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咒13缘佛破执


2025年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第13课 缘佛破执

2025年6月25日

时间到,我们这一节课,我们现在继续,继续这一节课的学习。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是用这种比较,怎么说呢?就没有那么像讲经的那样一个严格的次序来给大家交流。

这节课呢,我主题想谈一谈啊,就是来聊一聊这个,实际我们在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这样一个真言的过程中呢,它这个真言的这种内容呢,从这个所谓的陀罗尼——义陀罗尼、法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所有的这种不同的陀罗尼这个角度来展示它的内容,实际就是抉择我们怎么用心的一个、当下用心的一个方式方法,就是我们怎么选择我们的感知、我们的用心。

这个陀罗尼就是用心,怎么你用心呢?这个现行现象,你怎么来选择你的感知,选择你自己的,总持你不管你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的业,你这一念感知、你这一念抉择,你选择了个什么?就是你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总持生命,来抉择你怎么来运用你这个现下。

我在扒它这个文字啊,古人翻译这个陀罗尼句呢,它最主要是你的选择所引发的现行称为总持,就是引发你现前的现行的用心方式,引发你的这个现行的这种——你这种感知、用心的方法呢,你自己的选择,它称为陀罗尼。就是怎么能引发我们的现行?我们用什么样的一个发心、什么样的一个心念,缘什么样一个缘起,什么样的一个基础,我们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地在运用,还是被动地迷失,还是主动地我们去了解这个所谓佛的功德、佛的用心,了解九界有情不同的用心。

那这个地方呢,“南无阿弥多婆夜”广说就是十方诸佛他们的用心的一个现行,“南无阿弥多婆夜”就是一切诸佛,这是广说,一切诸佛菩萨贤圣所用的一个圆觉的殊胜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无量光寿来展示,所谓的法性不动就是所谓展示这个真如的妙用,或者是了解生命真相的作用,了解生命真相的作用。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的真相的作用是什么?最主要是“什么在引发我们的现行”这一点的选择,这个所谓的发心、所谓的感知、所谓的用心方法是什么?那这个陀罗尼,这个陀罗尼的这种表示,就是你在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择、感知,来总持你的生命的现行。

陀罗尼,陀罗尼句,因为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它的重点呢,实际就是拔一切业障,这是个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标准。那我们这个作为,我们现行这个所谓的感知这个举心动念,这个发心要超越、拔除一切业障,这是重要重要的一环。这个经题呀,给我们昭示它的作用。

那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依广说就是一切诸佛所成就的无量光寿的功德是完全整合了性德的这种现实作用,就是法性作用于我们的现下。这个现下,就是你在念诵、在面对任何一个因缘的现下。

说这个一切因缘,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称为一切业障,我们持诵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来面对一切业障,就能拔除这一切业障,所以说我们要认识一切业障。

现在呢,就是通过交流啊,以前给莲友们交流啊,大家表述这个法用得上、用不上,虽然说我学习了,道理我真是知道,我也实践了,但到真正的业缘现前的时候不管用呀。

举个例子,很多人就会举,就是表述一个什么业障,这个地方讲的是拔一切业障,大家要注意这个一切业障,就是我们所有的因缘我们怎么来面对呢?那有人说:我就重病了,我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我的病还是病啊,病没有好啊,那这个拔一切业障这不是虚设吗?

所以它这个,就是我们在这个发心问题上出现了一个特别大的一个混淆。这个混淆障碍了我们莲友们,就是所谓的“念佛人没念佛,而说念佛没用”的这样一个混乱、一个错位,这个现象是最普遍最普遍的。

说病,这个呢就说“我念,我怎么还有病、我还有痛苦”;就像人负债了一样,我念阿弥陀佛了,那我怎么还负债啊?那债务还是这样,债务还是在这儿摆着呢;有的人社会生活、工作不顺利,感情出问题,家庭出问题,说我也念佛呀,道理我也明白啊,我念了,家里还是有问题呀,感情还是有问题呀,我还是看到这个人烦恼啊,看到那个人烦恼啊,看到这个事情烦恼啊,看到那个事情烦恼啊,每天还生活在烦恼中啊。

所以我们就是不了解这个即下什么样的心在引发我们的这个所谓的“念”,就是你在念叨着你这个业力的现象,心里你所攀缘的是你的业力现象、是病、是你负债、是你工作的不顺利、是你感情家庭的问题。你嘴上在念,你心里所攀缘的是你这些业、业相。

