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本心无量光寿,本家极乐世界

往生这两个字在净土法门含义深广,不单单是与死亡挂钩。要单单与死亡挂钩就太残酷了。净土一法是诸佛本怀之法,是诸佛使一切众生于现世得圆满利益之法。

修净土法门是可以助念,但是你要现在心明明白白的,最好的助念是现在明明白白!现在我们要明明白白,助念不助念,你就知道这个色身不过是个梦幻罢了,舍报之时就是回家,根本没有助念不助念之说。大家对佛不放心,真是没有办法!所以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真是难哪!释迦佛真是难哪!

临终往生,这个舍报往生只是往生之一分,是下品往生因缘。为什么说下品往生呢?他实在不信佛,替他助念。过去祖师不是助念。哎哎,我念佛我就要走了——那不是助念,只是显示阿弥陀佛慈悲回施,使大家知道念佛之自在,能彻知本性功用罢了。

现在人助念就成为往生就是死亡、死亡就是往生,真是可怕!大家不信佛,信自己呀!诸有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看来我们这十念都要死完了?念佛不是死亡,往生不是死亡!大家这个概念若转不过来,我还是回山最好!你现实不得利益,佛的本怀干什么给大家?

《往生论》我们好好读一读!《往生论》没有说一个死亡。《往生论》说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没有说死亡!身业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得生阿弥陀佛国土!没有说死亡啊!我们一礼拜,站起来就死啦?站起来不过识得本心,识得圆满,极乐世界是我本家本国,以此因缘得以往生决定之利益现前,不是死亡啊!

大家这个概念要是转不过来,真是不愿意念佛,谁愿意念死亡呢?现在人都愿意念健康,除非是太苦太苦苦到极处的人,他才说我赶紧死掉吧,赶紧往生极乐世界吧!你看他后五种门成就,身业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得生彼国。就是当下礼拜,礼拜就是得生,谁死了?

莫画等号。他这个死就得见我们无始以来梦幻生死之根性虚妄不实,是为往生决定,得生彼国,是为得安乐,得无障心,得安心,得清净心,得智慧心,得妙乐胜真心,得见自己的佛性身。那就知道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我们心性感召,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本心所现,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我们的本心。

这个地方要再走弯路,现在真不得利益呀!这真是释迦佛乃至诸佛哀悯之处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家要读读。他还说临寿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是主要说的是佛的慈悲加佑、佛的摄受。现在是靠佛摄受而成就清净心、安稳心,知道极乐世界是我们本家本国——这种功用的发起,使我们得到安心。安心不是死亡,人得安心之后再来看世间事,就不沾不染了,就会得到智慧,得到解脱。

净土一法到我们这个时代走入死胡同就死在这个地方了,就是往生是死亡。释迦佛说临寿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个地方是给大家一个最后的安慰说,怕大家失落,这是佛的彻底慈悲所在!

释迦佛也说往生、临寿终时,但是往生的利益大家切莫忘了。《无量寿经》反复讲述往生利益: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个地方你说是死是活?大家非得把它跟死套到一起,就不喜欢念佛了,人都喜欢健康、潇洒、自在。你要知道生活之本源,这个梦幻生命不过是百年,究竟不可得呀!

所以识破轮回命根所在,就为往生决定成就利益现前。这个现前是为往生决定,决定就识得本心,识得本心就知道极乐世界是我们本家本国——本家本国,人人得以往生,这个地方是大安稳处。以此安稳得到安心,安心就会得智慧心,就能拔一切众生苦,劝一切众生同生极乐!那么舍报你就回家了;不舍报,在这个地方于一切众生作饶益!什么饶益?拔一切众生苦。什么苦?无依无托。

替死人助念是很好,很慈悲;替活人助念是佛本怀——使活人能认识自己的本心,认识自己现前的智慧功用,这是佛出世的本怀!要不然佛现个中阴身就可以了,不要给我们现人身!佛示现中阴身教化就可以了。大家真是误解佛教到极处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在这个地方转一转念头。

临终往生因缘多是对一生不遇佛法、不知佛法因缘、无有菩提心功用的人讲的。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收者,是佛摄受。你就是一生造无量罪业,临终听善知识教诲,亦得往生。我们现在聆听诸佛圆满回施不亦得往生利益吗?为什么到死时再去助念呢?现在好好地替自己助念替别人助念吧!

