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读讲06

我们都知道善星比丘随佛二十三年最后还是堕地狱,常谤佛故。龙女虽是畜生之女,但因把自己的生命,所谓摩尼宝珠、生命之珠供养于佛,瞬间能于他方示现成佛之教化。圆顿之教都是如是说,常随佛学,依佛所学,依佛教所行,发起相应,才能产生功德。若不如是,虽随佛,一样可以堕落。大家有这么好的学佛法因缘,若不能依教而行,多生轻谤,其因缘就会伤害法益、法缘,使自己堕落,就是所谓随佛之善星。

善星比丘这个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经》。许多出家人与在家居士都看过《大般涅槃经》。这告诉我们佛法要相应才能发起利益,要不然感到自己于佛无益无利,就会诽谤佛法,说佛法无益无利,实际往往是自己的作业。末法时代人的斗争心、妒嫉心、相互怨恨心比较重,这是共业所现,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行为 。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与诸佛同一法身。诸佛如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一切众生究竟处,相比而言,亦无增减;一切烦恼、轮回六道众生,虽然轮回六道,苦不堪言,无明遮掩,与诸佛也没有分毫减少,于光明觉性之中亦无一刻出离。

如大日出于晴空,乌云可遮一方之地,使这一方不见晴空、不见光明、不见温暖,像我们这里现在在下雨一样。其他地方,太阳还是照耀着大地,给大地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的一点执著、是非、分别、善恶、魔佛、大小、种种分别,像乌云一样——无明的乌云会遮蔽我们心源光明,使我们不能彻见光明遍照的本体,丢失清净法益。所谓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诸佛所证非是新有所得,只是彻回本源罢了。众生丢失是无所丢失,只是妄执以为差别,或者贡高,或者下劣,或者无记,如是之法皆不能成就法益现前功用,多是六道无明流转,或善、或恶、或无记。

我们都知道,人、天、修罗都是持戒行善,或者是十戒、五戒,或者是持戒而瞋恨心大堕入修罗道,或者圆持十戒而堕入人天福报。这是善法,善法不是无漏,一样是轮回之业。或者破戒、毁戒,堕入地狱;或者种种吝惜、种种悭贪,堕入饿鬼;种种无记,堕入畜生道。我们众生就在这里面流转,不出觉、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的发明,就是十八界的摄护,这种依正二报使我们不得清净的本来成佛的根本利益——大家本来成佛!这是佛告诉我们的,也是佛亲证的果德,也是佛的清净觉地。这是佛的智慧慈悲方便的给予,一切菩萨不能如此给予,一切贤圣不能如此给予。

凡夫地,大家只能说贪瞋痴、善恶、是非、大小,或者说色界天、无色界天,只能说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之类,不能超越,不能发生无漏智,所谓广大圆明无漏之智不能得见。诸佛如来亲证于此,诸佛出世为使我们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也是为了我们悟入,得清净道业。此道业是我们本具道业,皆因我们后天的妄想执著,就是发起无明的执染,遮蔽了本有光明,使我们不能启用本来成佛的根本利益,这正是悲哀之处。

佛说一切众生是佛,我们看众生处处是众生,这个地方要审视自己!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生死涅槃之说只是名字合,但因顺应众生而发起的回施,犹如昨日善、恶、无记之梦罢了。有人自以为有善法、有善根,骄傲横行;有人认为自己不行、怯懦、下劣、卑贱,这都是昨日梦;有人无记,不知何作何为,迷闷昏倒。什么昏倒?像昏睡人一样,不知趣向。这三种作业都可以说是昨日梦,生死涅槃亦如昨日梦。

成佛对众生来说有意义,对佛来说是没有佛可成,所以说众生本来成佛。佛法无一可得,是根本安立,究竟清净法身。现在世人学佛法,总认为自己有个什么、别人有个什么,第一义谛教诲一听就生怖畏。所以依渐教来说,根据众生根性渐次施教,先说三皈、五戒、十善,后讲种种增上因缘,一直到菩萨戒,乃至最终说无因无果最上乘教诲。

