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听您说念佛可以是快乐圆满的,我很向往当下可以起到快乐圆满的作用。但是比如我拿一个小时专门来念佛,老是想别的东西,很难进入状态。可能念到一个小时以后才稍微好一点,稍微好一点时间就差不多了……
慈师:因为你主要在存念自己的烦恼或者妄想。你说是在念佛,实际是口念,心念与名号念、教义念没有相应的东西。你认为嘴巴念佛,心里想着妄想,这就是念佛——这样念佛是用对立业相在念佛,其效应或者效果,你的念头在起主体作用,嘴巴起的作用是第二的。你要用心念佛最好!
你回去再看看一念法来串习串习,用自己的真诚心、回向心、随顺心,随顺佛愿来念佛,随顺佛知见来念佛,随顺净土教言来念佛,不是随顺自己的妄想来念佛。你讲的是随着自己的妄想在念佛,随着妄想来念佛就是这样的结果。
同学:我怎么随顺呢?
慈师:一念法回去可以实践。慢慢地实践实践,把自己的真诚心、回向心,身心有自我认知了。不要逼自己,不要怕自己的习气,也不要放纵自己的妄想,尝试尝试,慢慢地放放松,应该不是问题。
同学:法师您好!我自己的理解就是通过念佛,恢复到本心,然后达到息灭贪嗔痴,达到智慧,达到本心清净的状态。我认识一些老菩萨,他们念佛几十年了,我不知道他们的贪嗔痴去掉了没有?
慈师:大部分所谓念佛人没有用自己的发心念佛,没明白自己的发心——发什么样的心来念佛,用什么样的心来念佛。而是说我在嘴巴上念佛就能改变自己的贪嗔痴。实际心里还在放纵自己贪嗔痴慢疑的习惯,嘴巴在念着这个名号音声。这样念佛因为不明自心,不晓了自己的发心,就是不明白自己的作为是为什么,这作为是没有价值的,是一种习惯罢了,这习惯改变不了自己过去的习惯,因为他不明白自己应该用什么的心去念佛。
所以不明自心,修行总是无益。要明白自己怎么用心,再去念佛,再去做事情,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这两个菩萨提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嘴上念佛,心里打妄想,能不能改变自己?因为心里你有妄想,与念佛不契合,那没有意义。所以明晓自心再去作为,由自己的心念指导下去作为是有意义的。
口念佛与心念佛
同学:谢谢师父。那是不是我们还需要听经闻法,还需要再修持六度,然后才明白自己的本心到底怎么样?比如您说的一念法,按照那种念佛方法来念?本来我们认为净土很方便,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行了,那现在是不是还是要学习?
慈师:只要念阿弥陀佛念就行了,这实在是一个误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行了”的“只要念”是真正要称念、对称,让自己的心、念与佛的功德、与法性相应,是为称念。现在人不叫称念,叫嘴巴念。你不与菩提心、本心、本净心或者说不是顺性而念,那这所有的念就不是在念佛,只是在念音声,这音声对你不起作用的。大家都在传播所谓念佛就行了,你是不是在念佛?这是最重要的焦点问题!
“只要念佛就行了”误导了无量无边的人。这无量无边的人认为的念佛就行了是嘴巴念音声就行了,结果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更重了。为什么?因为更多的贪欲,认为这是易行道,结果没有走到易行道上来。
在佛法中有加减二法,就是有分析的方法、归纳的方法。净土以总持教言,像天亲菩萨《往生论》上讲:“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他是总持的法门,就是归纳性的,总持一切法的修行方式,就是念佛。这念佛是心念念佛,是心念口念之相应念,是顺性之念,不是说嘴巴念心不念就可以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多人当成借口,说一句佛号就行了,结果嘴上阿弥陀佛,心里妄想纷飞,从来没有从心念上念过一声佛号。
我这一念法的提醒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心念念一声佛法,顺性念一声佛号,顺佛愿念一声佛号,顺无得无失的清净心念一句佛号,无对无待地念一声佛号,而不是以自己的烦恼心、用烦恼心去念佛号。你若心里烦恼,嘴巴念佛号,你只能结一个遥远的因缘,就是口业因缘——口业给你结了一个因缘,因为你有听闻、你有口业,在你未来口业中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加持,但你心智中没有丝毫改变,没有丝毫回归,所以往生利益总不现前,心智不平等、不清净、不安乐。
所以念佛的安乐是让自己的心念念佛,让自己的心明了觉知——嘴巴觉知不了,心念应该觉知,应该以真诚的心、回向的心、深心忆佛念佛。这一念念佛不可思议,能灭尘沙之罪恶、尘沙之过患,这是真实不虚的。但是我们嘴巴念佛能不能灭罪呢?他人听闻,他人相应,灭他人之罪;你的心念若还是颠倒妄想相续,不灭你的罪。
摘自 2011.10.16 复旦大学交流答疑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