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夏安居往生咒开示
第10课 一切随顺真如
2025年6月14日
好,我们学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学习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进行。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经题呀,对经题的了解,对我们每一个学习这节课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实际我们往往学习这些东西,对经题或者对这个主题,我们要作为什么,并不是那么清晰。现在人实际就是作为、发心不清晰,所以就经常会产生“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该想什么,我该看什么,我做这个事儿对不对”等等,就是不清晰自己怎么用心。
那“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入陀罗尼”就给我们一个方法,就是怎么用心?现下怎么用心?说这个现下,说当念,说你举心动念做些什么?是主动呢,还是应因缘呢?
主动地,就是说没有什么因,也没什么缘,那我就去做了一个什么、思维了一个什么,不需要、不假什么一个推动,不假任何一个机一个缘,这个就是圆成性,就是本质安然的一个作为,就是所谓不动法位的一个作为。原原本本地,这整个经题要认真地翻译起来,它就是一切现成,去除一切现象对众生设置的障碍,或者有情自我设置的这种障碍。
那“拔一切”,这个“一切”对我们来说,我们对“一切”的认知,一切的认知,对“一切”这个名词的认知不够。要够了,这个法,我们学习法则,要做什么事情,就简单了。
这“一切”称为心。这种心呢,在佛教给它判了几种,判定了几种心。
一个是有情、凡夫有情情计心,就是一种情计,自我的一种爱憎、是非、分别的一种情计,他用情计来面对一切。在教下呢,它就会称遍执性,就是我用情计,不管他有没有,我爱了,我恨了,我是了,我非了,我得了,我失了,就以自己的情、情绪、妄念来作为自己所谓面对的一切,称为情计,情计为心。
为什么回头谈这个?我今天就想回顾回顾我们这个经题,因为这个经题搞不清楚,后面的说法,大家还会落到“我认为”,就是用自己的情计去,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制,被自己的爱憎、是非、取舍所左右。
“一切”,凡夫有情把一切都当成一个实有的,就是这些现象当成实有的,这一切实有就是情、情计。本无所得,以为实有,把一切都这么看待了,这个“一切”就是情计一切。那我们在没有遇到佛法、实践佛法的这个过程中,都是情计一切,我看他顺眼啊不顺眼啊,亲啊疏啊,是啊非呀,对呀错呀,出家在家呀,好呀坏呀,人哪我呀……情计,用这个情计来面对一切。
“拔一切”,我们要拔一切业障,对这个“一切”我们要了解。实际这个“一 切”要大家了解了,我们了解了这个“一切”就是你的发心、你的用心、你所在的一个角度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一切,大家经常会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实际你看待这个问题代表了你看待一切的一个状态。
情计。天亲菩萨在他的著作中,对这个“一切”有说“情计一切”,就是遍执性,以无有强执以为有。这个是最重要的,没有伏烦恼断烦恼、没有成就菩提道业的、不在道业上用功的有情,所有的有情,就是情执有情。那他的思维世界的依正二报呢,就是依情执建立的“有”,就是把一切现象实有化,就是当真,或者当假,都是自己的情绪来左右着所谓的面前一切、面前的一切现象。那我们看看我们是什么样一个“一切”?
