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缘佛必将成佛,问问自心现下愿乐
女众代表: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在《释迦牟尼佛广传》里,佛陀对阿难说对佛生起最短暂的信心也会成为成佛之因。说有些人虽供养如来,却由于贪著轮回,不愿立成佛之志,不管他本人愿不愿意,也决定会成就,因为他供养的是无上福田。那么如果一个人没发无上菩提心,因为他与佛相关的一点善缘就真能成佛吗?祈请恩师慈悲开示!
师:这可能要从四缘中讲起了。在佛法中认为生命中有四种缘,我们要认知:第一个是因缘,还有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这四种缘。因缘,我们现在讲的种性就是因;随着外缘成熟,这个种子会成熟起来。因缘很重要,刚才这个尼师提这一段故事就是因缘说。我们要善观于十法界种种生命,所有与佛结缘的必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因缘的因,因为缘佛故,不管是供佛、赞佛、见佛,也有谤佛者等等——只要缘佛者必将成佛!但这里面的作用与效果,有长远的利益、即下的利益,也有长远的利益、现下的危害。好比说谤佛者、谤法者、坏法者,他们因为接触释迦佛的教法,终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妙法莲华经》中对提婆达多授记中所宣化一样。因为一切诸佛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圆成,皆在逆顺二缘中圆成。这一切逆顺因缘,都是佛陀圆满功德的事实彰显处。这里面就有赞、有谤、有顺、有逆、有成、有败、有坏等等。
古人说佛陀教法如旃檀林,就是像很香的林子,人进去了,礼拜者身有香气,砍伐者身也有香气。坏法破法的人像砍伐者一样,一样身有香气。礼拜赞叹者,保其树种成长,他身得香气;砍伐者毁坏于此,身亦得香气。择取不一样,但是佛陀给世间带来的利益是一如的,就是展示一切众生本具觉性之事实。这个觉性事实,只要能得遇佛法,得遇佛这种妙相庄严教法音声等等,哪怕是一个音符、一个形象,一点一滴,终将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的方便品中有广泛讲解。赞叹、礼敬,乃至随顺现缘的一个盲从性作为,亦将成佛。何以故?觉性未失故。外缘已成熟,无间缘一旦显现出来,亲缘成熟,增上缘成熟,这个因缘的实质、这个因就会萌发出来,成长成为不可思议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与利益。这是太久远的故事,一切诸佛世尊出世,是让我们避开久远的苦的果报,能行于现行不可思议的觉性妙用之中。有这样一个揭示。
众生业分,也就是十法界庄严,是没有穷尽的!《普贤行愿品》大家都读过,说众生业尽、众生界尽,此愿无尽。众生界不会尽,因为因果不会断灭。十法界是觉性的差别妙用,它永远在这儿循环。所以坚固因果的人、昧失于因果的人,或者迷失于因果的生命,慢慢地沉淀在三恶道中;向善的,慢慢地在善道中;觉悟的,在觉悟法界,有三圣道或者四圣道中说。这十法界是心地,就是觉性庄严的巨大事实,是一个大的游戏场,就是法界的游戏,过去称为法界曼达妙用,就是法界的一个曼达。
很多人读《楞严经》,楞严经就是对法界的描述,对十法界的一个展示描述。这五会中就在描述这个法界到底有多么庄严、多么不可思议!迷失在三恶道的有情,被三恶道,就是被贪嗔痴所困惑、所制约、所惩罚。但在觉悟者,未尝不是妙用。我们读地藏王菩萨的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佛道”,他这样的誓愿是什么?他就在地狱中告知一切地狱有情,那是受最残酷果报的有情了,告知什么?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之事实!他哪怕有一点点听闻的善根因缘、一点点的这种机遇,都能接引他成就无上菩提。
