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近来有一个莲友给弟子发了一个他做的APP,是“果地觉学习APP”,他让弟子帮助测试一下。弟子测试后发现,他回答的问题似乎都是师父曾经说过的法语,但实际上没有重点。后来跟这莲友交流了一下,他说做这个APP的发心是想帮助一些初学果地觉的莲友,能够把一些名词术语搞清楚。他输入的基础数据是我们净土说网站上面师父所有的开示。
虽然他的发心是好的,但他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所以请我们来测试。但弟子看了以后,觉得这个AI在学佛中无法避免一些问题。最近大概有3-4个人都反映,他们在网络上查询名词术语,再用来解决问题。后来跟这位莲友交流后,他也决定不启用这个APP。
他是华为的退休工程师,发心是想帮助大家学习果地觉,但他自己应该是初学。这样的作为是否恰当?其他莲友们在其他AI上查询这些名词术语,来解决自己在名词术语上的一些问题,这些做法到底是否妥当?我们怎么来面对AI时代在佛法上的作用力,恳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回答:这位菩萨跟我联系过这件事,可能我应该回答他。他自己感觉能受益,也能启发别人的认知,方便大家。因为AI的数据是一个搜索、总结、提炼的程序模块造就出来的文字,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偏差,但它的语言组合可能会有些机械化的痕迹。
比如,它会根据句子出现的频率筛选内容,这是计算机的逻辑,不是人脑的思维。在这个时代,像他们这样有技术专长的人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些人不愿过多参与宗教交流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不愿意直接与人交流,或者因某些规定不能涉足宗教活动,但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是可以的。AI对他们来说,也不失为一个窗口。
至于用什么标准来要求AI,这很难定论,因为它是模块化的产物。这位菩萨的发心可能是基于自己的学习经历,觉得类似的人或初学者可能需要这样的工具。对于不愿意参与团体活动或没有条件深入学习的人,AI或许能提供一个机会。
这些AI生成的文字,是基于过去交流中的大数据提炼的,大方向上应该没问题,但语言组合可能会显得生硬。以前有人用AI编过讲稿,如果在公共场合或大众聚会上使用就不太合适。但如果只是放在一个板块上,供人自行点击查阅,那还是有意义的。
对于经常参与网络交流、互相学习的莲友来说,AI可能反而会拉远距离。但对于那些无法直接参与学习或宗教活动的人,AI或许是一种方便。因此,在集体交流时,我们最好用自己的语言直接沟通,避免依赖AI生成的文字。
而在非学佛的环境中,比如向未接触过佛法的人传播一些内容,使用AI生成的文字或许不是障碍,因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果一个人从未接触过佛法,通过点击AI提供的内容,或许能种下一个结缘的种子。
我们学净土的人,应该以平等心、圆满心、现成心来观察和推动弥陀的教化,让更多有情体验弥陀的果觉之味,感受念佛的安乐自在,以及佛法的不可思议功德。念佛本身就是实践和体验这些功德的方式。
没问题,阿弥陀佛。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