再一个,就是所谓的因缘所生一切。由内因,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记忆的一个内因,内在动了一个念,跟外面的一个整合、外缘的一个配合,因缘生法的这个一切法。因缘所生一切法,就是用因缘来看待一切,知道外面的任何一个就是个外缘,内心是个重要的东西,所以自觉的法则从这儿可以做起。
人要有一个因缘生法,人就有觉悟、实践法则的机会,凡事就会审视自己的内因,内因为主,外缘为助缘,那这样地看待一切,这人呢有因果、觉悟因果的机会。情计之人哪,情计一切是不讲因果的,什么对,马上按照自己的妄情、得失、计较,他以那个为标准去做事情,称为情执、遍执。这是一个所谓的因缘所生的“一切”,这样的一个认识“一切”的一个方式。
再一个,就是所谓的依真相、真如、法性、现成,我们现在说的果地觉,我们现在讲的就是果地觉,来认识一切。那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呢,是以一切现成或者果觉、果地觉,来让我们认识这一切的,让我们超越情计的一切。就是以情绪迷执于现象,这样的一个“一切”的所谓的一个迷于情执、坚固我执的这种现象取,这一类的有情。这一类有情学佛特别难,烦恼多,计较、得失多,容易烦躁热恼,容易变异不安。
再一个,因果生法。知道自己的内因是主,阿赖耶识的记忆是主,烦恼外缘的配合是辅助,内因外缘,这一类人就主动一些、清晰一些,凡事就会负责任,知因果。
那我们现在学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陀罗尼是总持一切法,就是实际一切法是现成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是现成的。现成的这种顺真如法性、顺现成的功德,来面对一切,来觉悟一切,来跟一切交往、交流,这就是所谓的拔、除,拔一切业障。
这一切业障,就有情计的业障,情计的一切,因果因缘的一切。怎么拔呢?从根上拔除啊!什么叫根呢?现成,远离造作,造作就是它的根,一切虚妄造作就是九界众生所有作为的根。让我们顺体性而观世间,就是顺真相观世间,顺无为观世间,顺佛果观世间。
今天看看经题,我想我们还是回顾回顾这个经题,再来谈这个陀罗尼句。这个经题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讲“拔一切”?我们要对这个“拔一切”不关注,“业障根本”这个内容就会带过去了。
我们要明白这一点,我们不是情计有情,我们在情计有情的作为中,可以择取不用这个情绪,不用这个情计,不执著于这个现象,不迷失这个现象,去追溯因果法。所谓的因缘所生法,自己的内心所生起的念与外缘的配合所产生的因果法、因缘法,我们观察观察。
因缘法,你用因缘法,你处理不掉一切业障根本,你处理不掉一切业障。所以我们只能用果觉,我们只有用这个真相、真如、法性之体来包容、处理一切现缘。
要不然你就说,你看,那个人烦恼了,那个人作什么为了,那个人怎样了,自己怎样了,自己过去怎么样了、现在怎么样了,在情计与因缘生法上去著染自心,那我们就得生不了净土,这个净土就是诸佛所安住功德,那我们得生净土是没有机会的。入正定聚,远离一切造作的染著,不是说远离造作,是远离一切造作的染著,对一切造作的迷失。造作的迷失就是业障,造作的染著就是无明,就是根本。
那我们要是认识不到我们现前的这个一切是怎么生起的,那你还在你这个念头中、你这个现象中、你所有的因缘中,去劳作,去忙叨,去奔波。那我们学习来学习去,不是在学习佛法,是在学习情绪,锻炼自己的情绪,那还是情绪化的有情。
你看很多人学佛若干若干年了,除了情绪还是情绪,一到关键问题上情绪就来了,得失啊,面子啊,人我啊,地位啊,利害关系啊,人我“啪”就撂出来了。就是未离情计,你再修、再学、再证,你还是一个具足烦恼、在烦恼面前失控的这样一个,那不是学佛者,这样的一个有情。你把自己还是安排在那样一个情绪化的环境中、情绪化的果报中,那叫妄计法界,就是所谓的“一切”,用这个情绪来看待一切,用取相来面对一切。
当然这一段学习呢,有若干若干的莲友们,出家、在家的师父、莲友,有一些对这个“心”,对这个实相心、真如心,对果地觉这个心,有了认识,有了实践,有了回归,有了契合,这是我们学“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这个教法的一个重要因缘。要不然我们学它干啥?再学得多的东西,你还是情绪,你还是烦恼,你还是管不住自己,不要说去帮助别人,自己的烦恼还是伏不住、断不掉、认识不清晰。
那这个“一切”,就代表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每一个举心、每一个动念、每一时每一刻。“拔一切业障”,大家一定要把这个,这个不是紧张的地方,这是你放松的因缘,怎么放松呢?现成!不现成,你一定紧张,因缘所生法你会紧张,用你的情绪你会更在乎、更紧张,不放松。
“现成”二字是拔除一切业障根本的大力,这个力量来自于这个现成。只有现成才能引发我们的大雄、大力、大愿,拔除一切业障根本才有这个力,才有这个力道,你才敢拔。要不然,你用这个情计,用情计、用情绪,患得患失、人我是非、面子等等,把这些情绪当成自己所有的全部了,你怎么能拔除呢?你用什么方法拔除呢?
再有我们就是,计较因果得失,知道是内因,有所反思,但是老反思责怪自己,老是反思责怪环境,或者说环境跟自心、过去的业力,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或者说满意,或者说什么有负面的东西把它压起来、隐藏起来,那我们还是压力很大,你怎么拔除呢?拔除一切业障呢?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真正地得到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自在、究竟的安心呢?
