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明确发心成熟法益

每一个丛林道场都有他的家风,都有他修持的特定方法,有一个适应过程。大家到这个道场,可能有一个实践佛法的适应阶段。因为居士或者出家人来这道场实践,合和共修的一个法会,是要通过大家的修持之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消除我们个体的障碍乃至共业的障碍,令我们身心康乐。

学佛因缘不齐,终归无上菩提

药师佛在我们阎浮提有这么个应世的表达,就是释迦文佛在四十九年说法中所表达的一个特定法门。此法门的当机,就是在我们每一个学佛人的当下、当生、当事做一个光明的、具足的、庄严的、如佛不二的缘起。从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我们在读经过程中能体会到他每一个誓愿皆是令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导向——一切方便皆为设置,消除诸难、令人康乐、满众生现前种种愿望皆是为了令我等进趣菩提,成就无上道。

我们在初发心学佛之时,因缘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最终归向莫不是回归到我们原来是佛、原本是佛、原本具足的本位上来。无始以来的业习虚妄蒙蔽,若是我们认得清、念得清,那么这个习气当下的全体,它的自性一旦袒露,如佛无二无别的抉择我们就会真正认识清晰、运用清晰。许多学佛人在这个地方认得清了,后面还会有不断的业习反复与反扑性的蒙蔽,但你要认得准,它就逐渐会细腻起来。

像我们打七,主要是增加念佛的密度。比如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或者以经典教言,来不断地令我们直接地感知现下业习的无自性、羸弱性、无常性,让我们回入菩提道业,就是本份事——一切众生成佛是本份事;流浪在三界虚妄烦恼之中,是无明事、虚假事、不如实事。

我们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居士或者出家师父,一定要解决自己无始以来的生死烦恼问题——你最终要解决它,这是必然的!六道轮回是妄自造就出来的虚假业。无量劫以来,有的有情得遇佛法,可能已证得菩提,倒驾慈航。我不知道我们这里哪位菩萨是倒驾慈航者,也可能都是应化显现世间的有情、是菩萨;也可能大家各在本位上,因为无明业力推导来此娑婆世界,以无明业力来投胎与延续生命。的确有菩萨以方便力、誓愿力到此娑婆世界,示现种种身、种种相,得到种种愿,以令与其有缘的有情出离生死苦海,回归正行之路。所谓正行之路,是无畏无惧、广大安乐的,在一切善恶法面前无所畏惧,究竟光明,心地安乐。

我们念药师佛,这个健康的给予令我们身心作真正的康乐者。现在我们这个打七是因为药师七佛世尊金色身相庄严地在这地方安立下来,以令我等礼拜供养。实际这只是启发性的,令我等礼拜供养,来抉择自己生命相续的起点,这个起点是无始无终的。

我昨天听到圣明师他们在放焰口,这种水陆法事、度脱幽冥众生的慈悲、真诚的仪规加持能令众生得到安乐。像药师经、药师佛,也有仪规。打七原本有仪规的——怎么念诵、怎么礼拜、多长时间、多少支香,都有仪规的。因为这个道场的一个特定风格,从住持法师到下边出家师父或者信众们,大家对焰口很纯熟,听了让人喜悦;对打七或者药师七这个仪规可能不那么纯熟、有一定距离。我们每个人在学佛的路上,各人因缘千差万别,但最终结果一定是一个,就是成就菩提。

因为在未来际的漫长路上,人表现的渴望参差不齐,什么样愿望都有。有人感觉人间挺好,好好生存,多活几年,有个好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很有意义;有的菩萨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个娑婆世界很苦,欲出离这个苦难的因缘,愿意舍离娑婆世界;也有人想在娑婆世界做佛事。像药师琉璃光如来,实际是鼓励我们不离娑婆世界成就菩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予现缘有情:若明白抉择的,就现药师身;若不明白抉择的,现阿弥陀佛身,接引一切苦难不能忍受的有情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以成就无上菩提。因为有的人能忍受,有的人是不能忍受的。

善知法者,此娑婆世界这种苦难相不是我们一个人说它苦不苦。娑婆世界这八苦中,生老病死大家比较公认——生,生下来就标志未来会死亡;老,成长过程就是老化过程;病,身心不健康的疾病大家都有体会;死,是必然结果。但很少有人真正认识死,大家比较在意我生存的这个阶段,怎么使它清晰地、明了地、自主地、健康地、喜悦地延续下来。

延续下来要有方法,所以释迦文佛给我们说了药师经这一部法本。供养药师佛大家会喜悦——香花供养、灯烛供养、礼拜供养。这个打七是大家的福报,是我们福报的缘起,也是福报当下的享受。像很多人在造恶业时,现下有造恶业的方式,也有恶业相续的果报。我们现在礼敬佛陀世尊,供养佛陀世尊,以香花、灯烛、种种果食,在供养时本来就是福报;在未来能见诸佛世尊、能成佛、能消除烦恼,那也是未来的果报。此因彼果都是不可思议的。

