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与闻思


理想请教师父:

不用信解和通过闻思树立正见,然后缘(究竟),缘正见(果觉)而修,是否是一回事儿?

不用信解,不是说不需要闻思吧?

树立正见,了知果觉,是运用果觉的前提吧?

师父:这个地方大家也要特别小心。因为现在 “信解” 被拍得比较凶,大家都不敢听法了。

其实他提得很好,不是说不需要闻思了,“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是肯定要闻思的。

只不过闻思跟信解还是两回事的。

闻思不等于信解,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是不要闻思就等于没有信解,或者我们不用信解。

闻思是我们的一种入佛法的方便,入佛法的一个前方便,就是前提。

就像我们第一个:皈依过后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是为什么?听闻正法!

因为我们一切众生是从听闻而来入的佛法。

那么,佛出世也是为了给众生显现佛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其中,讲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当然,他也会用变现神通,用种种的其它的那种变化,然后来让众生能够觉悟!

但是,就我们娑婆世界来讲,因为我们的耳根最利。

大部分我们都是通过音声来入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此土他是示现,以讲说佛法为主要的一种宣讲佛法的方式来让我们进入到佛法。

开示悟入 ,它这个“入” 就是让你的这个心能够与佛法的这个内涵去相融,从而回到你的本来的面目。

所以,听闻是一个方式,是一个方便。

从这个地方来让我们的心开始接纳佛法。

但是,信解它是我们的第六意识,通过我们耳根来听闻过后产生的这一个声音,产生的这个“识”。

然后,再用“识心”来辨识它,建立所谓的对、错、应该、不应该、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种种的思维系统。

这样建立起来,最后让我们通过意识来决定该怎么做,去指导我们的行。

就像“信、解、行、证”,“解” 它就是一个消解的过程,就是要处理到 “我” 这儿。

就像我们吃一个东西,我们吃下去之后要消化,它就是信解的这个过程。

有的人消化力就特别强,吃了以后 90% 都消化了,那这样信解力强。

那么,他就是在运用的时候就能运用的比较的全面和深入;

有的人消化不好,消化系统不好,信解不了。

然后,在这个地方他就在行上面,它所契入的部分它就会比较的浅,或者是只是部分的。

众生由于我们的信解力各个不同,所以,通过信解来入,它必然就会走入一个分等级、分层次和一个漫长的这个过程。

所以,在通途法门讲这个“信、解、行、证” ,它这个“信” 是第一个的。

但是,“信”由凡夫的意识心来信那个不可思议的佛功德,其实是很难的!

从“信”入,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不相信这些东西了。

但是,你给我点科学证据,你论证一下呀,就像我们刚才说,你让我能够信服你,然后我才去运用。

所以,一定是他的这个意识心在前面,而行在后面。

由意识心来指导这个行,其实本来就降级了。

所以说,我们要通过这个漫长的在行当中。

你看它这个通途法门,它解这个 “解行并进”。

“解行并进”你解到这个程度,你行也只能行到这个程度。

但是通过行,你就会对 这个“解” 有进一步的认知,那你有发现它在促进你对于解的深入。

然后你又再去行,它一直都是这样行解相知,这样往前推动。

所以,是相当的慢的!

它必须还要有具资格的这个师资力量。

比如说,这个师父他都是已经证果的人了,他来看你的这个解行的过程。

他就能够指导你每一步,你往前,你解对了没有?

你行对了没有?他可以去给你纠正,纠偏。

但其实,我们现在人,很多人是没有这种善知识的。

你有几个人能碰到已经证果的善知识呢?对吧!

过来人太稀有罕见了。

这是我们自己的这个意识心遮障的特别的严重。

我们一直要求善知识给我们一个解释,所以我们很难往前走。

那么,“果地觉” 这样的法,它是完全无法用意识心在这里去直接契入的。

没有办法用意识心直接契入。

因为,如果你能用意识心直接契入,你已经把意识心转识为智了。

其实,我们都还在识心的蒙蔽下面。

那么,阿弥陀佛叫西方接引的阿弥陀佛,它是允许我们从识心入的。

但是,最后要引导到这个实相层面。

所以,为什么净土法门的设置是相当高妙的。

它在这个地方其实不是给你讲什么道理。

它直接给到一个事实:就是有佛名阿弥陀,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称他的名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成佛。

它这里面哪有道理?没有道理!

