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师父,和佛友在一起互相依法则串习学习,时间久了,我就觉得黏着了。自己黏着在一种情感,把佛法和情感搞混了。
慈法法师:所有的有情众生呢,情跟法是分不开的。分开了,就是觉悟者;分不开,就是有情。
弟子:情感和佛法搞混了。
慈法法师:对,大家都是这么一套东西。觉悟者呢,自然把情升华成觉悟了。有情呢,就有情,他总是有情。我们有这个名词嘛:念佛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一切如母有情,一切如母有情!实际我们就是有情嘛。
弟子:谢谢师父,就是这个地方过不去。
慈法法师:听一次就清晰了,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弟子:师父,我们学习小组就依“果觉为因心”来实践、来交流,就可以吧?
慈法法师:多交流,依法交流,不要用谁对谁错交流。法是无对错的,是圆满啊,清净啊,具足啊,我们多交流这样的功德与内容。
不要去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那是世俗眼、世俗法、世俗言,只能结世俗果。
弟子:现在大家学习有法喜了。每次上课大家交流啊,在法上能用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上,不能说多少,师父,点滴都能用上了。
慈法法师:做真莲友,不谈世俗。谈世俗就散开这个环境,再谈世俗。
在交流法则的时候,一定依法交流。我们只谈法,谈共同的东西。不谈个人的爱恨情仇,不谈那个东西。
习惯了,大家是莲友、同修、道友,都感觉到那么亲切、真实。一说世俗、人我,很烦;一黏着、一积累,大家就不成道友了,就是冤家对头。
我们实际每一次的经历、实践交往,都是一样难能可贵,擦肩就过了,都是一样的。我们在日常生活跟这是没有差异的,你是在念佛、念法、念僧,还是在念贪、嗔、痴?你一定要问问自己。
我们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迷失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业习,或者见思二惑中,还是念佛、念法、念僧?
每时每刻我们都要认真面对的,不是压力,是由心而发的一种认知与选择才重要,所谓的发心嘛。
是觉是迷呀,全在发心哪!就是所谓的运用具足者,自是圆满发心;运用残缺者、委屈者,自是残缺委屈,多堕入人情,迷失于见思二惑。
大家一样的,不是我们在这儿珍惜这个时间,是在一切时处都应该珍惜。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于自己的珍惜与运用。
弟子:师父,学习五念门,我们每位莲友是不是都应该做学习前的祈祷?师父说依法思惟,依法印心,依法来交流,依法印契。
慈法法师:这特别重要。
弟子:这是很重要,每个莲友都应该这么祈祷。
慈法法师:对,都应该这样。这样呢,谈世俗的人,说朋友,到一边去谈,对吧。我们只能谈道,我们来联系法则,我们是莲友,不是朋友。世俗的朋友爱咋谈去咋谈,但是这个地方是莲友交流佛法的机会,很难得。
交流世俗处处可得,交流佛法很难得!
不要丧失交流佛法的机会,用交流世俗把它替代了,我们太浪费自己的生命与机会了。大家可以观察。
——节选自2024年5月慈法法师北京随缘开示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