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第18期净宗修学班上慈下法法师开示之九
2014年4月3日下午
作为一个佛教徒,实际我们要是常用祈祷的方式,就能消除我们自身习惯的疑虑,像大家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修行之前作个祈祷,就十分容易把疑虑的习惯做一次观察性的处理。那在三宝的加被下,我们就可以无疑无虑的、清晰的去做一个事情,或者说准确的去做一个事情。
那平时修行啊、做人啊、做事啊,疑虑,尤其像我们念佛人对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疑虑,对现实生活中修行相应啊、不相应啊,这个法是正法呀,是有益于自身他人的法则呢,还是无益于自己与他人呢,这个判定往往我们是根据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样的一种习惯来去作为的,就是所谓的发心不明,或者说用心不明。那许多的修持呢,就会随着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习惯去相续,虽然口上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诵经拜佛,种种修持,它的根本,就是我们心的所依,还是依止着过去的一些习惯意识、所知,或者是我们俱生的一些见思二惑,来实践,结果大家就可想而知的。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作为祈祷也好,作为誓愿也好,作为相应也好,作为心作心是也好,它都有比较好的辅佐、改善、调整,使我们回入本来无疑的心,就是本来清净的心。法尔本然的心,是每一个众生与诸佛,永远不会有差别的。这样一个本质的性海,它永远不会被颠覆的。
我们在平常日常生活的反观中呢,往往就会把这个永远不会被颠覆与污染的清净心,给埋没在我们的固执、感知、习惯意识上。
依本修持,一般我们都会听到;顺性修持,我们也会听到;悟后起修,我们也会听到;那么在净土教法中呢,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起修,我们也会听得到。但是关注在这一点,把这样一个起手处、入手处,拿捏得十分的准确,那可就是一个真正的修持了。要是我们把这个地方拿得十分的精准,那我们在一切顺逆境界中,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会恰如其分的,或者说恰当的去行持、去作为。这一点呢,我还只能举例子哦。
我感觉到,像我这样的人也谈不上怎么个修持者,但是面对着跟大家交流净土,有这么一节课,那就要认真的面对这一节课。今天,我从午餐以后,一直到现在,可能因为过去身体的某些业缘,就很痛苦,十分的痛苦。这痛苦不知道怎么表达,因为给大家有这一节课,想一想,反正是你不能病倒,你也不能认真,不能当真。刚才我就动了一念,说这个苦要给大家说一说。
严格的说,这很痛苦,这个痛苦是什么呢?就很难受啊,但是又一想,因为跟大家要谈净土,这个机会千劫万劫可能就这一次机会,过去了,我们就各人又行持各人的事情去了。可能有的人就修行佛法去了,有的人就做自己世俗生活去了,有的人在世俗生活中也可以修行,有的人在寺庙里居住也可能像过世俗生活一样。我鼓励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样一个机会,来祈祷加持,也祈祷三宝。
这个难受是啥呢?就是我们说的病苦。很多人经历过很多的疾病,有的人一生病苦就少,有的人一生就很多很多疾病。像我就是多病的人,疾病比较多。那我们在面对着疾病的时间,要是随着疾病的痛苦,去治疗、吃药、急救、手术等等都可以。或者说,我有病了,我就可以作为一个借口去休息了,或者说有病了就休息了,或者说去做什么,都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所依力是什么,我也鼓励自己来念佛,或者说祈祷三宝的加持。现在我也在祈祷加持。
要是依着我们所有的习惯、感知,包括业报呢,我们这一生中基本上就是沉沦、堕落、痛苦。那要依着一个法则来观察它呢,它会给你带来不可思议的加持。大概两点多的时间,有一个杭州的居士给我诉说他生活中的苦难,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委屈什么的。但我当时十分的痛苦,因为身体的痛苦,我不知道怎么听,这个痛苦就是自己不能忍受,就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在听他诉说,一直到刚才。我是这样想的,我说,要是没有三宝的加持与法的所缘,也可能这一节课应该休息休息。
祈祷三宝,感觉到这节课还是十分的难得难遇,那就很珍惜它。我这个表述呢,是希望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始以来的障缘,或者说烦恼等等,但是它并不可怕。你要把它当真呢,它可以直接占有你生命作用的全部。
我以前得过癌症这样的疾病,很痛苦,但我拿出大部分的精力,去跟很多健康的人、年轻的人,去走动啊、交往啊、说话啊,痛苦还是痛苦,但是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也就过来了。当时跟我同一时期得这一类疾病的人呢,都死掉了,一个一个的,他们就急急忙忙的去治疗啊、化疗啊、切割啊、放射啊、住院啊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在这个病身上了,很快就死掉了。那有的呢能延续几年,但还是要死掉的。我这延续的时间久一些,也会死掉。
但有一点点我们要注意到,你有病了,有违缘了,有烦恼了,它本身没有什么,那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状态,就是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四个支柱啊,四个宝藏。你来觉悟它、审视它,我们不需要战胜它,也不需要害怕它,也不需要排斥它,你就静静的观察它,祈祷阿弥陀佛来加持,三宝来加持,念一念佛。
刚才我看到那个墙壁上,念佛堂的那个墙壁上写到一段《观无量寿经》上的话,说“佛住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若人念佛时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谓心作心是的这一段话。我站那读到了一遍。
心作心是,那我们身体的病痛啊、违缘啊、现前的障碍啊,实实在在的在表现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就会把它当真,说我真很痛苦啊,我真是很烦恼啊,这个事情真是障碍很大呀。就像我刚才,想一想是不是休息一节课呢?
