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77

果德大用接济自性,远离二执直下归本

男众代表:和尚慈悲!各位大众师父慈悲!和尚今天讲到无所得、无我的事实,那么从无所得、无我的认知上怎样进趣到本具或者法性的事实?祈请和尚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师:世尊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名言来透视一些消息,翻译过来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用圆满来解释比较方便,圆满于一切时处,就是正等正觉一切世间。

有我无我的说法过去说是两种执著:法执、我执。法执太细,八地以上菩萨一直到妙觉菩萨才能知道法执细分的逐渐消除方便;七地以还都不说法执的去除,只说俱生我执的去除方便。登地菩萨于一切烦恼根本处自然脱离,生起了巨大欢喜——登地菩萨于触事皆生其喜,所以称为欢喜地菩萨,他们觉悟了无一法可得的事实。我执、俱生我执,在他们从一地到七地的相续作为中有方便。这个方便亲证者知道,我们只能通过名言与教诲来传递这个消息。

到七地菩萨,俱生我执荡涤一尽。再往上面,八地菩萨,就是得不退转,称为不动地。不动地菩萨息用造作业分,方尽俱生我执,就是我们说的坚固我执。坚固到什么程度?十分细腻!我们现在的我执不过是贪嗔痴慢疑极为粗重的表达,就是对色身我、名言我、是非我、人我我、记忆我、习惯我的坚固守护罢了。俱生我执分是极为细腻的,因为它贯穿每个生命单体的完整过程。就是我们每个生命都在称为“我”,不管用什么来表达,他一定称为“我”怎么样。要不然他无力表达,不知道怎么交流,是贯穿于生命的始终进趣。

有经教记载,在菩萨次第修持中,八地以上菩萨因为息用一切造作,对法执或者俱生法执渐次有进趣消除的方便。我们若不碰触佛陀的教义教理,对我执的认识十分粗重,在这个粗重上扮演的就是很顽固很愚痴的角色:这个色身一定是“我”、这个感觉一定是“我”、这个烦恼一定是“我”、这个善法一定是“我”,或者说“我”在持戒、“我”在精进、“我”在学佛……这所有东西一定是围绕“我”来建立与相续,俱生我执在我们每一个毛孔中都透出它的执著。一直到七地菩萨,这个东西才能真正荡涤一尽。你说我们没有执著、没有我执,那肯定是自欺。

为什么阿弥陀佛教法、诸佛教法能荡涤我执与法执?天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中提到菩萨巧方便回向,就是不为自求。不为自求是破除我执与法执的方便,所谓巧方便。就是直接回避,从缘起上回避我执与法执对自身造成的障碍。因为我们所有业缘造作是围绕“我”为中心而形成的大的业力漩涡,这个漩涡会困扰你;这个漩涡的执或者密度越大,你堕落就越深。三恶道是我执最坚固的有情,渐次薄少是三善道,再薄少是觉悟世间的声闻缘觉菩萨们——他们虽然觉悟世间,但俱生法执与俱生我执的细分之相不能去除。

彻底尽除二执唯佛世尊!就是全无余习,一切造作究竟终止,圆满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对他有十种称谓,这在过去细分说中有充分阐述,就是佛无上正等正觉的十八不共、四种无畏、十力的极大善巧内涵;对十法界或者说对九界有情的驾驭善巧,运用一切幻化业力的善巧,运用依正二报的善巧。唯有佛陀世尊,尽除二执!

