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2017年4月,经过青岛无碍光如来会莲友到鸡足山祈请,慈法法师来到崂山的净心山居。在此期间,陆续有青岛本地与外地一些学佛者前来参学,师为慈悲开示,示教利喜。青岛莲花生命关怀团的成员以此因缘也真诚请教师父开示往生助念中的若干问题。)
弟子:(本问题前面有一段没有录音到),师父,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有的团队用“南无阿弥陀佛”来送往生,我们团队用“阿弥陀佛”来送往生,究竟是用“南无阿弥陀佛”来送往生还是用“阿弥陀佛”来送往生?现在意见很不统一,在执行过程中好多人又提出一些疑问来。我很迷茫,祈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师:任团长讲到我们助念的一些方式方法,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心理、身体的状态。欲帮助别人,自己要清晰。好比说一个大夫要给别人治病,就要知道药方,要知道怎么诊断疾病,怎么对症下药,怎么能使人痊愈。就是离开病苦的治疗、诊断治疗的过程,要了解这个方式方法。
我们给人助念也要了解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是不了解这个完整过程,我们的作为就是无明,是在无明的支配下、无明心业支配下所作为的事情,人就会产生迷茫、负累,对自己作为不能生起一目了然的缘起、过程、结果的观察。这个观察不到,人就会生起疑虑。
像一个大夫一样,不知道药方子,也不知道怎么诊断疾病,也不知道怎么治疗,别人说你给别人看病就行了,那怎么看呢?要有诊断的方法。怎么治疗呢?要有治疗的方法。怎么痊愈呢?痊愈有痊愈的状态。我们这些助念,为已故或者将要去世的人助念,方式方法是不是清晰?你要有诊断,他需要什么样内容,为他来作调整、忏悔,乃至给予信心,给予真正往生极乐世界的接引、抉择啊!
我们的作为有没有一个结果?你有仪轨,你有没有按照仪轨来呢?刚才这个任团长讲到一个人要是溺水了,掉到水里了,你要是不会游泳就去救他,自己也会淹死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举了这样例子。若人溺水,不会游泳的人别设方便,或者驾一条船,或者用绳索、用种种工具,来辅佐自己,把人救出来。再一类是会游泳的人,直接跳到水里,可以把溺水者救出来。不会游泳又没有工具的人呢,完全就是自误误他——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别人。因为你跳下去把自己淹死了,也没有真正起到对别人辅佐或者救度的作用。
我们这个团体的助念模式,助念的发心、整个过程与结果,你自己要不是十分清晰明了,就难免产生一些疑惑,难免产生负累,甚至疾病的来源;因为助念等等,甚至怀疑四字、六字的说法。这个念佛仪轨要依经依教还是依什么特别的来源?过去仪轨都是一些在修法上有特定成就的人们,像我们有一个路线,开车到某一个目的地,要拿一个导航,这个导航做得清晰我们才能到目的地。要不然就会走弯路,甚至不到目的地。
你这个助念,助念的发心、过程、结果你能不能十分清晰呢?你有没有这种清晰的学习、实践与训练?没有这个,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去救溺水的人一样结果,就会被淹死。你要是有个仪轨——我不会游泳,但我有仪轨,就是有船,有救度他人辅佐他人的方便,那可以的,我就严格按照仪轨来发心、来实践,等于借助一个工具来救度别人、帮助他人。
这个仪轨的完整不完整,就是它的实用价值、真实作用力有没有?就像一个船,能不能浮在水面上,有没有漏洞,它的承载力是什么样子?你这个仪轨、这个工具,要是不会游泳的情况下,或者自身不清晰怎么帮着自己、怎么帮助别人的情况下,怎么来做?你这个仪轨要是不完整,就像是漏水的船一样,不能承接两个人;人上去了,照样溺水。那么就不会达成我们所愿望的那种作用力。
仪轨很重要!我们的发心、实践、作为很重要!这个仪轨我没有看到过,也不知道你们使用的什么仪轨。这个仪轨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就是它帮助这一个人来实践这个法则,整个空间作为一定是清晰的、准确的,来给人有去除障碍乃至无上信心、回归极乐的这样一些程序内容。要是助念者有怀疑,就不知道自己作为的结果是什么,你就可想而知了。就像一个不知道水性的人跳到水里去救溺水的人一样,不光帮助不了别人,把自己也搭上去了。
我们这个仪轨的完整性,你这个借助、这个帮助他人的方便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没有漏水的船只、工具?要有完整的可以载负与给人带来方便的工具,我们假设没有游泳能力,就是自身通达无碍的能力,借助仪轨还是可以的。这个仪轨的完整性就很重要,我们要熟悉、清晰这个仪轨的内容。
上一次我来到青岛,也听到任团长谈论到你们助念团的事情。因为你们是一个有组织的有特定环节的修学团体,所以我感觉也不太适合过多讲什么。因为每一个团体的建立都有其独特性。像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学佛者,只能相互鼓励,给予信心帮助,不能说其他的什么。因为对情况不太了解,我感觉到我能提的建议或者说法只是让大家多一个参考。我不想对你们这个团体的作为作任何一个评价,因为那没有意义,要尊重你们的作为。