说道理我懂啊,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我懂啊,那我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业障?这两个话题,我们要是不把它给处理干净,就是我们不知道心念所系产生的作用。

你根本没有心念维系在法性功德、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十方诸佛所成就的功德这个缘起上,就是诸佛的悲愿,诸佛的圆觉功德,法性的真实的真相。我们不顾于这个东西的,不攀缘这个东西,也不缘着这个东西,也不以这为基础,妄取自己的现象,就是现在的病、现在的欠债、现在的烦恼、现在想有嗔恨心、有慢心、有疑心,心地的烦躁、烦恼、莫名其妙,心缘于这些业相,口念弥陀。

所以心念所系在起作用,这个焦点。那一切业障就来障碍我们,就你的病障碍你,你的烦恼障碍你,你负债障碍你,你不满的现行障碍你。很多人的学佛不受益,焦躁、不安烦恼你。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念所系的是业、是业障,所以业障在起作用。

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要让我们的念回到无量光、无量寿这个功德中来,改变我们缘着病、难、违缘、负债种种烦恼邪见业障,从那个业障中,主动地、清晰地回到无量光寿这个法性功德上来,那就能拔一切业障。

就是大家交流的这个话题呀,千变万化就不离这个,就是自己的心念、现下的心念所维系的是过去的业、现在的业、能回忆起来的业、对未来期盼的业障。这一切业障就是现下的执著,称为无明我执,无始无明的这个执著就是所谓的根本,业障根本就在于我们的法执与我执,就是现在这一念的现象的执著,产生了无量无边的颠倒妄想。

那我们一直在这个颠倒妄想中,沉浸这个现象的循环之中,无限循环中,称为无始无明。我们把无始无明的现象呢,阶段性的,好比你这个病是阶段性的;好比说你这个违缘,阶段性的;好比说你这个现行的焦躁烦恼,阶段性的。你执著这个阶段性的东西,它造成了一种循环。

你认为这就是你,这就是所谓的你的现行的这个,把这个烦恼认为是我,把这个病认为是我,把这个违缘认为是我,把这个愤愤不平认为是我,把你现在的现前的那一种感知,对社会的不满、对他人的不满、对事情的不满,认为那个不满是你,认为那个违缘是你,认为那个烦恼是你。黏着于那一种所谓的我执,就是现前现象的一种执著,以为实有。

在上课前呢,我自己坐下来回忆回忆,对,大家交流的这个点,再重复就在这个点上——心黏着于业相,心念感知黏着于业相,以业相为“有”。坚固这样一个所谓自身的一个缺失也好、违缘也好、烦恼也好,一个无明的造作,把这个造作的结果当成自我,或者把这个造作的一个状态、比较强的一个违缘就作为了自我,坚固执著这个。

他执著这个有,这个业障有,他就会要去生烦恼,就坚固烦恼,说“我就有这个病啊”,那我们要从无量光、无量寿来审视这个病;“我就有这个烦恼啊”,我们要用无量光、无量寿来审视这个烦恼;“我就有这种执著呀”“我看到某个人就是不顺眼啊”“我就想怎样怎样的呀”,把这个当成实有了。

尤其是人们遇到他人给制造的这种恶缘、恶语,自己制造的恶事,黏着于此。哪怕很久很久的事情了,黏着于此,计较于此,一定要把那个虚妄的业着实,不着实他心不甘。

在这个是非业力中,一定要把这个“是”揽到自己这一边,一定要把“非”放到自己对立的那一边。

造成了种种心理的业障、现行的业障、自他的业障,把这些业障当成我,当真,当我。当真的时间就是以为“我如何”。

因为我这个角度呢,给大家交流法则,经常会遇到有莲友善意的,或者说愤愤不平的,或者说赞美的、诋毁的,怎么样的莲友都有啊。为啥称莲友呢?就是大家都在实践这个法则呀。

但很多人实践法则,他不关心自心,特别关心自己对现象的染著,那就很多人就会愤愤不平,甚至骂街、甚至侮辱,感觉到怎么狠、怎么凶、怎么恶、怎么险,怎么说。

为什么呢?把自己那个知见、烦恼、看到那个现象越来越着实,因为他越要回忆这个东西,越黏着这个东西,越排斥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越强大。哎,这是十分有意思的,为什么说有意思呢?那我们为什么实践佛法会造成这个样子呢?我们甚至多年学佛,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会这样子呢?

