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刷小视频的开示

问: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礼敬各位莲友!师父,弟子也是有的时候有这个刷会儿小视频的这个习气,请师父开示开示,怎么样不掉(进)这个业习里边去?但是也别说是:它也是清净的,(像)遮羞布似的把它给遮过去。这个怎么实践?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师父:好。其实这个刷视频在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有手机的都很难避免。不管你是要追剧,还是要看时事新闻,总之总有你感兴趣的东西,那就会引发你去刷视频的这么一个行为。

在这个世间所有的行为当中,没有任何行为是可以真的去界定它是好还是坏,唯有我们的发心。你今天问这个其实也特别好。就是在“果地觉”的实践当中,要不然我们就觉得有些行为是绝对不可以得,要不然我们就说一切都是清净的,所以干啥都可以,我就一直在这个上面去放纵。其实这两边都不是运用“果地觉”。

那这个“果地觉”怎么个运用法呢?实际上它是不分一切时、一切处的。你不管在做什么,你保持“果地觉”,这个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

为啥呢?一切法是本来清净。你是随顺这个?你在这个上面去随顺?还是说你是随顺自己的习气,然后用“一切法本来清净”作为一个掩盖?

如果你是随顺了习气,我就随顺习气了,我就是去看了,你能够觉:你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去刷的,那这个还是“觉”,最主要是你要“觉”!就是如实知自心!

你不能如实知自心,启用虚伪业,或者启用对立的——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刷视频就是不对,或者刷视频就是对。这两种它都落入到二元,而且是在行为上,就是我们说:在形象上面去修持。

好像我不刷视频,我今天绷着就不刷,今天我就修行了;或者我今天刷了,我就没有修行。它都不是这样。是我们这个“果地觉”要用得上。

“南无阿弥陀佛”实际上在这个地方,一切法本来清净的本质,这个我们要知道。但是它也是同时启用这个不灭的觉性。就是阿弥陀佛叫“清净平等觉”。

在这个地方,我们是去随顺了,是这样去印契、这样去认知、这样去觉悟,还是说我们就拿这个来掩盖,或者是说我们根本就没启用。

很多人修行是在形式上修行,就是我啥行为是对的、啥行为是错的,我就一直去做那个对的,那这个还不是“果地觉”。

你这个“清净平等”,在一切体性上认知它本来清净的这个觉悟,这个认知,就这个接纳就没有了。

那你要说:“这个我是随顺了习气,我就是贪,但是我不去觉悟这个贪,我就说:‘一切法本来清净’,‘我刷视频咋的了’?我就是“一切法本来清净”,那这个就是拿法来掩盖我们的习气,就没有“觉”了。

这里面的虚伪业生起,就非常的麻烦。所以你要觉!就像我们说那小偷,禅师跟他说:“可以偷东西,你就是小偷么。你就是以偷为职业的,但是你要觉悟你在偷。”

每次你在起这个念:要到哪家、踩点、什么时候要去,你要觉悟,你开始这么想的时候就开始去偷了。然后你去正式行持你的这个盗窃的时候,你要知道你正在偷盗,就是如实知。

所以那小朋友偷几次之后,就有点偷不下去了。为啥?我们本心是佛,你要用这个本来是佛的这一个地方

果地觉(南无阿弥陀佛)既不是让你在这儿来掩盖自己,也不是来约束你的,它只是让你用佛的报德来照见我们现行当中的这些业,它的本质是“清净无染”的。

但是它的现象上面你是随顺了你的习气?还是说你是彻底的去随顺了这个清净、平等、无染的这个本觉?就是这个“觉”这个字,就是我们说:如实知自心的这个“知”,这个是很重要的!

那么你能够这样去做,你也不至于说在现行当中一直处于一个纠结。我发现好多莲友都相当的纠结:“哎呦!我又刷视频了,我刷了三个小时了已经!”有人说:那我管住自己,每天给自己定点,只能刷半个小时”。

就像管小孩那样给自己管起来,这些都只是方便法。但如果你要认为刷手机就是“不对”!然后这个“不对”就会是跟你的根本见地守护是完全不相应的。

就像昨天师父讲法中提到的:“那什么东西是不对?我们就是正确的,别人都是不对的”!师父说:那你要“三辈九品”去吧!

因为你没有用“果地觉”,“果地觉”本来清净无染、一切圆满无碍的这个你没用。但是你要觉察:你到底在这个地方你是真正的用的是“习气”?还是说你是真的用这个“见地”?

就像是二祖(慧可),在他道业到了某种程度的时候他就去逛那个青楼,古时说青楼就是现在说的那个妓院。

别人就说:“你一个和尚跑到妓院去干啥?”他说:“但自观心,关你屁事?”他就非常清晰的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在守护这个清净,都在这里去印契,那他用的就是这个,就是用的是“果地觉为因地心”。“因地心”就是我们的现缘!

当我们没到这个份上的时候,我们要觉悟到我们确实是用了习气了。那么从觉上来讲还是平等的。你觉:你用的随顺了本质了。那你行为有可能是别人看是不好的,那是别人以分別心看的。

最主要是你“自觉”,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们有时候修行界的正知正见容易给大家弄成一个假修行。只要我这么做了,我自己很安慰,然后别人看我不会说我,对吧!

你看:这个人从来都不刷视频。但背不住我们在没有人的时候,在被窝里就会刷一刷,就变成了一个假修行。这个一定要防止!这个一定要防止!

你不如说:确实有这个行为,但是我觉悟到了,我这是习气很重,那么我在这地方忏悔!忏悔!