这样我们以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如来种性作为现行缘起,就能使我们随顺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现行,入如来种性,随顺如来种性功德,或者说圆满修德,或者以愿力得见法性妙用,远离二执。二执怎么产生的?不了解性具妙用,必然造作二执。一切执著未离我执与造作——我、造作称为我执与法执,没有离开这个东西。菩萨六度万行,是他的执著;声闻寂灭为乐,寂灭是他的执著;辟支佛善观十二因缘,了知一切从无明中出生,他这整个觉悟过程就是他的执著。诸佛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彻底顺性展示性德妙用,无染无著无造无作,在一切造作业缘分中令一切造作业缘依本质显现,就是无所得显现,远离二执,成就正等正觉。

至真等正觉的功德完全来自于性具妙用,非是造作。除佛以远,总有造作业分。虽然菩萨是依止无作而行种种作为方便,像八地菩萨,虽然已息用现行,大用现前,一样会有极细微无始无明习惯的沉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殊胜,全在于揭示众生与诸佛对等的法性功德,就是同一根源处来说此妙法,展示同一根源殊胜功德缘起,我们才能随顺弥陀报德,接受报德回施。

这一点完全有别于九界众生的作为,若粗若细,若极细微。像我们六道众生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中的造作分,是极粗糙的,可见可及可知。在善道中细微一些了,在觉悟世间是极细微。但无始无明未有涤荡一尽,它总有痕迹,痕迹来自于造作——六度的造作,寂灭的造作、执著,十二因缘善观的运用一样是造作。诸佛亲证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性具功德的展示是无造作业分之事实。大愿业力来自于顺性彰显,顺性立愿而彰显于性德事实。这个性是无修法则根本所依,三无差别,究竟之处,法界心在。

我们能不能认识这一点?这个教法主要是揭示诸佛出世正因,即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所证的知见,就是揭示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揭示三无差别之事实,令一切众生启用性具之真实功德所在,即是不委屈的根本依止,是这个种性依止。此处缘起殊胜,所谓一出生即压群臣——群臣是九界;唯显王心,就是佛心,就是圣种性!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不可思议最上乘教诲的抉择。

你说有修有证没问题,大家说这个人好、那个人坏、这个人是、那个人非等等,都没问题。此处他荡涤了所有造作,平等回施于一切众生,接引九界众生同生彼国,彰显法性妙用,远离一切委屈——任何一个有情再不受委屈!骄慢的不受委屈,自卑的不受委屈,压抑的不受委屈了,你凡的圣的都一如同得回归,回归到本源处。所以称为安养国,极乐界。

我们要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德藏,就是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殊胜回施。没有这个回施,或者他不以修德彰显出来,一切众生无力得见得闻。因为性德不可见故,非造作建立。众生若不依这种取相见、觉知见、听闻见或者种种业相交流,会失去依止,迷失在现行种种造作的差别中,各受其业力困惑。就是不知道怎么样一个究竟,怎么样一个圆满,怎么样一个事实。

我们学习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教法中,为什么说此法难得、难闻、难遇?世尊在无量寿经中反复提到,为何这个法是不可思议的教法,是总持教法,是一切诸佛赞叹、守护、推荐、传递的法则?弥陀愿海究竟显示了什么?显示了众生不委屈处!显示了三无差别的真实安乐处!所以给他起名字,说极乐世界、清泰国、安养国等等,无疑地是令一切众生直下回归,直下地回归!我们要是不能直下回归,还耽搁在途中,不管是九界任何一界,都是耽搁在途中。

所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特别法门,起步极为稀有难得,就是唯佛与佛究竟直指。不是叫你明心见性——不是这样,是直接指出一切诸佛如来亲证果德的大用!令众生莫不趣入,远离一切委屈。所谓畅佛本怀,亦畅众生法性本具之妙用,一切众生本具于此,直下回归即得。我们的一切造作都有休息与回归的安排,我们在一切造作的强制中都可以无畏地休息下来。因为我们很多造作是亏欠心,或者认为自己某些角度有优势等等——都有休息的安排,就是具足地把你承担起来了,把你含纳起来了,把你包容下来了。

本地风光佛陀回施,感恩随顺即下解脱

我们能看到执著就是九界,因为九界各显差别作用力,诸佛如来全显无差别作用力。无差别作用力包括了一切差别,展示了一切差别,可以游历或游化在一切差别中而不受其困扰、不受其制约,善用于此。所以佛可以分身无数,入众生心想中。就是众生业分皆可以依佛力化现,不受其业困——业困不得他!