最上乘教诲是佛亲证。许多人迷闷在此,认为无因无果——妄执虚妄之词,不怕因果,结果堕入因果而生怨恨,怨天尤人,说佛法不真。佛法就是打破我们执著、治我们病,但是众生不知,佛这么说就这么执著,那么说就那么执著,所以释迦佛说谁说我说法是为谤佛;大家又执著佛没说法,佛说谁说我没说法是为谤佛。所以诸佛如来不说法,但于众生作提携。我们要审视这个地方,若不然会起迷倒因缘,追忆昨日梦,以梦为真,以幻为实,就会苦难不堪,于无常中欲求安稳,了不可得;于混浊中欲得清净,无由发起;于颠倒中想得安稳利益,种子不真,果必不真。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这是警策我们出离混浊的自以为是、或善或恶、或贡高或下劣,那都是不善因缘。佛教之善是极善、究竟之善、一乘佛道之善,非差别之善,非世间认为我做好事、我帮人、我对人好、我对人爱戴等类的情感、情计交流因缘。所以佛讲善男子是对大家讲——了生死者为善男子、善女人,出一切差别者为善。善是完善,非有对之善,非善恶之善。是为善男子。

“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善、恶、无记之法亦是无起无灭。我们众生的轮回颠倒乃至虚妄作业也是没法生灭的。只是我们认为有善、有恶、有无记,在这里面分别起用,才有六道轮回的幻相,如昨日梦的发生。若知一切法,包括生死及涅槃、彼岸及此岸——生死之此岸,涅槃之彼岸,两大概念,虽如是说,但都是无起无灭。这是究竟清净法身所摄,究竟利益所归。识得此处方能学习佛法,这叫发菩提心处。

若不如是,最初作业不能发起。最初作业没有,下面一切功用亦无由发起。所谓因地不真,果必委曲。你种的是焦芽败种,想得到圆满佛果,自欺欺人!真是可怜啊!佛希望我们因真,也希望我们果真。无起无作即是我们一切众生的本圆之心。诸佛所亲证果德,是无作无起、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过去禅宗大德让我们参话头这么参: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前念不垢,后念不净。这叫话头。现在人都搞话尾,就是染著一边,或执著有,或执著无,或说净,或说浊,总在生死轮回圈子里发生有对的因缘。或说彼,或说此,人我是非,四相随身,不能发生功用,不能得见如来,亦不能得入菩萨自觉觉他的利益。

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佛示现八相成道,包括弃位出家、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乃至说种种教化因缘等,这八个过程都是无来无去,但因众生所需而发起的回施罢了。什么所需?众生本来是佛,是为究竟所需。一切众生本来有佛性,这是究竟所需,这是佛的本怀,也是佛出世的根本所在,也是顺性起修的利益。

我们众生违逆于本性——无起无灭的本性,无来无去的本性,多发生虚妄的分别、染著、四相。我们经常读金刚经,说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若运用四相,不名菩萨,不见如来。此是真实说。若见诸法非相,即名菩萨,即见如来。这不是简单言词,是诸佛亲证的教诲和真实利益所在。现在许多学佛因缘把这当成一种文字游戏或者教条理论,与自己不相干,不拿这样教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发生学佛正因,结果不得佛法利益。不能依教奉行,多堕于口舌,真是可怜啊!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诸佛如来并不是说真有个烦恼可断、有个生死可了——他真正识得本无生死,本无涅槃,本无轮回,本无佛魔。亲证此根本利益了,是名佛,是名世尊,是为如来,是为应供,是为正遍知,是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师击掌)如是世尊,人人本来安住!但是不知,虚妄分别,强行说佛说魔,说善说恶,说是说非,说你说我,说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说诸佛有三种教诲:一是随顺众生说,二是畅佛本怀说,三是方便种种对机说。此处是究竟说。因为圆觉经是究竟说,是陀罗尼教,是总持教,是摄化一切众生的根本利益教诲,是最上乘教诲。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得无失是根本利益,一切众生本来也无得无失。我们现在烦恼也好,无明也好,成就种种顺法逆法也好,从根本来说是无得无失的。若不亲证如是,此话也是空话,没有意义!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究竟归向、究竟指导。像告诉我们千条河流必归大海一样,使我们有个正确的究竟的归向,然后按照这个归向来行持。明确目标,再来行持,即是因真果真。若不如是,多会半路流失,迷失方向,丧失大利。