有的人说我在实践法中,忽明忽暗;有的说我实践佛法的确是深入了,现在越来越轻松了,心里越来越主动了,被动的东西少了,就是主动地用自己的心念,不再被某种现象、某种愤怒或者贪瞋痴慢疑不正见某一个烦恼所牵制了,或者随烦恼所牵制了。

啊,原来念佛,念佛就是让我们的现行接受无量诸佛所证的、所修证的,他们所实践的与法性不二的这个、性修不二的,就是自己的作为与性德、与真相完全契合了,那就称为佛陀。我们的现行跟真相不契合,你以为有所得,不管你得到了什么,那就是你的业,那就是你的障。

这一点,我们每一位莲友,要对自己习法这个发心,就是我们在这个病了、难了、种种违缘、烦恼,乃至瞋恨、爱染、利害关系现前这个时间,我们要学佛所谓的性修不二,就是现行与真相完全整合,那就是“南无阿弥多婆夜”。

它这个“哆他伽多夜”是称为如来嘛,真如不动,如如不动,顺真性而显现,那就是如来。

原来让我们这一切莲友,在每一个现行这个原点,归入无量光寿,随顺无量光寿,用无量光寿来提醒我们的这个感知、觉知、觉念、心念。感知,让我们怎么来用心,那我们也学会用无量光来照破一切无明执著,用无量寿安顿一切不安稳有情,令法界有情皆入如来会。那我们念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就是忍陀罗尼,那就是咒陀罗尼,那就是义陀罗尼,那就是法陀罗尼,它就能拔除我们的一切业障,使我们得生净土。什么净土呢?得安乐住啊!

得安乐住嘛,所以我们要识破这一切业障,我们还去重复这个地藏王菩萨说那个,我们“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这个所缘的种种现象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敢在这个地方有认知,那我们的初发心,或者说在这个随顺真如、随顺弥陀无量光寿,这个随顺,随顺入其境界,随顺阿弥陀佛的修德入其境界,入其不可思议的功德海,得见法性之光。那就有清净缘起、圆满缘起,来引导我们的现行,引导我们的思维,引导我们对世间无常、任何一个无常现象的一个透视,所谓的“照见五蕴皆空”,这样的一个智慧观。

因为依佛的修德,我们就会随顺佛的修德就能作智慧观。那心随顺真如,那就是回归真如法性,引导我们的现行,就是所谓的性修不二。那我们的作为,随顺弥陀的报德,得归性德海,就是所谓的现行,引发现行,就是无量光寿来引发我们的现行,引发我们每一个莲友、每一个有情的现行。

而不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身体不好、烦恼业障、工资没发下来,或者说失去工作,或者感情有问题,或者自己多病、衰老,种种违缘,这都是无常,不管你多么坚固,你多么黏着它,它也是无常的。

就像我们的大的烦恼一样,生老病死,你要是不去觉悟它,它就是大烦恼。我们知道八苦嘛,生老病死,求不得,爱离,怨憎会,五蕴炽盛,这是八苦啊,生命之八苦,或者说我们人类的八苦,那八苦就交织在你这个生命中。

苦苦、坏苦、行苦,三苦困着你。你再有病难,它也是无常的,你要把它当真它就是苦苦。你去觉悟它,你知道它因果循环、生死无常,病也是无常的,生老病死都是一个无常因缘的一个生命现象、生命阶段,如此而已,没有实质。

我们深陷其中,以为实有,但它很快就过去了。就是你再顽固,一百年也就过去了;你再顽固,三年也就过去了;你再顽固,几个月也就过去了;有的人几天就过去了,有的人一刻钟就过去了。包括你那个负债,包括你那个不满,包括你那个焦躁,包括你那个嗔恨,包括你那个慢心,包括你那个种种的这种认为自己聪明的那些诡计,都是无常的。那我们在这个所谓的苦苦处就得到解j脱,就是依真相得解(jie)脱。

无量光寿就是法性功德的一个表述,我们要随顺这个功德,这个无量光寿的功德就能消化我们现前这一点,或者就能让我们超越、透视、认知这一点点的无常,我执的无常,你那个无明我执那个无常,那个缘。

你缘它了,看它生起来了。那不缘的人,那健康的人呢?你病了,那健康的人他就没有这个,就没有这个缘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感受,只有你有这种感受,因为啥呢?我执故。你这个病的我执,给你自身带来了你以为“有”的“我”,就是病我、违缘我、烦恼我、骄慢我、贪嗔痴慢疑我、不正见我,尤其是不正见我。