世尊所宣化的不是高尚东西,不是玄妙东西,不是独占鳌头的东西,是一切有情本具心智,就是一切众生交织的共同点——他只宣化这个共同点,就是展示这种平等一味的事实,令一切众生离压抑、蒙蔽、痛苦、迷失,得到彻底的回归、彻底的释放、彻底的安稳,有这种安稳的回归。没有任何一个让我们受委屈的死角,给任何一个有情都是同等的如实的福慧的展示,就是生命本质光辉的展示。
过去经典中记载了这一点,说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本际光明地,安住一切众生本际光明地。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亲证的。我们怎么证不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执著、分别、妄想、蒙蔽、割裂造成的坚固业习的相续相,这也是法界的庄严,一切觉悟者了知这个法界庄严。
我们昧失在、迷失在某种业相中,就会痛苦不堪。或者断灭见,肆无忌惮,不信因果,为非作歹,做到最后都是一塌糊涂,不堪承受,逃避与推脱责任,使恶业更加炽盛。常见者是被压抑得出不来气,认为自己犯了多少戒、做了多少过失、有多少不合法东西……每天都在这里纠缠不清,最后信心荡涤一尽,疲惫不堪,心灰意冷,无所作为。为什么无所作为?他的恶业太多,蒙蔽了他的所有善缘,阻隔了他增上的信心。
很多人在这里步入断灭知见,就是在无所得的自己识心推断下断灭,步入断灭,一下子会疯狂。很多所谓修行人突然自己认为有所得了,就是那个断灭见突然认取了。这样的人没办法在现行中得到佛法利益,就是觉性妙用不能舒展开来,被一个觉知、一个知见取相埋没,昧在一个相中了,制约在一个状态上不能自拔,不能解脱。说一切众生必将成佛,这是一个真实授记。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真实说。
你说在这样一个大幻化网中,大家都演佛陀多好呢!实际没有几个人愿意作佛陀,很多人对世俗的向往是满满的、足足的。这个短期出家也好、作个僧人形象也好,看似简单,很多人也并不是真想来成就原本清净、原本寂灭、原本具足的功德——他不愿在这个原本上作为,一定要造作出来一个东西,借这个东西完成世俗罢了。真正发无上心、随顺本自具足心性的人,我们可以号号自己的脉搏!世俗对人的诱惑,无始以来习气对我们的蒙蔽,远远超过了我们成佛的愿望。
我们扪心自问,不问别人。问别人很辛苦,问自己就知道了。有人在世间没有发挥过,总想到一个团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总想出人头地,一有机会就指手划脚。有人见不得钱财,见了钱财就晕;有人见不了名利,听到名利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有人事业无所成,感觉我要拼命去做个大事……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每一个人都有无始以来轮回过程中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所以他没办法歇心,没办法令自己造作的习惯歇息下来,返还本源的机会越来越少,就是堕落,称为减劫。
大家都喊着愿成佛,实际上来到寺院里愿意去除烦恼的有几人?愿意出人头地的、愿意有人模人样的多,真正愿意去除烦恼有几人?问问自己:你做出的事有几个是想去烦恼、出生死、令自己身心歇息下来?问问自己,不问别人,我们每个人可以问一问。有愿必成!这个世界是唯识所现、唯心所造,就这么个世界。很多人说大家都成佛怎么样?都成佛了——如来会,极乐世界。都不愿意成佛,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业习中——娑婆世界,堪忍界,就这样子。
我们这个觉性,世尊在经典中说众生心分中刹那刹那间,或者念念间有诸佛如来成等正觉,念念中有诸佛转妙法轮,念念中有诸佛取灭,念念中!我们现前人这一念有多厉害呢?就是一念一法界、一念一法界,可不是一世界——一世界太小了。人的意识空间是不可思议的浩瀚广大!一念嗔心是什么样?谁都能体会到,怒火从心中烧起来时、嗔心起来时,一念迷失、一念愚痴业、一念固执业、一念贪婪业……不管什么,那一念生起来有多大力量,每一个人都充分体会到了。每个人都能体会这一念到底有多少力量、多少内涵。人真善用这一念吗?觉悟这一念吗?