……

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是我们本家本国,就像一会儿结束了,大家都会回自己的家。要是没有家,你就会慌,没有家你怎么办?你会流浪街头。我们有家,在这个地方听了以后,就回家了,你就安心了。为什么安心?你现在有个家啊!

我们要知道极乐世界是我们本家本国,我们在娑婆世界,就像来到这个念佛堂来听听、交流交流一样,到娑婆世界跟大家交流交流。交流什么?告诉一切有缘: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本家本国!大家在这个地方结束就回家了,像你回家是一样啊!乱什么你乱?你的家,就是你家!那就是一心,什么一心?就是你的家!你的本家本国!阿弥陀佛是你的本心!你不往生你去哪啊?

所以我们都有本家本国,就是极乐世界。很多人还在流浪,什么流浪?哎呀,我不能去啊,我去不了啊……你的本家你不愿意去你不愚痴吗?不颠倒吗?所以这第一种功用,识得本家,得知本国,得知本心。

说一会儿法会结束大家就会回家,进自己的门,根本不假思索,不假辨识,自然回家了。这个地方结束,就标志我要回家。我们在此娑婆世界亦如是——这个寿尽,就标志着我们要回家。就是这一段工程、这一段功课、这个法会结束了,我们在娑婆世界这一段梦结束了,就该回家了。

你要把它看得就这个样子,你往生没有可乱之处的,任何人都动摇不了你,就像你回家一样,这么自然,这么轻松。以此因缘能迅速得以安稳。安心的功用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节选自1999年慈法法师于三学寺《往生论初示》)

现行安心无畏,展现净土生活

一旦真正安心,抉择了净土教法,被阿弥陀佛愿力圆满清净地载负着,心智真正有这个清净无碍的回归,你所有疑虑,就是贪嗔痴慢疑,在这种广大平等圆满的安慰与载负下就慢慢融化,真正使自己的生命、意识、言说、思维回入到清净、光明、广大、自在的安乐法则中,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从容处处,了知现行即解脱,了知无需造作本自圆满的俱生功德,来面对现行的相续,令其不空过。

那真正是依法来生活,或者说修行的生活、觉悟的生活、如实的生活、具足自尊的生活、不再被业力所欺辱的一种生活。那我们是世间妙好之人、分陀利华、功德藏的展示者。我们有足够时间与方法来自利利他,有足够精力与空间来安排自己的修行与作为,来从容面对自他现缘了。情绪化的东西会从我们生命中悄悄变成智慧的猛利,对事相的执著会变成厚重的安乐与交流、互相祝福利益的实际作为。

就是一念间的抉择与转化,这种转化会使整个生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无明业力支持者变成智慧善巧的运用者。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在我们生命中真正展示其内在作用,与我们生命意识能完整结合起来。

现行也就是临终的一个真正展示。我们把现行解决的得当、清晰、明了,依法安心、思维、言说、交流,我们临终,所谓一期生命结束,也自然会依法安心、思维、作为、择取相续。这两个临终不相对待,不相冲突。所以现行解决得清晰了、安心了、明了了、从容了,你舍报必然会清晰、从容、安心。所以我们每一个现行就变得那么重要,要清晰它是不是依法安心了?我们能不能依法思维、依法言说、交流、作为、抉择?那么净土的简单易行就在生活中修行了,这种修行处处不离临终,处处指导临终、抉择临终、印契临终、表达临终!

你现在无畏、安心,临终何以不安心?何以会有畏惧?这样的作为与习惯已在生活中产生巨大事实与作用力,福报尽了正是你往生之时,你会欢喜踊跃!活着,你会从容,真实,真诚相待,不会荒废自己的生命!

