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象解决现象,永远就是矛盾

祈问在佛力住持下,祈请师父引导我怎么在不为自求、真正利益他人的情况下念佛回向。感恩师父!

慈法回答: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太在意的就是现象,就是别人作恶也好,杀生也好,种种过患也好,说这些现象。想用好的现象来代替这些不好的现象,结果人就造成了很多矛盾,很多不好择取的、交织的一些状态,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有一些东西会混淆。

所以说为啥阿弥陀佛发那样的愿呢,来平等地接引九界众生呢?阿弥陀佛的心为什么是那样的呢?他不说这个人杀鸡、那个人宰羊了,我怎么样怎么样对待他们,让他们滚蛋,让他们没法生活,让他们不能杀生,怎么样的。佛回向给他们的是什么呢?佛对三恶道的众生、善道的众生、贤圣的众生,怎么对待呢?他都是平等对待,接纳啊,理解啊,回施无上道。我们是念佛人,我们要搞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不学佛呢?在现象上计较,在现象上去取舍,那我们怎么能念佛呢?以改变现象来作为自己修行的一个目的,那现象的改变,现象改变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也就所谓如梦如幻的现象中,改成另外一种如梦如幻的现象,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所以我们来念佛,实践着念佛法门,去搞着世俗的这些计较、得失,我怎么样、他怎么样啊,是喜欢还是担心、害怕。这里面是在念佛呢,还是在念自身的业力、他人的业力呢?以现象解决现象,永远就是矛盾。有二元对立,才有这种以现象置换现象的想法。二元心、二元对立就没有超越过,那我们就在无明烦恼中。无明烦恼就是二元对立呀,就是你说那个善啊、恶啊,屠夫啊,做餐饮的这些人等等。那要是把这些不正业都去掉,那我们念成佛念不成佛呢?佛是怎么对待这些现象的呢?

佛是以真相告诉一切众生,所有作业的众生,告诉他们真相,让他们回归真相,超越一切现象。在现象中超越现象,超越现象的制约,现象对人的这种所谓取舍心的建立,了解现象毕竟无生啊。嘴上念佛,考虑的都是自身的认知,善恶的认知,善恶的取舍,现象的取舍;嘴上念佛,心上还是搞的自己的东西!念着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念着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但还是用自己的心为因地心。法还是法,自己还是自己吧!自身的善恶习惯,分别认知的习惯,还是强化这个习惯。念佛只是给别人说的,是参加一个团体跟人说话、跟人交流的一个由头,而不是自己生命每时每刻的一个法的依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因果上来说是应该这样的,但是要求别人也要遵重这个因缘呢,就没有念佛回向令人觉悟因果来得……自觉地运用因果!那要被动因果,很多人真是很苦的,很多人甚至生路都没有;被迫的因果,很多人因果就走到头了。

觉悟现象,觉悟因果,人人都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人都有救。要是就现象改变现象,很多人都没有救了。好比说,很多人负了高利贷,债务的滚动越来越大,又没有很好的资金支持背景,又没有很好的人缘人际环境、社会环境,这样人要以现象改变现象,基本上没出路了;有些人作恶呀,抽食毒品啊,犯罪呀,做一些重大过失啊,那要以现象处理现象,那也都没有救了;有些人重病啊,生活在灾难丛生的地方啊,很多人以现象解决现象,很多人真就没有机会,那就没有救了。我们用常规的现象取代现象,很多人就走向绝境了,绝路了。念佛!真念佛!现象上呢,可以随缘处理,能多帮助别人一点,帮助别人觉悟因果,而不是用发愿让人走。不见得是善心!为了自己的善去恶化别人的生活,或者是令别人的生活没有方向。这种作为习惯上,杀猪宰羊的人都没法活了,作恶的人都没法活了,负债的人没法活了,病人没法活了,很多人都没法活了,没有路子啊!佛怎么悲悯众生的呢?我们念佛念什么?要念佛怎么悲悯众生!不是放纵、认取众生那个恶业,不是这个样子的。你先要包容他们,你才有方法唤醒他们的觉悟,才有一个被拯济的方便呐。我们念九界同归、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那九界众生有没有屠夫呀?有没有这些杀生者,这些作恶者呀?做不正业的人多啊!我们要学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拿这个东西去做世俗方便了!《般舟三昧经》说,拿摩尼宝贸了一头牛,感到赚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