但我们迷失在众生业分与单体业报中,妄称我——法我、人我,造成九法界的割裂、建立,成为种种所谓一法界显九法界泯的事实或者现象。这种现象令我们成为众生业分,乃至三恶道业分、三善道业分、三觉悟道的圣者业分。在这一切幻化业缘中,唯诸佛如来彻底展示了这个巨大的幻化妙用的事实根源所在!就是他直指根源,让我们远离九界戏论,就是差别果报的染著,就是我执与法执——这个染著就是我执法执。

有些判教对我执、法执判得很细很细,渐次修持中对去除我执分的修持处处有提示。从声闻到独觉、菩萨等等,都有他渐次去除我执分、法执分的善巧,称为渐次教法。渐次教法需要久劫相续修持,过去的大菩萨因为有殊胜方便故,倒驾慈航,以兆载永劫的耐心接引有缘有情,同步相续于不可思议的渐次教中,就是体会每一个破除我执、法执的过程——他带领生生世世的眷属、同誓者一步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没有这种誓愿力、共同眷属力或者这种因缘的人,想这样修持没有机会!没有人生生世世地携带你,你也不忍于别人携带。很多人学两天佛法,得一点点利益,哪怕刚刚会说话,就开始自大起来。那样不可能生生世世持续不断地修持。

很多人接触过藏传佛教或者密乘的修行誓愿,他们是累劫师生,相伴修持,无有间断。像我们现在学三天,他就成你的老师了,让他跟你生生世世修持根本不可能,没有机会!过去人以誓愿为生命,顺性立誓,令生命相伴,他这样是为主体。现在人是以功利、业报、自我膨胀、邪见等等为自己生命了,根本不可能有缘——这是业报、业分,与顺性力的愿望不契合。所以只是利用佛教一些说法或者利用一些业相、名言,达到自己私心里的一些委屈、想法乃至野心,他成熟不了这个。

所以渐次教中反而要有巨大的誓愿力,有这种法侣相承、世世不断的修持,他们才能在渐次教中圆满菩提。多有倒驾慈航的菩萨善行于此,他们摄受种种法眷,以不可思议的共同誓愿而相续修持。若有迷倒者,以誓愿力故,相互提醒与提携,令其无有退转与迷失。

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立誓、说话都是为自己,是换取自己行为方便罢了,不是为了守护。就是一个借口,找一个托辞,取一个入门证,结果根本不守护。像那天有人问寺庙的大门好进不好进?我说好进,你合掌说我来学佛的,这个大门就打开了。这么说都可以,大门就打开了。因为一切佛陀世尊教法是如实面对大家,你怎么面对它,那是你自身选择问题了。在渐次教中,多是以誓愿坚持,渐次修持。他是累劫令正法住世故,实施渐次教法,令众生得见得闻,给予方便接引。许多人学过藏传佛教,要立誓,一定要在他们师长面前立誓的!立什么誓?他们知道。不立誓学不成法。

你说净土中不立誓能不能学?你不南无阿弥陀佛,你也学不成!很多人说自性弥陀——你把阿弥陀佛的修德去掉,你那个自性弥陀纯粹是盗取,根本不是。没有阿弥陀佛的报德,你上哪儿自性弥陀去?你怎么得见、得闻、得用于自性?那纯粹是自欺、盗用,就是贼心不死啊!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看得到。弥陀报德就直显我们的业分与业分的对称处,就是我们可以对称地体验这个对称的差别;不对称,不对称之处。

像佛已成佛,我们还在这个幻化业力中沦迷失,还在执著于我执与法执,还在生种种烦恼,还在自我烦恼,还在烦恼他人,要是没有弥陀报德的恩惠,就是现成功德的给予、修德的给予,我们妄谈性德!性德何由?性德何以彰显?何以得知?何以得见?何以产生方便?纯粹是盗用名词!古来已久,对这个地方,所谓理事割裂、性修割裂,此人为邪见者!一旦生起这种邪见,就是自大自满的盗法之心成立,人开始狂妄,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狂妄心了,窃喜己有所得。完全忘记诸佛如来兆载永劫的修持与修德的给予了。

