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103

性德周遍佛光普照,生死本无自在妙用

女众代表:阿弥陀佛!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今天的两个问题是同一个提问者提出来的。第一个,她说一想到生命结束,四大分散,神识离体,心里就会出现盲点,不知舍报之后怎么往生到极乐世界?第二个,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净土教法传承的体系和历代传承,弟子想有个系统的了解学习!南无阿弥陀佛!

师:好。这还是很迫切的一个问题。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天就标志着有死亡的这一刻,这是因果的一个对称。死亡或者说无常伴随着每一个人,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因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自己以什么方式、到什么年龄、在什么情况下去世。没有人了解,无明蒙蔽就会给我们带来对死亡观察、对死亡趣向认知时心里不了知的恐惧、畏惧或者茫然。

净土教法在这个地方的揭示方便,十分轻描淡写地把它解决掉了。因为我们在这个生死的认真执著中建立了现在的依正二报,这种依正二报的沉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苦处。所以世尊依誓愿力来入娑婆,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传递给我们怎么走出这种虚妄业中的坚固。原本无一法可得中,对我们执著于自己的业力习惯、一些作为的苦难,给予善巧。所谓哀愍世间,利益有情。

净土教法揭示的就是我们本身的自性的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所谓生死不可得的事实。他简简单单地揭示了这个不可得的事实,所谓佛的果地觉。就是他已经通过他在因地的誓愿、观察、修持等等,来与十方众生证实这样一个因缘。阿弥陀佛在圆满报德的施教中,分化一身,说释迦佛也行,说释迦佛用其他因缘来这个娑婆世界也行,都是没有差异的。

最主要是释迦佛来传递了阿弥陀佛这样的化解,使我们有走出无始以来生死执著、烦恼执著、习惯执著、所知执著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可行的、可操作的方法。这个方法让我们来认知三无差别,让弥陀报德给予来支持我们这种认知,推动我们这种认知,作证这种认知的真实性、作用性,让我们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中来抉择是用佛、用心还是用众生业相来觉悟生命?还是三个同时?来多角度地观察,依止三无差别的法性来审思心、佛、众生,令我们了知三无差别的事实。以法性平等缘起来观察我们现在的业报,就是依正二报,了解依正二报的阶段性、缘生缘灭性、无有实质性。

他这个缘起的相续是如幻的事实,让我们在这个如幻的事实面前照破、觉知我们坚固执著造成的依正二报的世间果报,使我们能清晰地可操作地走出坚固执著的蒙蔽与怖畏,得到身心清净回归。或者说依止本净来洗礼执著、习惯的尘垢,让我们一时了知这缘生缘灭的分段死,在自身、他人、无量生命或者人类生命特质的分段死中作一个彻底认识与反思。依止法性或者自性的这种光寿,照了觉知生生死死之游戏,使我们在生死游戏中得自在娱乐,而不是被生死、业习、烦恼所制约,再去制造不同的执著,推动不同的业,坚固业的相续,迷失在轮回六道中。我们依法得以游戏在智海、性德海、功德海中。

我们依自己的业习取相坚固、心智的所知坚固、感知坚固,会沉沦于三界六道,迷失在生死业相坚固的现行中。这一类业相若是我们没有遇到教法,就在以劫数相称的这种业相中一生一生地重复着、徘徊着、迷失着、升降变异着。所以无始以来的生死,令众生沉沦于此,这是不可思议的业海。因为我们的执著、以我为中心的俱生我执是十分坚固的。这种坚固在次第修持的大乘教法中要想真正涤荡一尽,要有很久远很久远的修持。在弥陀这种不可思议的顺性修持的回施功德中,就轻轻一拨,一切业力真是像过去人所举例一样——洪炉片雪,就是十分容易解决的!

