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所缘的分水岭——一个是业习,一个是念佛

我们这个念呢,念所缘呢,就是这个分水岭——一个是业习,一个是念佛。

我们依着业习去念业习、去念佛,效果差不多;我们依着佛力、依着佛愿来念佛、念业,这个差异就很大了。

因缘法、因缘法,在作为中因缘法特别重要!因缘法!

业习中它不是着实不着实,它就会随这个业去流转,就像随波逐流一样,并不是你要着实、你不着实。我们业习中就以为这些现象是全部,把它……。

念佛这个方法就改变我们的这个因缘,改变因缘。

缘佛——这个外缘改变了,那你这个内因呢,就是我们的心念呢?心念不改变,那我们就随业习,还是随业习了。

业习,它的根源我们称为“我”、“无明”。这个“我”字实际是个无明,它两个是“一个身子,一个影子”。

无明可以说是一切业的启动,就是无明。大家很多人就接触过十二因缘,就讲这个无明生,生什么?生识。无明!无明会产生我执、业习。

阿弥陀佛这个愿呐,名号啊,他就是来破这个无明的。

你说无明有啥可破的?它没有自性。

要是佛法的运用,它就是主动运用这个现行,若觉悟若迷失。迷失者呢,就随业流了;那我们主动的运用它,在根源上来运用它,那就说念佛,果觉因心,佛力住持,真相缘起,性空缘起。

因为长时间我们在无明业习中,就像人酣睡一样,睡得很深沉,叫不醒的,很难叫醒。我们在无明睡的这个习惯中,沉睡得太久、太久、太久了。我们把这个睡梦中的被动境界、被动的一些现象,就认为那个就是生命的一个内容。

所以说佛是醒悟者,是觉醒者、大觉者,他已经出了一切梦,这种梦对我们的梦魇,对我们的制约,破除了这个无明。这个无明对我们就是举心动念那个……,随着举心动念的一个流转与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