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读讲16

梦见佛菩萨了,好了。哎呀我梦见饿鬼,我梦见别人杀了,梦见地狱了。你见大百天看见被绑缚刑场,这批人被杀掉了,判死刑了,受很多罪。看不到听不见,对自己一点警策都没有。但是要做一个梦,梦见地狱了,苦不堪言,他第二天就会反省自己,说地狱真有啊!现实中见种种应该警醒的苦难,反而无动于衷;对自己瞪着眼的这个幻化境界不在乎!

有人跟我说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拜佛,可欢喜了。我说你现在去大殿拜佛,拜到明天早晨都没人管。大殿里那么多佛像,你白天想怎么拜就怎么拜,多欢喜自在!但是这个你不要,就要梦中那一点、一瞬间。所以幻化之力对众生来说有极大善巧,因为众生有奇异之心、不平常之心。幻化是一种力,叫境界力。

像人说话大家不在乎,如果哪一个牛、马说一句话,大家会很惊异;人掉泪不以为奇,若给猪、马、牛、羊讲三皈依,它们一掉泪,我们也很感动,说这畜生还有这灵性!但是人掉泪就掉吧,很正常。这是一种力——它能震撼你,能警策你,能引发你的增上;有此增上力,有此幻化力,你否定不掉。很多人白天礼拜念佛等等,但梦中念一遍真言或者念一遍阿弥陀佛,第二天就高兴得管不住自己了,说我做梦还念着佛呢!

若菩萨以变化力——变化是一种稀有力、奇特力,超出常规的力。我们现在看电视机会说话有图像很正常,如果拿到唐朝,把电视一打开,他们会吓跑的,不知道是哪路妖怪。我们看平常了,它魅力都退失了。所以佛法这个力是真正的平常力,但对众生来说幻化力很稀有,是要的。要真正知道一切皆是幻化,究竟不可得,任何人也不可能动摇你心智,不能惑乱你。真正的智慧、至静、禅那、三摩钵提都会现前。

我们现在还在被境界惑乱——有人被贤善惑乱;有人被妖魔鬼怪惑乱;有人白天所想可以出梦;有些善知识以不退转之教化因缘,诸佛菩萨可以使其威德的善根成熟的回施,令其梦中见到殊胜境界,得以增上利益。文殊菩萨就发有这样愿[20],说众生白日懈怠放逸,不能闻佛法,作诸恶业,他可于梦中实施教化——梦中给你显现你希望得到的形象或者从没见过的境像,使你受到震撼,向往佛法。所以佛法这种运用也是一种善巧。

“种种随顺而取至静。”随顺取至静,不可思议啊!这是一种善巧。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随顺变化,得以至静。这种修持在这个时代特别方便。专门取静,很多人因缘不足,福德不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第十二定轮:“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这是说三摩钵提。有人能入别人梦中或者给别人一个梦。我们能不能使人做梦?以一些法术也可以,但真正通过三昧力,有善巧的切入,可以使别人生梦,或者入别人梦中显现境像。这要有真正的修持力与善巧力。

我们若想发起广大修持、广大教化、广大利益,随顺佛力也可以入三摩钵提。信得及,好用!信不及,只相信两条腿,不相信飞机,那不行。自己亲证三摩钵提是另外一种因缘;仗借佛的力量,三摩钵提的因缘也可以运用,真有极大善巧处。没有善巧,你根本没法思议。

我们知道可以借东西,那么智慧力、法力、慈悲力可不可以借?决定可以借。但现在人很少相信能借,不敢借!因为对佛法认识不足。佛法有八万四千法或者说无量诸法,就是有无量善巧与方便,但是众生总按照自己的思想概念,认为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佛法能成就众生,使众生速入大觉位,但信者越来越少,所以称为末法。

过去,皇帝可以将尚方宝剑赐与大臣,以此能方便行事,先斩后奏。大臣不是王者,但他用尚方宝剑也可以使用这种王权。我们现在作为普通人能不能把佛威神功德也借过来?可以!近代大德赞叹印祖,说印光法师是三百年来独出此一人[21],单提如来正印。就是提着尚方宝剑来的!他可以呵斥一切,可以扼杀一切,成就一切,建立一切,具大威德!他这个地方的嗔也是善巧,怒也是善巧,杀也是善巧。

我们若有因缘可以学学天台教。我们不知道佛法多么广大真实!诸菩萨贤圣以贪嗔痴慢疑十恶之法也可以度众生。若能善于巧借,不假修持,得以善利。这叫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实际这些法也可以直接惠利,主要是现在人自私、自以为是、贡高我慢,很难接受别人的赐与、给予,随顺因缘弱!

