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三昧种种成就,以佛悲愿一如利世
男众代表:这段时间在读师父讲的《圆觉经读讲》,对于进入三摩钵提或者三昧,我们都很向往,祈请师父在这方面给予提示!
师:三摩地、三摩钵提,很多人对这个名词有所耳闻,也很容易把它搞得很玄。要是翻译成等持、正觉、等持力相续、安住一境,可能方便一些。关于其来源,过去说大悲心中容易引发一切三摩钵提;通过初禅、二禅到四禅的修持,容易引发三摩钵提的功德;依不可思议愿力可以引发三摩钵提;过去依忏悔力可以引发三摩钵提;有依报德,就是过去的福德因缘修持,报德直接现行,现行显现三摩钵提;也有祈祷三宝加持,如以佛功德威神加持,成就加持三摩钵提;有人持真言,以真言方便成为这种真言的导引,成就真言加持三摩钵提;在过去修持中还有符箓现行印契三摩钵提;有幻化自在三摩钵提。
过去说有百千三昧。我们常用的或者大家比较在意的,是通过禅修成就。像在过去记载中,有慈爱三昧、月光三昧、火光三昧、虚空三昧等等方便力,可以疗愈众生业力的伤害,令众生得见光明、得见温暖、得见修补力,令身心康复等等。龙树菩萨就喜用于月爱三昧,他讲法时别人就看到一片白光,犹如月轮现前。他在那个月轮中,不见人,只听到音声。他喜欢那种三昧,使人在这种柔和光的照耀下得到身心的愉悦与康复。
过去说登地菩萨有百千三昧自在。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开悟了或者这样那样。实际人要真有悟境,三昧力自然呈现。像过去的宗下大德有彻悟善巧,亲证法源,无始无明一时散坏,三昧力自然现前。三昧力方便摄化三界,尤其于人天道中得方便。在修罗或者其他六道众生中,方便力也有;他有变化力方便,三昧力加变化力,度脱六道众生。在人天中,就是比较善良的这一类生命,以三摩钵提力,容易使有情回入正觉方便,就会得到摄化。
我们在接受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现行中,若以阿弥陀佛殊胜愿在三种心中常去运用,能体会到大悲愿力所成三摩钵提。那有什么特质?若人常行此方便,以阿弥陀佛愿力为自身心的幻现相续,能产生梦境方便。要是你在这个持续中有两小时以上,过去说一坐以上行持相续,周边与你有缘的人就会在梦境中或在放松情况下体会到佛法的慈悲,或者得见种种境相方便。因为你依佛愿力使自己生命在这种相续力中的挥泛,他的热量或者神智力、意识力在这个法界漫延过程中会令有缘有情得见光明、得见相好,得听法方便、闻法方便等等。
许多人读过药师经,看到文殊菩萨有此愿,说若人在白日中施教不方便,他愿以梦中摄化,令有情生起信心。他有这样的誓愿。你要是以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在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的相续中,令一切众生毕竟往生。我们在一切众生共业的自慢、诽谤、自大、压抑等这种心智中,自己也有这种心智,这有同性、共性。若在心智中运用一切众生毕竟往生、一切众生毕竟于光明中无碍回归——你在这种称念、体验、禅修乃至立愿过程中、持名过程中,能令周边有情得见光明善巧。
我们有没有这样行持者?像恒阳庵,在这个世界中很多人日复一日地念佛,就会受到天人、善知识、有禅定者的关心,他们能循光得见此人持念佛名。此人像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样,有与佛相应的功德心智相续,会产生净化世间、净化环境、净化三界的不可思议三摩钵提力,即是作用力。所以在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或者说般舟三昧行持中,会受到九界有情的赞美礼敬。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世尊提到若人行此愿王,一切世间当礼敬供养。这真实不可思议,就是没有戏论的修持。此修持如佛住世功德,他就是悲愿力方便。我们可能一念就过去了,第二念是烦恼、习气、骄慢、自大,说我要弄个这弄个那,就是我的知见,或者腿酸腰疼了、身体这个了那个了……修的是这些东西,他没有慈悲相续,没有愿力相续的守护。
我们现在人修持都是在面上修持,在自己的见闻觉知中用功夫!脑袋疼,捶捶头;腰酸了,捶捶腰;腿疼了,揉揉腿;脖子痛了,歪歪脖子;胳膊疼了,伸伸胳膊……你出不了这些定格,就修这些东西,你不会有其他内容。说以前我能坐十五分钟,现在能坐三个小时,你看多牛——最多是这样子,没有内容。慈悲心、利世心要有了,一定能感动生命,为一切护法所守护。过去人在相续的悲心与愿力支持的行持中,会无间地修持。