因为你们这五年中给多少人助念、助念效果是什么,我都不了解,我只是听大家说一点点。我们自身于法若是不能精通,于自身安乐,像修学净土中说自身的入功德、往生或者自受用建立——在这些没有的情况下去利人,就像不会游泳的人去帮助溺水者,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作为,就会自我伤害、伤害别人。
这个入功德,或者说自往生、自受用的利益一旦清晰,我们辅佐别人就是返向往生,给予他人方便,以愿力接引世间有情,就会有作用力。就像会游泳的人去救溺水的人,会给别人带来新生。
我给大家在这个角度作个提醒,鼓励大家来正行佛法。因为念佛法门是十分简洁的依佛愿来接引众生、利益世间有情的一个教法,不是哪个人或者张三、李四把人怎样的方法,他是依佛愿力来接引众生,随佛愿力往生佛国,这个佛国就是觉悟之安住这样一个环节成就,这样一个事实。要是不了解这个内容,我们给别人传递的是什么?你这个仪轨要清晰,仪轨要纯熟。不纯熟就像你不会驾船一样,你这个船就会坐翻。船翻掉了,我们救人或帮助于人的方便还不能建立。
因为在念佛法门中是九界众生同生彼国这样圆满心的回归,像滴水还海、百川归海一样,皆名大海——你一滴水回到大海里也是大海,你一个河流回到大海里还是大海。我们凡夫的业分差异很大,但皆是乘佛愿力,入佛智海。把我们的业随顺佛的愿,而步入佛的愿力功德藏中,得到究竟安乐,这样一个事实。不是说我们这一群人自身能做什么,是我们共同仰仗阿弥陀佛修德的福慧给予,使我们得到了安乐,使有缘得到了利益。这都来自于佛的功德,不是我们的功德!
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条条河流都归到大海中了,都是大海。并不是说哪一条河流能帮助哪个河流入大海—,是融入大海,同一功德。你在没有归大海之时,就是在自己的业报差异中,想帮助别人是无力的。你还在业流之中,还在流动之中,你没有得到归大海的安乐处,没有真正使自己身心充盈、圆满、安乐下来,帮不了别人,没有可帮助的东西。
要是我们自己念几声佛号能帮助别人,那也是佛号的力量、佛愿的力量,而不是我们什么作为的因缘。这样我们这个音声传递了佛的愿力,传递了佛的功德,是有意义的;你也不会生烦恼,不会说我能不能帮助别人。像我们开一个车子去接引别人一样、划一个船去接引人一样,那是船的功德、车子的功德,不是你的力量。这样不过是我们共同随顺着佛的愿力,得到自利利益他的内涵。
助念是个了不起的发心。要是自身不通达,这个助念整个法则的运用,就像不会游泳,那你去救溺在水中、沉溺在生死海中的凡夫有情,自己也会淹死。我们要把自己学习的法则、仪轨纯熟起来,就像会游泳,又会驾驭船一样,有工具的方便,又有自身体能的方便,这样就可以真正帮助他人。这一点给大家做这么个提醒,希望我们有个思考观察的角度。
只是说你这个助念团、助念作为一定要知道,我们不过在传递佛的功德、佛的愿力、佛的成就,而不是在因为自己的因缘做些什么。这一点大家可以思考思考。要不思考,就像任团长讲这个情况一样,我们就会迷惑、彷徨,甚至会做不下去、会怀疑自己的作为。因为你对这个法则不够纯熟,就是你游泳的功夫没有,或者做不到游泳的自在,不熟水性,帮不了别人;又没有工具驾驭能力,也帮助不了别人。
所以说这个仪轨一定要了解它的完整性,或者熟悉这个仪轨。只是借助工具的力量来辅助别人,帮助已亡的、将亡的有情,生起回归极乐世界或者往生极乐世界的真正无碍信心,以达成临命终时去向清晰、不再轮回、直奔极乐的这个效果。
就刚才任团长这个说法,给一个简单的提示,希望对大家有一些思考的参照。我不敢评价大家的具体作为,只能说在我这个角度给大家作一个提醒,我们怎么更好地把我们修学净土的过程做的有意义、清晰明了起来。
弟子:尊敬的法师,您好!我身体不太很好,所以很少上助念现场,但是我又在莲花关怀团,就觉得心里很亏欠。他们为了救度亡灵做了很大的牺牲,包括送我婆婆往生,往生团给送了24个小时,身体柔软,脸上放光,我很感恩。我想用实际行动来报佛恩,报莲花团老菩萨们的恩,但是我没有那个能力,觉得低人一头。这个事情我一直觉得心里亏欠,请师父开示我应该怎么办?阿弥陀佛。
师:那你去念就行了,不用亏欠。下次遇到这个事情就直接现场去念,去助念就好了。因为随众念佛的人不是太重要,多一人少一人都不重要,主要是主持助念的人,这个主法者特别重要!其他人,你“阿弥陀佛”就好了。仪轨操作者要开示呀,要提示、要忏悔、要皈依、要传递佛功德,来安定大家的心理,指明助念的方向,可能就费心一些。这个菩萨说这个事情,可以直接去助念,没问题。
助念的人很简单,就是一句佛号,服从命令听从安排就行了。我看这里面的人都是特别听从安排的人。可能主法的人比较辛苦。那个老居士可以直接去念。念佛会越来身体越好的,这是正常的;身体不好也可以调整一下,多休息休息。但真正去助念,是把光明回施给有情,自己不会受到减损。
我们真正作为念佛人,就是把自心的圆明启迪对方有情心地的圆明,像一灯点一灯一样,传播无尽灯啊!你心明亮了,把这个明亮的心点燃别人的明亮就好了,不会有什么减损。有减损一定是我们发心或方法有问题了。
下次有这个现场你就直接参与了,就不遗憾了,也不低人一头了。没有问题,直接冲上去帮他们助念就行了。好吧?阿弥陀佛!