把我们舍报时或者说这一期生命尽时与现行完整结合起来,寿尽之时的所有果报去向现在把它安排好,现行中把它处理清晰,那现行就是临终之抉择;临终之抉择在现行中已经得到抉择,得到认识,得到实践,得到确认。任何时间所谓临终到来,你的储备、印证、清晰认知都已经给你带来未来果报的清晰路线、作为、结果、指向,毫不含糊了,也就无顾虑地活于现行、活于当下了。我们讲期盼与畏惧这两个罪恶的源头、恶缘的源头从此闭塞了!通达了善趣,所谓光明、喜悦、安乐、清晰、自主,此处可行可知。

所以净土教法不离于生活。生活完全可以依净土教法的实践来安排,令其相续。临终,不离于当下;当下,决定能指导、认识、印证于临终所有作为。作为这样一个横断三际的念佛者,一念圆满三世,三世回入一念,得以一念自在方便的认知,那你念念就会把持自己、认识自己、运用自己,或者解脱这一念,令这一念得到真正舒展与休息,回入阿弥陀佛无尽的光明藏,得以广大现行自在力。

净土生活不是泛说,而是净土教法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行持的易行法则。净土法门被十方诸佛所推崇、所推荐、所传播、所守护,正是他这种不建立而利于众生利于世间的究竟方式。他不建立任何东西,就是不予众生任何负累,但予方便解缚,在我们生活现行中得到真正法的实践。

再也没有这样殊胜、难得、易行的法则了!不舍一切现行而觉悟一切现行,运用一切现行,成就无上菩提。所谓不舍一切现行,就是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是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智慧光。此光明平等一味,普摄一切。一切时处皆可以运用这样的教法,实践这样的教法,安心于这样的教法,乃至圆成于现行一切作为、意识、思维。

我们从无常观、命终观乃至现行观中能了解过去、现在、未来原来皆是不可得,唯心择取,心作心是的去向。我们回到这种极致心念上来观察,就超越于世间事相的埋没、业习的埋没、所知的埋没,身心即下安乐。在这个安乐中来审视无始以来自他共业种种现象的不可得性或其本性,你真正得安乐住,超越这一切习惯、认知、苦乐的纠结,做一个安心的念佛人。(节选自《净土生活——一切现行皆是法性功德如实作用》)

弥陀执持名号,载负一切有情

以前在东北与大家一起念《阿弥陀经》,其中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其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我说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他们就开始评判我。实际这是经典上的话,我只是提了出来。他们那样念:“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意思是我闻说阿弥陀佛了,然后我就执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们批判说我改经典,说不能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那个标点有古人圈点的,也有近人或者今人圈点的,圈点方法不同。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就不一样了。《观经》上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实际他载负也好,摄化也好,都是在念我们。这里大家能不能翻过来个?翻不过来就是你背着飞机跑,翻过来就是你坐着飞机跑。很多人是背着飞机跑,而不是坐着飞机跑。很多人念佛不去让阿弥陀佛载负他,而想去推动阿弥陀佛,你不累吗?

我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载负众生摄化有情,就是阿弥陀佛托负着我们的心了。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照着我们的心了。什么心?妄心!我们的妄心在念佛时候就觉悟了。怎么觉悟?我被载负了。怎么被载负?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我这个地方一定没有障碍了,所有的障碍都是业习了。这样我就可以把业习与佛光先剥离,再犯业习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业习,是被载负了。如果业习一来你随着业习跑了,把阿弥陀佛忘了,那你就背着飞机跑吧!

现在我们明明遇到这样一个载负法界众生的广大教法、不可思议的教法、周遍的教法、摄取一切众生不舍的教法,但我们舍他了。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有什么不可以?以前你认为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你执持名号、他执持名号,现在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执持。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是佛的摄受——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都是佛在载负我们,他讲你被摄受了,被摄化了!就是说你上飞机了。你说不行,我油还没加满,我的资粮还不够——他的摄化与你这些已经没关系了!你这个时候可以先安心再来看你的业习、他人的业习、共有的业习,什么习惯蹦出来我们就来处理它。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不是说一闻到这个我们就没有习惯了,他是让所有众生知道自己的习惯、知道他人的习惯、知道共有的习惯。