像我们说这个房子是性德所显,但要是不感激建设者,你应该到院子里坐着。佛的修德就是事实作用力的彰显,是性德作用力的彰显罢了,他显示出来了。我们每一个生命现行也是性德彰显,但是你不了解、不知道,昧失于现象作用上,没在本源处回归,没有在本源处认取的方便。没办法认取它,我们迷失于业相而不能自拔。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提出:如是菩萨巧方便回向,远离三种违菩提门,建立三种顺菩提门。这三种菩提门是什么?智慧、慈悲、方便,远离为自求故。自求,法执、我执必然坚固,这种坚固你得不到利益。得不到什么利益?阿毗跋致的利益。心有染污故,心有执著故,蒙蔽自心故。你蒙蔽了心源才自大,你蒙蔽了心源才自卑,你蒙蔽了心源才徘徊犹豫。这个地方你再装潢它、装点它、乔装打扮,毫无价值。本地风光佛陀亲证,回施给我们,我们感恩随顺即得方便;你想再造出个比佛更高明的我执法执,一定是染著心!

很多人就耐不住佛法,弄着弄着自己就想标立出来个东西,世间经常出现这样人。在寺院道场的维护下面也有这样的人,都是迷失者。在世俗中稍有成就或者有点事业、有点作为、有点技巧、有点脑筋,就认为自己不得了了。这就是凡夫心智的特定烦恼,就是我执的烦恼、骄慢的烦恼。这种烦恼,人以为有所得,会在佛教表达得特别充分。强制于他人,强制于自心——强制自心惯了会强制他人。这种强制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强制、嗔心。

这是执著给我们带来的业报,所谓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我执法执造作坚固、执著坚固带来的烦恼。了解于此,我们就放下妄想执著,认知妄想执著:它的本质是清净的,本质是具足的,本质是不可得的——人即下得解脱,就是就路还家,不需别设方便。在这个最殊胜教诲中给我们最殊胜的方便、最殊胜的利益。在这上面你不感恩,要再设立其他东西,真是徒受其苦,自己冤枉自己了。有的人谁也管不了,我们深信每个人的因果吧!自作自受,不要怨人就好了;自作自受,你不要推卸责任就好了;自作自受,你不要哭天叫地就好了。

有人感到自己要不弄个啥,那不是失去自身价值了吗?这是我执的一种坚固状态,不敢歇心。所以狂心未歇,菩提路遥远着呢!迷失在自己的造作业分中,自许、自以为是,不得安宁,亦令他人不得安宁。所以世尊在楞严经中说歇——狂心一歇,歇即菩提。什么狂心?九界皆是狂心。依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顺性功德显示的究竟利益来说,皆是狂心。不过是大狂、小狂、细狂、粗狂罢了。

我们接触这样一个教法,要审视这是诸佛乃至说是释迦文佛传递阿弥陀佛这个西方本师旷大劫以来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是依止在十方一切诸佛功德基础上,直指众生心性与佛不二的大用善巧。所以十方诸佛皆共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此威神功德全在于直指三无差别这种法性的妙用。剥脱了一切戏论,直指根源哪!我们要关注于此、审视于此,了解这个特别法门的特别处,就能粉碎我执与法执无始以来的坚固相,使这一生随顺弥陀报德入法性海中,得阿毗跋致,成就不退转。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了义教的功德利益,或者诸佛出世功德的直下给予。

我们能承接于此,真是入如来种性;以此种性,因真果真之事实必然达成。作为一个念佛人,唯佛是念这个口诀、这个事实会在我们生命中挥泛出他真正不可思议的广大妙用与内涵。

谢谢大家!(众: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