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出家说服亲人,功德回向普利有缘
男众代表: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有一位短出沙弥要来表达他的一个具体问题。
短出沙弥:师父您好!我这次来短出是因为我姐姐,她以前在这里短出过,然后给我说了短出的事。所以今年我到这里来了,对父母说我在学校里做兼职。短出收手机那一天,我还打电话说我一切正常,然后手机交了。父母这期间打过几次电话,因为都是关机,比较担心,就问我姐姐有没有联系到我?我姐姐说我参加了相关培训,和我之前的理由有冲突。今天上午才知道父母有打电话来。我想问我打电话回去应该怎么说?请师父解答。
师:每天我们都能遇到许多类似问题。有时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轻而易举地解决;有些像这样一个,说不如实语言去保护自己的作为,或者说不敢如实表达自己的作为状态。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国内,尤其是出家学佛的环境中,频繁发生。我们为什么不敢面对这个宗教实践,或者说佛法的实践,来面对亲人?这不怪任何一个人,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要是在过去的藏地、南传佛教地区——现在不知道啥样子了,说过去,大概八、九年前我去缅甸,在仰光大金塔那个地方,看到一个小孩子出家。还不是一群人出家,他一个人出家,他家里人、所有亲属都跟在后面撒花和赞美。有一个家人打着伞盖,他穿上太子衣服,就是模仿释迦文佛的出家样子,戴上高高的太子帽,家人敲锣打鼓地把他送到寺院了。所有家族人都要参与,说难得有这个孩子出家。大家都感到家里人出了一个修行者是多么大福报!家里出了一个出家人,可以作天下的福田,也可能会修行成就,这太不得了了!所以家里人都载歌载舞的。
那时我刚舍戒没多久,看到那个场面有点忍不住的感动!因为大家对出离烦恼的这个形象、这个作为,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整个出家过程的理念来推动这个事情的那种尊贵、那种得到整个家族与社会的支持——不光一个家族了,走着走着就不是一个家族了,很多人都在随喜!很多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花店或者跑到什么地方摘点东西去供养,甚至有人把自己身上比较喜欢的东西投过去,来赞美、供养、随喜这个事情。
再往前面,大概十六七年前,我去版纳,看到几个孩子出家,就是八、九岁左右,整个寨子、整个街道上全是人群!大家把厚厚的芭蕉叶铺在地上,不让这些出家沙弥踩到地,让他们一尘不染地从走到那个殿堂中。为什么?感觉自家孩子或者自己有亲人要出家了,哪怕是种民俗,大家也有那种内心的喜悦、支持、赞美、感动!旁边观看到的人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我们内地,说你接触佛教了?你出家了?你要干啥!很多人就是说谁家的好孩子往庙里送?!
我在内地接触了许多出家师父,出家了十年、八年,家里人还不知道他出家了。他说出国留学了,或者在哪个地方打工,回不来,联系不上。很多人出家很久都不敢面对亲人,不敢面对父母,不敢面对自己所有熟悉的人。你问他为什么?他说那多不好意思啊!面对自己的选择与作为都生不起尊重,你还出家做什么?
