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我认为,永远就那个德性

净土教法,它就是一个实践的法则,称为念佛嘛,念佛、忆佛。 你看他们说这个,都是没有念佛,没有忆佛,都是“我”感觉、 “我”认为、“我”理解,那跟念佛就不一回事情。

念佛忆佛,实践,让他休息。越休息,你念佛、你忆佛、拜佛, 你就很轻松,很直接,很亲切。你想得多,你拜佛、念佛,实际不是正行了,妄想在指导着你的作为,结果还是个妄想。

所以,这个念佛特别简单。 为什么印光法师讲那个《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说“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不相离远 ”,你这样念一念。如香熏染,入香光庄严。什么呢?我们天天在这儿熏,熏什么呢?忆佛念佛。

而不是我打妄想,我理解、我认为。 我理解、我认为,永远就那个德性,所有说理解、我理解、我认为的人,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没有让他休息。所以,这一类人就很难忆佛念佛,只能说“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命终时”,只能这么的。

这一类人只能这样子,自己的这种业习他放不下,他没有机会放下。佛说,你放下,我给你完整的功德,他说不行啊,我得作为,我不作为,再完整跟我啥关系?他心里这个东西特别坚固,就是常规教育的意识嘛。

他不知道忆佛念佛就是实践,就是在修行。他认为我打着妄想, 妄想设计一个东西,才是修行。结果就远离了这样一个教法的实践, 不是念佛忆佛,而是打妄想念佛,打妄想拜佛,妄想在前,妄想引 导着他的所有的作为,所以称为临命终时。这样的人,只能把命耍尽了、耍完了,这时候才行,才起作用,得不退转的功德才会有机会, 所以称为舍报往生,执著于业报,舍不得。

摘自《以无量寿经略示二种往生》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