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07

第四集:置换佛种保持初心


我们这节课继续进行。我们一如既往,来祈祷三宝对我们心灵、意识、知见的加持!使我们在生活与学佛过程中真正融入佛陀教法,能生起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真正实践佛陀的法则,了知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解决这些习气烦恼的制约,对造成的轮回业有出离正机,或者说有出离的所依。

恭敬随顺入佛报德,佛力住持转化业种


今年我们讲种子于现行的作用。在作为中,许多人会在种子与现行问题结合上有回顾观察的愿望。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中,有时会把一些从书籍上、网络上或者他人因缘上听到看到的知见拿来当成自己的正解或者行为。像读史记故事,我们读的都是历史。我们读一本经典,若是没有与自己身心融汇在一起,读的就是佛陀智慧——他对我们习气烦恼作为这个种子的影响或弱或强,有时干脆没有作用。

在佛教中能言善辩的菩萨们……要是我们念过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念诵多了,这个意识或者说记忆意识、语言意识、结构意识一旦转动起来,记个东西、说个东西、表达个什么都不是多难的事,真不是多难!真正影响我们的种子,那个根深蒂固的东西最重要!根深蒂固——你说它是阿赖耶识?是如来藏?是这样本质性内容还是什么形象?我们学过很多名词。在佛教中,尤其在我们汉传佛教,讲到极致就讲如来藏了。完整表达这个思想的就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他揭示这个。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个法则,来解决对自身烦恼习气的觉悟、认知或者转换?这是最重要的。

在整个佛教历史中,像禅宗说是三千多年,或者现在国际上公认为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佛陀教法的确能实际地解决种种生命的杂缘,能使他们得到健康智慧的生命选择方向,终将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圆满菩提道业,他有作用的!当然,佛说无有定法,这是法无我之实质抉择。许多人都能记住这句话。金刚经中有讲:若我有所得,燃灯古佛即不与我授记[5]。我们现在在学佛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得。有所得可能就会有所讲、有所表达。这个表达是不是有情需要也变得很重要了!

这几年每年中都有人劝我说你休息休息,不要再讲了,我们消化消化!我一直还在讲。我也自己反思:是在膨胀自己意识还是在传递教法?还是为了一个教法在作表述?还是什么样自我意识?都反思过。每到安居前我都会反复思维这个事情。若是自身需要,每天一定要讲两个小时才能生活?似乎我自己也不太相信。但一个教法源远流长的体系,尤其像净土教法体系,的确难以宣化!因为他非是九界众生的识心、智心、修证所成就,他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功德!

这怎么进趣?我们若用理解的方法怎么进趣?没有随顺、恭敬、感恩的习惯,我们怎么领纳圆满报德的给予或者印契?怎么能使自己身心安住在,或者令我们所有业力回归在阿弥陀佛圆满修德中?令我们无始以来的杂染业力回入这个圆满安顿的事实上来?怎么认取?若干年来一直在传递这样一个消息、内容,当然也是有需要啊!就是对这个法的需要,对这个法认知与感恩的需要。

在净土教法中,若没有体会到佛陀圆满报德的给予与法性回归的引导,令自身真正安乐下来,那么习气种子——不管是压抑的,还是徘徊的,还是膨胀的,尤其作为人类凡夫有情,这三个种子离不开!一旦我们回归了,这三个种子——压抑会变成平和的回归,徘徊变成清晰的选择,膨胀变成感恩的作为——他会直接把它转化掉,至少在遇到实际问题上会这样做。要不然因为这种俯视九界的教法,也容易让我们凡夫心膨胀起来。

在九几年,我们在福建的一个庙子里,有一群学习净土的人,在听到一些说法时候,那种心理膨胀与状态,我现在还能历历在目!这说不上是好是坏,只能说凡夫心在一个巨大福音、巨大善巧、巨大福慧现前之时会膨胀,或者认为有所得就会膨胀。这种膨胀是凡夫种子的一个作用,就是我们平时受到太多压抑,有太多徘徊的消耗,没有地方释放自己心里本来具有的能量,就会把他变成那样子。

