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51

第三十一集:佛果为因悲愿三昧

我们一如既往礼敬三宝,祈求加持!这节课继续种子现行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作为、言说、意识都有一个所依,就是它都有一个出处。法不孤起,像孤掌难鸣一样,一切有为法毕竟有一个因,相续产生一个结果。现行种子所依,凡夫从多角度来认知:无始无明延续的六道轮回,极细微处产生的觉悟世间的三圣道,唯有一切诸佛世尊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彰显三无差别之究竟事实。

现行果觉纯正缘起,九界顺愿同归报土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其缘起殊胜就殊胜在以佛果地觉为众生现行因地心。现行因地心才是净土教法的真正修持起步,也是真正的佛子行,是佛子应该守护的没有戏论的纯正因缘——没有戏论、没有杂缘、唯佛是念这样一个真实法则,一生成办的法则实践。

这个实践,种子十分清晰,就是佛的果地觉来作众生现行因地心,这样一个纯而又纯的事实。这个事实,包括觉悟世间的菩萨、声闻、缘觉,亦是随顺佛果地觉能入如来种性。他们虽然是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独觉种性,各显自己觉悟三界的方便,超出轮回,超出常伦,但他们在佛的究竟圆满功德面前亦是随顺得入这样的唯一途径,别无他途!要有其他途径就不是这样一个法则。

所以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反复告诉我们:身业、意业、口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佛果地觉得入——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殊胜缘起。这一点毋庸置疑地给我们传递着教法与教法实践方式,使我们能成就阿鞞跋致,就是一生得不退转这样一个教法实践体系。他不是人们编排的故事,也不是一时得失、好坏、爱憎所传递的想法,实是有阿弥陀佛作为本尊、作为本师所传递的以愿力摄化十方众生、一生同一成办无上菩提的如来会的教法。

我们平时的一些情绪、智慧、想法、方便乃至自己编排的故事、压抑、膨胀等等,与这个相干不相干?像你不管是河水、雨水还是种种水,没有归入大海之前你皆有自己的名字,但总不名大海。若不随顺这样的因缘,与净土教法也总不相干。我们认识了这一点,就能了解现行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实是念佛法门这个特别法门的特质,也是一生得阿鞞跋致的唯一依止点。

有人说我不依止这个,我一定怎样怎样……这种抑制不住的骄慢、自大或自卑,都没有人反对。但这个教法体系我们必须深明于此,必须依止这个体系才能成就这样的功德。你说我生在懈慢国、边地疑城或者像三辈九品那样往生等等——那是在这个纲要下产生的一些差别的、随顺大家心智皈依的择取结果。毕竟是大白牛车,如法华经所喻,不管是说羊车、鹿车还是牛车,实际就是为令众生得以究竟安乐,即是出三界火宅。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教法法尔本然,非是自己要编排或者设计个什么。历代善知识依经教一代一代地去实践,再去认知,再去守护。如付法偈所讲:法本法无法——没有法则,设立法则无非是智慧与慈悲,没有一个真正设立的东西;但他接引众生的方便要准确,不准确就产生不了特定作用。像你想徒步超越飞机的速度,你没有神通就达不到。你只能一小时走十公里、二十公里,怎么都赶不上飞机。这是教法所依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学习净土的菩萨们慢慢来审思、认知于此。

这里面与情绪、自大、自卑丝毫关系都没有,与你开悟不开悟、知见不知见丝毫关系都没有。你能随顺这样的教法,就能得到阿鞞跋致的实际利益。若依自己想法去修持,个个依自力所成;包括你的悟境或证境,各依自己因缘步入自己的业力状态。但整体上这个教法是九界随顺佛愿而入佛报土,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这个事实不是我们后人没事了去怎么设置一个东西——设计不了的!