这话能吹吗?没有用。夸张吗?没有用。你不去实践它,你怎么用呢?你认识不清晰,你怎么去实践呢?你自己用妄想来编排故事,怎么编排呢?所以说,我现在遇到的比较多的菩萨们学这个真言,还在自己编排故事。
真言这个陀罗尼句呀,就不让你编排了,总持,现成,印契。总持也讲现成,这个总持有遮、有护、有现成义的表述,我们要了解它呀,要不然我们念来念去,还是在念一套理论、念一套情绪、念一套名言给别人,自心这个现成,从来没有回归到这个现成上来。
这个现成很公平啊,不是说某一有情才现成啊。阿弥陀佛把他修证的这个所谓的依正二报回施我等,就所谓的性修不二的功德回施我等,就是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面对的就是现成,就是以果酬因哪,因果互酬,因因果果,因果同时。那就造成了我们,佛的果地觉的给予,顺性给予我们,我们顺性地接受了佛的果地觉来作因,这个因果是同时的。因果同时,那就是现成,现成的佛法,现成的利益,现成的总持。总持才能所谓的出离一切业缘,就是拔一切业障根本,才能回到诸佛如来的境界功德海中,愿力海中,性修不二的究竟自在国土(dù)中。
因为有菩萨来,就是在社会上又遇到违缘了,遇到重大的疾病了,又遇到不顺缘了,人与人之间闹成了很大的利害冲突了,我们一交流,发现来往还是就用情计。这个人多可恨,这个人多可恶,怎么造假,怎么危害别人,怎么危害社会,怎么危害……我说连情绪呀,这是情绪尚不知啊,在情绪中都不知道,那一切、他的一切皆用情绪、得失、现象,来随着这个现象奔波,这个情计迷失者呀。
我们再学习,一到事上,一到因缘上,一到减损了自我,面子上挂不住了,利益上挂不住了,身体上挂不住了、抗不住了,那个情仇,那个“老娘如何、老子如何,哈哈”。
不要说拔一切业障了,就那个情调调你都管不住,还拔一切业障呢,还要去它的根本呢?所以我们学着一个方法,不光认知不到我们的现行处理,不光不去实践它,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一切还是老样子。
“哈哈”,浪费时间不浪费时间?!
所以我们这个现成的佛法我们不用,大家就会费力量、来情绪,就会辨是非、说人我,不管是因缘生法,我们拔不了这个。因为啥你拔不了呢?因为你这个因缘呢,这种有为法则,你这个情调调呢,你就会分析这个分析那个,你就没有现成的这样一个所谓的阿弥陀佛果地觉的回施,这样一个圆满力量,真如的力量,总持一切的力量。
你不用心哪!什么心哪?现成即是心,心即是现成。你要用这个力量,它就会产生这个效果,什么效果呢?得生净土,得安乐住,远离人我,远离是非,远离得失,远离情绪,远离因果的这种所谓的责任的承担、不能承担。
今天我又读了一段书啊,就讲这个遍计情执,“遍计性”与这个“依他性”、“圆成实性”。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无外乎从这三个角度来观察的,这是天亲菩萨总结的。只有圆成实性才能拔除一切众生业的这种,只有这个角度、这样的方法面对一切,我们才能作为一个大乘行人,我们才能作为一个所谓的专业的实践佛法的人,要不然你做不成。斤斤计较,或者情绪上计较,或者得失上计较,名利上计较,现象上计较,那我们学再多的知识,对你的益处是什么呢?什么益处呢?能不能解决你生死轮回的问题呢?你真不把生死问题当问题吗?
