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地觉在家庭关系中的运用


弟子:都是给在国内的菩萨们解决问题。

慈师:啊,是问题了,不是问题啊。

弟子:是问题。在”往生论”群里我们跟他们交流,包括弟子回国之后,就是看到一些就是说在家的菩萨们在夫妻关系上,有的不太和谐。那果地觉教法如何在这个夫妻关系上能够恰当的运用,然后在家的本位法中如何践行?

慈师:家庭关系啊,这主要是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可能不能光说是念佛人的家庭关系。这家庭关系是所有人的家庭关系。有时候我们会把这个人是念佛人,或者说只学佛人的一个什么什么状况,实际这容易把它狭义化,它容易造成一个就你解决不了真正问题的一个,社会属性只能解决问题。按照属性啊,它这个社会属性的不是个话,你要是个观察的一个力度问题了。

我们要是把一个小的团体,好比说把一个二人、三人的家庭来看学佛人,来看社会属性。两个人的关系实际你解决不了问题,你就是把它处理的很好你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有好多外在团体,整个社会是在相互的影响,我们现在解决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的话,是很难解决很难解决的。从根本上来解决是有意义的。

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要不然就会就事论事啊,看的说的很好,很难分析它这个真正的状态。一般我们说这个两人的关系或者什么都是在情绪下表达,或者说违缘中表达的比较多,不是违缘人人都会表达得很好。

好比说我们两口子很好,这么说没意思。他就会有违缘啊,这个的违缘表达还是比较多。或者说不顺心也会表达一些什么。但这代表不了家庭的真正的关系。人会这样子,好比说人呢在学佛角度,不情绪他不说话,人很奇怪。就是没有情绪的起伏,他咋表达呢?人的情绪起伏了,他开始表达了。他咋表达呢?他不愿意表达。好比说我这个人心里很宁静,很平和很,如实或者是个歇心的一个智慧的状态,就是一个光明的状态,过去说这个叫不动放光啊,这个讲人的心灵啊。

一个所有的东西都在躁动,有一个东西是稳定,那它就在放光,放什么光呢?能稳定周边所有的因缘,或者说他是一个参照,所有流动的东西都不是一个参照。那我们情绪起伏了,那我们就考虑这个东西。那要是不透过情绪起伏,社会的属性是它的共性,你解决不了这样一个应该说两个人的关系。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就是在情绪中,违缘分中表达。看到这个东西了,看不到这个东西我们大家会繁琐。一说就是情绪,违缘。那你就揪着这个违缘你怎么来解决问题呢?那我们要回避这个东西不行,那怎么办呢?过去说去他的相貌,看他的本质。是大家都知道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并不是说不说这个事,也不是断灭这个事。就不不滞留这个现象了,看你的本质,你是还要过日子还是不要过日子,那最重要。你是在一起待着还是不在一起待着,这是最重要的。情绪的起伏每个人都有啊。身体的心理的,内在外在的烦恼,他都会起伏啊。合适不合适治理。那要是我们不去啊,通过这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看到它的本质,那怎么解决问题是个什么样的名词呢?对这个现象一定是要发生的,大家才谈论这个事情,对有表达的才谈论这个事情,但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啊,所以我们要回顾一下。

那这个回顾就有意思有意义了。回顾不是否定这个东西,它不不否定这个现象,那要回顾一下,那这个现象本质是什么呢?最简单的说你要不要这个家庭?怎么讲?那最简单要这个家庭,那你怎么去处理这个事?这是现象的一个表达对吧,对本质的东西我们都知道,好比婚姻啊,它有它的约定性。等等等等,这里面太多了。有的人就是碰到了,就是说一见钟情等等。什么样的婚姻。有人就是海誓山盟,有的就是正常的父母要求,社会要求,要到这个年龄了,别人这样做我们不这样做不行。太多这种。就是回顾一下你的你的这个缘起也好内容也好,你要怎么做。实际这个问题呢,实际是很好解决,但要是我们不去追溯到它的根本啊。这个现象解决了,还会重复,无限重复,因为啥?这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因为啥?情绪的起伏,违缘的出现不断的。

那我们要敲定一个东西了。你是怎么约定的你们这个两个人的这种。究竟要干啥?就是过日子还是不过日,还是在过日子中去觉悟去学习佛法,你这不是学佛人吗?利益世间。还是就我就站在这个问题上就纠结这个问题。这个东西要是回到这个属性问题上解决,我们能不能看到你佛教的正见,什么叫正见呢?

对佛教为什么要有八正道呢?我经常遇到一些人教他就不念,就不说正见,他一定要去给你纠缠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自己就是一个情绪,他把这个自己的情绪当真,这才是真实的,其它都是胡扯。都在说高明话,很奇怪的感觉。那这个学佛这个正见不要了,那你干什么?

