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甲:(围绕疾病的问题向师父启教。)
慈法法师:世间就两个字“因果”,很多因因果果的因果,每个人都有,也都是生老病死这一套东西。
像我们现在做这些事情呢,可能是个因,以前的果都有了,我们再做这些因,你是要干啥呢?比方说,我做佛事,我念个佛,我去干个什么事情,是为了身体好。身体已经不好了,我们为身体好,那这个不好的东西,它还会相续。不是说,我身体有病了,我念个佛,做个法事,就没有病了,那就没有因果了等于。
你结这么多善缘,未来可能结果,但现在你这个因果,还是过去的果成熟了,对吧?它还会相续。那你有外缘的调整,这个因果在相续中会有一些善缘的增上,如此而已。
要不然,我们会有错觉,认为我做了这个,我做了那个,怎么还有病呢?我怎么病还不好啊?那你就干脆不做这些事,你做这些事呢,就会坑害你自己,就你不相信因果了等于。你做着因果,你不相信因果。因为现在的果是过去因因缘缘成熟了。成熟了,我们受不了了,有疾病、有难缘了,我们想着说,我结个佛缘,我怎么地,马上就改变了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缘改变了,因改变了,果它还在相续,这一点要看不到呢,就不要做这些佛事,都不要做。你要越做,你就越麻烦,因为你心里那个想法呢,不相信因果了。你认为我做了这个,马上就怎样了,或者应该怎样了,那就会生更多的烦恼,还不如不做它呢。我该治疗治疗,该看啥看啥,反而简单。因果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佛教不是要求我们这个样子的,你改变因果也行,改变因缘也行,但你要明白因果。要明白因果了,我们就坦然接受了。接受了,我去做什么新的因缘,新的什么因,这个是有意义的。我这个果已经成熟了,我已经长成个杏子了,我缘缘佛,就变成个桃子,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果它已经成了。
接触这些方法呢,焰口、蒙山、水陆等等,接触这些事呢,你说“我一接触,命运就改变了”,从因上是改变了,果上没法改变,果上还在相续,因为因果还是因果。现在的因改变了,因果还是因果,可能会连接一个好的因,果还是老的果在相续,这是个很麻烦的。我们要是没有很好的智慧观察力,看不见、看不透就会生烦恼。我做这么多事情,怎么还有这样的病,还有这样的难缘,还这么不好。我们不相信因果了。不相信因果,你还做因果的事,你就更烦恼。
过去有个话说,春种秋收,对吧?春天种下来了,秋天才收成。那我们现在做的东西,我们现在的果呢,实际是过去的春种秋收,我们秋天收到的果。那我们再想春天种个啥,到秋天结个啥果,那你现在种好的因,只有未来有好果,现在的因果还在相续,这个点一定要认识清楚。认识不清楚,不要接触所谓的这个法会、那个法会,这个供养、那个供养,一定不要去做,做了就惹麻烦,给自己心里增加了新的负担、新的想法。
我眼睛才做了手术,我要不相信因果了,我天天学佛,怎么还会眼睛不好呢?人生老病死是一样的,一样的受痛苦,一样的受老的、病的苦,为啥呢?因果。那你说我学佛呢,也有因果?那你学佛干什么呢?我能觉悟因果,我接受因果。我该咋治疗咋治疗,但我绝对不会对它有额外的期盼,就是我学了佛了,我没有因果了,那是不可能的。我学了佛了,就没有坏因果了,那也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
要接受因果,接受因果了,我们才能改变因果,这很奇特。改变它,那你就耐心了,你不能着急了。你说我马上要改变因果,本身就是个妄想。越是去求这个求那个的人呢,越容易疑惑,疑惑带来更多的烦恼,还不如不求。我找大夫看病,治到哪儿是哪儿,反而呢这样对我们来说比较安全。
你这个蒙山、焰口,这是意识法界、精神上的东西。要是四大不调的病,你再用精神上的东西,四大不调你治不了。疾病有来自于鬼神,有来自于因果,也有来自于四大不调,就是我们这个色身不调和了,阴阳不平衡了,也会产生病。别人再念经,你没有用。像我们老了,我再学佛,我该老还得老。我天天就是念这个念那个,该老还是得老,该死还是得死,不是吗?因果就是因果。
弟子甲:那他该怎么办?
慈法法师:我建议,要是认为这些东西不能立马改变我,我就心生疑虑,不碰它了,我就不碰你这个东西。要是感觉我跟佛教结个缘,结个缘,改变不改变,反正我想做,我喜欢做,我去做,我不祈求能给我带来些啥,我只要有个佛缘,那你就去做。要是祈求马上就改变,变好,干脆就不做。不做,对我们那是真正地负责任了。你做了,产生疑虑,大家也议论纷纷,“你看这天天做佛事,还是这个样子”,这不如不做,这做了起反作用,对吧?让我们心里不痛快,结果呢,口业出来了,脑子里想法出来了,反而起负作用嘛。
干脆就不做它,我不跟你这个扯,我就大大方方地治疗,对吧?大夫给我咋看,我就咋治疗,简单,我信医生就行了。或者说,我就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治疗,也可能是有的建议接受,有的建议不接受,我愿意这样做,那也可以啊。最好就不去碰这些宗教上的事,我不碰你,我远离你。有啥好处呢,这一点?就不造口业跟意业了。
信因果,那你做这佛事,做就做去,那是你结到了个缘,对吧?这个缘以后对你有没有好处呢?我不知道你跟谁结的啥因缘。但是佛教的教育让我们觉悟生老病死,不是没有生老病死,是认识它,生老病死是人生的组成。我们接受它,坦荡于它。别人遇到病就痛苦挣扎,就排斥,赶紧想把这个病给带过去。我知道,病是人生的一部分,生老病死,把病一去,人生缺了四分之一。没有一个生命没有病的,没有病就不是生命。那我们就坦荡了,对吧?有病了也不需要唧唧歪歪的,大大方方的,该治疗治疗,该做啥做啥。
——节选自2024年5月慈法法师北京随缘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