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得利益与临命终时

很多人认为呢,这个“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跟自己没关系。你要跟这个经典的语言联系联系呢,十有九个就有关系。那一个没关系,他自己是否认自己没关系,实际还是有关系。被自己这个五逆的恶业、谤法的恶业所遮蔽,不能即下获得利益啊。

所以佛说“诸有众生愿往生彼国,凡有三辈”,只有那个愿,但是那个愿是自身认为自身生起的一个愿,而不是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所成就的愿。

那三辈就舍报之时,佛现前接引此类有情,这也是三根普被啊,这也是普被,这也是一个方法啊,起码没有说把你,在这个净土修法上没有关系。其上辈者、下辈者,所以说三辈九品由此而开源。

因为五逆谤法者,自遮其利益啊,不得现行的利益,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不得现前利益,多是五逆谤法之遮障。佛于此众生不舍,故说“凡有三辈者”,此人在业报尽处,阿弥陀佛应约垂手,接引此人,证实必得往生之功德。

所以释迦文佛说法,他也有很多在因果这个铁律中,因为众生坚固于因果,或者昧于因果,不能自拔,深昧于因果,或者执著于因果,不能自拔,无明蒙蔽,昧于因果,坚固执著于因果,自我意识执著坚固,所以这个五逆谤法者不获即下的利益。

即下利益没关系,所以还是不安心,说师父,我念佛用不上啊,我用不上力啊,你看我念佛还是有病啊,念佛还是不发财,念佛还是不安心,念佛儿女还是不当官,不这个、不那个,不顺当,孩子婚姻情感啊,这样那样。嗯,不知道是五逆,还是谤法,还是谤法五逆。

大部分人不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没有用,佛法没有用,念佛没有用”,嘴上没有说,心想着“没有用”,为什么呢?他要自己拼点命,努点力,作为点什么,有点什么个样子。

所以世尊说临命终时,上辈者、下辈者、中辈者,阿弥陀佛以报身、以化身、梦中之身,来悲悯有情,作证于此,说你能往生,你愿生嘛,就能生。

虽然多有现前利益遮障,但是临命终了,你的这个业力不能自制了,佛来垂手接引。人坚持自力的作为已经到尽头了,称为临命终时,生命都顾不及了,你还顾你自己那种妄想是非吗?顾不住了。所以佛现其前,接引令其往生。

《阿弥陀经》实际也有讲,最主要是大家翻不过来那个个儿。“佛告舍利弗,诸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就是即得利益,一心不乱是即得利益;“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这是没有得即得利益的有情,在临命终时没法挣扎了,自己那个力量耗尽了,阿弥陀佛来垂手接引,来予你安心。

那个弥陀寺,他们说建个什么身呢?我说修一个坐像,三尊坐像,为啥呢?那是报德身,希望大家能现实利益中获利啊。

一定要临命终时来接引,这就是所谓的三无差别没有信,我们不会信正法的,心地被遮障了,被恶业遮障了,不会信的,不会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威神功德,果地觉的这种成就。

所以,我们现实的利益就不得,就遮蔽在自己要奋斗、要挣扎,自己要作为个什么,才能如何如何,所以一直挣扎到命终时,但你还愿意往生啊,你还有个所谓的往生的择取啊,你还要安顿自己的身心啊,把极乐世界作为一个身心的安顿啊,说暗合佛的愿力的约定,但即得利益没有,现下利益没有,就要拖到你那临命终时。

所以很多人呢,就临命终时还是不相信,因为啥呢?一直修着“我临命终时还不能往生、临命终时不能往生”,一直这么个概念中,到临命终时还是手忙脚乱,还是遮蔽自己。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努力,也可能是个边地疑城,《无量寿经》下半卷后面有讲那个边地疑城。

——节选自《甲辰年夏安居第7课:实践净土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