我们真正地广泛地依法来观察分段死、人类生命状态,就是生老病死的游戏,而不是生老病死的执著与迷失。生老病死这种缘起缘灭无有自性的无常幻化业相,使我们在这个幻化业相中得到觉悟、珍惜、运用,乃至于此幻化业相中利益昧失在幻化业相中的有情,使我们人类生命发挥真正有意义的作用。

净土教法就轻轻地随顺着法性、自性的光寿来透视与运用生老病死,安详于生老病死,自如于生老病死,尊重于生老病死,超越于生老病死;在生老病死中圆成觉悟,圆成性德回归,圆成阿弥陀佛报德回施的承接。净土教法就是接引人们对生老病死执著坚固的一个轻轻的给予,这个给予告诉我们这个无常无有实质的事实。我们的畏惧是认为真有死亡,有死亡的预设、死亡的想象、死亡的概念——这个概念坚固了死亡的黑暗蒙蔽,造成恐惧心理的相续设置。

我们要了解生死之幻化,了解生死之缘起——有生就有死这样一个缘起,实在是生命美妙的觉悟过程,而不是迷失的沉沦。这是佛悲心的揭示、智慧的给予,也是我们自性中拥有的善巧。在这个如幻因缘中我们坚固着,造成轮回苦难的执著相续,所谓著实的相续。就是我们执著这种颠倒妄想,不断地重复,造成它的相续与苦难。

我们了解了这种如梦如幻如露如电的缘生缘灭的无常事实,在这个生死幻化中就会得到生死自在。生死自在像我们从梦中醒来,梦中所有挣扎、所有痛苦、所有得失、所有善恶、所有是非一时解除了对你的制约。但在我们凡夫有情的心智中,醒来以后还会考究:我做这个噩梦是为什么?我做这个善梦会得到什么?会昭示什么?真正觉悟者像大梦醒来一样,了知无一法可得,了知无一物可得、无一善恶可得、无一是非可得、无一成败可得、无一人我可得,但是空净法界,展示性德的空性事实,也就是广大自在的事实。

我们能游戏在生死变幻的庄严处,就是生命的作用处,来妙用于此、感化于此、善用于此,就是觉悟人生。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厚重的。在净土教法中揭示了一切众生必然往生的事实,就是广大的支持,就是一切时处的支持,没有任何业能障碍你往生!为什么?性德海中的功德遍布于一切时处,愿生必生!弥陀圆满报德的亲证亦复如是,揭示了一切生命将终结、欲终结的法性圆满的托付;或者说圆满觉悟了一切生命现象毕竟无碍、毕竟无有杂质的事实。我们在这种执著中建立了生命的杂质,令我们沉沦堕落,就是坚固、执著与重复的守护。

阿弥陀佛这种无碍光、清净光、智慧光、欢喜光、不思议光、炎王光来照耀我们这个蒙蔽的心智,了知一切分段生死的业相幻化,毕竟不实。因为坚固的执著造成所有认为真实的果报,不过是一个片段——生命作用力的一个片段,缘生缘灭的一个片段。像昨日梦一样;像草头之露一样,太阳一照就会干涸;像大地上太阳照着的焰光一样,没有实质。

但我们的坚固造成了它作用的见闻觉知的感受,建立了十八界所谓根尘识的封闭。使我们在这个圈子里,或者在这个业力界定的作用力下不能出离,不能自在,不能解脱。就是我执坚固与法执坚固造成的特质果报,即是层面果报、界定果报。这个界是我们自己强制于不断地记忆累积习惯、不断地重复造成的一种感知性的熟悉。这种熟悉使我们真正认取了它、抉择了它,认为这是坚固不变的。但它不断地在变化,产生了苦,所谓变异苦、分段苦、无常苦、无我苦,在无我中它欲求我的相续、我的安逸、我的事业、我的作为等等。许多我的、我的、我的……最后他会崩溃,为什么?就是“我”无我的苦。

你要觉悟了无我与无常,会得无常自在与无我自在,就是妙用自在。在诸行无常中善用无常,尊重、感恩,令生命意义发挥在无常的任何一个现行中,生起尊贵,生起有力与方便。在无我中真正得到解脱、得到方便,就是无我的庄严、无我的自在,生命中令生命自在。

若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以善心觉悟世间,以利益心觉悟世间,以饶益一切有情于究竟菩提来生存一生一世,此生命是无我的一个状态,但他完成了这个生命最庄严最不可思议的作用。他会把感动留给世人,像佛陀菩萨圣者们的所有作为。他们依止了无我的自在与安乐,运用了生命的现行,传递了不可思议事实的功德,就是生命的妙用。我们说是生命共同需求点这个不可思议的对一切生命平等支持的舒展与平等的回归,或者说回应与支持。