纯熟自心佛愿,相续克期求证

所以打七之人有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这个福德因缘不是我们能想像的,未来的大福报是真实不可思议的,是很难预测的。我们现下种下的点滴善根在未来必定有不可思议的大善果报。

药师如来世尊所发十二大愿,我们每天都在读,在读诵过程中不要把他当成是佛的誓愿,一定要当成自己的誓愿!这样用佛陀誓愿来审观自己现在的心,一遍一遍的,一天一天的,不断地这样审视、感知,终有一天我们会知道原来这是我们的真心,现前我们的所有想法、感知反而是虚妄的不实的心。

药师佛乃至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所发的愿,是真实心中所流出。因为我们不熟悉真实心是什么样子,所以佛用自己无量兆载永劫修持来表达我们的真心,让一切凡夫有情认知自心;不断地念诵、体验、观察,逐渐纯熟,在纯熟那一天我们身心会有一个消融,才知道原来药师佛就是健康的人、健康具足的智者,是这样的生命。

那么药师七佛是现前大众未来之果报,也是现下皈依之依靠。我们现在依靠药师佛、念诵药师佛、供养药师佛,未来的真实利益必然是药师佛。东方药师琉璃世界犹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一丝差别都没有。在我们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尚未抉择之前,念药师佛,现世得健康、康乐、消除苦难的胜缘;乃至我们有一天寿命尽时,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药师佛派八大菩萨护送此人,令其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可思议的增上缘!在这个娑婆世界沉沦时代,大家能念佛、学佛,能这样来到道场共修,真是不可思议。共修的结果是种众之善,除己之恶、己之业习——这个力量是诸佛所能赞叹,凡夫不能觉知。

在潜移默化之中,在不知不觉之中,也可能七天,你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心变化,有个意想不到的清净感知,有个意想不到的福德现前。这不是预设的,但他的确有这样的清净加持力、真实功德力。像在周边,有多少人在闲着或忙着,真正能参加这个佛七的有几人?这真是道场的因缘,也是大家的因缘,人多人少能清清净净地持诵或者念诵下去。

要能明确自己的发心,这个打七就十分有意义。像过去打七,寺庙会写一个疏,就是一个缘起文,以令大家以明确的心理状态来念佛、来打七,成就这种心,纯熟这种心,使大家功不唐捐。就是日复一日作为,产生事实之力。就是有一个发心,产生一个事实。过去人打药师七有求雨的,好比说天地大旱,庄稼无所收成,就会求雨;有灾难也会求,来祈祷诸佛世尊加持;有其他难缘也可以这样做。

我们无始以来有没有难缘?我们的烦恼是难,愚痴无明是难,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是难,家庭不和睦是难,身心不调柔也是难,日日不明白自己如何做人都是难——无明之难。要明确这七天我打七起个什么样愿、发个什么样心,不是模模糊糊或者稀里糊涂地念下去,或者别人怎么念我也怎么念——那样七天过去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不能在这七天中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我诵这几天经要使自己身心有个清晰,使过去的烦恼有个转化、消除,或者说回施法界有情,令大家安乐,令这个世间消除战争,或者世间多于和平,人民康乐,多遇善缘,少遇恶缘。

每一个现前的菩萨,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自己修法的愿望、诵经的愿望。我们把这经读下来,礼拜佛,礼拜世尊,实际就是把自己的愿望真正地、清晰地、明了地纯熟它。七天以后,就是克期求证的感知相续了。过去打七就是两个字——克期,就是两个字——求证,求证什么?一个愿望。

我们在海云寺打七有没有愿望?诸位菩萨有这个缘,希望我来提示,我希望大家要明白自己这七天中有什么愿望!哪怕是大是小,是世俗愿望也好。有个愿望来引导你,你就把这个打七变得有意义,有明确性,有主动,有喜悦,有相续,有喜悦的相续。这样会产生学佛的事实,就是清晰结果。

以打七中成熟的佛法善巧运用于日常生活

这样我们逐渐感觉到佛法,可以主动运用,来解决我们生活中或者平时的烦恼,变成主动的修持。在道场修持是专门修持的启发,到世俗中不断地运用这种事实的专门修法的力量来解决平时的问题。因为专门修持十分有力,是长时间相应的;回到生活中再用这种力解决生活中一般的烦恼就变得特别方便。所以打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也在于此,就是以大家共修力量来消除个人平时不能解决的烦恼、习气、毛病。

在这段时间,通过大家共修之力、念佛之力来消除转化个体不能解决的习气、毛病、烦恼,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以众缘善力、众缘善巧处理平时自身不能解决的烦恼、业习、痛苦、疑难。假众缘之力,成熟一种方法、感知、善巧,解决平时的障碍。

