加上他自己很善良,善恶的分别比较敏感一点,这种大环境就给他比较大的压力和压迫感,就觉得很苦。那么像这种情况的话,师父能不能给予一个,就是说咱们自己能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多去学法,或者怎样帮助自己在生活当中。那就说祈祷,因为三宝的功德是无处不在的,这个环境其实是我们自己感召的,不是说外面真的有问题,是我们自己所造的业感召了这个环境。我们要尽快从这样一个逼迫的业当中得以超脱的话,那就要仰仗三宝的力量。谈到三宝的力量怎么样呢?要祈祷,祈祷不是用亏欠的心态说求求你让我赶快变好吧?不是这样的,要真正依传承让我们的心与法相应最重要了。其实相应在哪都能相应,不是说在一个好的环境就能相应,在一个不好的环境就不能相应,有时候不好反倒是一个助缘。但是,你自己要多祈祷,自己要主动去融入到佛的功德,佛功德是在的,只是我们这边把开关闭住了,通过祈祷的方式我们这个开关就打开了,就接通了。佛的功德一直在,三宝的功德一直在,不管你在哪,哪怕在再苦的地方,环境再逼迫的地方,三宝的功德从来没有减一分,也没有少一点,它是照十方而无障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它恒常护念着你,只是我们总是忘了它而已。所以在苦的时候多向三宝祈祷,多去念佛,多去用佛法的正见,多让自己靠在佛上,靠在佛上你的力量就强大了,靠自己你就会委屈,觉得受伤,觉得卷,觉得逼迫,还是靠佛靠得少。是吧?是不是?祈祷阿弥陀佛,这样说可以吗?怎么说都可以,你就祈祷就好,祈祷是一个心。对,那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每个人都去感恩菩萨,在这个话题上开始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