弟子:阿弥陀佛!师父好!我们经过这几年助念,主法人员有的回去就病了,有的病还不轻,是不是在主法中或者助念中有不如法的地方?我们很困惑,有的主法人现就退出去了,不干助念了。请师父开示!
师:好,听懂了。主法的,我们很多人看到过放焰口,他上座要带上五佛冠,要拿上如意、拂尘,要有铃杵,他要有一些帮助他的工具,要搭上衣,要有个坛城,要有很多人辅佐他,去念诵超度亡灵。他有很多修持。他这一坐就要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有的焰口做的认真要六、七个小时,他就要给他大量的祈祷、忏悔、除障,令其身心安乐,有所依止,皈依,最后有个成就。他要有一个完整的仪式,这完整仪式是这个主法者,就是金刚上师,依法依仪轨给人带来的一个完整法则的传递过程。
我们这些居士,帮人用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来助念,这个仪轨与主法人就十分重要了!其他随从者真不复杂,两个小时或者几个小时换换班。最主要是贯穿始终的主持者与仪轨,他决定了我们安稳与不安稳、这个修学有没有利益、是不是能真正自利利他。因为助念一定是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
我不知道你们助念是多长时间,是怎么轮班念?这个主法者要贯穿这整个助念的始终,要守护着。这个仪轨始终要完整的有作为,不能有间断,不能心里有散乱。因为散乱呢,大家就会产生疑惑,就会退堕,自利利他就会就会成为空话了。
实际我们在替别人助念的时间,不过是修行的一个对境罢了。就是你看到一个人将要去世或者已经去世,你的一个念佛对境,知道生命无常。生命要有个依止,要一个回归,生命在生死交接过程中要安祥从容,要目标清晰。我们要熏修这些自利利他的心里法则——是要熏修你的心里,同样要熏修这个法则、仪轨。
刚才这个老菩萨讲主法者会产生累、辛苦,就是仪轨出现了问题,或者仪轨的执行熟悉出现了问题。仪轨像一条船一样,划船去救人,他不会累,因为这个船在载负着人。我们的仪轨就是船,可以把人从迷失、迷茫的业力苦海中捞出来,把他送到岸上。这个仪轨很重要,仪轨的完整性执行很重要!
要是有完整的仪轨,就是自利利他的修行内涵,你越参加久,你身心越明亮、越喜悦、越轻安、越条理、越自在,这一定有意义的。要是做着做着就不能自持,那就出现问题了,要考虑这个仪轨、这个船是不是漏水了?船是不是太小了?是不是设备不够具足,不能载负这些有情,不能载负自己?要是一个好的仪轨,能使自身得到安乐、念佛的喜悦与佛愿的洗礼,又能接引有情出离迷茫业力的苦海,得到往生的回归。
我感觉到你们可以在仪轨上,包括自身的修学、念佛实践上用用功夫,多观察,多了解,可能会对我们这个助念团、对我们助念者、对亡人都有很好的支持。这一点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就是自身在念佛上的安乐,与仪轨熏修观察,或者仪轨的完整性。就是这个船不漏水,承负量够,这样大家会得到法的喜悦与轻安,得到法的滋养与利益。
弟子:阿弥陀佛,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我已经参加助念团将近两年了,在我参加这个助念团,开始的时候人很多,到现在助念团已经五年了,人越来越少。尤其年轻人,已经没有几个了。怎么能解决这个青黄不接的问题?师父请开示!