那你说我是学佛人,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那你东西太多了。我们要从正见处理,那什么叫正见?大家都知道对吧?说到本质,性空,本质是性空的,是缘生缘灭的一个现象。那性空,这个不可得的一个体,他不否认缘生缘灭的一个现象,缘生缘灭的现象是不否认的,所以说称为”体无用有”嘛!这个作用的有,恢复它的本质就是体无,那人的正见就用得上了,那这个作为有很重要,就是现象。

那我们要了解这个东西呢,你就是所以说你从本质上去解决,从社会属性上去解决。再来看自己两个人家庭关系,具体的内容,很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一个事相。那我们看到这个家庭关系千千万万,真是太多了,种类太多了。那这社会属性呢,好比说像这个欧洲人,或者说白种人,那东方人,什么黄种人,等等等等那太多了。我们都知道5个皮肤的人群。那欧洲人有很多国家,什么北欧,东欧,中欧,什么西欧等等。那东方人也很多很多,他们的差异太大了。那这就是社会属性的一个分类。你要谈婚姻是我们就解决两个人的婚姻啊,两但两个人的婚姻都有很深厚的渊源,就是历史背景,阿赖耶识的记忆。那可能就是很多很多人的这种记忆都在里面啊。

你现在是东方人也可能是什么什么,也可能你过去就是欧洲人,白人。你怎么能知道你是什么人呢?这一生一生,就阿赖耶识的记忆究竟有多少复杂性的东西呢?就是生生世世。你怎么知道你自己,我就是这么个人,我就是黄种人,我就是什么什么人,你的阿赖耶识的记忆很复杂很复杂的。所以一定要解决这个东西,不解决这个东西,不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解决不了。

于是而透发出来一个具体事,它貌似解决了,下面又翻出来一个事。所以说呢,这个我们通过一个事相去回到根本上的就能觉悟人生。于是来觉悟生命,觉悟人生。觉悟生命可能是从本质上谈的啊,从本质上谈的。觉悟生命从社会属性上谈的。要不然我们觉悟不了,只是说就事论事。就像一个什么精神科的一个医生一样看精神病啊,一个心理医生的看心理病,一个五官科的人看五官科的病,一个什么内科的大夫看内科的病。它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往往就会在这个具体上说三道四,但你没法觉悟人生,没法觉悟生命。

你起不到我遇到一个事是个觉悟的机会,那我遇到这个事就是引导人去觉悟它,这个觉悟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学佛。怎么使用正见,怎么来审视这个事情。通过这个事情看到这个事情的本质。那我们就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一个事情的这个事情的具体事情的价值,那就真正能表达出来,就是我们会尊重人生。因为你回到本质上,你这才有价值的,任何一个事都有价值,因为他便你觉悟。那他就很珍贵,每个事情都很珍重。

为什么贵呢?因为它能使我们觉悟人生,觉悟生命。就这个是一个尊贵引导。那这个路线就是个尊贵引导。那我们又把这东西都丢了,我就事论事的搁这说这个事情就纠缠不清,或者说我觉得这个事解决了,暂时妥协了。好比说我们拥有婚约的约定等等,暂时解决了,下一个情绪来了,下一个违缘来了,一样是重新出发。那我们不断的觉悟人生呢,那你是所谓的学佛者。那你又能真正的来珍惜我们的生命与价值。你就真正的尊重他,相互的尊重,那是成立的。我觉得那是评论,那一定是是非人物啊,谁对谁错。

佛教的他就是希望我们以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从心灵深处来解决这个事。把一个事情可以展示过去现代未来。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导啊,觉悟的正机啊。每个事情都是觉悟的正机啊。你能不能运用到的这个就是我们的所谓珍惜不珍惜生命呢,珍惜不珍惜我们短暂的人生呢,因为每个事情都是一个觉悟的正机。那他是不是更珍贵呢?

是不是在念佛呢?每个事情我真正能去考究它的本质,透过这个现象,我有这么浩瀚的一个过程去看它的本质,是不是一个繁荣的一个生命现象的一个认知和回观呢?哪怕就是违缘,哪怕就是情绪就是偏执,很多人很偏执的,这个偏执没办法。偏执的让你感觉不是无知,他这个偏执又会达到一种极致,什么极致呢?很愚痴很愚痴的,愚痴到什么程度呢?就我这就是对,就是一生都不会错误,相信这个时代特别多的就是偏执有情。时代的一个状态,为啥我说一定要社会属性啊,就是时代的特征。这样的人不会犯错,基本上的人都不会犯错,都是正确的。尤其是法师啊,学佛的人哪,或者说家庭的权威或者家庭的一个经常让别人屈服的人哪,他永远不会错的。就是偏执的人很偏执。这个时代这东西培养了大批的偏执人员。你不会听到一个人他一生都不会说我做错事了,我思维错了,或者我观察有问题他不会这么说。他认为自己是错,为啥?我心里生出来的东西,就说主观。

这个词呀”主观”。就是自以为是啊,自以为是。自诩自以为是。就是知识对他的根源,就是我是正确的,别人就是错误的,对不对?这对立的心很厉害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呢?那我就这样啊,甚至不顾生命,因为啥呢?大家都知道头可断血可流啊,老子的情绪不可丢,对不对?这不是这个时代吗?就是这个时代教育也是这样,人心也是这样认为,这才能有自我的个性与价值,要不然你被人忽略了,你这么伟大的人被人忽略了怎么办呢?

我这个时代被人忽略了,简直是那不可思议了对吧?什么都可以,不能被人忽略。这是个人的时代最头疼人的东西。不要说歇心了。被人忽略一刻钟,那心里拔凉拔凉的,嘿嘿。那都恨不得去需要把社会倒个洞,让人知道这里有个洞对不对?为啥呢?偏执啊!