这一点呢,就是我说回顾回顾我们学这个经题,这个“一切”我们要认识,要认识这个“一切”。今天我本来想去查查资料,看在经教上“一切”这个名词是啥?结果查到这三个“一切”的角度。那我们现在学习佛法要认识,要认识我们要用“圆成实性”这样一个角度,面对我们所面对的一切,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那我们就有机会了,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我们的实践就有内容了。这个陀罗尼,这个总持遮护、摄受、成就一切,这个陀罗尼、这个内容,我们就能契合,就知道它在讲什么了。
因为拔一切业障、一切业障根本,这一切业障根本,我们了解了这“一切”,实际后面就是业障,业障的根、本是什么?根本是什么?这“一切”太重要了,这“一切”就把这些东西引领出来了,把我们怎么面对现实社会的因因缘缘说得明确了。
所以我们怎么发心、怎么发心、怎么发心,重要,就是怎么来运用这三种所谓的性,就是这三种缘起。
是用情绪、妄计,把情绪、把这个现象当作有,这样的一个坚固情绪的一个作为,叫作妄计,妄计为有,就是情绪化的社会。我们用情绪化来活在这个社会中,那你经常迷失,经常管不住自己,经常被人左右,被业力左右,被现象左右,被得失左右,被一切你认为侵害你的左右、利益你的左右,被现象牵着鼻子,这就是所谓的情计有情。或者说以这个无有妄计以为有,以情妄以为有。
他举了个例子,说“认麻为蛇”,把麻的绳子当成蛇了,认为兔有角、龟有毛,这就是无中生有。我们那个情绪恰恰都是无中生有,就说这个现象,把现象当成有,就是无中生有。为什么说现象呢?现象是生灭现象啊,所以我们又说因缘法。
再往前面推就是因缘所生法,内心动了,外缘配合,因缘生法,这是依他、依他性。这种因缘法那我们就深入一点了,哦,在世间呢,世间呢有智慧的人,有世聪智慧的人,世间有事业所成、有因缘所成、有知识所成的人呢,就是所谓的明白了因缘法。
以因缘明自心,自己的心念还知道自己的心是主体,外面是缘,因缘生法,这一类的有情面对的“一切”是什么呢?它因缘法,他就会有责任感,少于责怪,不推脱责任,所以在社会上事业有所成,这一类的有情。
情绪化、妄计的,以妄情、以妄计为有的人呢,事业上不会有成就的,作为不会有作为的,混乱。因为总被别人的情绪、别人的言说、别人的作为、被外围的因缘所左右,现象所左右,他没办法,他安不住心,他没有安的东西。被外缘所左右,被外相所左右,被内心的烦恼、得失所左右,称为情计,情计有情,情计一切。
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地方认知,认知这一切。实际认知一切就是发心,我们梳理这个过程就在看你怎么用心哪。心无色无相无形啊,心这个概念不可见不可知,那你怎么用,重要了。哪个人的心可见可知啊?你认为可见可知,是你自己的妄想罢了,是你的情执罢了。你以为有所得,如此而已;你以为有所失,如此而已。
所以这个圆成自性啊,圆成实性啊,特别重要。就是我们现前面对每一个因缘、一切因缘,用所谓的果来作缘起。现在就是个果,你愤怒了是个果,你麻木不仁是个果,你自卑是个果,你骄傲是个果,你从这个果看它的自性,去审思观察它、了解它,就是了解它的这种实性、真如性,它的真相。说顺真如观察世间、觉悟世间、运用世间,那就是如来呀,这是觉悟者呀。
那我们作为一个学佛的人,那要作一个觉悟者呀!你要在别人面前再去怎么地怎么地,你自己的受用太重要啊。那我们要安住在佛的果地觉的这个给予上,顺着真相,或者说真如性,或者顺着一切法之体、一切有为法之体来观察一切有为法,那我们心就安顿了。
所谓的无量寿,无量是一切嘛,无量寿,无量法则的根本依止,那我们就南无无量寿,归命无量寿,契合无量寿,安顿自他,安顿一切,就像我们这个真言的第一句一样,“南无阿弥多婆夜”。
我们就会归命无量光寿,以无量光照耀一切,照耀一切什么?一切本来现成,一切现象幻生幻灭没有实质。无量光所照啊,清晰明了。那就是解放一切染著,引导一切染著有情,就是无明蒙蔽执著的有情,从那个无明蒙蔽中走出来,那就是往生嘛,那就是我们南无嘛,归命嘛!