你说你信解,你咋信解?对吧!

就像刚才说,把这道理说清楚,怎么回事儿?

念这六个字,最后就变成了我们可以成佛?

这个没有道理,但是它有这个作用,它有不可思议的作用。

所以,我们说到:对净土的信解是非常勉强的一种说法。

就是这一种,它是从我们通途法门,应该说“信解行证”的这一个体系当中,我们大家惯常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入的。

所以,很多人说“信愿行” “信愿行”。

好像是我是信了“阿弥陀佛”,然后我就愿意往生,最后我就去念佛了,最后我就成就了。

他觉得这是一个逻辑系统,其实也非的,也不是这样的。

那么,跟那个“信解行证” 还是两回事的。

因为你这个信是阿弥陀佛不发大愿,你的 “信” 从哪儿来?

如果我们从这个因地的法门,那佛最开始在讲四谛法的时候,他要讲我们这个身口意,那作为凡夫,我们的身口意我们自己还是有所了知的,它从这个地方来入,我们就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为什么说讲《华严经》大家听不懂,如聋似盲!

最后,佛就说:算了,还是给你讲 “小学生课程”吧!

就开始讲“四谛法”,那么,一讲“四谛法”,这个听得懂,很快证阿罗汉。

因为它缘你的身、口、意,我们都有身、口、意。

他一说:你身应该怎么样?口应该怎么样?意应该怎么样?大家一安排,好!就证果了。

但是,越到后来,越是我们的意识心它契入不了的。

那作为结果的这个 “果乘” 来讲的话,更不是意识心能契入的。

但是,因为我们凡夫习惯从这个地方入,不从这个地方入,我们也没有别的地方。

所以,我们就希望佛能够给我们一个意识心的这样一个口。

所以,阿弥陀佛才建了这个 “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这本来是 已经“立了相了”,那有一个名号,这个名号也有音声也有内涵。

那么,它也是一个“相”,它就是“当相是道”“指方立相”。

就在这个地方是有一个方便,这个意识心可以攀缘,实相是攀缘不上的。

在《圆觉经》里面说:用意识去攀缘圆觉,就像是那个细菌想爬在火上面一样的,实际上会烧掉他的意识的。

但是,我们在缘阿弥陀佛师佛的时候,是以意识心来缘意识心可以攀缘的音声或者是文字。

那么这个音声和文字当下就是佛果。

这个是阿弥陀佛所设计这个法门特别不共的一个方便,但这个其实也不是信解!也不是信解!

所以,大家一定要抠到信解上面,是因为我们的修行习惯和先入为主的一个认知。

或者是以前有一些善知识,他就是?,通过信解来让大家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然后你就会去行,最后你就会往生。

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途径,但这个途径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 第一个就很难,“信” 就很难。

你看那个经典里面,《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说 “我于此五浊恶世,行此难事”,是指的是难信。

“十方世界难信此法,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指的难信。

我们从 “信” 契入,就是从一个难的地方去契入。

所以,这个净土它是从“行”入。

就像我们刚才说:你不用跟他讲道理,你让他去体验。

他体验到不可思议的东西的时候,他自己会把这个信解抛开。

然后,这个时候会生起“信”,但这个“信”是来自于弥陀的加持,而生的“信” 。

所以就不是说我理解了,你今天理解了,明天又不理解了。

这个凡夫的信解心根本是不可靠的,而这个地方相当难!

那么,我们避开这个难,直接去行,直接去(念) “南无阿弥陀佛”。

他能够体验到不可思议的受用的时候,他的信心自然生起,是从这里契入的。

所以,如果是从这里契入。

他这个 “信” ,他非自力之信,他是弥陀加持之信。

弥陀加持之信,其实有时候也是会在我们凡夫心里有动摇的。

这两天看到有人往生就相信了,过两天又看到好多人念佛没有往生,又不相信了。

现在这些人就是会在这些上面去计较。

只有实践当中你体验到的,这个是不退转。

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行入,从行入!