师:刚才我讲到,就是我们在修学中有没有对修学者带来支持?这个团体有没有支持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修学者,给他们带来法的喜悦、法的安乐、法的从容、法对我们生命的支持?明确起来了,这个团队大小真不重要了。真正有法的利益,跟人多人少人老人少就没有关系了。要是没有法的利益,衰减、青黄不接似乎是必然的。
青黄不接,刚才我提到两个角度:一个是仪轨的完整性,再一个是我们对净土法门修持的了解与实践很重要。要是把念佛法门就当成一种临终关怀,这个团体的年轻人一定会逐渐少起来。因为年轻人可能还认为自己能活很久,总是在将要死亡或者已死亡的人面前去做对境修持,这一群人就会衰减。
要是他的修行对境是活着的人、是一切人,这个念佛就变得积极了,变的时间、因缘多多的。我们只有死亡的人作为对境修学念佛,这个对境比较窄。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修法是接引十方九界众生同生安乐国土一生成就阿毗跋致的教法,不是接引死人的,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就是助念团的人,也要一个广大的对境修行,就是活人、一切有情。这样我们再去助念就会变得积极、活泼。对境啊,年轻人就会多起来了,因为我们会带来真正的修学利益。依止的对境要就是已亡者或者将亡者,这些年轻人或者想真正实践净土的人,他的对境会受到局限,这个局限就会带来修法人群的衰减。
你想想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跟人交往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然的时间,人就会慢慢的积极参与这个作为;如果越来越萎缩,越来越窄——路子也窄,面也窄,甚至有一些压力,可能人的心里承受力就会出现故障。所以助念团的修行,对境一定不能单一是亡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令身心安乐,给活人常助念,不要只给死人助念。
你要是只给死人助念,对境就走窄了,窄了人再去修学就感觉到有灰暗的东西、有负累,使我们身心罩上一个影子,甚至在念佛中产生不舒服、不喜悦的暗示。我们念佛的对境是时时刻刻对每一个众生的,这样就了解一切众生是未来佛,不是死人才是未来佛!
你的修学对境一旦宽了,这个助念团就是在替法界众生助念,能令一切有情觉悟自心本具无量光寿,就是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本具的心,我们来传递这样一个圆满、清净、无碍的心,我们来运用这个心、传播这个心,我们的对境就清净、具足、真实,就不是这么窄了。
助念的修持我提出来这个角度,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些观察。这样我们自己心中就有年轻人、有孩啼,什么样都有,那我们这个团体也可能什么样人都可以参与。对境单一的择取死亡者,人就会走一个很窄的路。本来净土教法不是单单对死亡者啊,他是对十方九界众生同一教法的给予,是接引一切众生一生成就阿毗跋致的顺性的究竟教法!这一点可以从这个角度观察观察。
弟子:阿弥陀佛,师父,你看人人都去助念,但是助念人的发心不太一样。有的人是想功德利益,抱着这种心去的;有的人就想人家都去我也去;还有的人就觉得他叫我了不好意思不去,去了;还有的人就是为了利益亡者,为他的法身慧命。我就请师父给开示一下,这几种人发心不同,得到的果报会有什么不同?感恩师父!
师:刚才谈到仪轨。好比说我们一个助念团用一个仪轨,这一个船上有三个人、十个人、有八个心,都没问题,但是这一个船载负着,结果都是一个方向,都到彼岸。
要是我们不用仪轨,不随顺仪轨,按照各人的想法去助念,那各人想法就会支持自己的果报。所以说一个助念团所守护的仪轨,就是这个仪轨的方式方法,十分重要!它可以统领大家的发心,就是一个共同发心来助念。那个仪轨是发心的完整模式,可以把我们不同的想法消化掉——不管为功德的、为利益别人的还是不好意思的等等,这些去念,都会有同一个利益的引导,因为这里面有自我修持与饶益有情的两种内容。这个仪轨很重要!
我感到你们这个团体对仪轨的学习要重视起来,就是大家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修行,就容易形成同一发心。仪轨!
弟子:感恩师父开示!我以前在东北的一个道场上经历了一个事情,就在阿弥陀佛面前发了一个誓愿,说尽我最大能力普度所有苦难众生。但是有一个佛友就跟我说你是谁呀?你有那么大能力度其他众生吗?你只能自己成佛了回来再救度他们。我觉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只想着自己,不会成佛的。我很困惑,后来晚上又把我这个愿望收回了,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请师父开示,感恩师父!
