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15

第十三集:设法觉悟僧团为师

一如既往我们来礼敬三宝,礼请三宝加持,使我们身心与法相应。我们继续这一节课——种性于现行的作用。

净土教法遇即增上,传承之力自他安乐

我们了解自身的身口意,这些思维、言说、作为,就在种子或者因的作用下展示它的种种差别、种种不同。这些差别与不同原本我们每个人都在自作自受,每一个有情都在推动着自己的因果。在自作自受中,有主动的、明确的、依愿而行的、依本性而行的;也有迷失的、压抑的、被迫的、不愿意承担的种子,所谓无始无明种子。

尤其是比较粗重的三恶道种子,给人或者给生命带来许多苦楚、许多不堪忍受的东西。越是不堪忍受,怨恨越多,挣扎对抗越多,迷失执著越多。这些越多,相互激励,像一浪激一浪,使恶业相续相承,无有间断。它推动轮回的轮子,在生命的无限法界中不断轮转着。那些觉者、善根成熟者,作某些因缘的积累,好比说善根积累、福德因缘积累,从三恶道因缘中就有出离机会,从三善道中有觉悟机会,从三圣道中有圆满的机会。

这是以世间差别作为增上说。要是没有增上说,许许多多有情会迷茫,迷闷于现行的差别。很多人看到社会上的工作、家庭、生活资源、人际关系等等事相:有人很努力、很善良,勤奋作为,对人很好,但可能受到贫穷或者资源不足的因缘逼迫;有人懒惰、放逸、无所事事,但有很多资源堆在那儿。这是因果中一些增上消减的变化。生命很奇特——世尊在楞严经上讲情重会下堕;运用正思维善巧或禅定,人的生命意识会升华。我们放氢气球就会有感觉,只要放出去它永远增上,一直到它破碎了回入虚空。

我们遇到不退转之法则,就像放氢气球,它只有增上过程。所以阿鞞跋致是永远增上。真正在阿鞞跋致的种子上,即是在如来种性上用功,你所有作为永远是增上,不可能有下堕或者持平的东西,持平都不可能!所谓持平,就是我今天这样,明天这样,后天还这样;十年前这样,十年后还这样;十年前情绪很大,十年后情绪还很大;十年前嗔恨心大,十年后嗔恨心还大……遇到这个,你连持平都没有!那样看着是老样子或者持平,实际已经开始堕落。因为你的年龄在堕落,在慢慢衰老,你的经历、知识或者对嗔恨心的固执在慢慢地加强,所以是一种堕落。

要是真正遇到净土,我们以如来种性,人一定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佛知、菩萨知、一切他心通者知。我们自己在这种他知的强大接引下,会清晰地感觉得到。像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有时感到心情这样那样的起伏,念念观世音菩萨——他们巨大的清净力或者慈悲力会直接感染你现前的心念。

你说没体验过,那需要体验,这个体验十分重要!好比说在日常生活中嗔恨心起来了、迷失心起来了,或者有一些怨、恨、不舒服了,你要真正持一个对称的佛名、菩萨名,这个巨大力量会直接接引你的心智!像在烤火时候,火的温度直接让你体会到温暖。当然你要对佛陀菩萨这个温暖的暖源有清晰认知。像云南人到取暖的环境中说烤太阳,他要知道那个暖源的威力,亲近他的时候就适度作为,不至于一次性把自己伤着。像你烤火,不能把手放在火里面,离火要有恰当的距离,在你能接受的温度下体验这个温度,这样有调整身体寒冷的过程。

我们持念佛名,持念真言,修行功课,一定要知道来源,知道来源的实质。若不知道、不了解或者没接受教育,就是没有传承之认知。传承就是要把这个内在的东西有个接引。师长教授的往往是火要离多近你才能烤得得当,要不然会烧着你。世尊在这里面有授记,尤其是大乘教言的理论。有人拿所谓空说断灭见,就是顽空;有人拿不昧因果说所谓实有因果;有人拿中观说一些泛滥的、左右不靠的没有实质支持的空洞语言、模棱两可语言……这都与传承没关系。

传承使你接受有作用力的、方向效果清晰的、能处理现行烦恼、现行心理障碍、业报障碍的方法。它有力的作用力,就是说一切善知识或者一切传承体系中都给我们一个种子,给我们真正能体验得到、运用得出来的方式方法。它不是虚假设置,更不是拿着给别人讲,把自己装潢得多么高尚或者多么正确,那是毫无意义的。它是有实质作用力的,令我们身心世界智慧健康这样的内容真正成熟起来。要不然,佛法就被人说成表面现象,这个人贴了多少标签,那个人贴了多少标签……你贴一百个标签,你还是那个产品,心智得不到改变。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认识一个教法对我们有没有意义?就真正要看到内心世界,有没有内在的遇法生起的喜悦?尤其在我们最糟糕时候、埋得最深的习气泛滥的时候,那个时候喜悦对我们的作用是最真实的。我们看到很多丛林、道场、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者,他们是调柔的,不是霸道的,不是肆无忌惮的,不是恶性膨胀的。恶性膨胀长不了,在世间也是这样。一级一级领导或者一代一代人,为了管好一个地方他很从容,很有责任,很有耐力。他的耐力来自哪儿?就是法度,适量的法度,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在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社会因缘中,也是这样。

你说也有宫廷政变、激烈抢夺或者占领某个东西吧?那长不了。你攻夺了别人,别人还来攻夺你,就这么个事情。要是有一个法则的仔细实践相续,他一定是安乐的透彻的。实质内涵会令自身与他人都安乐。若不安乐,可以内视自己、内审自心,为什么不安乐?就能找到源头,找到一个事情的源头。

我们安居,为什么要设立这节课?还是希望大家在这一天修行中,要有内心与法相应不相应或者遇到矛盾不遇到矛盾的交流机会。如果纯粹听我在这个地方讲,没什么意义。我们一天一天中,不要有积累,不隔日地把烦恼积攒在心里处理一次,至少要自己觉悟它一次。有人说我不愿意交流或者说我有怨、有恨、有那种习惯——都没问题,不想给别人讲,但你自己内心要处理一次。

我昨天讲到发露,就是不要折磨自心。一旦这个人不折磨自心,也一定不会折磨别人。若是折磨自心,你这个东西泛出来的气息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展示出来的一定是麻烦。这个麻烦是什么?就是你身上那种气息,那种气息不想惹别人也已经惹了。比如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墨者就黑了,近朱者就赤了,很自然。我们忆佛念佛之功德亦复如是,要了解认知佛陀——佛陀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印契我们什么,能启发我们什么?这都是教,一层一层的。所有师长所有法流传递的都是这个内容,不是想象的。

是法平等觉悟现缘,实无所得解脱自心

很多人会想象或者认为我能从这里面得到些什么,我拿走了就可以怎么样怎么样——永远没有那个。因为佛教不是得失的教育,从来不给你什么得什么失的教育,没有可得失的东西。他的确有心灵深处这种暖、顶、忍、胜义谛或者说第一义谛之事实,过去叫俗谛与圣谛,这样的接轨,这样的教育。没有唯识有或者俗谛的接引,你这个实亦不可得,胜义谛事实的印契达不成事实,你很快会膨胀自己。膨胀什么?自己的好恶、性格、人情得失等等,很快会膨胀。或者你得不到这个环境,很快会压抑自己,感到委屈,泪涟涟的,怨恨也大。膨胀自己的人让别人的委屈也很大。

就这些空间,每个人的生命意识作为环境就这么大。佛陀予人无量空间,因为他圆满了!他给一切众生的最大空间,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真给予这样究竟圆满如实的提示或者种子。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