不是从信解这个地方入。

但是你入了,就像刚才那个菩萨,他因为一个烦恼然后他就在这里去用法。

最后,他一下体验到了,他这样念,那样念,他生起了那种欢喜。

然后,他一下觉悟到了:原来我贪恋这个娑婆世界……

你看:这个是由佛力住持,你体验了佛力过后生起的信解。

你终于知道了,我终于信了:我是罪恶生死凡夫。

我为什么会生这个烦恼,我贪财了,我恋这个世间了……

这个信解,是你体验到佛力过后产生的。

所以,它不是不要信解,不是把我们凡夫的信解,这是不管用的。

经常导致你不断轮回的错误方向。

是把这个先让他不要在这儿造作更多的东西。

而且,先体验佛力,
体验佛力过后,它自然会有在佛力的加持下面产生 的胜解,这个是“胜解力”。

而不是说我们平常的那种信解。

所以,这个地方要非常注意!而且,也不是叫我们从今不听闻了。

比如说,我们听《往生论》这个传承,你还是要听闻而来的。

但是,它的整个的实相的句子不是我们来理解的,而我们来随顺的。

但是,我们要随顺也会有一个有方便处。

比如说它的文字相,你要去对这个文字起码有一个基本的内涵的认知。

那可以说这个上面可以用的上信解,不是完全用不上。

但是,不是让你在这儿发挥。

比如我们说到“实相”两个字的时候,

那你就会在这个实相的字面上知道它所指的内涵是一切生命的本质。

这也算信解,但并不是说,那你给我把实相给我解释出来。

你没有证实相的人你无法解释。

你只能用这个意识心缘这个文字相,我就这样去作意,就可以了。

其实,它到这里就可以了。

很多人是过度发挥,或者认为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特别特别深入的信解。

然后,我们通过信解力达到什么。

你用了你最笨的地方。

因为,用心!不要用脑!

脑这个意识力。

所以,很多人用脑,他就是非常费劲,包括失眠、焦虑…用脑过度。

但是,心是直接体验的,因为心跟佛是无二的。

你直接用心去跟佛接洽,不要用你的意识去接洽佛。

如果说有一点点的话,就是最早我们在接触文字相的时候,你用你的意识心在这个上面有一个就是很初浅的,就是安慰你的意识心的这么一个认知。

然后你就去行,就按照这个去行。

最后,你所得到的这个体验,再反过来,包括你对娑婆世界的认知;

对于你的这种业习的认知;

对于你的种种的于法上不能了知的东西(突然的豁然大悟的这种东西);

它都不来自于你自己意识心的信解。

它来自于佛力加持,然后你突然就拥有了胜解力,这个东西它不是你自己来的。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说到是陷阱,还有一点点可说之处。

那如果离开了这个佛力加持,我们的那个信解,它最多的一个作用就是让你的意识心能够往那个方向去而已,
就是在这里。

而你这个中间,其实每个人,比如说 “实相” 这两个字,每个人就它的意识心来认知这个“实相”。

它有非常大的意识心的差别。

但是,佛不是让你住在这里,而是让你通过这样一个方便法直接去契入实相本身——南无阿弥陀佛!

在这个当中去体验,所以净土法门很关键。

在这个地方不要过度的去运用意识的这样一个遮障。

而是要用意识作为一个接引。

西方接引“阿弥陀佛”,是通过意识接引。

我们能够通过用意识心去抓这句名号;

去攀缘于西方极乐世界;去缘佛!

这是意识心能够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说意识心来了解“阿弥陀佛”。

来理解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生命;

来认知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你就先免了吧!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意识心在这儿攀缘于佛,攀缘佛号也好,攀缘阿弥陀佛。

它在经典当中给我们介绍的这个。

然后,通过我们心去攀缘的时候然后直接你去体验到这种实相的东西。

从意识介入到无分别的本心的状态,那这个是往生的过程!

所以,往生就是让我们要从意识心往生到无生的本心!

而不是让我们停留在意识心上面。

过度解读西方极乐世界都没有用。

因为,你看声闻亿劫思佛智。

声闻就是证阿罗汉的,他们用亿劫的时间,来思维佛的智慧,“尽其神力,末能测”,不知道!

菩萨也不能了解佛智,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它就是用这个金刚语来绝断了你想用佛以下的思维来把佛想明白的这样一个企图。

那佛都给我们设计了,为什么你要在这个地方钻呢?