师:我们作为普通人,能不能发一个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呢?刚才讲到,我们不会游泳就去救别人就很容易受到自他减损的结果。
净土法门有个特质,大家要了解这个特质就好了。他的特质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来念佛,是念佛!这是这个法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念佛忆佛!这个居士谈的是“我发心”,不是忆佛念佛。
念佛法门重在依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成就、阿弥陀佛的国土来忆佛念佛,成就安乐住。不是我怎么样,也不是他怎么样,是我们大家共同忆佛念佛,成就阿毗跋致。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念佛,念佛的果地成就、愿力成就、性功德、方便功德,就是慈悲方便的内涵,去忆佛念佛,使我们身心有依止。
我们的身心就像一滴水融入浩瀚的大海。我们散慢的心、杂乱的心、业力的心回入佛愿力,就像回入大海一样,它就不再枯竭,就是阿毗跋致。念佛法门重在于忆佛念佛,随顺佛功德,安住在佛的功德与利益上来,不是建立我们个人作为什么的。
你说我真正了解了阿弥陀佛顺性发的内誓外愿,真正了解了自他二种受用,再去发愿,那没问题,就是顺性发愿。不了解顺性发愿,就打了妄想,别人说什么你就会晃动,你自己遇到问题也会退堕。要是顺性发的愿,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滴水投到大海里一样,你收拾不回来了!我们要是顺性发心,就像滴水还海一样,不堪收拾。你说我后悔了——后悔不及!
念佛!滴水还海的一个做法,顺性起修的一个做法。佛愿、佛功德就是性德的彰显,我们在念佛功德之时自身的业、愿、心就会融入佛功德海中,就是顺性安顿下来,你没办法去退转的。
所以这个菩萨提出的问题实际是净土法门一个特质,就是我们来忆佛念佛,随顺佛愿,随顺佛力,使我们得安乐,不是自己要建立个什么。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
弟子:师父,我在念佛团一开始就参加了助念。为什么?我家里当时有亡者往生,非常希望有人助念,但是那时候没有,我就在这方面就得到了很大教训。我在助念上,是真从心底和佛是一体去给人助念,从来没想还有这个那个。我越助念活的越轻松。为什么他们要有这样那样的呢,都是心理作用。你们去助念回来,说我病了或者怎么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你自己的心里作用、你自己想的。
师:给这个老菩萨鼓鼓掌。(师与众鼓掌)
弟子:我觉得不管你们是主持还是领队的,就要好好帮助一个人,这是真能成佛呀!报着一个真心去助念,不要光想你那身体这个那个,你一想就完了。这个助念太好了,对你个人太好,对家庭也好。我从开始,我家里老公走了,接着我哥哥,都我领着助念的,都送好了。为什么?就是你用真心。我是有佛力来加持我,我心里就想我与佛一体了,我是佛加持的。
师:刚才这老菩萨讲的是助念的最好心态,就是我们自身受阿弥陀佛的加持,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作用力,要有这个真正的自受用。就是无疑的去帮助别人来成就无上信心这样一个支持,很了不起!你们这个念佛团里有这一个人就了不起,况且大家又坚持了五年,作为等等,很了不起。也把你的发心多讲一讲,尤其给后面的人多讲一讲。
弟子:师父好,阿弥陀佛,诸位道友吉祥!我是来自河北保定,今天有缘跟诸位道友一起,有这个请法机会,我也借助大家的宝贵时间,占用几分钟,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提起助念问题,我在老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我们在助念时候,其中一个道友好像有神通,经常在助念期间跟我聊这个亡者怎么着了怎么着了。我没办法跟他交流,因为他好像比我有这么一点先知的东西,我有点困惑,我在这占用几分钟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感恩!
师:我们还回到助念的根本依止,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我们帮助别人助念、引导,实际都是仰仗阿弥陀佛大愿力达成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一个事实,一定是依佛愿成熟的助念过程与结果。至于说其他人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境界,这些东西毫无价值。这个完整式中一定是随顺法性、随顺佛愿、随顺我们守护的无上信心。
像刚才那个老菩萨一样,佛加持我们,我们这个身就像佛一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支持、无上的支持,像佛亲自支持一样的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支持。境界、想法、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整个过程善始善终依靠佛愿、依靠佛力,往生佛国。
我感到很多人还不太熟悉这个助念仪轨,大家就会有一些什么想法、感知。我接触任团长三次了,她讲到的可能就是自身有一些累,以及大家在一些作为上的迷茫。实际就是仪轨与念佛的自身修持角度——这两个点能找一找,去完善完善,助念团就没啥问题。
我们发心帮助别人,有啥问题呢?本身没问题,问题就是我们在念佛这个抉择问题上。像刚才那个老菩萨讲,把佛的加持变成了自身的功德,来回施于别人,如佛亲临一样利益着有情、有缘,那你没有啥问题。刚才老菩萨讲那个十分重要,就是你身体有这样感觉那样感觉了实在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缘生缘灭,你缘这个就会有这样的感觉那样的感觉。那个老菩萨的知见很正。