听到“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种广大心智与心愿,你就没有习气了?那不可能。你还有自己的习气、他人的习气、共有的习气,但我们知道它了。你依纯净皈依的心再看自他共的习气,就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把习气当成“我”,现在至少习气不是“我”了,它只是个习气。南无阿弥陀佛之时你就从“我”的执着中挣脱出来了。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揭示了法性的清净性、平等性、无碍性、真实性、周遍性,如实表达了一切众生的佛性。佛性就是让我们觉悟自身的习性,要不然我们念佛干啥?南无阿弥陀佛,我要忏悔,南无阿弥陀佛,我要这个,南无阿弥陀佛,我要那个……你要的很多,由于你心里不圆满所致。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南无阿弥陀佛,清净!南无阿弥陀佛,周遍!南无阿弥陀佛,如实!

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说给我一心不乱吧,给我禅定吧,给我神通吧,给我个财富吧……你要得太多了,念一万声要十万个东西。佛没有念,没有清净,反而染污了更多的贪心与妄想。原来是清净的修法,你反而形成极贪欲的迷失心智。阿弥陀佛是周遍圆满,阿弥陀佛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阿弥陀佛是清净平等,阿弥陀佛是庄严具足,阿弥陀佛是真实安住。你安住了吗?你彻底回归了吗?你道不可须臾离了吗?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不误导大家。这个菩萨写篇文章要批判我,我很感激他,因为他使很多人知道了“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他真正在传播阿弥陀佛!作为一个凡夫有情,想去载负阿弥陀佛,你要干啥?一架飞机都扛不走,还要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阿弥陀佛载负一切念佛有情,摄化一切忆佛念佛有情,听闻名号功德,回施广大利益,令众生如实安住。如实就是安住,安住就是如实。你不安住就不如实,就不究竟,不究竟你就不如实,不如实你就漂在业力海中。如实就安住,安住就安心,安心就无来去无增减,不垢不净。那样心智就坦然,坦然就在如实上,如实就是弥陀所给予,弥陀的给予就是安心,安心的事实就来自于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佛来给你印契,令你安住无疑。

可以改变自己的现有,认识自己他人的业习,但不需要再挣扎或索取了。为什么?你本来具足,你的心本净、本实、本真。依本修法,本自解脱。依本修法,本自成就。依本修法,本自庄严。

依本而修,就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依本就是正修行。现在我们的修行不是依本,不是依阿弥陀佛誓愿与阿弥陀佛所展示的报德来修持。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本,这个修是无修而修,正修行功德圆满清净,真实如实,彻底了义,非假于增减、善恶、是非、大小、来去,我们安住无疑。安住无疑即是往生,不可须臾离即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是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就是无间光,就是炎王光,就是不思议光,就是周遍十方平等安住,如实安住,就是依本安住,依本安住就是依本而修。那就是安乐国。

所以未生安乐国土,已在安乐国土。何以故?心智清净故,心智平等故,心智如实故,心智佛果所印契故,心智佛功德所给予故,心智如实庄严故。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实际是把我们过去修来世或者死时往生的僵化理念作一个调整。这个理念很僵化!所谓僵化,就是一个对错的说法——一个对的说法,一个错的说法。对的说法就是解释权在每一个人那里,合你的知见你就认为对,不合你的知见你就认为错,就是我们知见所依。我们这样去学佛,所有学到的都是自己所建立,我们把所有的佛法改造了。结果学了一年又一年,还是老一套。哪一套?合我的就是对的,不合我的就排斥,你怎么学佛呢?你学的不过是自我对错,选了一个对你心念、对你业习的东西罢了。或者你把它处理一遍,再跟别人表达。

所以我们大家执持名号,实际是我们大家改造出来的东西,这样改后你认为才是念佛。让佛念你,你有点被动了?我们法身慧命太弱的时候,被动一点好!