所以在声闻自利中,一定要在“法无我”上认真去实践。什么叫法无我呢?什么现前,什么法无我。我们就观察一个现前的因缘,它是不是有我,那我们就在实践“法无我”,就是得到自解(xie)脱,在这个现行业缘中自解(xie)脱。

那大乘教法讲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有自性,它就讲“一切”,而不是讲我现在这个法无我,我现在这个病无我,我现在这个烦恼无我,我这个违缘无我,这个不顺心无我。所以我们这个拔一切业障呢,是讲一切业无我!是不是“一切业无我”呢?所以大家要审思,要观察。

说净土教法它这个观察很重要。我们自身的力量观察不了了,我们随顺佛力,就是随顺无量光、无量寿,用无量光来破无量的无明我执,无量寿来安顿我们那一颗焦虑不安的心念下支使的生命,安顿我们那个心,安顿我们的生命,安顿一切那种躁动的心,安稳一切生命,称为净土。

这个净土,就是安稳一切众生的佛土,就是觉悟之土,圆满觉悟的这种国土(du)、法界,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的地方。

我们再回头看一看,佛、诸佛讲这个,尤其是这个十法界,佛所观察这个十法界。这个十法界观就是佛观,我们现在随着佛的教诲,作为佛的这种佛子,我们随着佛力来观察十法界,就是所谓的一切业障。

我们执著于十法界实有,执著于一切法有,那就是凡夫。不管是三恶道、三善道、三圣道、佛道,我们执著这个“有”,坚固这个“有”,就是我们的举心动念坚持这个“有”,顽固地认为这个所谓的”有”,就是认为它有实质,有不变的实质,十法界、九法界有不变的实质、不变的业、不变的内容。

我们认为有那个“有”,就造成了我们割裂的果报,割裂就是众生啊,众生。那个我执啊,那个“我”字,按照我们汉文来写就是一个“戈”,一个切割的一个利器。打来的猎,大家围坐在一起,拿一个利器把它切成一块一块一块的,那个切割器就是“我”。我们知道那个“我”有个“戈”,就有个切割的那样一个利刃。

我们认为有,就形成了世间凡夫的这种切割。坚固的切割建立了种种法界、种种生命、种种业报的这种坚固的差别,这一类、这一类,所谓的善一类、恶一类、不定一类、无记一类,佛教给它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这都是类别,把这个九界生命给它类别区分。

唯佛的圆证,圆明于法界,所以它这个类别,他了解这些类别是缘生缘灭,他就用这个缘生缘灭。你缘“有”,你就落在六道众生这个圈子里轮回,“有”才有轮回;声闻,他坚持守护这个“无”,所谓的“法无我”他亲证,他证得这个事实,寂灭为乐的事实,他堕入声闻,这个法执的这个声闻道;菩萨,六度万行,种种作为在这个行地因缘上有细微之惑。

那是所谓的菩萨的、声闻的不圆满、不究竟处,也是业,细微惑就是细微业、极细微的业,他们已经步入了觉悟法界,但他们还有细微的这种。以佛眼所见,他们这些细微惑、细微的业未有尽除,就是未到究竟觉地,那都是业。所以呢,三善道、三恶道、三圣道都有业。

所以这个要拔一切业是诸佛如来出世的出世正因。出世正因,拔一切业,我们要观察呀。所以这个大乘修法唯依佛乘,我们要把关键点,看到这个地方、认知到这个地方。

净土教法就是要拔一切业障,要拔九界的业,圆满十方法界众生同归净土,这是诸佛出世的正因哪,所以唯依佛乘。不是你那个斤斤计较那个心,今天看到这个现象当真、明天当那个现象当真,今天高兴了、明天不高兴了,一会儿亲了、一会儿疏了,一会儿爱了、一会儿仇了。

我们执著于现象有,执著于法有、业有,那就是我执、法执,是九界众生,若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这个究竟正定聚呢还是唯佛乘啊,菩萨、声闻、独觉未得究竟啊,严格地以佛乘来说,不能称为正定、正定聚,只是他们步入了觉悟法界,于这个六道轮回、无明蒙蔽的法界,他们有所超越,但他们有法执,还有未究竟圆满之觉悟。

过去说觉与不觉,究竟不究竟,这个不究竟处是名菩萨,不名佛呀。说九界,这个业要拔九界,说九界同归、凡圣同修这个净土教法是《无量寿经》所提出来的,是净土教法的一个根本修持。历代的善知识讲这个法呢“圆顿之圆顿,究竟之究竟,了义之了义”。