嗯,那有个祈祷了,有个对大家的尊重,有个对这难得机会的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呢,一个是大家交流净土,一个是我自身也需要祈祷、修持,需要不堕入自己的业力、业习的感知中,不能把它当真,但它还是很痛苦啊。许多人就会这样说,哎呀,我拜拜佛吧,念念佛吧,大家给我加持加持吧,我就不痛苦了。我从来不,不认为是这样子。那只是说你心地转移了,或者说你忏悔了,或者说你放松了,或者说你如实面对它了,它的机遇就会有改变。因为任何一个法都是无常的,包括病痛啊、障缘啊、违缘啊、烦恼啊,都是无常的,它没有自性。你要了解它没有自性,那你就是个觉悟者,觉悟者一样有生老病死。你只要有生命,我们生下来那一刻钟,一样是有生老病死。
许多出家师父啊、修行人啊、居士啊,面对这一类问题、难题呢,就会感觉到茫然,没问题哦。有一次,我痛得太狠的时间,我就叫,他们就跑过来问我,悄悄的趴在我耳朵说,师父啊,我想你不会叫,你怎么也会叫呢?我说,我比你叫得还要厉害一点呢。它不影响我们喊叫,但是你不能迷失,你不能去扩大它、膨胀它。
那我们的业报呢,面对的是同样的业报,你要觉悟它,这个业报就是你觉悟的最大的支持。这个障碍越大,你去觉悟它,效果就越深刻,记忆就越难得,是不是这样子呢?我现在就在体会这种感受。
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人,真要面对自身的、他人的、共有的一个业力,觉悟这个业力,不是回避,不是逃跑,也不是惧怕,也不能随着它迷失。我们就要感激这样一个难缘,但你也不用祈祷难缘,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不知道有多少的业力在等着我们成熟,你把过去的,觉悟就行了,不再去制造新的苦了。
像我体会到这个病苦,这个世间的病苦,可能是从过去带来的这样的无量无边的恶业的果报,经常会受很剧苦的疾病,我这感触是十分强烈的。我经常也会遇到出家在家的修行者,来到这个地方交流他们的痛苦、迷茫、烦恼、业障。往往大家就把它当得十分的真,就会随着这个障碍,把障碍当真,随着烦恼,把烦恼当真,甚至去恶化它,使它加深,使它加重。
这一点,我们作为念佛人,在念佛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障缘、难缘,不需要退步,不需要怕难缘、障缘、违缘,你要是清晰地去观察它、了解它,祈祷三宝的加持,也不要去赶紧消灭它,它就会支持你的觉悟,支持你的念佛,给你带来一个新的天地。
我听到一个法师讲法,当时我真是有说不清楚的一种疑虑。有个法师给人讲法,说念佛人不会有病,不会有……讲了很多,那人就没有苦报了。我经历不是这样子的,我经历的果报,一个接一个来,没有减少一个,只是心情完全改变了。过去受果报,人就很痛苦,再加上一个迷失的痛苦,再加上一个我学佛了,怎么我修行还有这么多痛苦呢这样的障碍。
那我们作为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会如实的面对着自己的果报、自己的病痛烦恼。这个如实是什么呢?知其本性,观察它的无我——法无我的事实,观察它的行无常,观察受是苦。所谓受是苦,我们坚持、在意、排斥,那都是苦的。你觉悟它的时候,你会生起一种内在的喜悦,就是所谓的法喜。但是痛苦,它还会是像平常一样的痛苦着。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把我的状态给大家讲一讲,不是想换取大家的同情,我感觉同情是没有用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自身都会遇到障缘的。我举的不是例子,是我的现状,痛苦还是有点。因为我想通过大家的这个关注啊,受到加持(众鼓掌)。那学佛的人,在这个地方要生起无畏心,生起无畏心。
昨天我跟我们这个寺庙的和尚——隆宣师,我们几个在那坐,他谈到了当地的百姓们,对这个地方老一代人们的一些说法,说和尚怎么的,也都是普通人哦,你看,就是多活几年,不也还是死嘛,怎么样的。听到了,我是十分的有感触的。
因为许许多多地方的人,把修行当作一种怪异了。所以许多人修行了若干年以后,遇到违缘了、疾病了,就有责怪的想法,责怪。哎呀,说这个法不好啊,这个怎么样啊,你看我修行这么多年,怎么还会有疾病啊?
这个想法,我们要知道是不得当的。因为像释迦文佛在他八十岁左右的时间,就是临取灭之前,也示现了多种疾病。我们是个普通人,那学佛一样会有这种种难缘的。你就是个超常的人,生老病死似乎也在你生命中会表现出来,我们不能欺骗自己。修行人如实的觉悟自己的业力,那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希望我们向三宝祈祷,祈祷自己能作为一个修行者。那么作这个提示。我们下面可以提问题了,有什么疑,有什么难,都可以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