“无取无舍。”现在人多在取舍上发生功用,说这个人是我亲属或者对我好、对我照顾,就眷恋不舍;那个人我烦他、见他就够,就诽谤、诋毁……这样没有佛法,只是人情罢了。许多人失心,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欢这样法、不喜欢那样法来作取舍,叫作失心。所以过去出家人第一步,在先作沙弥时,或作沙弥尼、式叉摩那时,要随顺师教,打脱自己的业习、选择以及自以为是心理,才能打个清净基础。像一张白纸一样,才能学习佛法,运用佛法。

现在一出家就自以为是的比较多一些,在家居士也一样,这是共业。对任何人我们不能诋毁。自以为是就要吃苦,吃无明压迫之苦、取舍之苦、分别之苦。贪瞋痴慢疑都是因为分别、爱憎、亲疏所产生。所以无取无舍。

但我们凡夫烦恼炽盛之时还要取善法,这是一种次第因缘,依次第教来说还是有取舍。比如我们出家就舍弃在家因缘,作出家事情,不作贪瞋痴的随缘,要取戒定慧的教诲,这是善法的增上罢了。从根本上说,这些戒定慧的教导、渐次修持的教导都是为使我们得到无取无舍的根本利益、无来无去的究竟安住、清净光明的真实利益——通过戒定慧的逐渐引发。说这是钝根也好、常规教化也好、次第修持的因缘也好。

说佛回施给我们殊胜法益,但说无上乘。当然以修持来说决定依次第而行。楞严经如是,一切大乘教诲皆复如是。下面有二十五个修持方法,都是依次第修持。圆说顿出,行持还要依次第而行。就像说活人还要一天一天活,改变自己还要一步一步来,断除习气唯佛一人。所以贤圣也好、菩萨四十一个次第也好,包括阿罗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四向位亦复如是,都有习气,断尽习气唯佛一人。行持就是要断除习气!断除习气与秉性的差别就要渐次行持了。

圆教,有大根性人圆顿法益一听,圆念,圆成,圆入,成就圆法益,证得圆果,即生成就。渐次根性人听到圆教也作渐次修持的因缘。所以称为圆顿之说,渐次而行,这是通教。

圆觉经是不可思议的!像释迦佛在后面举例子说:这个教导像大海一样,蚊、蝱、小虫子来吸大海水可以饱满,阿修罗也可以使其饱满,各顺众生根性罢了。如大雨普降于南瞻部洲,大器大载覆,小器小载覆,大海容纳一切水,池溏容纳少量水,草根树叶吸收一点水,顽石不润,这都是因缘。这地方要审视。

“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作、止、任、灭是四病。现在许多人学习禅宗或者其他教导,有发生作意的教诲——作意非究竟佛道。止、禅定,乃至种种幻化、种种三昧正受的运用,也非究竟佛道。任者,任运自如,种种作业的任运,亦非究竟佛道。自然外道也可任运。灭者,取断灭,证于实际,亦非究竟佛道。因为诸佛菩萨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所以“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直除四病。这是最上乘的四病,在最上乘修持上往往会发生这四种病——有的善知识说你现在要保任、要任运、要作意、作意善意舍弃诸恶,那么在这地方可能会犯病,在这地方执持以为实有——作,在作意上堕入不净心,不能发生无上利益;止,认为禅定、三昧就是佛法,也堕入可笑因缘,不知佛法如涅槃经所云:解脱非佛法,涅槃非佛法,大般若之智亦非佛法,三者具足是为佛法。很多人一听涅槃就认为取涅槃为佛法;一听智慧,认为智慧是佛法;一听解脱,认为解脱是佛法。释迦佛在涅槃经上告诉我们真实语,作狮子吼,摧毁邪见执著,说三者某一点皆非佛法;三者具足,如鼎三足,如∴字三点,缺一不可[7]