我们要了解时代,我们了解时代就会接受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我就接受了啊,大家都就这样好了接受吧。什么样接受就面对啊。你不接受啥办法,你说吧,就是这样子,那就是正面面对。面对的干什么呢?觉悟!这就是觉悟的机会,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个人的情绪没问题,偏执也没问题,时代也没问题。时代到这个减动的这个时代没问题。它的生命的根本状态是什么?根本的根源是什么?它究竟意识的是什么?不是我的生命,也不是他生命,也不是这个阶段的生命,是所有的生命,根本依止的是什么?那我就会归根结底了。你能归根那就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现象都好解决了,这些现象太好解决了。

我们刚看到这个现象,为啥你要面对?你不面对咋办?对吧,不面对你没法处理。不面对没办法处理这个东西。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些情绪偏执,就是这是个时代的一个共业。没有办法。我这一生就遇到最多最多的实际困惑人的东西,就相互困惑人。就是人都没有错误,出家人一个犯戒的都没有,在家人没有一个人说我这个做的不得当啊,对不起对不起啊,我这个做的不当,思考的不得当。或者说我这个角度不得当。没有这样事情,或者说十分的缺少。一个道歉的机会,家庭要道个歉,这个家肯定是和睦,相互的道个歉,相互的退一步,相互的理解一点点,包容一点点,不那么偏执,不那么情绪化。肯定没问题,有情绪化大家都知道结果,冲突厉害啊,砸锅砸盆对吧,然后就是分开,然后就个人个人就去什么,那什么结果都有,每一个人都看得到,每个人都经历这个事情啊,也不光是夫妻,朋友关系也会这样,都会有。

那我们要是不了解这个根本的东西,这根本不是高尚话。我经常听到这个法师给这个学佛的人说,你不说高尚的话你不行吗?你那不是断灭等等这样的话。那我们学佛的人要面对这个事情,这个事件就是有的,这就是有啊,你说我不是骗人的吗?这很奇怪这个思维。这个思维是十分奇怪的一种偏执。是不是的?没有人说没有发生这个事情,发生这个事情呢,我们去觉悟它,觉悟它,看它的本质,不是断灭。

听这一类争论挺多的。很多人说你说那是高尚的话,什么伟大的话,这个不实的话,这个事情你看这个事情这么真实啊,你这不是在怎样怎样,这很欺诈,这很欺诈。就把固执偏执情绪就是一定弄出来个对错。你弄不出来个对错,谁对谁错你弄不出来,你就是个混蛋。你不是混蛋吗?你不是混你混淆是非吗?对不对?你一定是个混蛋。

那这个就事论事的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激化了矛盾。这样心理本身就激化矛盾。本身就是个无限的偏执情绪。这件事情就是苦处,最苦的就是这一类的人。一定弄出来个对错,自己以为掌握了对的先机了。好比说别人做了个错事,我看见了,我掌握了一个先机,什么先机呢?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你必须得给我认错。对吧,实际的真是善良的人要认错,接受别人让你说说我错了,对不起。完全可以。这个你能解决问题就大家的固执。双方的偏执就休息了。那我们就看看本质,本来就有这个事情,我造作这么完了就忏悔一下。说这个当时真是引发了大家的不舒服,不舒服不合适,使人真的这么认为不爽。不合适这个要忏悔一下。大家不是常说忏悔吗?可以调整一下自己心理。不至于对抗。我就没有做这个,那就太对抗了。那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偏执,一样情绪化。因为很多人自己没有做,看到别人的过失了,这种偏激行为,这种先机的掌握的,这种夸张,他要无限夸张自己的正确。无限夸张别人的错误。这样的事件太多太多了,包括家庭关系,太普遍了。一定要把别人的错的夸张到什么呢?绝不可恕,不可饶恕了。把自己的正确来看了,一定是很伟大很伟大,实际就是人格的一种缺失。

自我关键自我存在一种缺失。你去观察观察你的心,就是心理缺失。就是缺别人对你的一个认取,别人对你的一个关注。家庭之间的相互关注,这个要求似乎是正常的。那我们要了解怎么来面对这个事。怎么从根本上来觉悟这些事情。所以说这个不是学佛人的夫妻问题,是一切人的问题。

你要不回到这,解决不了问题,很可笑。就是就这个事说。一般的这个家庭的人闹矛盾了,让人来说就是评价个是非。就是谁对。谁错谁对谁错呢,更加激化了心灵的对抗。本来这两个人可能只是说说罢了,后面就会打架,甚至产生婚姻的破裂,为什么呢?就是对与错的评判,你站队你必须得站队,为啥呢?你得站到我这边我拉着你,就是让你来站壮大我,更加激化了这个矛盾。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没有。为什么一定要提到从根本上,从社会属性上,从这个减劫的社会属性上,从学佛的人群中共有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就是我们会让自己那个偏执的心松散下来。要不然你就去拉,很多人就有点错误,就尤其是娘拉娘家人对吧?拉一群人,就是哥表哥表弟都来来,为啥呢?我做的对,他做的错,他有错误,不管什么错误一定要无限大。因为自己不受关注了,那别的错误一定无限大,自己的正确一定是无限大。这种战队的东西就是敌对,敌人的心理,敌对的心理说惯了。