所以众生业分与诸佛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本质一如。这个回归处我们要是用功,哪怕有一念,像刚才这个比丘尼说的一念——我们就有这一念,一定终将成就不可思议的菩提道业。需要多久?四种缘中的增上缘、无间缘、亲缘和疏缘,就是缘缘,都要成熟,推动因缘的成熟机会。过去说四缘聚,得一乘——四个缘都要成熟。不成熟没办法,他不能呈现出来。
所以佛教鼓励我们很多东西,像四正勤乃至三十七道品的指导;我们所有修持,四向四果也好、四十一个菩萨次第也好,每一个指导都给我们增上方便,叫增上缘。阿弥陀佛这个教法也可以作为增上缘说,就是你要依果地觉为因地心,就能疾速令你回归到不可思议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功德上来,若愿意一生成佛者。实际佛给的有法门,但真正愿意一生成佛的人……
我有时说我不再轮回了!很多人说法师你说这话我骨头都寒了。我说我也寒了。实际我热着哩,对这个娑婆世界粘着的很!但你要想让自己对娑婆世界有一点透视认知,想有一个出离心,十分不易!因为我们在这浩瀚的无量无边的业力轮回中,太熟悉太熟悉了。我们每一根头发拔下来,就有无量无边记忆,都是世俗与轮回。我们身心世界整个记载着旷大劫以来的轮回习惯、业报、记忆。你想从这里面走出来,若不是如实心智的需要,或者说发心的需要,你怎么来接引你?
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有那样点滴善根,积沙为塔也好,一合掌也好,一点头也好,乃至谤佛一声也好,皆是胜缘。但他谤佛,不知道久劫要受多少苦才有因缘能成熟与成就道业。像《提婆达多品》中有授记。我们知道善星比丘讲法堕地狱,因为他心中是谤佛啊!他讲的是法,运用的是谤佛。现在很多人也在讲法,但他运用的是名利、无明心智。有人嘴上也说佛法,但是为了换取自己的私心、野心,树立自我,能不能成佛?终将成佛。但太久远太久远了!这个劫数不可称计,过去称为阿僧祇劫,就是这个劫都不知道怎么称谓。
勿落人后枉受其苦,深信因果感恩现缘
终将成佛,勿落人后,这是行佛法增上方便。就是少受点苦,因为这苦是虚妄不实的,就是枉受其苦——这是佛悲悯如幻业缘众生的一个悲心。并不是我们该受这个苦或者必须受这个苦——这个苦你可以受可以不受!你一定要坚持那种苦业果报,你就是枉受其苦,枉受轮回。我接触的许多居士与出家师父,在私下里谈,想完成自己心里妄想的多!开始见面都说我要了生死,后面一旦坐下来,就说我心里有什么愿望,我想通过佛法达成我一个什么愿望。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想通过佛法达到在世俗中没有完成的愿望。允许不允许?这叫盗用佛法,贼住于寺庙,没问题的,就是会受很多苦,终将成佛。但这个久远的苦谁来受?自己受!你这个单体受,别人不会替代。佛悲悯我们轮回苦就悲悯这一点了。
很多人认为有点什么阴谋、技巧,来偷点什么东西。实际严格地说,世尊除了戒法,一般所有教法都公开的。像比丘尼戒、比丘戒、过去菩萨戒不公开。他不公开是保持这个团体的守护的一种特定优势,为了使正法长久住世。有内涵他不公开——他有内涵,就是识破因果的特定内涵。好比说犯波罗夷会堕入地狱受什么样罪,这是一个秘密藏。什么秘密藏?佛眼所见。这个东西若是散坏了、全部公开了,就没办法弄了,世间人都感到没意思了。所以除戒律上,就是律藏之外。过去律藏中称为秘密藏。
像现在很多藏地的修法就是根据律藏演化出来,说是哪个阶层,受哪个三昧耶誓,受哪种誓愿,守护哪些东西。比丘尼守护些什么、比丘守护些什么、菩萨戒守护些什么——这些守护实际是你的秘密藏!别人不知道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方法给你方法了,别人没有这个权力给你这个权力了,别人没有这个位置给你这个位置了!你不用这个位置,你就空了壳子,空壳子了你就受其苦,没有受其滋润。就称为名字比丘、名字菩萨,因为你没有实质内容。
有人就像波旬发愿说的让他子孙来到佛法僧中,怎样怎样。那也可以,这一类人不是不行。在声闻法,就是现实果报相续中,世尊会掉泪,说这一类人太苦,世间有情太苦了。因为这些恶人使佛法败灭,不能相续利益世间有情,不能接引有情。在大乘中世尊就直接给波旬授记了,说:善哉!汝眷属因此福德因缘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波旬当时就晕倒了!在声闻法中,波旬是洋洋得意,世尊掉泪了。
就是在业报处表达的短期现象与久远现象。久远现象世尊是欢喜的,因为你只要接触佛法必将成为利益!但在近期乃至说相当久远的业报中,世尊看到这些破坏者及其环境遭到的伤害,悲悯于此。因为他是应化身,悲悯这类有情,所谓波旬眷属,枉受其苦,走一段弯路。这段弯路有多久远?可以查戒本,戒本上讲的最清楚。这是秘密藏,你们自己查去。犯一个什么过失,有多少多少苦报,就是从因果上说。这种种教法中揭示了种种方便罢了。所以了义教中可以即生成就,渐次教中可以渐次成就。
上一节课讲到,说多有菩萨倒驾慈航,多有世尊倒驾慈航,多有他方圣阿罗汉倒驾慈航或者说回小向大,回入娑婆,回入他方世界罪恶众生、迷失众生中,摄化有情,令其渐次修持。这样是不可思议的不退转菩萨坚守的善巧。因为他在不退法中得到了安乐住,没有退转的,他就生生世世久劫守护一个法则。他守护着光寿无量的法性,以此为生命安住,得到了大自在,就是生命的久远自在。这种久远自在是依愿而相续。他们就可以慢慢地度众生,帮助一切有缘,很慢的!
