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有多角度的观察了解认知,否则就念不下去。全面了解总持法则,则知现前心的重要性,每个人现前一念即陀罗尼,引导我们内因外缘,等持或排斥或相应不相应,总持过现未。语言真實,咒陀罗尼。忍陀罗尼,展現真如。义法陀罗尼各展現教义教理。
现前一念,顺缘中理性冷静,可依法则正念调整。若逆缘中减损,不断累积,则不知如何安排现前一念,嗔业贪业痴业慢业,不正见,业障现前。没有安心,没有随顺弥陀功德,迷失在业相中。道理明白,用不上。交流中说你没遇到这种情況,去固执生嗔。能否如法行,是觉是迷,就在这当口!随顺佛愿,照见真相,凡相即妄,凡有言说皆妄,休息妄心,皈命阿弥陀佛。不再被烦恼迷失牵制。
学佛不是为知识,我们已学很多知识,能真正支持我们生活的不多。违缘一来知识不起作用。此咒非知识,可成就无量光寿,皈顺真如的标志接引印契。运用现前一念,扩展到过现未,自主地不费力地照耀现行。
可实践为法,不能实践徒增烦恼。我们把业报融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中的方法。过去的因因緣缘,记忆的积累,搬运到八识中,储备很多,六道的种子。量大如法界,如来藏多大它多大。我们把它交给阿弥陀佛,置换归入无量光寿,把无量光寿作爲现前一念的种子。如空回空,我们一点业融入大海,契入。
“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他伽多夜”,把无始以来的种子回入清淨法界,唯佛是念是界,契合是如是如是,自他摄受,称念即摄受,全然接受,拿佛果地觉来用,用佛三身功德来用。不动、清淨、圆满、无碍四种功德。接受如来法力,顺性回施众生。回佛法界,出世入世,认知清晰,实践方便。此15句把净土以佛果地觉完整简洁呈现,在此基礎上实践,觉悟人生。此大事能解决生死烦恼,步入清淨不动法界,佛圆满报德的模样,远超对五蕴及法的执著,对现量的执著。有我执法执如牢狱,无量光寿功德令我们超越无始来的局限生死烦恼,成为具足智悲的觉悟者。是佛出世本心,令众生归本,大用,舒展无障礙。了解一切法不可得,超越一切障礙和局限的妙用。
弥陀的功德破除我们的我执法执,通途中需久远久远积累,如法不退转的作為。进进退退,久劫不得善巧。弥陀愿力,我为大施主普利诸群苦,以无上道回施诸众生。不是某一人有信仰的人,把我们的观察思維言说模式置换成阿弥陀佛,唯佛是念的守護。
唤醒我们内心无量光寿,破除我们的无明苦无常苦生死畏惧,以相消相的善巧。以无量破有量,以无量拔深陷之苦。皈命阿弥陀佛报德,拔一切业障,畏惧生死烦恼业障。八识记忆融入无量光寿,再念佛即返向往生,为回向一切有情,同入如来会。
了解唯佛是念是平等缘起,把一切融入无量光寿,回入真實,举心动念皆用平等清淨缘起。八识变法藏,弥陀信仰的功德藏,无始以来的九界业皆置换,南无契入皈命,被安顿下来,不迷安心,再念佛入功德,皈命阿弥陀佛法性不动,妙湛总持不动尊,楞嚴咒前的发愿文,消我亿劫颠倒想,融入大愿海。再念佛辗转教化,弥陀信仰的守護实践传播者,无愧是念佛人。诸佛出世正因,佛果化作我们的现行作用。
凡夫身因佛果而自利利他。缘弥陀果觉,改變了因緣。以前把弥陀当外缘,慢慢调整因地,很难。果觉因心直下接受,不是奋斗来的,是接受的。难易之分,圣道与净土,龙树菩薩判教。若不以佛果,九界同归不成。分别执著不能接受,三根普被相应吗?以自业为心,以佛果为缘,慢慢改變自己,三辈九品,是临终若生若不生,缘佛不彻底即生不了。同生报土是果觉因心!邪定不定非净土正因。佛愿如日出普照大地,非能生不能生。
莲友们能耐得住我的反复讲述,就能接受阿弥陀佛佛愿,住持身心,而非我如何提高自己。去年安居即讲二种往生,一种是果觉因心即得往生,一种是以自己的努力缘佛,临终往生。不关注佛力自力差异,皆不知如何实践。认知清晰佛果作用,置换,什么来了也没问题,一心皈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八识所有记忆回入无量光寿,皈命一念即置换,不论自他共业,自他二利一时现前。念佛时即成佛时即度生时。彻悟禅师教言。印光法师被尊为十三祖,若无九界同归凡圣同修之教言,我们也无从下手。伏断烦恼,根断了,同归阿弥陀佛,净土行人,佛的二种作用展现出來,完整展现,入正定聚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以果酬因,究竟圆满法则,大圆满觉中入一真法界,允许众生梦。有因緣交流,没因緣回向,因法性不动故,真實踏實。入心入业,体騐法性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