大家要真正了解了这个正见,在助念对境下产生的负面作用都不会生起,因为你知道是唯心所现、唯识所显的。我们就把自己的心依果地觉作现行的心,就不会有障碍。这一点大家可以慢慢地交流学习,从容起来。
发心帮助他人,像那个老菩萨说她的缘起,就是家里有人需要助念但是没有人来助念,她就发心帮助那些需要的人,那个缘起好。大家要真有全心全意的或者真实从心地的愿望帮助别人,那真是了不起的修行。就是以不为自求、不为自身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真正菩提心去熏修这个法则。这不是高尚,是真实的利益所在。
这个角度,任团长能不能和大家共同多熏修熏修仪轨?多在平时没有亡人的情况下、大家对境不是死人的情况下也在修行修行?我们的对境开阔一些、开阔一些,不要只对亡灵助念。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统计,每一天我们这个世界就有22万人自然死亡。我感觉大家不一定要对着一个亡人的尸体去助念,可以对着这22万人,每一天都可以助念。这样你的对境就开阔了,你就纯熟了。要不然我们对境比较窄,也受到抑制、压抑、不舒展。
我们就在对任何一个亡灵助念的时间,完全可以把这一天去世的22万人乃至其他去世的生命全放在这个地方,用一句佛陀圆满的名号、无碍的名号、清净的名号来接引他们,给他们无上大利!这样助念,我们这个修行作为就会有真正自利利他的内容。把这个助念开阔起来。真有亡人了,我们可以去帮助;没有,我们也可以对着自然死亡的种种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助念。这样人的心就开阔起来,修行也就完美起来。
可能一个助念团经常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你一个领导、一个团长或者负责人要很勤苦去作为,很容易身心疲惫。你这个团长下面可以多设几个副团长,大家都能出面,去把仪轨熟悉起来,把平时的助念,就是对一切有情的助念,做的纯熟起来、自然起来。到那个亡灵面前就是那么自然的事情、小小的事情,不那么紧张了,也不那么局限了。心里开阔了,广大了,再去支持这个小事情,就是每天22万人我们替他助念了,不要说这一个人了!
这样就轻松一些,我就扶持这个小事情,累或者负累的感觉就少一些。所以你们可以多推荐几个副团长或者辅佐人员、代理团长,不至于一个人很辛苦的方方面面去招呼。这样大家团体的力量也在平时作为中能成熟起来,大家真正的修学、仪轨、配合都变得轻松简洁一些。
弟子:我们这个团队,指导法师是某某法师,二十几年来他始终在一线上助念,为我们总结了助念的十七个过程,我们都是参加几次培训的人员。但是一些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助念几个小时,就感到很疲劳,没有能力坚持下来。还有一些人说密宗是此世成佛,都修密去了。他们说没有开悟的时候,你不知道亡者神识走到哪儿了,助念没有用。还有一些人感到助念没有其他的功德大,就出去环城绕佛,救九法界的众生。所以团队流失了很多人,都是老菩萨在做这个团队的基石。今天请师父开示,使我们坚定信心,走出现在这种困境,阿弥陀佛!
师:还是存在着对世尊所说教法的一些认识问题。尤其是助念者要是不了解净土,就很容易被人忽悠,很容易被人说三道四,就会受影响。
净土教法,他这种果地觉为因地心是真实教诲,就是一生成办的教法。我们助念团队对这个教法的了解很重要,对整个净土教法要有了解,你这个净土实践才能真正深入下来。刚才听任团长讲这个,就是大家对净土教法的完整性认识还不够,对净土教法这个最上乘教法还认识不够。所以遇到一些人说什么、什么法更厉害等等,就会动摇。因为不了解净土教法的实质,就容易动摇。
了解了这个教法的实质,再去助念也好、修行也好,遇到疑缘、杂缘也好,就没办法动摇,就真正能忆佛念佛成佛,这样因真果真的修行。作为一个佛教徒,就那么直接了当的来熏修这个一生成就阿毗跋致得不退转的殊胜法则,而不是产生疑虑。
我建议任团长跟大家能相互在净土教法上做一些深入的学习、了解。这样能使我们这个助念团有深厚的传承的基础,就是净土法门这个教法传承基础的支持,他能夯实我们这些修行者修学佛法的决定见,或者说真正守护这个教法的无缺无欠的心里。
因为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依最上乘心,念最上乘的佛号,成就最上乘的法益。这样对教法有一个了解,我们会得到这个源源不断的传承力的支持、教法体系的支持。这个教法体系对我们的支持很重要很重要!他就不会孤单,不会使我们总是摆动或者被一些说法左右。就是对这个法传承体系的认知需要学习,我们守护就是有内容的,实践这个法则也有内容。
这样不管他修什么法或者传什么法,我们不会排斥他,也不会冲击,或者冲击你这个团体,你辅佐他修学都行。因为念佛法门的修学者是怀着利益九界众生这样的广大胸怀去修学的,是九界同归同成佛道这样一个同生彼国的教法。我们这个助念团,就慢慢要有一些对这个教法除助念以外的修学内容,来支持我们这个助念团体,使它的根扎在传承的土壤中,我们就能厚重起来,这个疑虑就会没有。
疑虑是没有得到传承支持的一个摆动、蒙蔽的状态。一旦有传承的支持,人不会有疑虑,对自己所修所行的法则就不会有丝毫疑虑,因为他疑根除尽哪!依法能守护实践,能得到安乐住,就是依法得安乐住的事实。那我们修学净土的自利利他是有内容的,是有实质内涵的。
要是有仪轨的熏修,就是智慧心的守护、慈悲心的守护,真正了解不为自求、为利有情而成佛这个内涵,就是我们真正依法的体验要有,人就容易安顿下来。什么教什么教也就没有啥对你这个因缘造成的冲击、疑惑。在一切法中,净土一法是最彻底的,就是一切诸佛所守护的法门!玄奘法师译的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就讲十方世尊同宣这个教法、同摄护这个教法的实质内涵。念佛成佛是佛教中最直指、最究竟的根本法则守护,根本法则!