世尊在一个经典上说声闻的慈悲像在皮肤上划一道,有个白印子,就这么一刻钟的慈悲;菩萨的慈悲能深入血肉;诸佛如来的慈悲深入骨髓。在某一劫中,世尊为了度一有缘有情住世八万大劫。住世八万大劫干什么?等!等他这个有缘的有情善根成熟,来度脱他。就是一对一的度脱,他是久远誓愿!他成佛了不去度无量无边众生,就等啊等啊,八万大劫等完,这个人从天上掉下来了——他就给他对等果报中成等正觉,度化一人,取灭了。他们太有时间了!他们时间广大自在,他做任何一个事情都充满了从容,充满了真切。不会说我今天应付你、明天应付他,忙得不得了——不会!他们对待任何一个事情都充盈、真实,没有欺骗性。
我们现在为了功利,为了某些东西急功近利的心——虚伪,阿谀,自己危害自己,不安稳!为什么?你没有光寿妙用的推动,是眼前小利对你的危害与蒙蔽。多少人因为一点点小利把自己整个福德因缘都毁掉、信誉道德毁掉,根本不惜代价!因为那一点点蒙蔽,可以欺诳自己欺诳他人。为啥?利益蒙蔽了!他自认为那是利益,蒙蔽了。
若是做事还不从容,你要体会自己不是意乐意愿的实践,你的修学一定有问题。我们的觉性时时刻刻在起着作用,法性时时刻刻载负着我们,只是我们不知道,用亏欠的心、欺骗的心、不平等的心、常心、断心等等去作很多苦业。这个苦业,世尊说我们冤枉。你冤枉不冤枉自己看!在世尊眼中我们挺冤枉,因为他于一切众生视若一子,与他觉性是一如的,法性是一如的。我们在受这些苦都是我们每个人造出来的。我们造出来,却会推卸责任、指责环境、指责父母。有人出身不好就指责父母,有人认为环境不好就指责环境,有人认为没有遇到好伴侣就指责伴侣……总是推脱责任,不愿承担自作自受的因因果果。
过去佛教的教育先要深信因果,深信自作自受。先深信自己的因果,自省自觉于自心,回到根本上来你就从容方便了。哦,我的因果我自己受——你能感恩了。因为你一觉悟,就是重罪轻报了;你能觉悟它,就知道你这个重罪轻报。为什么?这个罪若再迷失下去就很重很重、越来越重。你能觉悟于此就轻松了,能感觉到重罪轻报了,你就感恩这个果报因缘。所以我今年感到我特别受教育,内心充满了感激;有时人情上还过不了关,我就对着墙喊两嗓子。
真要在法则上啊!若是反省自己无始以来层层不尽的果报,一切现缘都是你内心果报成熟的最好的揭示,你感恩还来不及!真用感恩心,人真有觉悟现行的好机会。过去佛教有感恩的重要提示,实际感恩心是特别解放自我的方便,恭敬心是特别滋养自我的方便。我们可以看的,可以实践。怨恨是特别迷失的,自我骄慢、藐视他人是内心深处特别纠结的苦。你可以审思!这不属于任何人,谁用这个就起作用——你用觉悟你觉悟,你用怨恨你怨恨。并不是说这个怨恨就是你了,或者这个觉悟就是你了——不是的。
一定要深记着业无所属。我们人人在解脱路上都是平等的,佛陀给我们的教法没有择取谁亲谁疏。世尊在世时四种种姓皆能出家,目的是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他实施教法是接引一切众生的。尤其我们现在人,福德因缘薄少啊!骨子里面骄慢自大。表面上可能谦虚一点,需要进入某个状态时候谦虚一下,后面那个骄慢不可思议。越骄慢越堕落,越堕落越骄慢;越堕落越骄慢,越骄慢越堕落……这就是轮回!