在这个似是而非的作为中坚固我执、坚固法执,坚固自己的骄慢与压抑,所谓自我的不断重复,给我们带来很多苦处。这种苦处是有量的、有限的、有制约的、有条件的、分段的、业报的、不能坚持而你强要坚持的重复。这种重复给很多迷失者或者我执者带来枉受其苦的自欺业报。这种自欺业报一切菩萨觉悟者莫不哀悯于此,因为同一法性之心智,同一心智之所在。

所以我们对生死的畏惧,尤其对死亡的畏惧,实际是对生的畏惧。生者,死之相续;死者,生之相续。实是名言之别,无有实质内涵,但被我们业力的执著、概念的执著、言说传说的执著、业力蒙蔽现行的执著带来了畏惧。你在性空中、无所得中真正以这样的法则正见,会得到心灵的自由、生死的自由。这个自由就是不再被它制约,不再被它怖畏,不再被它伤害,不再被迫重复。

这个死亡的畏惧,就是我们依习气、依记忆、依所知、依预设而建立的无明种性的相续罢了。我们依正见,依阿弥陀佛慈悲的回施、接引与教法的相应,再来观察生死,生死皆得自在,生死不过是游戏,生死不过是作用力不同的代名词。若是觉悟者,就是这种作用力的自主运用者;若是迷失者,就被作用力所运用、被业力所支使、被习惯所支使,所谓生命中那些根本烦恼、随烦恼等等就与我们为伴了。觉悟者,以慈悲喜舍,以利益世间饶益有情为方便,以此生命为伴。

唯佛是念别无他法,安心往生先除毒箭

净土的传承稍微提示一点,我们可以去扒一扒中国净土宗判教的说法。在我们中国,远公大师为初祖,印光法师为第十三祖师,一个一个地来礼敬他们就好了。这个渊源有其经典依止与论著依止。要是为了学习可以去作为,好好地学习。我们中国的净土经典现在出了一个净土藏,十分完善地来指导净土实践者;我们可以追溯源头,了解所依止的传承来学习净土。现在再简单了可以查百度,很多名词都可以查得到。

想在这个法上修持,立誓就是根本,发愿就是根本,顺性实践法则就是根本!依弥陀的报德誓愿,依弥陀的报德,感恩这个报德,能激活我们自性心智在现行果报中的妙用,就是圆满觉悟世间。净土藏现在也出版了,想搞学问可以去查。很完善、很完整、很细腻,这些善知识把它搜罗在一起,各方面材料都有,要是为了学问可以细细地阅读几遍。

我们现在学习净土或者学习任何一个法则,经、律、论是支撑与根源。因为释迦佛取灭了,他的遗教在住世。我们真正想了解他的源头,一个是发心,再一个是经典——依着发心去学习经典,依着经典支持发心。在现行中可以参访不同的善知识,抉择自己的修学、修学方向,乃至发心、发心方向。根据经典所依的具体指导方向,使我们的心智明了、发心明了、行持明了、结果明了,那是有意义的事。

欲追溯净土法门的根源,可以查一查净土藏。三流说,远公流、慈愍流、善导流,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多有争议。所以有人就说我们唯佛是念,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阿弥陀佛誓愿就是我的心愿,阿弥陀佛国土就是我的本家本国,这追溯到心源上最为方便。要想搞学问,学问很多,经典也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师,以阿弥陀佛心愿为自身的心愿,以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作为自己传递、实践、回观的善巧。这是最简单的净土法门修持的缘起、过程与结果。

你说还有此土彼土,二尊施教各行方便。那么我们看释迦文佛施教净土的方便,就变得繁荣了;再看祖师们施教,更繁荣了。像我这样心力不及的人搞不起,我就只好跟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我就赖上你了!其他我管不了,因为越管越复杂,越弄头绪越多,我找不到头绪了。我接触净土就赖着阿弥陀佛,我说你的自性和我的自性一如,你的报德和我的报德不一样,我跟你混到一起就一样了。赖上了也好,混上了也好,搞其他的真搞不懂了,愈搞愈复杂,愈演愈多,我不知道是什么了。