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计较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计较别人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计较共有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种种现象,把这些现象当真,然后生诸烦恼,所谓贪的烦恼、嗔的烦恼、痴的烦恼、慢的烦恼、疑的烦恼、不正见的烦恼,包括随烦恼等等;把那些烦恼当成是我。

所谓贪心重的人把贪当成我,嗔心重的人把嗔当成我,慢心重的人把慢当成我,疑心重的人把疑当成我,不正见的人把不正见当成我,妄以六道轮回之业相以为是我呀。

这个拔一切业障不是光拔这些业呀,不是光拔六道轮回的业,还要拔这个声闻的法执、独觉的不能利他、菩萨的利他以为有利他的善巧因缘,这些不究竟的、细微的、已经觉悟、没有圆满的业要一同拔除,形成九法界的大圆满回归,就是净土的回归,就是陀罗尼句的妙用,总持一切有情的妙用,这个地方拔一切业障是讲的大乘功德。

以前我师父说我“小鼻子小眼”,不是那个小鼻子小眼的人那个心量所能知的。什么小鼻子小眼?就是把自己那一点儿业抓着不放,把自己那一点儿知见、一点儿作为、一点儿善根、一点儿自己认为的什么了不起的内容,那就是“小”。

这个大乘精神啊,我们要学习这个教法,就是大乘,就是拔一切众生业、圆满一切众生功德,所以呢一定把我们引导到法性这个究竟功德海中,就是回到真相中来。

所以称莲友啊,“正觉华化生”啊,我们是莲友啊,佛果所化生,那就是莲友啊。“正觉华”就是诸佛所亲证的、以他们的修德亲证的性修不二的功德回施于众生,顺性回施众生。

一定要了解,我们顺性才能接受,接受这个佛果,我们才能顺性起修。我们接受佛果就是在顺性,我们接受佛果我们就了解性德利益所在,就能起修,起什么修呢?大圆满修,无修修。我们要善于观察这一点。

诸位莲友啊,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誓不成等觉”,他把他的正等正觉的功德顺性回施给我们每一个有情。我们来观察他平等回施,顺性回施就是平等回施每一个有情。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

我们要做这个事情,我们接受了佛顺性回施众生的果地觉,我们也要去转相教化、转相度脱,就是所谓的返向往生、还向往生,或者是那个五念门中的第五门。我们要去实践,不去实践把佛的果地觉顺性回施众生,不去实践这个作为,我们学这个净土那就不是一个圆满的传承。

我们盯着我能往生、他能往生、谁不能往生,盯住这众生的分别执著的心念,非佛的愿力,非佛的修德回施。把那个业力的念:我能往生啊,不能往生啊,谁能往生啊,什么往生的什么样的一个业相啊,把那个业相当成自己所谓的净土修行的一个业缘,那就是所谓的自力修持。没问题啊,但它不圆满,那我们体会不到阿弥陀佛这个教法的圆满功德。

因为这个教法是一个圆满法界、普利十方、同成佛道的一个正等正觉化生的化现的一个崭新的新生,就是大圆满觉的新生。

它为什么说这个法是阿鞞跋致呢?为什么龙树菩萨这么说呢:“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一旦接受了阿弥陀佛的修德的给予,因为性修不二故,我们接受了他的修德,一切我们本来具有的性德自然彰显。性德无有退转哪,无始以来无有退转、无有变化、无有生灭、无有净浊,一切对法在这个地方都会散坏的,这样一个法性、真相、真如。那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报德成就,我们就回到了真如真相中来,真如真相无所退失。

所谓的“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那就是所谓的往生后、成佛后、度生后,或者说念佛解决了这个往生问题、成佛问题、度生问题,那再有作为是什么作为呢?像佛后普贤。什么作为呢?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悲心,入生死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故。就是说转相回施佛的本愿,还是以佛果回施众生,我们接受佛果,回归法性安乐住,以佛果回施众生。

如是辗转回施无有穷尽,是为无量光无量寿的住世、教法的住世,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住世,是弥陀信仰的利益世间的所谓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就是圆满觉悟世间。

说发这个无上心,大家对这个无上心,就是所谓的九界同归、凡圣同修这样一个广大心智,不是在某一个现象上说是说非、争强好胜、各逞己能表达自己的那个什么。这个不是。

这谈一切生命接受阿弥陀佛修德回施,顺性回施的大功德教法,不是你那个情绪,不是你那个情调,不是你那个逻辑,也不是你那个心、那个妄想,也不是你那个执著,不管你这是法执、我执还是知见执。