我们现在稍有执染就会堕入邪见执著,不得究竟道业,称为焦芽败种。这个地方我们要审视!因为圆觉经甚深甚深!特别细微,大家要深深思维。

末法时代多有犯于作、作意之不净心;或者止,以禅定为法益,为究竟道业。在佛住世时也有这样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九次禅定现前,就认为自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或者认为自己证阿罗汉果了;后来到世间一走动,烦恼业缘又现。因为他没有证无漏智,没有证断德,不知恩德,发生不了真正功用,所以后面会烦恼再现。他就说没有佛,没有阿罗汉,会诽谤如来圣教而堕入地狱。那是以禅定为能证者。

任运。在这个时代,我听到很多人给大家开示都堕入任上,说你要好好保任,保任自己现前这个清净念,无作无染,不来不去,莫生念头,莫随业流,在这个地方要任运自如——他认为这就是佛法。这是佛法吗?这叫菩提分!这个地方一执持还会堕入边见,认为自己清净了,认为自己得到佛法了,会生增上慢心,下面会生烦恼,因为这是有对的、有漏的。虽说是保任、在任,任来任去,自以为发起作意,就会犯于无作——他认为有作了,他认为自己清净、有所得嘛!有所得就会生起不净心。我们知道八地以上菩萨可以不作意,自然发起报德回施、报德的教化、报德的行持、报德的三昧,但是七地以下菩萨还都有作意因缘,称为不净心菩萨。这个次第我们好好看。

灭者,就是堕入二乘,求于实际。阿罗汉果趣于无余涅槃也好,都是证得这个因缘——一涅槃就发生欢喜,断灭大慈悲种性,不入菩萨乘,不入最上乘,堕入化城中。释迦佛在大乘了义教上呵斥这个事,这也是一病。在楞严经上也称为外道。现在学佛人不知道九十六种外道,要是看看《瑜伽师地论》就知道现在基本上在外道中,很少人知道佛法。真正知道佛法者,其利益的确不可思议,是不假起作的!一切作为都是佛法的光明,都是无沾无染,都是解脱,都是般若,都是涅槃;而于此处不著不染,无有痕迹。所以说诸佛无知正遍知!遍照于法界,而无作起。

这四病我们要好好的看一看。

“于此证中,无能无所。”能所两忘,这也是个方便说,我们现在众生都在我、我所中。

我,就是“我”能讲法呀!“我”能修证呀!“我”向往佛法呀……这个我是学佛第一障碍。加上一个所,我在修什么法呀,我在做什么事情呀,我遇到的是恶友善友……周围依报因缘就会发生“所”。我、我所,就会产生负作用——障自己清净道缘、清净法益;心有罣碍,多有得失,有得失就有人我是非,人我是非就有爱憎,爱憎就幻化无量差别境界,生死轮回由此而生。我、我所为本,能、所也是我、我所转换一个名词。

“毕竟无证。”诸佛如来证无所得,是为亲证。所谓亦无能证者,亦无所得者,是为佛的真实利益。这于初发心来说,多生恐怖。所以佛在很多经典上说于初发心说第一义谛,此人为法堕,说者听者皆受伤害。我们讲《圆觉经》是仗佛威神,犹如大海一样,给大家最究竟利益,一入耳根永为道种。这是诸佛威神加被,非我等言词,也非我们杜撰。这是诸佛最上乘教诲,是大家的善根成熟。

“亦无证者。”毕竟无证,亦无证者——这是诸佛亲证之果德。现在人稍微有一点福报,就吹嘘自己福报;稍微有一点妖魔鬼怪附体,就认为自己有神通,就欺压别人;或者自己受人欺压了,就认为自己怯懦,痛哭流涕,无所寄托,依赖于人,可怜!可悲!