凡夫有情的烦恼就来自于假想敌。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那你在关系家庭关系中他没有了假想敌他是不舒服。就是没有假想敌自己不能壮大。把假想敌描述的十分大的时候自己也十分大。没有假想敌,你怎么能把你表现出来,你告诉我。

现在很多国与国之间的政策,国策表达的是什么?要是没有假想敌,他不能很好的发展。现在的人的作为,我要没有假想敌。我就不能很好的作为一个人来显示在人世间。我以前在寺庙里,以前在单位也都这样子。你在某个小环节中,是一个小小的管理者,别人的要想在这个在这个圈子里表达什么,就攻击你,就是你一定是错误的,你一定有毛病,你一定怎样怎样。那这个就像打擂台一样,我把你就打倒了,打倒了那这个因缘就改变了。

实际就是把敌人的当成强化自我的一种假设。是不是这样子呢?也是通过敌人来强化自我,就像一个人这个练拳击一样。练拳击不断的去打这个冠军那个亚军的,这个赛的比赛。他没有真正的敌人,他就练不练不成。那在佛教他不是把这些东西当成敌人对待,他是要解决他的根本,要觉悟他。那我们每一个事情能觉悟,人生就很尊贵。每个事情我们都把它去偏执,情绪化,再扩大化,那这个人就很烦恼,就危害自己,也危害别人,危害家庭,危害团体。会不会呢?那大家就睁开眼睛看。对我们去作个实践嘛,我们去作为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去作为实践。干什么呢?来处理这个具体事相。

所以觉悟具体事相,每一个事情的价值,就有本质的光辉来反照这个事件。要是我们去强化这个对错啊,把这个对错无限放大,那就是强化这个。所以很多人喜欢强化这个所谓的业相。不公正,会激化矛盾,我感觉这个也经常会遇到,这样在单位也好,在社会,在寺院也好,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人,抓住这个理来绝对不饶人。为什么饶人呢?他认为他真有理,别人真有错误。这个真到什么程度?强大,强化强化到极致,那我这个对就表现出来,别人的错就表现出来。结果是什么呢?两个人就是伤害。

那我们要回到本质上来讲,这跟这个性空啊,这个高尚话一点点关系都没有。就我们要看它的作用,只要接轨就接轨这个东西。不接轨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你活在这个世间你怎么不知道作用有呢?所以这个地方就分析出来应做不应做,我们只能去学习了。这里面就有应做。大家学习了无数次了,这个应做,每个人都有应做不应做。所以你的本位你是夫妻吗?那你应该做什么?你是朋友关系,应该做什么?你是什么人你应该做什么?那这个作用有,就是你的自受用与这个传递的受用,就是所谓的作用,就是有。这个有就是有。

但你故意强化这个东西,把本质的东西全部掩盖去强化这个业相,那一定是偏执。你的强绪化已经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一定会做出来,砸盘砸锅的事情。因为啥呢?他太偏执了。就是不可恕的,这个错是不可饶恕的了,实际这个对也是没地方放了,已经大到没地方放了。

我们在家庭中经常遇到,我激动的,我也会遇到。经常性的,因为容易对错。因为这个事情太分明的错误了,太分明的对了,那大家忍受不了,忍受不了情绪。这个对错。还说我们是学佛人,我们是一个社会上的一个人,那从根本上来看这个问题怎么来调整呢?就是应做不应做。我怎么在这个作用力上,在这个接轨上做什么得当呢?那大家可以去觉悟他,观察他,调整他,是这样的。就我也可以忏悔啊,也可以去从根本上审观这个现缘,来处理这个现缘。让生命的价值在一时一事中都能展示出来。

我们去觉悟每个事情的时候,这个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有社会属性,因为它有群体属性。因为他有双方的一个接受的真正的内容。一个觉悟的人,面对一个不觉悟的人没问题,就怕是两个人都不觉悟。那都不觉悟那就是敌人,那对错就是敌人,那一个人觉悟呢,无所谓啊,你你一个偏激的人偏执的人,没问题啊,大家都经历过这个偏执,对方的偏执跟你有缘吗?夫妻缘呢,朋友缘也好,什么同修缘也好,肯定是有缘的才有这个对这个对象。

那我们去觉悟,去如实的面对他,接受。不要拧巴着活人,拧巴着活人。这个拧巴这大家这个知道,现在拧巴的时候,现在人没拧巴出水,都天天就活的拧巴的出水,这样人不是一个也不是两。普遍出水,怎么就不流畅呢?心里怎么就不畅快呢?怎么过的就结结哒哒疙疙瘩瘩的呢?过的怎么就不舒服呢?一抬头一低头又不爽。就现在人的话,为什么呢?就是拧巴,不拧巴表达不了我是怎样怎样,你怎样怎样。

这东西苦不苦呢?不苦那你继续做。苦了我感觉这个作用上我们是可以调整的,啥该做不该做。大家希望的是不是顺畅安乐?不喜欢咱们就去拧巴,没问题。随你拧巴,因为你的生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由得谁的由不得别人,所以这个自觉跟我们学佛才真有关系。别人拧不过我们,你放心,你是最伟大的,你不用说我,我拧巴了才伟大,你不拧巴也是最伟大的,你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要不然你就是克隆人。