说明凡夫不自量力。

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无明。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顺佛语,把自己的那个意识心放到一边。

它除了造业没多大干的。

那么,我们就随顺佛愿,随顺所教授的,让我们怎么去行的地方。

用身口意去随顺去行,那么,你自然就开始拥有胜解力。

这个实际上才是不可思议的。

以前师父在开示的时候就讲过,他说你们,特别是法师们看的也多,学得多,就是太多了!

就是意识心用得太多,不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因为 “解门开悟门就堵死了”

你解门一开,你做啥事情都希望去把它搞明白。

为什么在《如来随顺觉性》里面说 “与妄想境不加了知”呢?

这个地方大家要思维。

我们啥都想搞明白,其实你的意识心搞不明白。

你进入到无分别的本心的时候它就自然明白。

就像大圆镜智照见,而不是想明白的。

所以,这个地方师父他是以大悲心来拍我们这个过分的在信解上发挥。

最主要是把我们这个在轮回中滞留那么久的这样的一个习惯,希望用他的力量来让我们不在这个上面总是去着力。

而是,能够直下去入到佛的光明浴当中。

应该说真的是大悲心的示现。

那很多人很不愿意。

今天有个菩萨说:师父你给我回答一个问题。然后说:有很多经,很多咒,很多法门,我应该选哪个?

我就说 “念佛”呗!

他说:师父你好慈悲啊!

因为我问其它人,他都不理我。

他们很多人都不能够,(就是)体会到师父的那种慈悲:

他是不让你在这个上面走岔道,在这个歧路上面就给你截住。

然后,希望你的心能够去进到那个光明的地方去。

不要走到昏昏暗暗的,(其实,识心是飘渺的,它昏昏暗暗的)进入到大光明的本心当中的!

所以,我们在这个当中,其实你的胜解…

以前,师父也说:你不用担心。你要想大开圆解,那这个是不容易的。

但是,如果你在实践果地觉的时候,你会反过来,在你原来所研究的经论体系当中是有很深的领悟的。

这个我自己是有体会的。

以前钻钻钻!你也就钻成那个样子,不咋样!

但是,你能够在实践果地觉这个上面深入的时候,它瞬间,一下就知道,以前那些拥塞之处 就豁然通畅。

那这个不是一般的信解了。

它也称为信解,只不过是拥有佛力加持的信解。

是希望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要到走极端:一个就说那再不信解了;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用看,一说要听经,不听!因为有信解了!

一说要学习了,不学了!
增加信解了!

不能这样子!

要知道它这个是一个方便,我们要用这个方便。

但是,我们不要被识心所障,就是不要过分在这个上面自我发挥。

希望从这个地方入。

而且是一个契入的一个方便。

那么,之后当我们真正的去实践,用身口意这方面去实践的时候,它其实反而会增长这样的一个信解的能力,和拥有一个信解力。

这个地方如果大家搞清楚了就不会…,要不然听到信解就害怕

有的人现在连“信解”两个字都不敢说了。

理解也不敢说了,了解也不敢说了,就换个词:认知。

凡夫就是这样,就怕挨骂!

但实际上你不知道他的用心,是不让你在这个地方在识心上滞留而已!

你换个词,不挨骂了也没有用。

你用的识心,动你的鬼心思呢!

你就是在这个地方去随顺,就行了。

然后,后面你不要说我们要过分的发挥。

因为,不管是什么,
都只是路上的风景,还没到家。

就是没有真正的在这个地方去完全开发出这个如来藏的甚深功德的时候,你说什么?

不是不让说,有时候我们在分享的时候也是要说到我们用法的体验的。

但是,大家有时候听了吧又互相染污。

比如说,我重新说一遍就这个本来是想供养给大家作为修法的实践的一个经验。

但是,可能大家就说。哇!你都能这样啊!

为什么我没有这种境呢?

然后,他就开始去追求这种境界,这个会染污的,染污识田!

所以,我们要学会,我们用的时候产生一些信解。

如果这个信解能够于人有利的话,我们作为利他的初发心,我们去供养一下。

但是,之后要赶紧把脚印擦干净。

就是,让心一直保持一个未曾有的清净的状态。

就是空无所有,是空无相无?的这种空无的状态。

不要在这个上面滞留,就是它信解可以用,而不可以滞留。

就是,不是说:不能用。

不要滞留在这个上面,就可以了。

不要害怕!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