我们对自己生命自主的东西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制约,不敢正面面对自己心灵的择取、生命的作为的择取。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社会状态。这个社会状态你说不上好坏,就是个社会状态,是个整体力量。许多人对出家人的认识就是看风水、算命,就是做佛事、挣钞票或者说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说那些在世间失败的人逃避到寺庙去了。这样一种长时间的概念性、固化的知见,造成了人们潜在意识的排斥、群体意识的排斥。
这个沙弥提出的这个事情是一个广泛现象。以前我逼着一些出家师父必须回家,必须见亲人,我说我跟你一起去都行。他说那不行,家里人会疯掉的!我说你试一试,他疯不掉,是你疯了。我跟许多出家师父回过家,家里人没有一个疯掉的,家里人说我早就想到了!有时我们会把共业意识扩大化,因为我们心中也有这种共有的意识,就把它无限地放大,实际不尽然。有人在工作单位上是个领导,他说我要出家了,这个单位怎么办?有人说我要出家了,我家怎么办啊?实际根本不是那样,都是自我夸张啊!有个单位领导出了一段家,又回去看,他们单位人说你还回来干啥?位置我们早就有人了!(众笑)
很多人很自信地说我要出家了,家里人会怎么样怎么样……参加我们短出的几个回到家里,家里人把门一关,说你出家去吧,不要回来了!他说我还操你的心呢!家里人说什么操心啊?我已经找朋友了!所以你真有那么重要吗?想象的吧!很多时间都是自己想象,可能人家巴不得你出家呢!因为出烦恼嘛,少点烦恼。
世俗的习惯在我们心中有种子在,他人心中也有种子,有个共识的力量。这个力量,我们作为学佛者,可以正面地面对自己的选择。成年了,十八岁以上了——小孩子咱不说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了,完全可以和家人正面说自己的选择与作为。你连这个都不敢面对,出家有问题!直下面对,是什么就是什么,你尝试尝试?不是你想象的天塌下来了,或者说不得了了,家人会不会怎样?会也没问题,我也是个有独立人格、独立选择能力、独立审视能力、独立信仰能力的一个人了。这一点我们要能恰当面对,不去故意激化矛盾,是有益的。
像过去男女众出家,都要说服自己、说服家人——这是出家前行,没有这个前行你不要出家。你连征服自己、征服最亲近的人也不行,不能给他们有很好的交代,你还想征服法界的烦恼呢?你还想征服全世界呢?为什么?出家人是什么?在经典上记载,若人出家,犹如一人入万人阵中——你一人拿着兵器冲到一万人阵营去与他们拼杀。你没有这样的勇气你出什么家呀?回家吧!真正的修行人,就是一人入万人阵中、千万人阵中,也要一直到底!到什么底?在种种业缘面前真正能了解法无自性,了解一切敌对毕竟是无所障碍的。所有的障碍是自心中的障碍、自设的障碍,是以为有所得、以为事实产生的障碍。我们一定要提起无生宝剑,能斩杀一切烦恼。要不然出家一问你,说汝是丈夫否?你说是!是个鬼啊?连家里人你都不敢面对。
这个小伙子是成年人不?十八岁有没有?
短出沙弥:是,二十一!
师:没问题了,应该直面面对了。到结束的时候直面面对,现在还不行,因为还有一半时间。
短出沙弥:但是我姐当时跟我父母说的时候,我看到我父母那种很短时间内头发都白了,我……
师:他们要是头发白了,会给你结下很深的佛缘,没问题的。
短出沙弥:懂了!
师:要是因为他的烦恼了,真会带来很多麻烦。要是因为这个,他们会了解为什么姑娘要去出家?为什么儿子也要去出家?他们可能会对佛法有了解的愿望。所以白一根头发就能深入一点,多白几根头发就多深入一点。因为他真正用心了嘛!很多人学佛就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出家人,他们就一定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为什么会把我这个家里人拉出来了?好好日子不过?这真是很好的胜缘。
我们来到这个地方,结一个佛缘,貌似简单,实是不可思议!缘佛成佛,这是因真果真的事情。家里人因为我们缘佛成佛的事实,已经种下了一个殊胜因缘。他们发愁也好、有想法也好,但你把你这个成佛的真正道德、意识、利益回向给他们就好了,不保留地回向给他们!刚刚接触佛教的人,可能对这些还不甚了解,没问题,只要有这一念回向就好,念一句佛号、一个早课、一个因缘回向给他就好。尤其是我们短出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有类似问题,或者曾经有过。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我们汉地人比较虚荣、容易纠结、独立性差——独立思维、独立作为、独立的人格反而差,这也正是给我们一个内心审视、观察、了解的过程。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短期出家亦复如是。大丈夫!什么大丈夫?就是三界福田。我们这个形象哪怕就现一个小时、就现一日一夜,都是不可思议的三界福田——形象福田,内容先不管。我们受了十戒,就是十戒戒德福田,能受多少就有多少的福田、自利利他的功德。要是这个庙子把出家师父都撵走,就这空空荡荡一个殿,找一个老太太在这敲罄,我们参观来了,到这寺庙里一看,磕个头,或者有个出家师父说放钱、放钱、再放点钱,大家心里是什么味道?我们到这样一个学习实践佛法的地方,虽然没有敲罄的人,但我们心中永远有美妙音声——梵呗的音声、钟鼓的音声。我们敲罄是为了唤醒大家念诵的节奏,提醒大家念诵的快慢、音声的大小,使我们真正依法修持,令此梵音广传世间,净化人心。你说我们不是在令正法住世吗?不是在作世间福田吗?