所以我们不必要去拧巴,你要你要拧巴也没问题,拧巴那是你的自由权。但是我们要是从整体属性上来看,拧巴太别扭了。你说东我一定说西,你说西我一定说个东,这就是这个时代嘛,这就是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就减劫,就是我一定减损你,我不是随喜你,也不是赞叹你。也不是去回到啊这个歇心上来。我一要拧巴,你明白我才感觉到有我的价值。就是减损。所以减劫和减劫时代。相互减损。减损就是减劫的特质啊。举心动念都要减损。

所以说在这个十大愿望有随喜功德,健康的心是随喜的。别人点滴的善缘就会随喜。人们的过失就会代人忏悔,会有一个慈悲的观照啊,慈悲的观照,大家都有这个事的。但是谁要强,你这个不减损的人很少,现在很多人会看那些历史剧啊,历史故事啊,当然有人去看那个什么正史啊,就是这些这些这些历史你怎看呢?所有的生命都在减损强者,没有随喜强者。我们这个时代,像佛陀为什么要取灭呢?他那么强呀,会世界都在减损他呀。他没法生存。现在是不管谁强,大家都会减损。那这就是这个减劫的众生,那我们就是减劫的众生。

随喜了随喜欢了,真诚地随喜欢了,这简直是人中芬陀利花,人中的妙好人,太了不起了。那就是减劫中的增劫人呀呐,你是个什么人呐?那不是芬陀利花吗?有如稀昙花呀,稀有出现,难得!别人看到你一定欢喜。到哪里都会在增加人的心里,增加人的心里安乐,支持于人。为啥说出家是不是增劫的人?就是梵行,因为他是增加别人的,以最小的这个生存的一个要求,给予人世间支持。他随喜着所有的善缘。你生活最低,发展最低层,消费最低,什么都最低,他在随喜着一切强源。

不行,我要把一些人打倒,我比谁都要强,真是个时代。我们大到国际形势。小到那川普不是讲嘛,这美国人优先,那就是我一定要强,强过所有的人。那中国人说不行啊,我们也要强,那相互就减损。那贸易战就是相互减损的战争嘛。这是大到国家国际,那我们到个人一看家庭也是,我一定比你强。夫妻之间也是相互强,人的人际关系我一定要比你强,要战胜你,我表现比你优秀,那这东西是不是很苦,造成了矛盾呢?说随喜啊,支持啊,相互的关爱啊,真诚相待。这个家庭是不是相互的滋养,是不是个家庭的一个正因呢?是不是一个团体的正因呢?是不是相互支持的一个真正的一个真诚的东西?就像我们支持孩子一样,孩子还没有自己的生存能力,那你给他饮食着装给他这个什么什么什么。成长需要的一个支持,那是这是正面,因为他是弱,要是给强的人我们去支持他吗?

真正的支持他,那就我们就抛出了减劫的特质来了。减损,大家可以观察,所以说具体的事相中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东西啊,了解这个东西了解了啊,了解了的本质,我们恢复过来,我们在这个现有如实的面对这个作用力,我们该做些啥?不该做些啥的,对此对他就是自他受用。我们该做些什么呢?不说伤害也不说断灭,不说是也不说非,那你在这个应分你去审视,不运作的地方你调整。那你这个就是个觉悟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要不然你就在减损社会,减损他人。把永远把你的地去砸到别人的失败上,错误上,永远显示你的优秀。那就是个掠夺者吧,一个名利的掠夺者,你不是一个慈悲的人,也不是个智慧的人,那就是说你不说高尚的话,但你永远做的。这样愚痴的事情,行不行?那个这这个我们每个人的这个特权,每个人都是最伟大的,每个人都是最完美的最独立,最真实的,你去觉悟它。

当然每个人也可以完成自己的,就拧巴着过,就拧巴着活。我们见到精神病院里那多得很拧巴着过的。甚至偏激被被被政治枪杀,被团体国家法律枪杀,那个偏执偏执的特别多,偏执到极致了,你就对抗社会对抗群体。现在有对抗家庭,对抗某一个人开始。演到最后偏执到最后那就是,佛教讲王难。这个偏执到极致就是王难。

读读《楞严经》去就知道了,很多修行者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我是对的,别人都不修行,就我修行。这样你就落得王难。容易落得王难。《大心材喻经》中讲持戒的人,藐视不持戒的人。修学的人藐视不修学的人,得戒的人,藐视那些没有戒法和守护的人。有定的人,藐视散漫的人。有智慧的人呢,藐视那些愚痴固执的人,那都是地狱之苦,就是行地狱业,现前就是地狱业。为什么呢?就是极端的放大了自己的对,极端的藐视了别人,伤害了别人。就像落井下石是一模一样。你看是不是我们在最强的时候去欺负那些弱者,就跟落井下石是一模一样的。

那大家呢在这个地方要有认识啊,要有认识。所以这个夫妻关系不是学佛人的夫妻关系,不是这样子。所以要看整个人群社会,这个时代的人群。这个不能少,要缺少解决不了问题,太受局限,那这个局限性的解决不了问题。局限你就是你会周而复始的去,解决了貌似下一个问题一来又有了。因为貌似解决了又实际很多事是妥协性的。不是解决了,一时的妥协,而比要为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好比说这个家庭这个方面一时的相互妥协,就是我让你一点,你让我一点,也是个觉悟的状态。但是不彻底,没有回到根本上。没有回到根本上的。是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这个这个这个自我的存在感的缺失,造成了很多人无端的自我夸张。就是到哪就要膨胀自己,直到有风都要把自己膨胀过去,就很苦,你知道吗?虚!过去叫泡沫经济啊,泡沫人格。