是这么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作用,拔一切业障这样一个作用,令一切众生得生净土这样一个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普摄一切有情的大善巧,就是顺性展示修德,以修德展示性德,性修不二,圆满菩提,就是圆满这个大功德,就是诸佛的功德。在这个地方呢,众生、菩萨、佛都是名字,本无差别故。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皆是自性妙用,真实回归、真相回归,名如来。

接受阿弥陀佛的报德者,那就是顺性起修者,那就是顺真如而来,每个生命那样运用,哪个生命那样运用,哪个生命就是如来。如真如而来,顺无量光无量寿得到除无明、得到安乐住,那就是真如的功德、真相的功德、法性的功德。

一切众生、一切生命现象皆可安住,何以故呢?这个感知觉知,这个发心,这个识,我们安排它什么?怎么来安排它?就是怎么来选择我们的心?怎么选择我们的感知?怎么选择菩提心?怎么选择现下心?

怎么选择,全在我们每一个莲友的这个“南无”。是契合的南无,还是归命的南无,还是礼敬的南无,还是供养的南无,还是嘴念南无心系业缘?这都是我们自身的选择,每一个莲友都有选择的权力啊。

你怎么选择?说“南无”多重义,这个种种文句中的多重义就是让我们选择的,选择就你的所谓的现量的自我解释、现量的一个自我安排、现量的一个自我使用。是口念心系业缘,那也是你的现量,你心系业缘,你以为业缘有,那你就是六道众生,轮回相续。

那我们这个南无是礼敬、是供养,那我们对无量光寿的给予,就有接受的这个愿望,就有接受的这个向往的趣向。

那我们归命于此,那就接受阿弥陀佛顺性给予的报德,就是无量光寿的这种功德,来照破我们无始以来的虚妄的那种无明、虚妄的执著、虚妄的不安,那这也是我们的选择。

那我们选择摄伏,那就像回向门是一样的,我们以无量光寿,阿弥陀佛的修德转相回施众生、回施有缘,转相回施,如佛回施无异。转相回施,像邮递员递邮包一样,不增不减地把佛的果地觉回施给众生,就是回向门中,就是还向往生来饶益世间、饶益有情。这两个实践圆满了,那我们就称为摄伏,就是摄伏,这个“南无”就是摄伏之意了。就是以无量光寿摄化十方,回向为首,自他二利圆满无碍。

这个“南无”让我们来选择,是契合,还是摄伏,还是归命,还是礼敬,还是供养,还是口念南无心系业缘?那我们种类选择,你选择哪个都是你的自由,自由的。

你要看到这个自由了,那我们能选择“口念阿弥陀佛,心想、心系业缘”,我们也能口也念,心也依缘,心也顺无量光寿,融入无量光寿,完全契合无量光寿,以无量光寿摄化有情,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我们每一个莲友都可以从不同的自己的现量中,就是我们选择什么就是自己的现量,在现量中做选择,选择来作现量,这叫导引现行,或者说引导现行。

这个“南无”就是引导我们现行的一个现状,你看你用的哪个现状、现量,都没问题。那我们实践这个教法呢,一定在这一点上要清晰,我们心念维系的是什么?我们确定的那个感知点,我们要选择哪个?要用哪个?要认取哪个?要抉择哪个?这是我们每个莲友“念”,念佛、念法、念这个真言的一个重要重要的所谓的发心问题!

执著于业力有,是没法明白发心的,没有初发心。没有初发心,没有发菩提心,你的修行就是所谓的众生轮回业,就是所谓的魔业,就是受种种苦、种种难、种种违缘、种种烦恼,你自己造的、你自己找的,或者你被迫的,因为你被习气所迷惑了、所制约了。你要了解,说执著于业有、相有而沉沦于六道轮回。

那我们来契合阿弥陀佛的报德的给予,我们亦来顺性地观察种种世间,随顺着阿弥陀佛的报德的给予,来观察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的这样一个大圆满觉的佛果,这个陀罗尼,这个真实言,陀罗尼也称真言嘛,真实言,这个神咒,这个精神的安排。在我们意识法界,每个人都是自在的。

你要念佛,接受佛的果地觉,那都是光明、安稳、没有障碍的。

好,时间到了,我们这一节课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