过去有四修——恭敬修、无间修、长时修、毕命修。恭敬修是深入方便的机制,后面有相续、无间。这个修持能使愿力传达出去,在世间产生作用。过去一般要求一坐,这一坐不是说你一定要两小时这样——你坐不到这个时间,身心感知就还没有挥泛的作用力。好比说有十个人在九平方的房间里坐,大冬天,没有暖气,但这里面温度很快会高起来;三十个人在这小房间里,会感觉很热;一个人在这个房间里,可能很冷;但一个人在修拙火定,也会有火光炽盛的感受。
现在人的修持,与装不装没关系了,因为伪修行者多!伪修行是什么?就是没有悲心悲愿,只是一个样子、空壳子,貌似修行,心里充满自私、自大、自慢。这个修行没有用,所谓三摩钵提力他不能、也没办法传感世间,人接收不到,其他生命也接收不到。
三摩钵提的种种引发,你可以禅修、可以以悲愿、可以持名念佛、可以以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接受一切众生的业力、消融一切业力。就是我们每一个念头、每一个依正二报的再现——在心目中、心智中的再现,你能把它融入在阿弥陀佛无尽的光明智海中,你这个三摩钵提力在这个愿力中就能展示出来,愿力的摄化中能展示出来;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尤其是安、乐二种清净心中,能挥泛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
大家说我也在追求这个、行持这个——“我”心一生起,就容易弥漫在这个业力中了。自己私下的修持你就摸摸自己的心。人前没问题,人前我们基本上能把腰挺直;因为你是专业修持来了,稍微鼓鼓气都能坐直。但你内心世界是三摩钵提的根本依止!我们内心世界的依止是什么?就是发心问题了。有人出家是为了自己活得安逸、活得不劳而获、活得弄点名利,感到在世间没有完成的业缘我在这个地方能完成;有人是做生意方便,到这儿买点,到那儿卖点;有人是看病方便,到这看看病,到那看看病,也有人给钱;有人是行走方便,背着包可以云游天下……那样的修持你可能与这个没有关系,达不成这样的事实。
在三摩钵提的运用中,我们凡夫有情要是没有报德三昧力善巧,就要熏修了。你说阿弥陀佛名号中具足不具足?果地觉为因地心中具足不具足?他具足!但你这个觉察了知不见得能产生出来这样的善巧。你没有这个善巧,这个功德是丝毫不缺的。因为凡夫有情特别关注自己的见闻觉知,恰好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你一用见闻觉知就没在这里了。所以说依佛愿为已愿有行法方便,就是有自利利他的方便。你虽然没有自我直接观察到入三昧、运用三昧的善巧,但这个力量能传达出去,能感动世间。
很多念佛人很感动人。像民国时期,心中心的第一个传法者大愚法师,他行般舟时感动了很多人。走般舟走不动了,就是滚也不能停下来,他就是常不休息的行持。爬也好,滚也好,哪怕肠子拉出来也没停过!感动了许许多多人,同样他也感动了天地,感应普贤菩萨现前施教与作证等等。虽然是个境界,但他必然是三摩钵提之力。悲悯力、精进力、信力、愿力乃至禅修力都可以导致三摩钵提的展现。
要是用自己贪嗔痴慢疑的心或者自大心,想修三摩钵提,可能是魔鬼入心了,你要小心!你要再见点光、见点相、听点音声,真得谨慎了,要不然会疯掉。有一年在终南山出了个出家师父,让人给他缝一套龙袍、做一个龙椅,然后自称朕怎样怎样,后来进精神病院了。他修的有境界了,在境界中不断地染著、染著、染著,那种心念就成熟了,坚固得不得了,最后进精神病院。那与三摩钵提绝对没有关系。
为什么说慈悲、方便力、祈祷力、真言力、愿力能成就?他是利世利生的,能令心清净无染。不是热狂起来,像喊口号一样、搞运动一样——不是那样。心里宁静、平和,影畅表里,心智光明。如六祖大师说:常生喜悦,常生光明,心智安乐。他这个安乐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什么精神刺激,也不来自名利,是内在的,他就会生起那种光明喜悦。这是三摩钵提妙用善巧的一种现前境相。他这个境相没有自大的东西,也没有自卑的东西,是调柔、喜悦的。
在历史记载中有很多这样故事。有人读过太虚大师读经的故事,或者天台智者大师、善导大师、道绰禅师、道宣律师他们的故事。道宣律师在行般舟时有很多这种因缘,但他不允许后人传播。他的事迹一直感动着天地,所以四大天王的太子就送佛牙来让道宣律师供养等等。为什么他能感动天地?三摩钵提力不是说我们自大、自慢、自卑——那些东西与他丝毫不相干,他就是法界圆明的一种喜悦、一种光耀,是分享法益的一种善巧。
、圆明喜悦分享法界,如来三业证悟之验
隆时师看的圆觉经这一分,就是三摩钵提利益世间,以悲心故,即是悲心方便。要是没有这种悲心,又产生了超常之力,人会焦躁起来。悲心会产生巨大的方便,令人心智皈依,生命有所依止,得到依止的安乐,所以在三界中得到摄化方便。像我们称念观世音、文殊、普贤等等名号心生喜悦,实际来自他们这种光明摄化,就是三摩钵提与誓愿的摄化。