念佛成佛。佛教徒修什么法最直接?莫过于忆佛念佛!因真果真,直截了当!没有任何一个委屈,没有任何一个弯路,没有任何包装。他所依止的缘起就是忆佛念佛,念佛忆佛,依佛愿力,依佛功德来成熟、印契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心。究竟再也究竟不过这个教法了,直接也再直接不过这个教法了,圆顿也再圆顿不过这个教法了。
所以我鼓励大家在平时没有助念任务时,要有对净土法门传承的学习、了解,能使大家的基础深厚起来。我们再给别人助念,就能了解这整个教法体系、整个教法对我们每一个助念者的支持。这样我们在未来的助念乃至平常生活中都能得到净土教法的滋养,给我们带来内心乃至身心环境的安乐,活得从容,舍报安祥,有这个自在来去的出生死轮回的善巧。鼓励大家能学习学习净土法门的体系教法,作为一个辅助,我们助念的一些基础吧!
像任团长提到经常会被人否认的说法,实际这个说法违背了释迦佛所说法无高下、是法平等的智慧平等心的认知,这是一种慢心。自赞谤他是外道心,就是一个骄慢心、染著心的法执的表达,就是一种烦恼。你说这烦恼为什么能召请、引导很多人去修这个法则?就是利用了我们攀缘的心,不是清净心,不是圆满心,不是顺性的心,不是以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心,就容易受到动摇、诱惑。
了解了解净土十分重要!这里无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修学动力,使这个团体更加安稳有序,有更多自利利他的机遇。平时的学习可以展开,平时的学习。不管是跟你们团体的上级,或者你们任取的一些法的体系、好的因缘,净土法门的一些传递先要了解。了解了解,人心真正能安顿下来,就是安心来助念。我们心都不安,给人助念?不踏实呀!
所以要依法安心,依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安佛心为自心,用佛心印契自心,自心圆满,自心清净了,去帮助人助念是那么自在、那么轻松喜悦。就像刚才那个老菩萨讲的,我们受佛的加持,像佛一样无私的圆满的无碍的帮助别人了。净土法门体系的确传递着这样圆满无畏的内心功德与佛愿力功德。他在传递这种无上信心,成就这种无上功德,展示法性的周遍、利益的事实。
这一点给大家有这个建议,我们在私下慢慢有一个学习。过去人的仪轨守护实际就是无上信心,就是真正承接了这个无上信心,他就不会有疑虑,在修学中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他只在这个法义支持下展示这个法义的功德与内容,不会受其他影响。提这么个建议。
弟子:师父,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修学不同法门,有不同的根基。现在我们每周有两次修学机会,基本上是读《阿弥陀经》、念佛号、听某某法师讲法。但是修学下来以后,大家总感觉到没有一个系统,就是法的贯穿,总觉得缺点什么。我现在搞不清楚我们究竟在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请法师指导、开示,阿弥陀佛!
师:佛说一切法都来自于我们对心灵的指导,解决我们心灵问题。因为种种心,有种种法生;没有种种心,也就没有种种法,法没有离开心。我们现在学到的法则要是心外的法,你就会负累、迷茫,就不能印契你的心。
佛陀讲的法没有离开心地的传承、心地的印契,所谓实相心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这个心地的印契、传递。要离开这个,我们学佛人得不到安乐,基本上都在增减法、变异法中想求安乐,得不到安乐。要是我们不了解这个心,学法就会心外求法,就会累,就会迷茫。依心,人就得安乐。这个心说是实相心,说本具的心,说三无差别的心,人就容易得到一个传递、印契,就不会在心外求法。
心外求法是特别麻烦的一种现状。虽然说的是佛的名号、佛的因缘,实际是外道法。世尊只说心法!世尊所说的法没有离开一切心。我们要不在心地上用功夫,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亦是心外的名号、心外的缘。
过去人传递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很简单,南无就是皈依!南无就是归命!南无就是全体!南无就是降服一切烦恼!南无就是度一切众!谁来度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寿!我们在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心,即是礼敬、回归。心就是随顺无量光寿,就是全体无量光寿,就在运用无量光寿,就在利益一切世间。
过去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心地圆满,就是心地光明,就是心地具足,利益他人因缘的生起与成熟。他们很直接成就了这样一个佛佛传递的以心印心的光寿的传递。这光寿是众生本具,是三无差别之事实。我们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决定了自心无量光寿的启用、归命、降服一切烦恼、具足的展示,这样一个过程。他就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以心明心,这样的南无阿弥陀佛!你心没啥晃动的,没啥疑惑的。
但你要认为心外还有一个功夫、心外还有什么法则、还有什么善恶、还有对立的东西,你这个心是晃动的、是迷惑的、是割裂的、是对立的、是二元的,你得不到安乐,你没有得到阿弥陀佛所传递的无量光寿的印契、自心是为具足的印契、本来清净的印契、本来能利一切世间的印契,没有!