它有什么内容?没有内容!它不属于你,但有些人不骄慢就好像活不成人、不舒服;一定要标新立异,与别人不一样。弄出来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动静、感觉、说法、作为,反正总要与别人不一样。你也不用故意再做,我们都不一样,没有一个人一样!不相信你把大家照片都贴过来,每个人看一遍,没有一个相似的。还再故意弄出来个不一样,你多累呀!本来就不一样再弄出来个不一样,不辛苦吗?很辛苦!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要回到自己本来觉悟的心智上来,真是人人得安乐。我们可以看看佛陀的教法,实践佛陀的教法。在业无所属上我嘱咐各位,捶打这一点!一定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个好人、坏人、骄慢人、邪见人、自大人、自卑人等等,也不要标榜你是个圣人、修行人、了不起的人或者是个领袖——你是哪根葱,你真要知道自己!我是哪根葱,我也要知道自己。不要装,装到最后你苦不堪言。很多人一定要给自己打造出来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很辛苦很辛苦,他认为有个东西可以弄出来。这就是有所得的心,这样做那样做,最后把自己作死为止。我们是佛教徒,是觉悟来了,来受佛陀教法——佛陀告诉我们无一法可得,告诉我们本来具足本来清净,你还作,你为啥作?不是作死吗?作、作、作,作啥呀作!
让我们清净回归,平等回归,安乐下来,让我们运用具足的如来藏、具足的心智,真正安详从容下来,有什么不可以?你一定要弄出来个动静——可以,苦不苦?问问自己。这个人要成佛,这是个事实,早晚这个要问问自己,不要兜圈子,不要枉受其苦。这是佛陀菩萨对一切觉性具足有情的真正支持、爱护、悲心与方便,给我们施教的方便。若不施教,可能久劫久劫……不定哪一天碰见施教的因缘了。当然也可能不信,也可能诽谤,也可能破坏等等,都可以,他结了个缘。我们现在也在结缘。
你一定要读《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说的“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过去人称过佛,或者一弯腰、一合掌等等,早已成佛了。那是过去佛。我们过去没有做过这些,都是自慢、自大、自卑,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中滚打,生生世世轮回其中。你说哪个人没有佛缘呢?有觉性者皆有佛缘!成熟之机在于四缘了,尤其是缘缘,过去说亲缘分中成熟了才行。
好比说到这里来,有几个人能到恒阳庵、放光寺?全世界有多少人、有多少生命啊!能来的太少了,少的可怜!这个亲缘,称为缘缘,缘缘中有亲疏二缘。诽谤、诋毁、疑虑,是疏缘。就是你结了个缘,但是疏缘,你把它疏远了。你恭敬、尊重、随顺、实践,是亲缘,迅速成熟了。缘缘中能表现增上缘不可思议的功德。什么增上缘?有人有距离了、疏远了,也是增上缘——恶缘成为增上了。要是恭敬、尊重、礼敬、供养三宝等等,你亲缘成熟,与佛的增上缘成熟了。
人人有觉性,不要错用觉性;人人都有法性,本自具足清净,不要错用于此。所以认清路头,就是感恩于此、回归于此、礼敬于此、守护于此,那么我们真是佛教徒。要不然背道而驰!虽然有觉性和法性,但是被你的烦恼、愚痴、不负责任蒙蔽了、推托了。感恩、感激、恭敬,他就成熟与展示出来了。如此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众: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