往生论传到我们华夏大地以来,虽然近几百年来没被广泛认取,但在唐朝善导和尚以及之前的昙鸾法师等,他们对此处有清晰认知,被后人逐渐认取。五念门修法就是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的随顺。身、口、意三业是讲众生分;智业、方便智业是贤圣分。这样凡圣能同一随顺愿力,步入阿鞞跋致,一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这个教法十分特质的地方。每个人的福德因缘与认知不能产生多大障碍,主要是:随顺就能得入;不随顺就是自力彰显,你自己的业力、愿望、修持都可以的。

过去人说佛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性德力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讲愿力比较充分。我们要依自己的愿望或想法去修持也没问题,这是种子的认知与随顺了。这个时代的人,经典上说为好行乖戾,你说往东我往西想、你说往北我往南走——是这样刚强难化的心理特质,嗔恨心又大,自慢心又强,一个“佛”字也容不得,菩萨也容不得,不要说佛德佛愿了。容不得这个,太满了,因为满才堕入娑婆世界末世,就是减劫之时,我们堕到这个社会上来了。为什么?我执我见的自满,给我们带来十分刚强的共业。这个共业我们要认知了就有松动地方,就有机会来反省觉悟。

所以十大愿王中,没有一个戏论的修持。他所有的就是:一旦提到自己的角度——这是普贤菩萨所行,不是我们——一旦提到自己,就是忏悔业障,其他都是礼敬诸佛、供养诸佛等等;所有东西都是供养、随顺,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旦提到众生业分一定是忏悔。为什么?没有戏论的修持,是纯正教法的如实展示。

现在人为什么不喜于这样的教法?就是那个自我坚固不愿意松动!也没问题,但要知道:这个法会给你带来阿鞞跋致,就是一生成办的殊胜利益。在经典上有大量记载,我们要想一生成就阿鞞跋致,或者一生得不退转,依自身业力,是久劫所成。那个具体数字很细致。历代祖师也反复谈这个。我们这一生要出生死,在出生死上生起修持与愿望,不知几人能生起来?不要说阿鞞跋致了,就是一生成佛的殊胜种子与缘起。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因,十分地精准!精准到什么地方?没有戏论,没有杂质。像《妙法莲华经》中,五千退席以后,世尊说此中无杂质。为什么?增上慢人一定要退席的。退什么席?实际我们在座一样可以不听佛的教诲。我们对一个教法要接受,貌似容易,认真起来十分不易!从心地接受果地觉为因地心,把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种子作一个真正调换,那要发很大的心愿,是很大的机遇成熟。要是没有身业、口业、意业、智业的观察,这个过程或者实践你很难;单单用自己的发心、习惯,像一些说法中所说,很多人是不喜“佛”字的。

这个时代的人,尤其听闻性德之说,许多人马上就自满起来。用自满之心,借助性德之名、之说,开始膨胀了,实际是一种慢心。慢有七种,不管是卑慢、骄慢还是邪慢、慢慢等等,这个心就是极烦恼的特质。但人会把这个当成“我”,感到这样才有“我”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是烦恼、染著,无始以来的染著习惯带来的没有轻安、喜悦。你想证得三明四智诸多善巧,可能永远是个名言。为什么?没有放弃这种染著垢心的愿望。

听到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殊胜教法,要是没有这样一个认知,我们无始无明怎么从这一生中或者在我们相续的修持因缘中能超越,得以不再被无始无明蒙蔽的解脱功德?不依这个法则,其他法则又有什么更好路子与方便?历代善知识与佛法实践者都不断地寻找、认知、接受、传递、拒绝……什么样人都有,但果地觉为因地心是十分特质的、简洁的、直指的宣化。楞严经中说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一定是事实。在有为法中,因果法则是不变的规律;有为法则有其特质,就是因果法。

