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来我们看,净土教法严格地说不是一个修行的法则。阿弥陀佛他有这样一个愿望:惠予众生真实之利。这不是修来的,净土教法就是接受这样一个惠利——给予的这个利益,或者说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佛给予的利益。这与平时的修法有很大差异。所以净土教法称为信顺得入,有一个随顺得入的功德与过程。净土法门这个“修”字不如说是享受阿弥陀佛果地的给予,就是享受佛果给我们带来的安稳、清净、从容、真实利益,或者说得入这个实际的清净平等缘起,或者说圆满自心的回归或者印契。所以不在于他念佛的多少、专与不专。
这样讲是不是与历代祖师的讲法有违背?我们回到经典上看。像《无量寿经》中,佛告阿逸多:如来所作应作已作,汝等应当安住无疑——他这个教法是令我们安住无疑!安住在什么?佛功德安住无疑!又说:阿逸多,汝闻佛名是为具足无上大利,吾助尔喜——助什么喜?你闻到佛名就会具足!
这里面,散、杂就标志着一个大问题了!我们要接受佛的给予,就是专;你要是修你自己的功夫,就是杂。专什么?我们被佛功德所载负,来接纳佛功德,就是要一念永念。像打开开关一样,或者像印契一样,你了解自心与佛心原无差别,佛陀亲证的回施,给你一个印证,那一念永念,就不再退转了。这个作为就是真正专了,这个专就是完整地被载负。我们再去任何作为中就会感谢佛陀的恩德——平等、真实的给予,令我们的心——至诚心、身心、回向心一时圆成。圆成什么?永不再有信疑的颠覆,安住在阿弥陀佛愿力载负中或者阿弥陀佛周遍摄化的功德中,一念永念。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