现在泡沫人格可多了,明明不是那样子,一定要把鼓鼓像个癞蛤蟆一样,鼓成那个样子很苦很苦的。为啥你总要放你那口气。就是情绪化的事件,偏执的事件,是很有力量,你知道吗?但应该真正的如实的,相续的平和的长久的,那这个很麻烦啊。

我不讲任何人啊,这个我一定声明啊,我不讲不是讲任何人。你想占有这个东西占有不了,这时代的特质。我一定要讲这个,因为这是减劫的特征。很多人就认为我在讲谁讲谁,你太高自己。我这一刻不为任何人设置。

所以这个是因为大家需要社会,需要我们来交流,不为任何人设置,不管你多高贵,包括我自己,不要认为我在为你讲,或者你认为你什么。一定有这样针对性,没有必要。没有必要,那我就丧失了正见。丧失了给大家交流的意义。这么个交流的意义。因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因缘,不是说是哪一个人。为什么要一定要谈到人群社会属性,时代精神,一定要谈到根本问题,就是我们要面对所有的生命,要面对自己的所有的举心动念,不是个人的好恶啊,对某个人的好恶,跟这没关系,不是这样。

我因为听了这我感觉这个人就太太不理解这个佛法在干什么。太不了解,实际就是个缺失的东西的,就失什么都要夸张自己,就是让人头痛,没法交往,没法交流,这一点呢,我希望大家就是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根本上看,实际根本就是心理。

通过事相就要回到心灵的特质上去,回到心源中。要不然那真是就,大家就被事相困住了,被人我困住了,被人群困住了,被一个社会属性困难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那你的根本无名就困着你。这个地方不解决。佛教的名词就叫一个根本无明,又叫无始无明,无明无明。他就一直困着,这个东西一直困着。你知道不解决这些问题,无始无明就困难你。于是你心里就是一团漆黑,不管你怎么自己自己怎么化妆,自己怎么认为自己,就是漆黑,为什么呢?无始无明困扰我们的心灵。这一点呢,我们大家可以去了解,通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我们这个来解决这个家庭问题,解决家庭问题,这是具体事相问题,一定不是黏着于事相,黏着于事相没办法解决,实际黏着于事相,就像就像掉到陷阱里是一样的。你在陷阱里怎么你在陷阱里就出不来这个陷阱,陷阱就困着你。

这个把事情闹大啊,把事情闹大。偏执,偏执的人容易把事情闹大。昨天有寺庙的这个就是两伙人,因为一个法务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给我一个交流。那这个人就是错的,我们都要把他怎样怎样怎样啊,这个这个偏执的东西,绝对不允许别人的错误啊,一定把他弄倒啊。我说真是不得了,就是说不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从心里去解决。我们自己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佛教说智慧是这样的,就回到心源上来看看这个事情。一时的情绪化啊,你听这个情绪不得了不得了,这简直是不得了。无端地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扩大到个人的好恶。我们大家可以了解这个事情,通过一个因缘的我们来了解。所以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啊,貌似简单,实际我们把一些问题的都可以去看,我们是在觉悟他还是偏执他,如此而已。

那我们在这个事相上就斤斤计较,那就是个陷阱,是不是陷阱大家可以看。你在这个地方也就就什么都不问了,那他就会无限放大。那很多人因为一个小事就可以杀人放火的,不是吗?战争国际战争,就会引发,任何一个小事事相都会引发一个战争。哪怕一个一言合不来,那我们在这个事相上就是染于事相,或者染着事相,那就陷阱,是陷阱,他就会诬陷,无限放大。就问这个这个大家说偏执。因为希特勒被打败了嘛,大家都说他是偏执者。说希特勒是偏执,那写他的书很多骂他的也很多,因为他杀了很多人引发了一次战争。实际我们心中经常引发战争。在家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战争频发。大小之说吧,这个战争,家庭战争,社会战争,人际关系的战争没有吗?

那就是无限放大呀,那这个实际上是什么呢?太多了,有的人就一个眼色不好看,就能引发战争。为什么?就你一个举动不顺我的心也可以引发,什么都可能都会引发。那我们要去觉悟他呢,觉悟事相,还是个事相,那我们就会回到这个清凉国度。是不是清凉国度呢?大家去看。就是说的护理啊,接纳关爱。那这个里边,偏执战争,战争大家知道是什么,就是减损伤害这是必然的。是不是?我们可以看得到啊!甚至杀伤,命没了,那这个破坏性多强呢,到底有多强呢,那每个人都有体验。自己的心理体验。那这个觉悟清凉的国度相互的接纳利益啊,那就能能去去去声明啊,声明声明正面的东西,声明光辉的东西啊,声明这个积极的。

正面的东西都表达出来。那这个呢一定是消极的,是不是消极的大家看。起码维护补偿,消极,极为的消极。消极负面,起码十分的负面。是不是这样子的?这无外乎就是一二,一二的一个选择啊,这不是对错,就是个选择,这里面才有对错。这个事相的对错。染着就是对错,它的无限放大。染着实际上就是个缺失的心,因为这个实际上一发生了可发生了,我可对了,我好不容易对了,我一定要死抓住不丢,这就是缺失啊。