我们在这个无上道教法的缘起面前,怎样勘验自心?先从思维知见上,我们能不能接受果地觉为因地心,来慈心相向,佛眼相看?如果不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这一生是不是想成就阿鞞跋致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或者作为最后生,不再用业力令生命相续,而用愿力清晰觉悟世间、利益世间,这样来相续生命?要没有这个择取,我们会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择取、自己的意乐去修正自己的人生——自己浑浑噩噩的人生,或者亢奋的人生、压抑的人生,各人各有所取。

但就佛陀出世愿望来说,我们读《妙法莲华经》,他就是一乘道之给予,大白牛车之给予。舍利弗作了喻说,像大长者一样,把自己的财富给予自己唯一儿子。即是付诸每一个众生,这是他真正智心悲心的无私的教诲。作为一个佛子,或者自称为佛子,或者混到佛子人群中,若不依佛的一乘教法来认识自心、改变自心,你这个佛子能不能加个“伪”字或者“假”字?它的利益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思维观察,在自心中善知与了解。

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讲这个果中果的善巧,就是因地怎么起步!在《方便品》中清晰有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我们在念佛修学相续中,择取的是哪个种子?是无始无明还是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现行?怎么清晰认知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身受用,就是心智、感知、言行、作为能传递出来。

明确心愿对己负责,认知共业觉悟时代

我们可以依经依教来自我观察,也可以通过周边人来了解自己是不是佛教徒,究竟是不是真正依佛一乘教诲的佛教徒,是不是真正来出家、来学佛、来接受这种一子之馈赠或者无上道之给予?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不问,日复一日的,这个夏天过去了,后面一生也过去了。这一年过去如弹指顷,你还在感觉过年的炮竹声,半年已经过去;你又在感觉这个安居结束,下半年又过去了……人一生中没有几个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

大限一到,此生福德因缘一到尽头,你去找谁报到、给谁约定?是给阿弥陀佛约定,还是给修罗约定,还是给天人约定,还是给人道约定,还是给三恶道约定?要问问自己心里的约定!就是我们心中的愿望。我们要是看不清楚这个约定,不了解自己心里的真正择取,待在寺庙里,用出家人身份、居士身份,是为个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为什么?在相续岁月中,谁能对我们负起责任?

佛菩萨给我们教法了,给我们最好的、最直接、最究竟的教法——一生成办的确是不可思议的教法!我们可以遍读经典去了解。很多人说藏传佛教有即身成就的方法——你可以去实践,可以鼓励任何人找一个最彻底、最清净、对自己最有意义的教法来实践。可能每一个传教体系中都会把自己的法门说到最得当、最当机。为什么?你面临这个法则了!当然没必要攻击其他法、否定其他法。

在净土教法中,一生阿鞞跋致实是不可思议!我们只能自身负责,因为每一个个体的意识法界都十分独特。除非大威德善巧者,或者与你有极殊胜约定因缘者,能侵入你的意识法界,比如在梦中、境界中、现行生活中给你一个强缘。一般情况下我们各行其道,互不相干。因为他这个意识法界的独立性十分不可思议。尤其是自我意识坚固的人,风雨不透。没有强缘侵入根本不可能让我们心智有改变、有升华、有所缘。

净土教法这个强缘所使,阿弥陀佛依大愿力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是以愿力、以法身功德顺性入众生心想中,给我们用大愿催熟善根,以回施功德来催熟我们的善根。就是他方菩萨闻其名号,即得总持。这个总持善巧来自于阿弥陀佛顺应法性的催熟。就是平等给予,来催熟我们每一个人听闻者的善根;你能听闻这个善根是佛愿力与威神所加,一定是佛恩所使。在这样因缘下若还不能步入或者还有阻隔,一定要审视自己的阻隔在什么地方?这种阻隔若是不能清晰了知、认知,就会出现一个大的障碍。就是这个不可思议的教法和盘托出了,在这个人寿极为短促、福德因缘极为薄少的时代,结果我们擦肩而过了。

