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师父,我提个问题,师父在讲果门之前,我念佛是用心作心是,可能是念一句佛有随顺意,有皈命意,有印契意。但是师父在讲到果门,即心即是,特别是我注意到师父讲的远离思维,远离念头。师父说真正的教言是没有道理可讲。那么我在这里,我想这个果地觉会是一个什么呢?对,那么我就坐在那里,我想假如佛坐在这里会是什么样子?我领悟佛性就是把它用在我身上是吗,师父?佛心印契,包括什么佛果,我想请师父为我印证一下我这种用心方法对不对?包括有时候连佛号我也不愿意念了。
师:他谈的自己的见闻觉知,好比说一个人到海边了,有的人背一筐沙走了;有的人捡了蚂虾、龙虾、海贝呀走了;有的人空手走了;有的人感觉到海风是清凉的;有的人感觉到海风是刺骨的;有的人感觉到海水的咸味、腥味扑面而来;有的人在海水面前心旷神怡。见、闻、觉、知,可能是这个沙弥他谈到他自己的见闻觉知,就是他听到的什么,然后感觉到什么,然后认知了什么。实际我们看着很简单一个事情,好比说我们念佛,说随顺啊,昨天沙弥给我们讲了他的修行的感受。观察业力,落到见闻觉知上去了。观察佛法,落到见闻觉知上了。
今天这个沙弥又谈到见闻觉知。就是他一定会落到我们自身的见闻觉知上的。那么我们的发心,我今发心不为自求!看着是十分简单的一句话,这里面是不染之事实、不染的这样一个事实,不为自求是不染著于法,不染著于我执,不染著我的见闻觉知。
我没有说不准想,我说允许想。但他会听到你讲到的不允许想。因为妙观察智是允许大家思维的,但是要有思维的次序,怎么思维呢?随顺佛愿思维,随顺无染清净心思维,随顺佛陀的教法来思维,是有思维的。我从来不会讲不准想。
过去说举心动念,动念即乖,举心即错,这个地方讲的是什么呢?是法性之照了,法性之观察,并不是说没有运用。 起码说他这个见闻中有断灭的东西。就是我们听到的法,因为不随顺法去观察思维,随着自己的习惯思维,它造成了见闻觉知的坚固。这个坚固十分地要命,你表达的时候他心就会发抖,你知道吗?他执著一个东西很沉重,最后说话声音就会发颤,为什么要发颤呢?他扛不动这个东西了,就是自己把自己压得出不来气了,谁也没有压,对不对?是自己把它当的固有了、固化了,心里开始变得沉重!实际没有离开自己的见闻觉知。那还是为自求了,为什么自求呢?就是自己把所谓的习法的东西变成了自身的见闻觉知罢了。
那你说我们怎么学法呢?所以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来做礼拜、赞叹、观察、回向,来远离三种违菩提门,不为自求,入不染之事实,也就是所谓的无染清净心。你随顺无染清净心,无染的清净,你可以思维,随顺无染思维。这位沙弥是这样思维的——我是佛,我怎么思维?我佛也不想念了我怎么思维?没有一个不是为自求的。我腿麻了我怎么思维呢?我腿痛我怎么思维?肯定是你,都是为自求,就是染著之意,就是执著自己的见闻觉知,把它固化了。那我们修法修不下去的,越修,后面的言辞就是很简单,那么就会诽谤这个东西。因为啥呢?你用的不是它,你用的是你自己的见闻觉知,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法师、学佛者就改造佛法,先改后造。改的是通过自己的见闻觉知把它给搞成了一个模样子,然后再造出来一个东西,说这就是佛法。把人都吓死了。
不为自求,那你无染了,你后面要有作为,没有作为就麻烦了,就会又出现断灭。所以它要有安清净心,远离无安众生心,称为安清净心,那么这个心就相续了,所以说无所住,它不坚固,安清净心,远离无安众生心,为拔众生苦故而修行,修什么呢?念佛也好什么也好,把自己的见闻觉知都运用在利益众生上了,称为安清净心。那么安清净心你要认为又固执这个地方了,你说我在利益众生,又开始落到自己的见闻觉知上了,那怎么办呢?后面有一个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得究竟解脱故,说有乐清净心,这个乐还不能染著,所以乐清净心。你看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
刚才这个沙弥举的例子,就是,染不清净心、不安不清净心、不乐见闻觉知心,因为他一旦回到为自求上来,一定是染!这个染是他的命根子。所以染著就是什么呢?——我认为!疑虑沉淀,就像做饭的那个抽油烟机抽油的油烟一样,像锅熏的黑烟子一样,越熏越厚。你刮都刮不动。真哪!这很真啊,这东西!但是开始悄悄地一层,一日一日地染染染,最后就是个脏锅,扔掉就对了。所以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不为自求十分重要!就是无染清净心,就是安清净心、无染清净心、乐清净心,这三个心是一个心——妙乐胜真心。就是我们应该运用的一个随顺教法。
大概十几天前大家在谈论说:我想、我见、我认为,批判过一次了。这个沙弥没有用我认为,但他巧妙地改装了一下,说“师父讲”,稍微巧妙了一点点,但是还又落在自己的见闻觉知上了。巧妙一点,但你还是沉重,因为什么要沉重呢?染上了,我们任何人一旦染上了,心里就会发抖,你看这个“染”一个知见不得了的。你不相信你染了,好比两个人,仇人相见,说话就开始发抖了。那他染著对方,就像狗跟狼相见了一样,都有所惧怕。每个人你可以观察,你这样子,人一来情绪就会染著,染著就会那样子的。要是我们运用无染的心呢?如是地表达一个教法、一个心地呢?你会很坦荡的,你会很如实的,你没有办法去让自己的心发抖。你只能让自己的心出出汗,感激一下罢了。不会发抖,为什么呢?他是舒展的,他没有用力的地方。
固化了,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觉知固化了,甚至我佛号都不想念了,这跟佛法有啥关系呢?你不想念你不念吧!对不对?他不相干!但是他说这就是佛法了,你看就是我听到的佛法是这样子的,被改造了!
随顺法性,随顺法性,随顺佛愿,随顺佛果,随顺利生,随顺智慧,随顺利世方便,而不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这样我那样没人反对,你自己担着就对了。但一泼出来这个东西就很吓人了。因为啥呢?就是累、辛苦什么的。这一点我们下去的时间,还是要细细地思维、观察、运用。
祝福大家随顺佛愿无有间。事事从容,明天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