那你这个呢,它就是一个平等的觉悟。平等的一个清静安住。是不是?至于这个没问题有没有?我们我们事情中啊,生活中这样多一些,那这个就是可以这个也可以实践吧,起码说也可以实践。这不是高尚话也不是冠冕,是可能是心理需要。很多人说这是高尚话,我感到很奇怪。很奇怪很奇怪,十分的奇怪。

所以这才是现实,这很奇怪,是很多人我们就都在这里面,这个没有问题,但这里面结果是什么?这个地方纠结,无休止的纠结。那这个呢?那这个的确是生命的光,我们这里面就说你这个佛法也好,世间法也好,什么博爱,这师父这个什么其他朋友来讲博爱,佛教讲的慈悲,什么跟高尚什么关系呢?很奇怪嗯。博爱的人是很空泛的人吗?很奇怪。那还有无染这个智慧,不染过这个事情,又了解这个事情。很清晰这个事情的发生,很慈悲,很多方法来给予人给予自己,这不是佛教吗?这不是觉悟的内容吗?这跟高尚有关系吗?没一点点关系,这就是个正行法呢,这些正行不高尚。

他只不过是这样做的就是自由自在罢了,不关是自己自由自在,是一切生命都自由自在。就是生命的博爱一个自由自在啊,不是一个生命。这个地方就是难受罢了。你说我作这事我不难受,那你是个那你肯定是修罗,就是修罗转世。我就是战争让别人痛苦我才爽快,那你肯定就修罗心智完全建立的。那是一点点其他心智都没有了,那合你的性来呢!过去讲修罗性,那没问题。我们这个时代里受益特别多,就是修罗主道,就是主要的是在修罗上才显示威德的,就这个时代。这样闹,修罗很愉快,因为他是一定要他把自己打的遍体鳞伤,打的遍体鳞伤,最后忍受不了了,躲在哪一个角落里,到角落里去养伤,这就是他的所有的生活。

每次又打的一塌糊涂,然后自己去养伤,养伤再去打,这是修罗出道。我们这个时代的是修罗出道的时代,没问题,减劫!还得回到这个时代主题上啊,减劫,所以人堕落,堕落三恶道。修罗的方法表现最突出,就是斗争。实际就是无限夸张他,尤其是认为自己正确的事,那答案错误的时候我也是这么的,不会有错误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他一定会无限扩大。你看这一生那一生的都是这些东西发生的,我也做过,大家可能也都做过,都做过。

我们心中可能都会有这些东西。这个时代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定的共业,这个共业呢就是我们不自觉,不自觉的会这样做。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就这样做了

。这东西的感觉,很多人说很遥远,不知道啊,是不是我们的需要,就是说愿望,你愿望是什么呢?我就要跟你比个高低,那是个愿望,那我就要来像佛一样,像佛愿一样来爱护一切生命,那一样可以是愿望啊,那这个愿望,修罗这个心也是个愿啊,我就要快之你的心。那别人怎样我也不管,社会怎么样我也不管,那最后一定是躲到角落里养伤的人。

我经常见到一个就是这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呢?我要到哪去,与所有的人都没有关系,去养伤,养什么伤呢?我伤害很多人,伤害自己,所以就要养伤。这个经常听说,我要去什么角落,我要去闭关,哪一个没有的人地去呀,干什么呢?实际心灵上已受到了伤害,很大的伤害,很大的伤害,这伤害是啥呢?谁知道?自己知道,每个人自己的作为只能自己最知道。跟别人没关系,那我们要知道佛的愿望呢,就是让我们清晰这些东西啊,我们曾经这样做过,我们现在也可能在这样做,但我们会不会觉悟他呢?能不能有这样一个染着事相到一个觉悟事相的这样一个善的进趣呢?就是一个自尊,一个尊严的东西。是自我尊重自己。是一个自尊的趋向,是不是一个自尊趋向。不是,那你自己去受去。因为那真是难受。这样的人难过,自己难过,难过别人,一定让你不舒服。自己心里不爽,就跑到角落去受,也受不了了,然后让别人心里不爽快,你要爽快了就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呢?是我的表达出现问题了,是我表达出现问题了,别人关注不是恭敬的,那不是随顺的。说的需要礼敬啊,需要赞美啊,但是不会爱护别人。

真正爱护别人是什么呢?一定是全程觉悟。每个事相发生了是全体觉悟,是真正的爱护。然后这个事相纠结这个事相是站队,这一定会很苦。站队,我们都知道站队。我们中国人就知道是打架斗殴的一个最好方法。上到国家下到家庭都会站队,拉孩子站队,拉朋友站队。站队干什么呢?强化自我斗争。很多人经常看到这个家庭的这个站队问题。不要站队,引发自己去觉悟,就这个尊重,引发别人觉悟,那像佛一样,那真正的爱护,这里面就是说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对我们自己的真正慈悲。这个地方的的确是伤害,我们看到的人少吗?我不相信,可能我也经历过这东西,或者说是自还现在还在这样做,不知道,你为啥不自觉?躲到斐济是不是在这疗伤呢?我不知道。可能有这个内容,也可能我细微的不自觉罢了。

但我希望大家有一个观察,起码说一个这样一个多角度的观察啊,我们在干啥?是不是在觉悟人生,是不是真正的在运用正信正见啊?是不是在行正道?不是正道,那我们在干什么啊?