“南无阿弥多婆夜”,我们要了解那个“一切”,原来这个南无、归命、契入无量光寿,归命无量光寿,用无量光寿来摄伏现前的一切,这个“一切”,我们要了解这个“一切”。不管它是有情这个一切,情计这一切,计较于现象、埋没于现象的一切,还是因果、深明内因外果、内因外缘这个因果关系的,或者是了解了真如实相、一切都是现成的,那我们这一个念“南无阿弥陀佛”,那就是一切归命于此,一切契合于此,一切被此无量光寿所摄伏,“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哆他伽多夜”,就是如来,什么如来呢?就是实践者,实践南无阿弥陀佛的有情,在这个角度上称如来,就是顺应法性不动,如实安住无量光寿。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这个“哆他伽多夜”是如来,如来法性不动。那我们实践这个法门的人,是名如来,如真如而来,顺真如而来,顺果地觉而来,顺果地觉出生,正觉华化生,非业力生,称为“哆他伽多夜”,称为如来。顺真性而来名如来,顺佛的果地觉而来、而出生,就是“哆他伽多夜”。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那我们令法界有情或者说法界一切有情,归命无量光寿,照破一切无明执著,安稳一切不安稳有情、无常生灭现象变化等等有情,安顿一切有情。破一切无明蒙蔽,安顿一切有情。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我们做这样的事业,归命无量光寿,安顿一切有情,破一切有情的无明蒙蔽。那我们念这个话,就是做这个事业,所以在后面那个“哆他伽多夜、哆他伽多夜、哆他伽多夜”,就讲的即下用心、即下心生。
阿弥陀佛这个本尊的修法,或者这个本心的回归,“南无阿弥多婆夜”就是本心回归,顺真如展示于一切世间,摄化于一切世间,无造作地往生彼国,无造作地来到此世间,如此往来,为无生忍方便。
那我们称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就是生如是心,归命无量光寿这个心,归命无量光寿就是我们的心。“哆他伽多夜”就是使命,在一切世间应化显现无量光寿功德回施众生、安稳众生、摄化众生,所以它称为大三昧耶誓。“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是大三昧耶誓。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这个“哆地夜他”,就是说此是大三昧耶誓,此是此刻用心。我们此一刻的用心是什么呢?“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我们要用这个现成的如来法力利益现成的有情,就是现前有情,不说现成有情,现前有情,就是法界有情。我们要行这样的事业,就是立誓。
这个“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你心地的表达,心地的誓愿,心地作为的选择、抉择,心地的形象,心地的力用。有一种翻译说“即说咒曰”,就是立如是誓愿。“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是个誓愿,菩萨,是你现在的用心,现下的心里的表现,现在心里的所依、所展示。
那我们去听闻,去听闻,你说这些东西真是闻所未闻,这没问题,那你就先闻一闻。因为这四种陀罗尼中的第一个陀罗尼就是闻陀罗尼,也就是法陀罗尼,我们能听闻,能听闻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机会、一个因缘。
在我们听闻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把他这个听闻的东西运用在现行中,那就是初发心,所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又称为初发心。就是我们突然发现真如心是这样子的作用,一切法现成是这样的作用,那就是初发心。
我们开始用它了,那这个初发心,就在实践初发心了,就能成为行菩提。我们就会生种种智慧,远离染著,自然地远离世间的染著,所谓的清净智慧自然生起,得法眼净,普观十方,清净无染,一切现象,破一切现象,一切现象不可得,一切现象的作用生灭无常。
那我们再能深入实践,我们再能深入实践,就会得不退菩提,就是所谓的在一切时处我们能伏、断烦恼,若伏烦恼,若断烦恼。所谓的超过情执,现成运用,就是现成地运用佛的果地觉,现成地运用真如,现成地运用空性,解一切缠缚,超越一切缠缚,远离一切造作之苦,所以远离三苦八难,那我们得不退菩提,就是阿鞞跋致。
那我们还能深入,再能深入、再细致,那就是全体承担,诸佛果德为自己现行全体所依、根本所依、完整所依,全果即心。就是全佛的果地觉为一切众生现行心,不是因心,全果全用,没有前后际。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时圆明,那是一生补处之菩提心,也就是所谓我们这个果地觉为果之用,来普利十方,无有前后际。就是“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圆成一切,圆觉一切,以果地觉的这种功德来令一切众生回施此清净法界,往生此清净法界,所谓的得生净土,一切得生净土,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就是全体净土,就是一切众生入如来会。
这个果不是授于某一人,不是某一人接受与不接受,是佛全体授受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顺果地觉之真实回入无量光寿,往生安乐国土。就是所谓的无量寿这样的一个回归,所谓的无量光的一个回归,所谓的净土的一个回归,就像《大宝积经》所讲的一样,无量寿如-来-会。