你说我们这九十天或者这几年天天听——不尽然。很多人一觉睡过去,还完了;也可能一出这个大门就还完了;也可能讲这个语言的当下就偿还了。可能我们读经典时有点感触,经典一合就过去了。是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亲身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体验。佛陀悲悯众生,爱护有情,他是平等一如的。我们自己能不能真正生起善意、善心,接受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教法?阿弥陀佛乘法性之力、愿力、方便力、神通力给予我们这样机遇,我们要珍惜,要有喜悦,至心信乐。

你有喜悦的接纳的心,一念就不可思议!要有排斥、诋毁、疑虑甚至嗔恨,那是五逆谤法。那可能不是世尊所喜,因为那样的事一定有很久远很久远的渊源。像调达与释迦文佛来表演,展示佛陀圆满功德,你是善恶顺逆皆能圆成菩提,圆满展示佛的功德与智慧慈悲。那是配合演,那不得了。若是我们心中糊里糊涂地陷入邪见坑的危害,真会受到不可思议的久劫苦报。

你说不是谤法者也能生吗?一定能生。他顺法性说、顺佛圆满报德说,没有遗漏的众生,众生缘此法必成就。若不缘这个法,你去诽谤、隔离、逃逝,结果也会根据你这种业力愿望达成某些阶段的事实。顺应法性,在久远未来一样站在你前面——你业报受尽了,受苦受够了,因为过去有这个缘,再次听闻之时心生喜悦。那在久远劫以后了!

近代印光法师讲“枉受其苦”,说若知心作心是,何人枉受轮回?为何还枉受这个不白之冤?你明明可以早早摆脱生死轮回对你的制约与伤害,包括五逆谤法的伤害,为什么一定要行那样的法则?很多人认为五逆谤法与自己没因缘——你要细细看。这个时代这一类心智的人,我们都可以看看自己。不强行给个啥,我们自己可以看自己的举心动念。

在付法偈中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在无一法中,真正解决自己的烦恼、解决他人的烦恼,在一切无为法中行一切有为而利益世间,自利利他,不为自求——真是这样心智吗?要是这样心智,你的生命璀璨、光明、主动、积极、阳光;要不然,你心中黑暗、被迫、推动、嗔恨、迷失、倒见,相互伤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尤其用净土教法极容易照见自心。因为彻底,他不择一切众生业力,在一切众生业前都像大平光镜一样,让我们觉知自己的现状。觉知他并不藐视你,他接纳九界是平等接纳。我们即便是最恶的恶道有情,他也像对菩萨一样接纳你,就是随顺得入。

面对这个随顺得入的平等给予,你心智中是什么样感恩、喜悦还是骄慢、排斥?每个人都可以观自心,自取自用。这完全是心作心是的依止。你即心即是也没问题,那是上上根性。过去说利根者闻实相即得入,他心智无对待故,成熟了。像世尊拿个花朵一拈,下面有人微笑。他心智一如,他成熟了,没有对立了。但在我们二元世界凡夫有情心智中,对立是特别尖锐的问题。哪怕是佛最慈悲最完善的教法、最不可思议的给予,人有对立,一样能感觉到这是你给予的,我不会要。

说给予实是自心的一个认取罢了。在这圆明教法中,是无内无外无自无他的。在实相的真实的一如海中,皆是寂灭功德,非造作所成,非设立所建。我们能接触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功德的给予,实是自他不二。人有自我骄慢心或者自大心,就会说自己怎样,许多自慢自诩的有情就藐视净土,藐视净土什么?佛说我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我于无量劫为一切众生作大安——在布施大安这样的法则中,他会产生心灵的排斥,就是骄慢的排斥,藐视净土教法。很奇特!所以世尊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在一个愿望中他单单提出来这个文句干什么?就是这个时代的这种心智——你就是五逆谤法,这个教法一样平等接引你!