因为我们把所有的佛法用自己意识改造过,这个地方就建立了对错。改造过了再传达,所以我们的传达就是以讹传讹。这样传播越多,我们就越迷失,离佛法就越远,就越痛苦!在这么热恼苦难的世界,大家太需要佛法了!不是你需要或他需要,是大家都需要!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顺性而立,是让我们的妄想执着回入到智慧海中、不思议海中、光明海中、无对待海中,消除我们的二元障碍与沉重,使我们的对待心理、挣扎心理、取舍心理彻底休息下来,得到如实安住、不可须臾离的安住。(节选自《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心想亲人是佛,随念回到本国

造作佛像或者画像,这给人带来一个殊胜因缘。我们要不缘佛像总会缘其他像的。我遇到一个小伙子,他像五世达赖说俏皮话一样,说我观本尊观不来,观一个漂亮的异性能观得来。在一些佛法修行中是可以这样运用的——你观什么像观得来了你把他当成佛就对了,就可以了。

有一个菩萨的母亲去世了,这个菩萨给我打电话说我母亲去逝了,她一生可坏了,肯定会堕地狱的,但不管怎样母亲辛苦把自己养大,我又学佛了,怎么帮她呢?真很苦。这一下子触到我痛点了,这也是我最痛心的一个地方。

因为我这个孩子在家时候特别不孝。出家受了戒,第二年母亲去逝了。去逝前我在母亲的病床前念佛,待了一个月。但是这个死的时候,我们说往生时候呢,是按照民间那种形式,叮叮当当的,吃一顿喝一顿。一个出家人,你不能按照佛教的教义教诲使她真正以如法如理的方式处理一下,人一断气就开始换衣服,你只能掉泪,你任何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因为我刚刚出家,没有力量说话,也不知道法则,也不会说,也不敢说,也不能说,那个样子,哎,我心里痛的呀!回到寺院以后,经常会哭。在家嘛,你不孝就算了,你愚痴呗,不学佛呗。但你出家了,你怎么罢?你看我们中国人对出家人有个误区,说出家人不行孝道,有父母不养。哎呀,就经常以泪洗面,很痛很痛的。

那时候就拼命念佛,真是拼命地念佛,基本上是拼命!后来那感觉出现了,感觉到行了,对得起母亲了!感觉到自己能对得起生生世世的母亲了!感觉到自己能对得起一切女性了!那个感觉生起来时候,这个心痛才去掉,太痛了。

我跟这个菩萨说有办法,因为一般男孩子都是缘母而来,印象深,我说你就把你母亲当成佛像就对了。他说我母亲长得可丑呢。我说佛有时也现丑像,没事,你相信我就对了。你看藏传佛教有牛本尊、马本尊,不要紧。他真这样念了一段佛,找到那个感觉了,也感觉到对得起自己母亲了,他的确看到自己母亲有那么个往生的机会了。

他母亲很丑,但他心里一个劲儿想她就是佛!就是个佛!我才不管她是什么,就是佛!咬准这一口了,慢慢地这个佛像就现前了,慢慢地放光了,慢慢地回到她的本家本国去了。万法唯心哪!不是说的,我们要实践的,不实践他真不唯心了。他就这样唯心,他就念、念、念,真实了。

我可能也是在这个地方受过益,因为你念佛时候就会想起来感觉自己对不住的人,想得多了,想、念、想、念、把他凑到一起了,把自己念的佛跟自己想的人凑到一起了,哎,相应了,就行了。这一相应,你这个心智一下就会宁静下来,感觉到我们是真正学佛的人了,没有什么对不起的。

所以我感到出家人真要行大孝,必须有大孝的心,就是真正帮助自己所有亲人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要不然我们真是亏负了自己,必须得行大孝!现在很多发心出家学佛的人这个地方认不清楚,迷惑,说我们离开父母是不是不能行孝了?还真不是。

这个佛像乃至画像,实际我们在念佛时候念自己最熟悉的亲人,也会起到加持力。经常有居士跟我说师父你可不能忘了我!我说我就念佛。他希望受到一个念佛的加持。你说这起不起作用?的确起甚深的外缘作用,这个外缘有时候会激励成熟一个结果。(节选自《开启心灵如意宝藏》)

传达佛愿真实,不是自己搞啥

弟子:佛会不会示现各种办法来救他?