那个《大宝积经》讲无量寿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实际这一句“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讲的是无量寿如来会。要用最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是这样一个佛的功德、佛的誓愿、佛的成就,一切众生随顺得入,就是入不二随顺境界,入随顺境界,入不二随顺的这样一个境界,不二的随顺的境界,随顺什么呢?即因即果,因果同时。
在天亲菩萨的判定中,说这一类有情是一生补处菩提心。那我们念佛用这样的心去念佛,全他即自,那我们就时时刻刻面对如来会、交流如来会,都是无量寿如来会。
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所写的一样,十方诸佛一时现身为此作证,称赞此不可思议的功德。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所成就,成就一切众生,成就现前一心,成就清净法界,就是无量光佛刹之法界。一切众生归本真实,如如安住,不动本位,如来藏变成如来会,把无明的那个蒙蔽揭开了,一切众生那个本来面目就现前了,就是如来会的功德,所谓真如的功德就现前。
为一切众生作大安,这个“大安”就是令一切众生入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这是大安的真正内涵。予一切众生究竟大利,这个究竟大利、这个具足功德,就是令无量众生同入无量寿如来会,这个如来会未离一切众生现前一念、现前的功德、现前的因缘,未离。你这个地方举心不得,用念不得,全体接受即是。不接受也没问题,不接受,你就玩你那个皮嚢,用你那个情绪,摆弄你那个因果,照顾你那个是非。
说佛说究竟法,饶益一切众生,予真实之利,就是无上大利。那阿弥陀佛出世的本怀就是要做这么个事情,所以诸佛皆共会称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一切诸佛都会称赞这样的名号。因为这样的名号就代表了一切诸佛的出世正因,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成就清净道业,就是安住诸佛净土,远离颠倒妄想,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
那“南无阿弥多婆夜”这个陀罗尼句的整个内容,完全就宣化了这个内容。后面的话越说越白,越说越白。真言为什么不翻译呢?就是越说越白,越说越简单,越说越白,白到我们自己感觉到这没啥意思。所以人就把它当成一个,没有把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满足,他就会认为,所谓的大道至简他不要了,为道日损他不要了,他就要那个复杂。结果越复杂越迷失,越迷失越没有头绪、越不能自在、越不能自主,堕入这种所谓的芸芸众生情绪之中,茫茫业海,没有涯际啊,没有边际啊。
这个“一切”,我们下去我们自己审思审思,我们这个“一切”是如书本上所说是情计的一切,还是怎么一切?情计的一切,我们怎么面对?这情计的一切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来圆成实性的一切是什么样子?因果的一切是什么样子?
这三个“一切”,我们这一节课就给大家提示提示这三个“一切”。 所谓的“拔一切”,我们在一切内因外缘面前,我们在怎么用心?怎么作缘起?是以情计,以为现象因缘有这种情计,还是以为因缘所生法、缘生缘灭法,还是知道来运用果觉因心,或者说一切现成,不增减地观察世间?
那我们后面念这个真言就简单了,它就是来印契我们,让我们立这样的誓愿。你要是不了解这个,你立誓,怕你立不清晰呀!“南无阿弥多婆夜”,过去我们讲过,“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誓愿。法界是性空法界,无一物可得,依着果地觉,我们发的这样一个愿,归命无量光寿,十方有情归命无量光寿。
观察一切法由心生,从真如中生,心是一切法之体,真如是一切法之体,这是现成的,我们怎么用心?那你就会用无量光寿这个心,那就以无量光寿为生命所依、相续所依,那就是“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归命无量光寿如来,就是南无阿弥陀如来,或者南无阿弥陀佛。
原来我们的心通过它表达出来了,这个真如的心从它表达出来了,无量光寿是一切生命的一个依止,安稳的依止,生命明了作为有情的依止。没有无量光的这个照耀,那一切情执呢变得迷闷、蒙蔽,那我们归于无量光,不管是十二光也好,无量光、无边无际的光,这个光能使我们心意了了,作为了了。
说无量光寿是一切生命破除无明、得自在行、安稳行的一个体、一个现成、一个真相,所谓的真如如是啊,那我们就立这样的誓,“南无阿弥多婆夜”“南无阿弥陀佛”,经典上的南无阿弥陀佛,最完整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就是归命无量光寿如来,法性不动安住,明亮十方啊,远离蒙蔽,就这样一个誓愿,或者就这样一个心行法、一个心生法、一个法与心完全契合的不二境,就是圆满境界。
那这个“一切”“一切”,我们在平时念叨念叨,我们这个“一切”是不是现成的?是现成的,那我们就接受了这样一个净土教法,接受了这一个陀罗尼,接受了这样一个所谓的总持一切法的一个修法。
它的关键真在这个“一切”,这个“一切”,我们对这个“一切”的认知真是挺重要的。就是什么样是“一切”的真相呢?什么样是生命的真相呢?所有因缘的真相呢?这个真相,真相就是一切,一切就是真相,它能代表一切啊,它就是真相啊。
我们虽然会这样认为真相、那样认为真相,但是它是有一个真如真相、真实真相,我们称为什么呢?本质,本质的真相,那叫圆成实性,就是它真有这么个,就是我们说这个性空,在安顿着一切众生,这个作用在真实地表达着。这个真实就是不可颠覆,不可毁坏,不可增减。
好,时间又到了。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