但是说盲人不见于光,你不能怪天光啊!我们会用谤法疑法把自己的眼睛蒙蔽起来。所以说大光普照,其人不见。佛的慈悲孕育一切,不能孕育这个自大自满的有情。这是我们需要警觉与认知的一个焦点。这个时代,这一类机制十分普遍。不针对任何人,这是共有的业报。我们骨子里面充满了自大,所以堕入百岁以里这样人寿极短的时代。人稍微宽松,万岁、几万岁的寿命自然成熟。人的自大就是苦处多多——坚固倒见、坚固执著、坚固自我的意识,造成我们福德薄少。因为接纳意识少,心胸不够广大,涉足面或者接纳的意识、交流的意识极为封闭。疑虑、顾虑、自大造成了我们对外缘的隔裂,人生短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

以前迦叶世尊出世时,人寿两万岁,人的生命松驰,作为从容。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命,从容的建立机会十分稀少。大家做任何事情都急急忙忙,什么都是急急忙忙、急急忙忙、急急忙忙,什么都是急求功利。为什么?时间短促!想完成自己潜意识中几万岁的福德因缘、几万岁的受用、几万岁的功德,你就在这短短一百年中怎么完成?急急忙忙,急急忙忙,急急忙忙,火烧火燎的。所以现在很多作为是焦燥的,给人带来浮躁、浮飘的东西。像社会上人酗酒、用制幻剂等等,就是人心里这种不安稳的共业所造成。人对生命已经无可奈何,那种如实的令生命平和相续没有了。

现在人说一百岁就是高寿了,说这个人养生怎么样,大家都拼命去学习——你就是活得好一点,也不过一百岁多一点,因为怎么都从容不起来了。这个共业是一个极大现象,在我们面前摆着!你说我是超常的人——你超常也在共业中受这个果报。认知这一点不是自卑,恰恰是如实地深刻地反思自心。因为这个时代人个个不愤,都认为自己是上上根性,自己的觉性悟性是拔尖再拔尖的!不是一个人这么认为,心灵深处都有这个东西,才使我们堕入这种人寿短促的平常凡夫果报中。是这个力量推动我们的!

我们基本上都把自己开除在共业之外,恰恰就在这个共业之内。这个时代是这个特质,人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但心里都是这么个种子。若不在人面前表现,心里想到机缘成熟,我一定要表现出跟你们都不一样。不一样还是一样,到时候该死都死了,火葬场一送,都是一把骨灰。好一点你骨灰是白的,差一点烧出来是灰色的,再好一点烧出两颗圆蛋蛋、舍利或者骨渣子。没啥了不起的,都一样货色。你要有本事,送到火葬场里烧出来是个金娃娃?弘一法师说你的价值不过一个钉子——把你烧完,在你骨灰里面提纯铁质,连个钉子都做不来,你还有啥价值啊?

在这个时代,要不是骨子里认同自己这个自大骄慢,你不相信共业的。不相信这个共业,我们细微反思自己的机会就丢失了。往往认为对自己还是挺负责任的,感觉自己挺不错——就是因为你感觉不错,才错过了很好的机会!我们这个忏悔业障啊……为何十大愿王中忏悔业障那么重要?就是要了解时代共业、自己在共业中的这个特质。一旦了解这个特质,你会为这个时代负起责任——这个时代的责任就是你自己的责任。

我们一旦走上觉悟之路,一定要觉悟一切生命、觉悟时代。想觉悟自己,基本上是自大自封,你没有其他东西。一旦往自己身上靠,基本上都感觉良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百五十个不服气,不相信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掂量,一个一个地分析。可以一个一个地分析,不用说哪个人怎样,共业中我们个个如是!这样我们会对时代负起责任。一旦对时代负起责任,你会真正在心灵深处,就是在依正二报源头来处理这个问题。