师:其实一切众生早已得度了,大家不知道。

弟子:每次我们去助念都很辛苦,就是熬好多天。

师:那就很辛苦。要是念诵的很欣喜,很乐意念,就不是辛苦了。

弟子:那时间太长了。

师:所以说那就不是念佛,是在熬时间搞啥了,慢慢的真诚东西就没有了。我父亲去世时候,我们给他念了几个小时,完完整整的也就念了几个小时。有些出家师父和居士说你念念佛啊,做个法事。我说法事做完了,有啥法事?他们说你爸不在了。我说不在了我做完了。咋做完了?不在时候做完了。

弟子:是不是不要在这个身体柔软上看啊?

师:我真不明白这些东西。我爹去世了,衣服一换,盒子里一装,他们给我一个陀罗尼被盖上了,然后他们把党旗也盖上了,盒子一扣,结束了,没事了。再整点花往那儿一放,人吊唁来看看就走了。

弟子:我们去助念,有时候很有感应,进去就行,关键是进不去……

师:真诚很重要。这个助念是个真诚的交流,是把佛陀对我们的加持与感动传达给对方。

弟子:其实没有往生几个,我很难受,我说没往生极乐我们那么熬有啥意义?

师:传达的东西。好比说他传达的没有往生几个,他这个意识就会法界里没有往生几个。在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刹照耀十方国无所障碍的法界中一切众生都会往生的!我就随顺着阿弥陀佛这个广大愿力呢,我到那儿了,我说你往生了,没事了,就装上,就烧吧。那就结束了。

那心愿是佛的心愿我有啥具足不具足呢?佛的心愿我说传达给你了哦,我的事完成了。他们说念念佛,我说念就念呗。他们说不念,不念就不念呗。我要是想念,我也给他念,那都是作性的东西了,就是高兴了。人不在了,舍弃这个娑婆世界了,高兴了,给他唱唱歌。

弟子:我们是四字念,开始也是很慢。慢的时候我觉得那个神识都跑掉了、听不到了,我就说咱快点念啊,那是不是要轻快一些?

师:困了,就轻快一点。要是很精神、妄想纷飞,你就慢一点、拉长一点。人念佛纯粹是自己的需要,自己的一种安乐宁静如实的需要,想把这种宁静广大无碍的东西表达出来。说我得念一个声音给别人听——不是,他要表达弥陀这种殊胜的加持、圆满的给予、清净的真实、这种无碍的摧毁力,要表达这种事实!

他说在这儿哼来哼去,其实心里烦得要命:还不结束还不结束,赶紧烧掉赶紧烧掉……那就没意思了。你念一声,只要真实,比你念一万遍不真实都强;念两句真实,比你念一万句的不真实也强。因为你把真实那一刻钟传达出去了,你应该心满意足了,你已经感觉到你自己的事已经做完了,完了你就可以休息了。因为他休息了,因为已经真诚了。

我们在传播真诚,不是传播虚伪,也不传播妄想,也不传播其他东西,是把弥陀的清净圆满无碍我就一念传达给你了,我传达给你我走了。为啥呢?我传达完了,你还要我干啥?啥都不干了,走人。

以前他们跟我打电话说我们家亲人去世了,你给我助念。我说好了,我念完了。你说咋办?你传达个真实嘛!你要传达什么呢?你念一万声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声都是虚假的,第一声还真,那假的把真的也淹没了、遮住了。你一念真实,义无反顾,拜拜!他真实了,无愧无欠哪!

弟子:那念完以后?

师:回家,不念了。我不真实我一句都不念!认认真真地发自内心地我念一句这个摩尼宝号、功德宝号、真实宝号、平等清净的宝号,出生功德。什么样功德呢?真实的传达!真实的作用力!佛愿力故,人心安乐。依佛圆满故,人心安乐,依佛清净故,真实无碍。随顺佛力念佛,又不是随顺你自己的妄想念佛,你搞啥呀?(节选自慈师在北京的助念答问)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