他们沙弥在那二楼与三楼念诵之时,传得很远很远。大家那种真诚,或者那种还不熟悉的音声唱出来的佛号、功课以及梵呗,很感人!在鸡足山的臆胸之地,传出来这样一个美妙的音声,散布在无尽的法界,我们就是无尽法界的福田、无尽法界的净化者。这有什么不敢面对亲人的?有什么不敢面对他人的?有什么不敢面对的地方?这种选择又有什么不值得我们站出来面对的?我们的选择在生命中是真正有意义的,是无愧的!
所以我希望通过沙弥这个事情,大家都敢面对自己的选择,可以说服自己的心。因为三皈依、因为受沙弥戒等等,能认识性德这种不可思议的生命根源,了解了我们受的戒都是生命共需的光辉那样一个力量、那样一个力点。我们有那样一个学习、实践、认知,都是不可思议的。没有必要躲躲闪闪。认识自心、运用生命这种不可思议的本质力量,有什么惭愧的?那些没有学习或者没有运用的人反而应该生惭愧。我们在他们面前,要把这种运用生命本质力量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供养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样力量的不可思议!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应该行、应该为的内涵。
这个沙弥虽然说的是自己父母的事情,也是说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共有的一些特质。大家羞于说出自己的现在状态或者出家了、学佛了等等。这正是我们修行的地方、认识佛法的地方、实践佛法的地方,把佛法供养给自己的亲人、周边人、有疑议的人,让他们也了解佛陀悲智方便的给予——我们有这样的学佛的自利利他,尤其对亲人,有这样自利利他的责任。
要是我们在佛法中还没有得到利益,可以慢慢地学习;要得到利益了,可以把它默默地回向给自己的亲人——把这些作为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不要保留!过去说功德像一灯燃一灯,灯光不会减弱,只会灯灯相映,如同无尽光明一样。在回向给别人之时,你所有受到的加持与利益不会减弱,而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发扬光大!人不要吝啬于回向,不要吝啬于此!吝啬于此,我们就会在七菩提分中受到制约,所谓修行缘起、觉悟缘起的制约,回到自私狭隘的吝啬守护上去。
所以我们面对亲人、面对社会、面对现在大家还不能正面认识佛教、认识出家的过程,要把自己学的哪怕一点一滴的善巧、一点一滴的感动、一点一滴的教言回向给自己的亲人,真诚地不畏惧地回向给他们。有机遇了,可以把你学到的东西给他们耐心地、调柔地、尊重地作一个讲解、交流、复述。那样我们学到的佛法就会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如实的、尊重的作为传递给亲人、传递给社会,就能利益家人、利益社会。
许多人对佛法只要接触,都会受益。因为佛法中有真诚,佛法中有感恩,佛法中有平等的心智,有包容的善巧,有看到他人过失而来调整自心、觉悟自心这种反观自心的指导与学习。再走到世间,世间人那种相互疑虑、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防范的东西就会在我们这个地方得到包容、得到理解、得到慢慢的消化。也可能我们一点一滴地做到,也可能我们比他们不强什么,但是方法我们总是学到了一点点、接触了一点点,机遇我们有。
我们不会的时间,可以问同参道友、问师长、问所有佛教团体,问我们喜悦、喜欢交流的所有人,来把它做得清晰、弄得明白。这样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极积参与者,是有益于社会和家庭的参与者。因为你有觉悟的法则,有觉悟法则的学习与熏修,完全可以把这些学习熏修中点点滴滴的善巧、感动有意无意地在日常生活中融化亲人、社会对出家对学佛的误解,使他们回到觉悟生命究竟安乐处的回归之路上。这样我们会仰俯无愧地面对家人、社会与自己的选择。
谢谢大家!(众: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