所以就这个夫妻啊,夫妻关系啊,崇宣师提这个问题啊,来给大家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啊思维参照,思维参照,一个提示。还是不谈论任何人。任何人跟我没有这我,有时思维自己还是有一点点,但是谈论别人我不需要,我不需要那个东西。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解决问题,在学习方法,不是谈论任何人。谈论任何人没有价值,一定要相信,任何人都在变,你就是坚持说我不变,衰老在等着你,死亡在等着你,来生来世在等着你,或者这么说,你生命相续在等着你。我们就不需要去再加什么夸大的东西。让我们自己的心回到自己觉悟的那样一个善缘上去,是一个最好的自我祝福与对他人的祝福。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因为大家的相互的这种还行。的确就是弟子跟他们交流,发现他有法则学习守护的人,他这个问题越来越弱。你一定要有有经验有正念,没有正念的人就完了,一个8个依止。他主要像我们在青岛就是我的接手,咱家人两口都学佛。那一但接受这个法则之后,就是这种斗争心就很明显就在减弱,这种不和谐的东西就在减少。

这个不自觉的东西呢,特别厉害,可能入魔入罪的。我现在回想回想就我闭关,我每次闭关当然也有说替大家忏悔啊,替共业忏悔呀,也有时候我感觉是个口号,有时候可能是自己心里一个需要。每次闭关都有养伤的感觉,就是感觉实在没办法面对这些东西,太复杂了。好比就说了,你说这个说那个,我真没有什么,就你讲的一个东西就这个东西太厉害了,我说唉呦就他不敢面对。所以说社会属性,往属性上看,要不然人的矛盾就很尖锐,一张嘴就建立了,你面临又解决了,为啥呢?你要从根本解决他,你你要去谈论它,因为你要去藐视它。你不得不藐视它。这个问题你不藐视它是解决不掉,要从根本上藐视他,就说要说大话,要顺性说,你不这样解决不了。

原来没有从共性,那你只能这样对群体时代,然后本质看这个问题,我们就觉着要不然你说谁给。没有一个人能去我噢,我真想过。前一段他们也问过我,说你到斐济是不是逃过了,问我是不是?我细细的观察观察是不是我在这个角落里养伤,我说我也是个观察,我不知道,现在我看不清楚。实际认为自己也有有那种很多起码说的正面的东西,有没有这样我感觉也有,不是可能,可能不自觉。

本文的总结如下:

这段对话围绕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展开,探讨如何运用佛法智慧处理家庭矛盾、面对时代问题,核心在于强调从根本和社会属性出发,运用正见觉悟人生,避免偏执和情绪化。

家庭关系问题本质:家庭关系问题不能局限于念佛人或小团体,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受社会整体影响。夫妻关系常因情绪起伏和违缘而产生矛盾,仅从表面解决,难以触及根本,问题会不断重复。例如,夫妻间情绪好时关系和谐,但出现违缘或不顺心时就可能产生矛盾,这些矛盾的本质往往被情绪掩盖。

运用正见解决问题:学佛者应运用正见处理家庭关系。正见认为事物本质性空,缘生缘灭,虽体无但作用有。面对家庭关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婚姻的约定性、双方的根本需求,是过日子、在过日子中觉悟学习佛法,还是纠结于问题本身。了解婚姻背后的社会属性、历史背景和阿赖耶识记忆的复杂性,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念差异,反映出社会属性对婚姻的影响。

时代特征与偏执问题:当前时代存在偏执现象,人们过于主观、自以为是,执着于对错,导致矛盾激化。在家庭、朋友、社会等各种关系中,偏执情绪普遍存在,如家庭矛盾中,双方常无限放大对方错误、强化自身正确,甚至引发冲突、婚姻破裂。这种偏执源于自我存在感缺失,人们通过树立假想敌来强化自我。在佛教看来,应觉悟每个事情,避免偏执,让生命在每件事中展示价值。例如,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是偏执的表现。

减劫时代特质与应对方法:减劫时代的特质是相互减损,人们缺乏随喜功德,难以真诚对待他人。而学佛倡导随喜、慈悲,如随喜他人善缘、代人忏悔过失。在家庭和团体中,应相互支持关爱,而非相互减损。面对问题时,要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确应做和不应做之事,如实面对作用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觉悟人生,避免减损社会和他人。例如,在家庭中支持孩子成长,是正面行为;而夫妻间相互争强,会造成矛盾。

觉悟事相的重要性:事相处理不当会陷入陷阱,引发更大问题,如家庭小事可能引发战争。应觉悟事相,选择接纳关爱,避免偏执战争。以平等觉悟、清静安住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不仅是佛法要求,也是心理需求。真正爱护他人需要在事相发生时全体觉悟,避免站队和强化斗争。例如,在家庭矛盾中,不纠结对错、不站队,引导自己和他人觉悟,才是真正的慈悲。

法则学习的作用:通过学习法则、守护正念,能有效减少家庭关系中的斗争心和不和谐因素。如青岛有家庭夫妻都学佛,接受法则后,家庭关系得到改善。这表明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对解决家庭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