那么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不成立,我们还在心外求音声、心外求法则、心外求功夫、心外求作为,割裂了自己内心本来具足的清净、本来具足的安乐、本来具足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人人本具的光寿,这样同住无量寿同住无量光的如来会我们丢失在当下,寻求自我业力、他人业力、共有的业力,在这个事相上迷失、纠结、对抗。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召示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实质内涵,他传递是这个,让我们认识本心就是无量光寿,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你的疑惑建立不了,动摇也建立不了了。你要是你学这个学那个,心不在心地上回归,不在心地上印契……
《无量寿经》上有一段话,佛告阿逸多,就是佛给弥勒世尊、弥勒菩萨提了个建议,说阿逸多呀,汝闻佛名,吾助尔喜!为什么?闻佛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利啊!闻佛名、持佛名就是印契自心本自清净、本自圆满、本自具足的无上大利啊!我们要依经依教去修持,要不然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心声,不是心地的光明,不是无碍光,不是清净光,不是智慧光,也不是安稳光,是一个心外的音声、心外的说法,你的心就安顿不下来。
我们要念心地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这样一个心地涌出来的南无阿弥陀佛!你不这样,这个名号你就会负累,你就会迷惑,你就会心外觅寻什么东西。那我们就没有真正接受这个无上大利,就是以佛名这个实相名来印契自心、以佛圆满名号印契自心、以佛无碍的应化方便来处理我们的一切障碍,令心无碍。这个南无阿弥陀佛你念的就是心外的法、心外的音声、心外的设置,就是外道!
我们是佛教徒啊!不能心外求法!不能心外持名!不能心外求功夫!不能心外再求大小法则!全是唯识所现,唯心所造呀!我们就用这个无量光寿来印契自心,清净光来印契自心,安稳光来印契自心,不思议光来印契自心。佛中之王光中之尊,这个尊不离你的心念,这个传承你就接到了,你就了解了,你就认知了。他就直指人心大用,直指三无差别的大用,直指无量光寿——人人本具的真实功德!
在这个地方抉择了,疑虑生不起来,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也生不起来,他了解是唯识所现、唯心所造的事实了。我们去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寿的本心,此心是三无差别,就是佛心、众生心、自心没有差别的那一个点,就是无量光寿,顺性就会得到这个、见到这个、运用这个不死之心!顺性啊,就是无量光寿啊!顺性运用生命,就是无量光,就是无量寿,顺性无生灭,无来去,他不无量光吗?不无量寿吗?
我们要顺着这个清净心来念清净的名号,顺着这个性德的心来念性德的名号,顺着这样一个心来念名号,名号来印契心,心心相应啊!实际我们给他人助念也是在传递这个心罢了,就是具足无上大利心,就是无量光寿啊!人人无量光,个个无量寿,这是真实说呀,菩萨!我们被业力假象蒙蔽了,我们才念南无阿弥陀佛,让我们心的无上大利成熟展示出来。
可以学一学,给他们那个《净土传承与誓愿》,让大家看一看。缺乏自受用,大家主要的缺乏自受用。没有自受用,帮别人不容易,不安稳哪!回头找潭居士,把那个书给他们推荐推荐。我们大家的心,这个无量光寿的心安顿下来了,我们替人助念就真实不虚了!就没有动摇了!
可以学习学习。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以学习,我们一定要把心念安顿下来,这最重要!不管是谁讲的法,一定不要离经,不要离教,不要离开传承。传承就是令我们的心得到究竟的安乐、不退转的安乐,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地方!
我们有三个重要点:经典的圣言量、我们心地修持的依止、传承教法的授受——这三个点对应,就一定是现在我们说的正法、有益于大家的法则,这三个点。我希望大家能把安心为要这个要点掌握住,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本心具足的安心法要!我们给自己安心,给他人安心——助念就是给他人安心!果地觉为因地心特别重要特别重要,这个法我们不能把这个根源给否认掉、丢失掉。
我希望我们这次交流对大家是有意义的,希望能提醒大家、供养大家这样一个安心、安心、安心、安心的南无阿弥陀佛!本来具足的南无阿弥陀佛!是心,非是心外法,此心内外一如,是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