我们经常读到经典中说“尔时”,比如说尔时大势至法王子,或者说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受佛威神加被,从座而起 ,顶礼佛足——威神加被即是佛的三摩钵提力、誓愿力所加被,让他产生这样一个思想、一个状态、一个能力、一个表达。在这个三摩钵提的法界中是圆明喜悦,能使清净法则一如展示、令一切众生归入一如善巧的极大方便。像太阳出来把阎浮提照亮,是这样的作用。大家同享日光的生机、光明、温暖——给人或者给生命带来这样直接的、平常的、平等的给予。真正有三摩钵提力,尤其是佛菩萨愿力所成就,就能光耀十方,普利众生。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修行者,要想有这样的力量实践,就要立这样的愿。尤其走般舟的人,见光见相没有啥。真正以无所得,不染不著地常行此心,令心光明相续,必有利益世间善巧。你若是染着,说我又走了一天一夜,或者说我又熬了一天一夜,我很痛苦,我腰疼,我腿痛,我今天要吃营养品,明天要这样那样……那可能三摩钵提成就不了。就是令寂灭心相续中产生悲愿方便,于无染处利益世间而广行其道。这样他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善巧。
我们现在人在法的实践中,因为稍有作为,就会不可一世。真有一点点作为与感知就不可一世,不要说去利人了,马上就不可一世!持戒的人感觉自己持戒不可一世,能坐一点的人穿个衣服坐在这儿感到不可一世,拿个念珠感觉到不可一世,带个头巾也感觉到自己不可一世……什么都感觉到不可一世,你根本没法利世的。
他是内在的光明与璀璨,是圆明的喜悦,装不来,毁不掉。过去说此类人、此类生命出世必被龙天推出,你拦都拦不住。此类人如果没有,你蹦都蹦不上去。这是一个巨大的事实作用。像一个有财富人去救济诸群苦一样,他有这种福德力。你要有这个三昧力,就有不可思议的光明、喜悦、调柔、摄化善巧。要不然没有这种善巧。
所以过去在圆觉经中提到如来三业——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样的至静,这样的大悲心,这样的断除烦恼方便等等,是如来正行三业,实际是菩萨当行、正行、必行。虽然次序有异,若圆修于此,若以次序——有的人这个次序,有的人那个次序,他有二十五轮,判定我们所修方便。世尊是圆修圆证,所谓圆满果地觉,他是如来三业圆成。在二十五轮中有圆修三业,实际就是如来业。
好比说有人认为自己证悟了,没问题,那么你在这三业中皆得方便,所以称为觉悟者。你说我这个人开悟了,怎样怎样……没问题,你可以用至静、断除烦恼或者禅那、大悲心——这三个你生命中完全具足,你不用说你也证悟了。你这三个没有具足,你说证悟了,自己忏悔去,找个角落去忏悔,就是自己无端的骄慢与自许。如来三业实际是果地觉的实质内涵,也是我们讲到的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也是智心、方便心、大悲心。这三心不具,你就没有开悟。你有悟你都是胡扯,你是误会了(众笑),误会又误解了。很多人误会误解了,还以为自己真怎的了。
这三业不现前就不是如来业,不是如来业你就没有开悟。说我拿出来一个理论,然后我自己的心膨胀起来,我就悟了……自以为比佛强的人多的是,就是没有如来三业成就的人多的是!不是你一个两个,太多了。
圆觉经分明讲如来随顺觉性中产生三种功德——三种功德,分五大类众生,现二十五轮善巧。你可以占其一轮,你感觉自己这个修行有方便,如此而已。有人在大悲处方便,有人在断除烦恼中有方便,有人在至静寂灭中有方便,各人方便不一,二十五轮摄化一切众生。你要在这里面有成就了,就是如来正等正觉现行方便。没有证悟,我们随顺也可以,礼敬、感恩、随顺于此完全做得到。比如我这滴水不能说大海,但我扔到大海里是可以的,我随顺大海功德入于大海是可以的。众生一切九界业分中皆可依随顺得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三摩钵提的修持,过去有人有报德现行方便。这样人极为稀少,但的确是有,一出生就带着三摩钵提福德因缘来的。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大家查书去!人人的因因缘缘差异太大了。像《妙法莲华经》中从地涌出品一样。我们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转菩萨?从地涌出品大家去读,我不知道有多少,我没读过。我们这个世界的不退转菩萨,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已经是阿鞞跋致的菩萨,他们愿生彼国,一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有六十七亿。其他小行菩萨,乃至未有名称菩萨,愿往生彼国者不可称计,这皆是随顺得入而成就!