我经常听到人说你系统地讲一讲净土。我说这个系统是释迦佛的系统、是历代祖师的系统、是你需要的系统还是阿弥陀佛的系统?阿弥陀佛的系统就是十方众生一时如来会——那是他的系统。你要真想学系统,去找释迦佛去,去找历代祖师,他们都有系统,我没有系统。我的系统就是唯佛是念,别无他法。我一搞就混。可能是个人的行持、学习、作为各有方便。的确有人说我不完善我不信。像我这样的人,我完善了就不信了。因为我一完善,我不知道啥是信了——东一头,西一头,我心力有限,生命有限,死亡将至,我还在完善的时候、系统的时候就死了。

有个经典举了个例子,说有人中了一个毒箭——我们的生老病死像毒箭一样——“嘭 ”射过来,射到我们骨头上了。你说不要动,我要完善地了解这箭是谁射的?从哪个方向飞来的?谁制的箭?是什么箭?研究完,这个人也可能就死了。我们在生死海中是中了生死之箭,若不拔出生死之箭,还要去考究系统,那你就考究去!

有的人很从容,他说我已经了解了自性心智无量光无量寿,我就从容地来学习无量光寿的体系教言——了不起!要是我们不能安住自性光明、自性心智、无量光寿,而想从容地在这个娑婆世界作一个学问、修学,实在不易!真正在自性光寿中抉择、回归、安住了,我真礼敬你;那样你即便不在净土教法中完整体系地学习,你去杀盗妄淫中完整地实践,我都礼敬你!

我们要赶快地把这个生死毒箭拔除掉,不管谁射过来的,顾不得了!你一定要顾得这个,那你一定是已经安乐住了,在自性回归上真正抉择了,对时间真正地从容了,对业报真正地从容了,对一切苦乐如幻真正地从容了,对十法界的所有业报差别从容了,可以去学习。如果还没有,赶紧拔毒箭!系统学习一般是我们最初学佛比较完美的向往。因为他来到这个寺院或者学佛团体中,就是为了一个高尚、一个纯正、一个完整、一个正法,这是很感人的。但生死将至,你何以面对?无常到来,你那个完整性能不能把它解决掉?你那个系统来不来处理?

所以善导大师有一个很纯正的传承。善导大师说起行在什么地方?安心,起行,作业——你想系统学习,这是起行处。这个起行处一定是安心于自身光寿、弥陀愿力不可思议之功德海中了,这样再来起行、作业——可以,这是个传承。龙树菩萨有个净土传承,他这个传承十分简单,四句偈子: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即现身,是故我顶礼——他入这个传承了就是龙树传承。天亲菩萨的传承说: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成就了!结束了!你要传承,这就是传承。

你说这个传承不够,我再千经万论细细搜索,诸多善知识个个拜见,各个教门认真踏实地体验、实践、对比、观察……那一定在安心的基础上,在愿作佛上用功夫,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上去实践——这都是传承。

近代以来净土的传承是信愿行。蕅益大师对信、愿、行有细腻的完善的设置。像印光法师说,就是古佛再来也超越不了。这样一个传承设置,《弥陀要解》你好好去读就得了。我的传承就是唯佛是念,别无他法!攀缘着阿弥陀佛,决不轻饶!因为我饶了自己,他饶不了我。

因为龙树菩萨是净土法门的西天第一祖师,我们震旦国所有善知识怎么讲他也离不开龙树菩萨!龙树菩萨那四句偈子可以多念一念: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即现身,是故我顶礼——把这个传承守护好了,后面慢慢地学吧。我们本土的善导大师把这个传承讲的是安心、起行、作业。在心、在缘、在决定——这是昙鸾法师给予的传承。虽然没有判到祖师体系中,但他这个传承十分精准,就是我们去修行、学习、作为——在心、在缘、在决定。

大家一定要传承,就可以择取不同的传承来修学。我的传承就是攀缘弥陀,绝不放松!没有其他传承,其他传承我不知道啥叫传承。因为释迦文佛、诸位菩萨与历代祖师都把我们直接介绍给阿弥陀佛,他们千方百计地就是把我们介绍给阿弥陀佛了!你依止着弥陀了,就依止着一切传承了!你要是不相信,你说他们肯定还有其他介绍,那就不是净土传承。

这个菩萨可以看看净土十要的第二篇,慈云法师的《往生净土行愿决疑二门》[27],这篇文字里十分细致地帮我们抉择了传承与传承守护。

谢谢大家。(众: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