“种种境界而取寂灭”,在境界中取寂灭。种种境界——变化力有无量的境界。欲发生境界并不复杂,我们也不需要故意做作,就在这个房间坐几分钟,也可以有无量的境界。但在心不清晰之时往往不能照了。有些特殊方法可以直接照了境像,或者你生个妄想也会出现一些境像,依正二报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

人以为境界是什么,说你达到什么境界、他达到什么境界……实际上每一个众生都有无量的绝待的境界——每个人的境界都是绝待的,只是人不敢信。此绝待即是真实利益。识得此绝待时,你就生起尊贵。所谓尊贵,是不被外境惑乱。所以一色一相莫不是实相啊!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这又是一种修法。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第十三定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主要运用变化力,运用三摩钵提比较多。我们现在人发生这种功用或者三摩钵提的因缘弱一些。能不能借用佛的三摩钵提?真希望大家有这种善巧。但能相信者太少。实际上特别好借用!因为我们贪嗔痴也可以借用。人可以像手机或收音机一样,信号能接收过来。机器尚且如此,人为什么不能借用佛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为我们在佛的大光明藏中、智慧藏中、三昧藏中。不得自在,主要是因为我执的割开。现在我们用手机很普遍,手机打开就可以听,关上可以不听,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打开与关上?能制造打开、关上的机器,却不能调整自己或者自在运用自己,这特别可悲、外化。所谓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看看外面东西,再对照一下自己生命,我们生命大部分都浪费了!

“而作佛事。”度众生。变化力主要是度众生,要不然是妖魔鬼怪。有些人以变化或小境界、附体来炫耀自己,多堕魔眷属;诸佛菩萨依三昧力以度众生而发起,要不然不发起任何因缘。释迦佛教化的大威德善巧很多,最大善巧是如如不动,坐此菩提座,随顺众生示现无量方便,随机感应啊!

常读读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看看他以佛身等种种身的因缘,就可以知道诸佛菩萨为什么有那么多幻化之力了——这个力非他个人因缘,是众生力的感召,所谓借力发挥,借体发挥。我们往往认为佛菩萨是三头六臂——不是!佛菩萨比我们还要少许多东西、烦恼,更加纯净罢了。

“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他反复讲二十五种定轮,告诉我们怎么断烦恼、怎么得度众生之力、怎么转境不被境转、怎么得寂灭轻安、大悲轻安、至静轻安,真是不可思议的教化啊!

过去人善根深厚、福根深厚。我们都知道优波离尊者,是首陀罗种性之人,其家世代为人剃头。因为释迦佛法体尊贵,其弟子不敢与他理发。优波离尊者的父母被叫来,也不敢为佛理发。优波离尊者那时还是小孩子,就自告奋勇为佛剃发。

他开始时直喘粗气,释迦佛说你气息太粗。他就闭住气,气息小一些了。释迦佛说你身体太端,就是太拿着自己的架子了。释迦佛二说时,他已经入四禅——站着拿着刀子就入四禅了。过去人福德具!调整调整呼吸,调整调整身形,就入四禅了。我们现在想入个禅你试一试?静不下来!现在人的福慧不如佛住世时人的福慧善根啊!

但现在人往往心高,认为我们吃的用的比他们好,他们以前原始落后,我们现在科技发达,福报也大——其实不是,都外化掉了!内在丰富的广大的内涵丢失了。外化一多,人的生命就脆弱,自受用也稀少!

我们若是动个概念就到月球上去;或者到无量佛刹土供养诸佛,欢喜赞叹,听闻佛法,可能比航天飞机强吧!航天飞机你要乘坐可能身体还不够格呢!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四定轮:“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诸佛菩萨以三昧力,也就是三摩钵提,虽然幻化种种形象、种种境像、种种因缘,但不染著,知如是幻化皆不可得,所以他有种种的幻化无碍作用;我们一般人有一点神通、感受,到处给别人说,有一说十,炫耀卖弄,增上慢心。那是障碍了!自己于自己制造障碍。这在过去教化中极为呵斥。