每次觉的时候是一种回归到实相的一种方式,那你就这样不断的“觉悟”的时候,这个习气会自然的减淡。

但是我们不是说:希望它减淡之后我又觉得很骄傲了。就“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运用它的那个精准,一定要防止二元化的修行——假修行,形式上的修行。

就是我做某种行为,比如说我一直在拜佛,一直在那掐念珠,一直掐计数器或者是我从不看那个视频……,这个我就是修行了,那这个太虚伪了!太虚伪了!

因为你在行式上面你有可能是装给别人看的,或者装给自己看吧!自己很安稳,你是安稳在行式上的,你心里在搞什么,不知道!

修行一定是在你的内心里你要如实知的。那另外?防止一个放纵心,放逸,然后就说:“一切都是清净的,那我就什么都干!”但实际上你去看你那个心,一定是随顺习气的。

那这个很快会被反作用反噬。你凡是看到那种说“阿弥陀佛彻底慈悲,一切许可,无条件救度”然后就啥都干的,它的这个因果反噬作用力特别强。

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很精准的用到:就是去觉悟它,觉悟它的本质和觉悟自心在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或者是相续的那个过程,你是随顺习气还是随顺了果地觉。

如果我们念念都是在这里“觉”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制不随,不制就是不要压抑它,但是不随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你一直“觉”的时候,“觉”就占上风了,当“觉”占上风的时候,其实本质光明的,这个不动不摇的它就显现出来。

然后你那个被欲望所牵引的那个痛苦它就止息了。要不然有啥用呀?要不然你说“觉悟”有啥用?其实就是止息你的痛苦,欲望是什么造成的呢?是认为外境实有,不“觉”呀!就是把这个东西执实了。然后在里面去满足自己心里的需求;眼对于色法的贪欲;或者是耳根对外界的执着。

其实“觉”它是把这个消融了,我们说:“消融在弥陀的自愿之海”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一句话,当你启用“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它就自动的,它就像是清水珠,它自动的在清净你的染污。

什么是染污?认假为真就是染污。为啥一直刷?就是把那假的当真了。你在“觉”的时候,在持续的“觉”!你说:我一直刷,停不下来。但是你一直保持这个“觉”,它就会在这个上面自动的清除,你这个向外奔驰的痛苦,其实这是一个苦,特别苦!

而且,这个时代就是手机这个东西在喂养所有人的贪婪。然后让你更痛苦,就像一个魔吸食所有人的精髓,吸食到里面。然后,我们所有人把自己的生命,把自己剩下的那一点点生命精华全部都投进去,这是痛苦啊!那又为啥停不下来呢?没有“觉”!

重复的这个行为它就变成了巴甫洛夫反应,只要有投喂你就开始兴奋起来,生命就变成了一个欲望的奴隶。那我们“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逆袭。你只要在这里去运用,它会自动来清洗你的这些贪染。

所以为什么成就“无染清净心”,是在运用“果地觉”当中会自然成就的。因为佛的心是清净无染的,佛的果也是清净无染的,你这样去用的时候,那么它自然而然的这个不随!不随!它就慢慢的减轻了这个欲望对你的控制。

所以,在这个当下我们能够去印契,这个是要当下抉择!说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它就是在这种时候你能够彻底去抉择的。

不为境转,也不为自己起的心烦恼。那这个是“果地觉为因地心”——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住到“南无阿弥陀佛”这里,你就会发现你心就解脱了!心就解脱了!

不再会为这种现象上东西困扰。所以这个地方正是我们运用教法的时候,不是在别的地方,不是我先在佛堂里拜两个小时,念两个小时,完事我把功课做完了然后我刷手机三个小时。

有很多人都是先压抑自己一下,然后,心里面其实痒痒的,快点快点做完这个,然后我出去以后就好放纵一下,随后就开始觉得这个比较平衡。

其实不用,为什么说“果地觉”它不需要特别的一种形式,而是因为它是不间断的,它不需要造作,就在你的这些业习现前时的时候,正好“南无阿弥陀佛”,就“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你的抉择!

我们讲到两种往生,大家说:我要“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但实际上大家用的两个都不是。对不对?

你如果真的是临终求往生的,那你可得看好自己的行为了。你现在这个行为是在流转?轮回?你还是在干啥?还是在求往生?

你按三辈的要求:“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你一向专门刷手机,这不一样了。然后你要到临终,你要把这善心坚持到临终。如果你有什么这方面的违背,你要努力忏悔!最后在这个上面严格要求。

那如果是“即得往生”,你在内心真的确认“即得往生”了,你有这么大的兴趣去刷手机吗?我可不信!你就是刷你也没有烦恼。

你的那个角度,就像师父昨天讲课说了:你即得往生是什么?你大事已办!这个世间对你来讲有什么吸引力呀?对吧?

然后你看这些你有可能是去观察这个社会,看到现在大家有什么热点,然后你在这个上面有一些善巧,就是跟众生有接洽处,你可以善巧接引众生,或者说在这种时候你可以去回向众生,观众生。

在这个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后花园,在这里游戏神通,内心决对不会有纠结。

你说:看了!完了!我今天又没好好修行。大家用的都是那种临终往生,临终往生就一定是恐惧的。因为它要得看平时你有没有好好干,因为你有自力的成分。

所以说你在自己的行为上得管!管住自己!那个“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它不是管住自己,也不是不管自己,而是你根本就不会在这件事上纠缠了。

你的心在佛果上安立了,你的愿望是什么,就是你的发心是什么?你在看的时候或者你不看,或者看你的发心它没有动过,它不在你做什么了。

就是:是不是这个心只有自己知道,只有你自己来抉择。所以我们大家现在没有抉择果地觉,但是,又在行为上说,师父,我该怎么做?我刷了视频过后,我应该怎么做?师父你给我开示开示……怎么能够没烦恼的刷手机。

根本就没有在根本处去抉择,所以我们在行为上会迷失,这个还是在根本处去抉择的问题。好吧!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