搞的是外道之法、邪见之法、罪恶之法,反而认为自己在行持佛法,可怜啊!我们只能给大家相互提醒因果,提醒佛法的最上乘教化,如此而已。信不及,你自己受果报,与别人不相干。这梦幻果报,与任何人不相干,各个不相干。要相干,佛那么慈悲,早把我们都接度过来了。

今天早晨一些菩萨来给我说一些事情,我说人情不是佛法。佛法大家要认得清楚——佛法的确是一切众生本具,你再怯懦的人也是本具圆满的,你再高傲的人也不比别人强什么,大家都是平等的。诸佛如来为什么能实施教化?最慈悲、最智慧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佛教的师徒关系也是前者为师导,后者为师资,是个引导因缘罢了。大家同一师学,都学佛教,不是谁比谁高明、谁教导谁、谁是谁上帝、谁掌握谁命运——没有那样因缘,那都是外道之法、邪见之法、修罗之法,决非佛法。

末法时代,修罗之法、邪见之法特别重。人有一点因缘就想教导别人、想管别人命运,自己命运是什么都不知道。佛法不是这个,只是相互提携,告诉大家本来具有的东西罢了,谁也不比谁高明。所以同一师学,相互爱戴、相互借鉴、相互提携,极为平等、安稳、究竟。你若有下劣想或贡高想,都不能学习佛法,这是究竟佛法之处。下劣的人可怜,贡高的人更可怜,果报如是!就在这个地方提醒大家:佛法是无所得——你认为有所得,早入魔眷属了。

《楞严经》上那么多阴魔——色、受、想、行、识五十个阴域都是警告我们这个地方。但是现在人根本不出离这个东西,在这里面张牙舞爪或者痛哭流涕、迷茫不知去向,就是不出色、受、想、行、识,被五蕴所左右,被五阴所折服,可怜啊!不得佛法清净本源利益,可悲啊!还自以为是或者自以为可怜,那真是可怜处。所以说不明心地,学法无益。过去祖师古德警告我们,反复给我们说,就这么个意思。

“一切法性,平等不坏。”无量寿经上反复告诉我们:既不贡高,亦不下劣。现在人不贡高就下劣,贡高起来飞扬跋扈,下劣起来真是可怜,贡高人可怜,下劣人一样可怜。因为贡高下劣最后会带来一个无记的结果——迷茫,迷茫时更可怜——愚痴,愚痴相现前,让人感觉特别可怜。有贡高就有下劣,中间就有一段无记因缘。往往人自以为有善法的之时,就会生贡高、增上慢,认为自己罪恶、过分自责之时就会生下劣想,也特别可悲!

我以前经常听人说真不想活了,听人跟我说某某人在哪儿上吊、某某人在哪儿自杀——为什么学佛人还有这样事情?就是不明佛法罢了!不明清净法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所以就作是作非、作得作失,得不到就生伤悲、生下劣,不想活。我遇到这样因缘多了,感到大家怎么不学佛呢?拿这么大精力来学佛多好!许多人拿很大精力搞是非、搞骄慢、搞下劣,就是不搞佛法,可怜!用很大精力去赞叹自己、炫耀自己,就不歇歇心,不知一切佛法本来是平等的,可怜!可以说现在千万亿个可怜啊!可能这是诸佛出世正因吧,告诉我们众生是可怜愍者!

大家学佛人在一起,相互爱戴与提携要的,不要相互伤害也要的。但是不要用人情,不要用爱,要用真心!要告诉因果,要告诉大家实际谛理,也就是实际的因缘、佛法的真实利益,要不然爱也是苦。何以故?爱是苦本,憎也是苦本。

我走这几年,看到的不是爱就是憎——满足我、随顺我,我就爱你,拼命保护你;伤害我、违背我,我就瞋恨你,处处给你制造麻烦。这样的人没法学习佛法,因果在那儿搁着,都是生死轮回的根,学再多言词也没意义。不运用佛法还是可怜愍者。虽然出家了,或未出家,你挂个学习佛法旗号,但是不学佛,太可怜了!比不学佛的人还要可怜,因为你会丧失以后的佛法因缘。

我经常见到这样人,给别人讲佛法头头是道,自己受用没有,到是非或者爱憎中就轮回不休了。对得住自己了,欢喜踊跃;对不住自己,就起嗔心或者其它因缘,太可怜了!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