很多人说不为自求,为一切众生,为一切如母有情,为利众生而成佛,怎样怎样……说完就罢了,对怎么解除自己心灵深处现有的共业障碍并不在意。那么你心灵深处为利众生而成佛的愿不真实,达成不了现世操作运用这个事实支持。这个支持是什么?就是现实社会,现实社会中所有障碍就是对我们成就佛道的一个支持。怎么支持?你把现实所有问题的焦点找到了,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觉悟于当下就成为一个事实了。觉悟当下就不是一个闲话。

九界同归是觉悟当下的一个心理舒展,是佛陀给我们这样一个心量,给我们这样一个心愿支持;让我们通过凡圣同往、凡圣同修这样心智开阔的思维理念,打开我们的心眼,让我们看这个世界。世界所有共业就是这种顽固不化、刚强难化、自大自满,是这种坚固的时代。佛陀以兆载永劫的耐心来接引我们这些短促生命的坚固守护者,我们称他无量光寿。

很多人说不为自求、不为自求,我们也经常讲不为自求有二种功德,破我执、法执极为殊胜。所以菩萨行此巧方便,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速得什么?就是能破除我执与法执,在无所得法中真正得到究竟解脱与回归。就是回入空性自在方便,人真正得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要是认知不了,这个广大教法在我们现行中的利益不过是个名言。因为面对一切困难、一切业障、一切业缘或者共有的业障业缘之时,我们没有办法化解,这个固执坚固的知见我们没办法解决,所以阿弥陀佛这个教法为什么当这个时代的机?他就以无量光寿接纳短促生命的固执、固化业相,放大光明接引众生。

因为生命短促,你可以很坚强地守护你那个知见,又能守护多久?要能觉知我们心中有这种骄慢、自大、自满的东西,真正反思到这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共性,你再看阿弥陀佛,再接受阿弥陀佛教法,你就能解决这个时代共性业报的障碍。能解决这个障碍,不为共业障碍阻隔在这个娑婆世界,你就能得到往生的现行大利。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很多人说修行,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我把自己处理好就行——那样你根本学不到佛法!你没办法觉悟这个世间,现行利益根本没办法,怎么能展示出来?你封闭自己最多弄个自闭症了不起了。这个时代的所谓修行者,心灵自闭的挺多——把自己装到一个匣子里面去鼓、鼓、鼓,鼓到哪一天爆炸出来了。像爆米花一样,没有啥意思!要是真正作为佛子,以阿鞞跋致这种一生成就之功德,真在这儿认真,但你不在共业上认知与解决,而在某一群、某一人、某一因缘上解决,那你就躲在远远地方慢慢修持去吧!因为共业触目皆是,这个时代的特质是这样。很多人认为这是说某一人、某一事、某一物——不是!我们共同守护在这样一个业相中,就是人寿百岁以里的业相。

世尊讲这是五浊恶世,但有几个人相信你这是个五浊恶世?违缘现前时你说是五浊恶世,说怪不得世尊说这是五浊恶世!平时你顺缘时、骄慢自大时或者你吃的好、睡的好、身心康乐时候,你认为是五浊恶世吗?你说胡扯!说五浊恶世,你一百个不服气,说哪儿五浊啊?业报成熟的时候,肯定是五浊;烦恼的时候,一定是五浊;耐不住这个违缘了,说五浊恶世啊!娑婆世界啊!

世尊已经灭度,按照中国禅宗的说法,三千多年了。按照现在人说法,也两千五百多年了。世风日下,大家都看得到。世风到底变化有多快?基本上我们这个年龄的成年人都经历过,年长的人经历细致一些,年小的人经历粗糙一些,但基本上都能感觉到——世风日下。你信不信,都是这样。你说我与别人不一样,我比别人都好——你也在这个世风日下中活着,你认不认就是这样。在这个共业中,要不解决共业给大家带来的伤害,你怎么为利益众生而成佛?我们怎么完成自利利他的佛子行?