这样我们真正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把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脱钩。不是到寺庙才有佛法,不是念经念真言才有佛法,而是时时刻刻我们都可以运用佛法,来利益自己、利益世间、利益有情。那么佛法变得十分广大,就不狭隘了。学习佛法要是我们做得不好,会变成比较狭隘的宗教小团体状态;家人不愿意接受,社会不能普遍接受,就变成狭隘的宗教,而不是解决众生烦恼、生死轮回的大智慧与大善巧了。

所以希望诸位菩萨珍惜自己的发心,明确自己的发心,注意到自己发心是十分重要的!自己在这地方念经、拜佛、礼忏、放焰口,是为什么?自己的心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要知道,不要泛泛地把这七天度过去。在这七天中要有明自心、了解自心的过程。问问自己,问问他人,自己要做什么?是不是自己的真正愿望?通过这个打七,要把这个真正愿望成熟起来,令它清晰起来,令它明确起来,运用到世俗中,那么我们就真正在佛法中得到了恩惠,得到了利益,得到了成就,对得起自己难得的人身、难遇的佛法,遇到了就能运用起来。若是遇到佛法又运用不起来,那就可惜了,丢失了很好的机会。

像打七,看似简单,实际要有许多人付出,要有许多耐心福慧因缘的。像每个人都有家庭、社会圈子和生活习惯,要是不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工作、自己熟悉的环境,你怎么能来到寺院参加这七天打七?包括我们诵经,都是有所付出。这个付出的回馈究竟是什么利益?我们一定要自己思维观察,不要泛泛地轻易地带过去;要生起神圣的尊重的心,就会有神圣的尊重的结果。我们对待这个事情如何发心,就有如何感知。

清晰发心指导打七,具足福慧延续生命

我们逐渐在这个发心中会知道佛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心!发心,再以发心来实践、来打七,就有根本指导。有这个指导,我们的行为就清晰、主动、自在,不再迷茫,不再被事相所转,不再盲目的打七或者念佛。那样念来念去,回去又投入世俗中了,就是不明发心的念佛打七。我们要是明白自己的心、明白自己的发心、明白自己的愿望,念佛打七的结果会逐渐让我们觉悟自身,觉悟自己;把这种觉悟之力回向给社会、回向给有缘,我们作为自觉觉他的菩萨,这一生得遇佛法、得遇这个打七机会,就变得十分庄重、喜悦、踏实、有意义。

这个佛七要是大家能主动、喜悦地参与,就会有主动喜悦的结果;要是消极的、无所谓的,或者说别人念我也念、别人礼拜我也礼拜,那是被动的、不清晰的。那样打七,七天以后还要重新在发心上修,以后有机会再来熏修这个心。我们现在就熏修自己的发心、认知自己的发心,这个佛七对我们来说就是极为殊胜难得的成佛机会、成佛缘起,是修证佛法、实践佛法的真正缘起。

诸位善知识啊!遇到一个佛七,像这个殿堂花费了这么大精力,请佛像、运用这么多经济,乃至整个房子的设置,就是为我们这一群人来设置的!诸位菩萨不假借这个因缘,不尊重、不爱乐,或者稍微产生一点轻慢与放逸,很快就过去了,它就产生不了事实之力。这么庄严、这么清净、这么干净的缘起,我们没有把它运用在庄严、清净、干净的缘起上,的确就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道场,辜负了常住给我们提供的这个难得的增上缘。

打佛七这种设台形式我以前没参加过,也不太知道。过去打佛七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来消除我们习气烦恼的方法,齐心协力来修证的方法,持一个佛号、诵一个经,来处理大家平时消化不了的疑难与烦恼,齐心协力地转化。像昨天放焰口,我听大家在念诵中的那种喜悦的高昂的心智,都可以取代众生造业迷失的热恼。

通过念诵可以达到那种效果和利益,引发自己的喜悦与守护,把我们无始以来迷茫的业通过念诵表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健康。放焰口可以表达出来,打七能不能表达出来?我们平时生活中能不能表达出来?把做焰口时那种喜悦、熟悉与安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一样有利益的。把我们拜佛念佛的庄严、清净、喜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生活就变得时时刻刻在拜佛,在具足福报中延续;我们就是佛法中富有者——佛法令我们富有,具足福慧。

我们再好的家庭,没有这个地方富有。这么多庄严的佛像,这么大的环境,具足了,充满了鲜花,充满了大家念诵的声音。要是心里明亮,把这种广大、庄严、明亮带回家,带到社会上去,给社会就是一个莫大的佛法的安慰、佛法传播的机制,大家就成为佛法的真正实践者与传播者——传播实践佛法,令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一个佛子、佛教徒,自他二利。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