人想制止骄慢自大,这个迷失的地方很容易看到,如来三业中行方便。你说你悟了,你有没有断除烦恼?你有没有大悲心、三摩钵提?你有没有奢摩他的修持?就是止一切恶缘相续,令心寂静?你要有这种善巧,你不用说你都证悟了,你往那儿一站就光耀十方。你要是没有,你喊你证悟了,就是自己在侮辱自己。你真是在欺辱自心,自心疯狂了!这十分容易勘验。过去勘验这些东西十分简单,有教证,有《楞严经》这一类,都很方便。
历代传承善知识,好比说讲经法师要讲经之前,都给你一个简单的勘验,三处五处皆有方便。你讲的是不是如来正见,是不是教法体系?还是在讲个人东西?一定要勘验的!不勘验我们没法张口,他没办法让你相续这个东西。像以前国外一个法师要到内地讲法,许多老一代人说这个法师最好不讲。大家说的是勘验,对证悟的勘验要求最严。
以前我讲过宗密大师故事。宗密大师在菏泽宗接法以后,菏泽宗祖师认为他开悟了,他不许,感到根本没有那回事。读圆觉经,感到心智明亮,无所障碍,但他还是没敢认为自己开悟。遇到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读了一遍,身心脱落,无所挂碍,作狮子吼;行法方便、意识方便、抉择方便、施教方便,一切意识流中没有阻隔、没有影像、没有一点尘埃。那时他只是说我这是怎么个样子?他就写书给清凉国师,请清凉国师给自己勘验。勘验什么?说我能不能做你的弟子,来受其法乳,寄于座下,得以教法方便?那个书信大家可以查到。身心璀璨,他读了华严疏钞以后,身心是璀璨的!
什么叫璀璨我不知道,没有体验过,他有那种体验。以前在念佛或者一些作为中有一点点生明相,但是“璀璨”二字十分不易得,就是了无影像——于世界尘埃、于自我意识等等了无影像,心智解脱。那个境界我不知道,这文字上有。
在我们这个时代,夸耀证悟的人特多,基本上都是超佛者。如来三业亲证者,那是不可思议,真有亲证。为什么说我们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行于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就是我们随顺佛的三业,随顺佛的报德。并不是说我们怎的,我们能证这个——不是,是随顺,随顺得入!像你河水很小,你流入大海就是大海。你夸耀自己,毕竟与大海不堪为比。我们每一个莲友、同参都要有自知之明!依经、依教、依传承、依善知识说,你这个说法你都可以观察到自心是什么样子,不要狂失自心。
社会上这样的人,三年两年出一个、三年两年出一个,寺院里更多一些,但都是迷失了。久久的压抑,一时的膨胀,环境成熟了,“啪”膨胀出来了,认为我开悟了,不得了了!很多人就蹦到桌子上讲法去了——后面你一定会饱受其苦。什么苦?你没有道德的支持,就是没有慈悲的支持、没有智慧的支持、没有断除烦恼的支持、没有寂静养育的支持——没有这些支持,法界不予认同。所以热闹一时,后面你没戏唱了。
三摩钵提,我们念佛人、学佛人要知道这是佛之遗德,大悲愿力所现;悲心能使然,能使这样功德在我们生命中可以去实践、融入、随顺。三种心中,所谓安清净心,行之悲智方便,以愿力故能展示出来自心。我们随顺佛愿而展示自心之愿,一样能感受到这种大悲传普化的报恩之心。要是没有这样方便,我们一夸耀就迷失,心里会很痛苦。因为你得不到真正认同,真正的利生事业不能建立。真正的利生事业是开悟正行产生的福德因缘,就是利生事业,真正会普利于无量无边有情,那是开悟的德相与善巧。要不然就是个膨胀,社会上隔几年出来这么个人,真是不可思议!
世尊说此人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在金刚经上反复告诉我们:我若有所得,燃灯古佛不予我授记——反复告诉你!但是这些人根本抑制不住自己的心,认为自己有所悟了。认为有所悟,这一类人嗔心极大,骨子里面的嗔心极大。你要是不奉着他、不顺着他,他的嗔心就会冒火。那个嗔心是多大烦恼、触动到什么样子?我们人人都可以感知到。证悟的人,慈悲是极为调柔的,随顺调柔见方便,有极大的调柔善巧。
这一点,我们可以依经、依论、依历代善知识的勘验方便令自心休息下来,不要轻易冒那种不正见来焚烧自心。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学佛,都要负责于自身的生命、意识、福慧因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身负责!这个责任是我们自身良知所守护,爱护自己的法身慧命是学佛最基础的自尊自爱的要点。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