需要有对社会生命现象的广泛认知,这个认知就能拓宽我们心胸,不计较于每一事每一物。或者在每事每物中都可以观察、了解、觉悟,也可以支持它,没问题。但我们又不能自欺、不能蒙蔽、不能继续自我麻醉。一旦自我麻醉,大限一来,业力不可称说地成熟了,何去何从?无人知晓!现在有几个人有天眼,知人未来?我不知道。可能没有福德了解或遇到那样的人,个个能清晰未来命运。

若不把握法则、不运用法则、不去实践法则,我们依靠什么来清晰未来命运?来清晰我们现行?来处理我们过去的障碍与烦恼?令我们过去的积累不变成负重,而变成觉悟资源?你不依止法则,怎么转换这些不可思议的业力成方便觉悟之力?真有其他途径吗?我们在寺院学习实践教法,观察教法,了解共业,了解别业——有这样的机遇,我们可以反复地观察、了解、学习、实践。

生命的短促,可能我们现在活着时,认为死亡或者此一生福德尽时与自己还没有关系。但是静下来看:左邻右舍、社会周边,生生死死时时发生,人就能警觉!无常能给我们带来觉悟的巨大推动,使我们不行过分的放逸业。在这个精进因缘中或者正见正法择取的相续中守护着,这一生遇到无上教法,成为阿鞞跋致,即是步入如来会之胜缘,我们有机会有因缘了。要是再放逸、再自大、再自满、再不识共业,而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这个生命放逸过去了,哪一生再能转身、再能遇到法则?有几人明、几人清晰、几人了解?我们是今日不知明日事啊!不要说其他生世了。

要是有愿望——清晰愿望、清晰的法则实践,此生与未来生都能清晰。要是没有法则的实践认知,没有今发愿、当发愿、已发愿这样愿生的事实、法则的实践,你能知道你未来生是怎样?你现行都未有清晰、未有抉择,对未来怎么把握?靠什么把握未来?怎样令未来清晰起来?怎么展示未来?唯依法则有此方便!尤其是净土教法,缘起、过程、结果能一如方便得见,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缘起是清净的,过程是清净的,结果是清晰的。这样能使我们此生彼生清晰了然。我们有自在安住的清晰法则,清晰的生命归向与生命安住。

要是去掉这个,你的生命怎么安排?此生彼生,包括现行,怎么安排?你靠妄想能安排吗?靠自大能安排吗?麻木不仁能安排吗?放逸能安排吗?我们都有这样的机遇、都这样的因缘、都这样的能力,也都有这个责任来自我觉悟、自我审思。明自业不讲于好丑,明共业不讲于好丑,但你要明白了知它,一定有现行觉悟方便。你了解它的过程,就是觉悟方便。但你回避它、蒙蔽它或者夸张它,一定会心智迷倒,后面是什么结果?善于分析观察,人人都能了解认知。

我们来学习阿弥陀佛,在现生中就可以妙观察智妙观世间一切如幻业缘、如幻的生命趣向——我们在这如幻果报中,怎么确定一个如幻的相续?或者明确一个方向?怎么归于顺性法则中,使生命得到真正的自在与自主?可能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子或者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佛陀给我们佛的知见、佛的法则、佛的果地觉,最为清晰、尊贵、现成,我们随顺起来最为省力简洁,不需要自己兆载永劫去摸索或探究。你直下回归,被这愿力载负,就可以得到究竟安心与利益。智者一定会择取于此。

这一点反复提示,希望大家有个对比、认知、观察、择取。能择取依佛愿力、依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清晰自心,唯择一乘,我们称为佛子就当之无愧。对我们周边所有生命乃至无量劫以来如母有情,也真正有一个智慧的交代、智慧的交流,有自解脱与他解脱方便的一个守护与实践。这样对生命价值会有真正的探究与触碰。

要不然我们还在自卑、自大、徘徊中浑浑噩噩地浪费生命。那不要说报生生世世父母恩了,你此一生生命就对不起他,此一生生命价值就会埋没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业力蒙蔽中,自拔尚不得,何以利人?我们各自审思!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