过去讲法法师,比如说闭关三年去读诵,读诵到语言三昧得自在了,要闭口一段,温养,绝不跟别人说境界力,这是无碍力,一说天魔寻机就可以把持你——我们只要有痕迹,天魔就会摄持我们,或者外道、鬼神会左右我们。要是增上慢或邪见人,一般鬼神都可以控制他;要是有一点善根摄护的人,天魔可以控制他、左右他。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天魔只要分一分力量左右他,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因为与一般人比,天魔的威德大得很!若与佛法的三摩钵提比,天魔差太远了。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诸佛如来一切菩萨的行迹,了无痕迹,来去无踪。但现在人惟恐天下不知自己,取著于相,多是增上慢相、邪慢相、罪恶相。这地方要审思!现在很多人修密法,说感应多——就这一个概念就可以了,魔鬼有眷属了,下面他太好抓你辫子了。他可以左右你、指挥你,给你一点你喜欢的东西就把你控制起来,你就成为他的部下或眷属了。现在人学法,无染清净心是根,要不然会丢失利益!

“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第十五定轮:“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原来变化不过是个方便。要有方便力,不用变化,自在变化。不是道理,是运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于种种变化中了无可得啊!“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这种修持以变化力之方便,把握不好,多入烦恼业海。所以若非不退转菩萨,或无诸佛力住持、无有大善巧方便,多被悲魔所摄,或被勤苦所转,在勤苦中奔波。每一个人的因缘千差万别。释迦佛这二十五种定轮的教诲能使你迅速认识自己。你的命运为什么是这样?若是算卦的人掌握这本书,算得可准确了。因为这二十五种定轮把二十五种众生的大类分得特别清晰。你喜欢哪个一定有那种业缘、近似业缘。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第十六定轮:“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齐修就是他会并发这两种利益,以变化力而得至静。变化和至静是背道而驰的两种因缘,菩萨以方便善巧,一切幻化究竟不可得,可以产生发起运用种种幻化,幻化了无染著,直归至静,“资用至静”,得三摩钵提与奢摩他的运用。齐用,齐修——两个手同时运转。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七定轮:“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寂灭即是禅那,断烦恼。“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他把静虑、奢摩他这个寂静轻安放在这个因缘上了。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八定轮:“若诸菩萨,以寂灭力”,寂灭是一种力吗?断烦恼者决定是一种力!可以简单试一试。哪位菩萨发心坐一坐,坐十分钟、二十分钟,没人理你;坐一天,有人说这人怎么不吃饭?坐一宿,说这人怎么不睡觉?坐三天,大家说这人有定力呢!坐七日,说这个人了不得!坐半年,可能会震动天下!有的是怪异惑众,也可能有人是真实功夫。寂静的力量很大,一个寂静相、一个坐相都可以引发这种利益。

过去外道有一种坐蜜罐的欺骗术,就用这个相来震撼人,使人折服。这个方法很简单,买三斤蜂蜜,往肚子里一灌,人一活动就肚疼,只能坐着。坐那儿越不动越安稳,口中唾液也会炽盛,不感到饥饿,可以七天八天不吃饭。因为蜂蜜是凉性的,吃下去不易消化,凉的东西人使人身体自然静下来。但是用这个骗人就糟糕了。这不是佛教的东西。过去有外道说化缘不好化,就用这个自然而然的物理现象,坐下来,静下来,也不饿,也不饥,也不愿动。外人一看,说哎呀!他再写个条子说我要建个什么,很多人来供养,说这是真功夫啊!很多法术都利用物理现象。

三摩钵提不是这个!寂灭力不是这个,是真正断除烦恼的德相、智慧力。他那个蜜罐坐完,蜜消化完,七天结束,站起来背着财宝就跑掉了。这个地方是坐下去和站起来一样轻快,一样自在,所以名寂灭力!

“而起至静,住于清净。”人断除烦恼,至静容易现前,特别容易得见十方如来心地,也就是大悲心;再看热恼众生,真是苦不堪言!真是大悲啊!彻骨彻髓的!与一切众生作同体大悲,作慈悲摄护,真是不拔除众生苦难誓不成佛!如地藏王菩萨所发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若是想象没法发起;随诸佛菩萨这样的愿也可以发,但真正行持很难——没有寂灭之力,没有至静得见,欲与这样大悲力相应很难。所以说寂灭是一种力,至静的轻安也是一种力;一旦至静生起,大悲也会生起。

我们知道一切陀罗尼门来自于大悲心,一切三摩钵提教化来自于大悲心,一切法益从大悲心中流出。离开大悲心一切法皆会散坏!是故诸佛菩萨在智慧上运用大悲,产生无量方便。这是佛教三种教化的利益,也就是三身的教化——智慧、慈悲、方便。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