我最清晰的一幕,就是有一个学心中心的法师。当时我们这一群出家师父坐在那儿,他就给他上师打电话。那时元音老人还在。他直接打电话说上师你要供养我!我说你在说什么?他给他上师说你要供养我!为什么?因为我现在得到一个无上大法,我地位比你高了!我当时在旁听了十分眩晕!像一个人得到一个利器、得到一个善巧或者听闻一个东西,他认为他父亲应该叫他“父亲”了!这是十分奇特的心理。

那是九五年的事情,若干年来频繁发生这些事情。也经常会有其他人反映说某某人怎样了、某某人怎样了……我说是啊!我们自己的心怎么样?自心有没有像观世音一样顶戴着阿弥陀佛?我们的心有没有像大势至一样顶戴着智慧光明?我们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无所得的法中平静地运用这个利益世间?去缚或者远离黏着的善巧有没有?如果没有,自己忏悔!这类事情为什么频繁发生?因为平时的压抑、徘徊、没有膨胀机会,就是我得、我执与法执的种子。我们作为普通人,这个种子人人都有。从我这个角度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细致反思人生——不评价任何一个世俗的他人的好坏,你可以看到内心世界的东西。

压抑,往往就是我们得不到心地舒展的环境、因缘、理由、作为、人格等等——没有这个机会,没有这个因缘,没有这个作为的方式方法,人就有压抑感。压抑人会颓废、灰暗,甚至经常说这没意思那没意思。有的人会忧郁、会成病。徘徊的人更多,观望和徘徊是我们疑心种子造成的一个广大事实。太多的人就搁那儿观望——观望这个人是不是怎样、那个人是不是怎样,说这个人怎样有感觉了,肯定这个东西是好或者是坏……就是评价与择取,不是自心深处对法则的认知、回归、随顺与实践,膨胀是机会成熟了。

刚才在路上,隆时师给我谈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学佛人的远近距离会产生那么大差别?比如有人准备了半年时间,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想要听一句话、听十句话或者学习一个东西;有人就坐在这个地方,还说我不想来、我想睡午觉、别耽误我看书、交往或者做什么事。一种是恭敬与珍惜;一种是满不在乎,说我听得多了,我早就知道了——这两种效果完全不一样。

虽然你讲的都是一个,大家随类各有接受、各有领纳。这个种子能不能改变?在恭敬、尊重、感恩、珍惜过程中,这个法就会使我们的种子——比如阿弥陀佛果地觉我们珍惜他、恭敬他、感恩于他、随顺于他,他的价值就会表达出来。你若是感到这个我早就懂了,从而轻视、无所谓,那么你的习气、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习气在现行中一定表现得很充分。藐视、无所谓——充分表达自己那种习惯好恶,这一点也容易成为一个事实。

作为人类有情,大家有共性;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中,也都有共业所使的东西。好比说我们现在人自以为是的东西强,说末法时代实际是说众生心刚强难化。这刚强有多刚强?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观察有多刚强!有多少随顺?所谓随顺教法、依教奉行,有多少?说这个做那个又有多少?对抗有多少?破坏意识有多少?我们随时可以观察。

观察并不是把这些东西定个定案。我们如果不改变这个习惯——不管是压抑的、徘徊的、膨胀的因缘成熟状态,你若不改变这个凡夫心的种子、作为、现象,它就真在你生命中以其作用力相续。不评判它也在相续着,评判它也在相续着。要是警觉这个东西了,人人都可以改变它,依着佛陀教诲,尤其果地教,他的确是甚深不可思议的直接印契众生心性中最根本的本心、本质!

法无所得平等安住,凡夫种性以佛置换


我听到很多人说我们本来具足,我们啥都可以干了!这个“啥都可以干”本身出问题了。本来具足啥都可以干——这是识心东西。以前我接触学某个法门体系的人,这个体系现在在大陆上传播也比较多。这个体系就要救度别人,抓住一个人就要救度一个人。像某些宗教有多少指标多少任务一样去完成,像传销一样。他们心目中就是有一个得到一个救度了。世尊讲无一法可得,你得到的是啥救度?是给你度别人的权柄吗?还是一个善巧?还是一个愿望?还是什么?很多人就是听到一个名言,说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给一个回施,你得到救度了!然后他脑子一热就去救度别人了。

能不能这样?就是看你自身是否真实安顿与平和下来了!若真在无一法可得的种性中回归到本心、如来藏心、法界心——在这个地方有实质体验,你即便不去帮助别人,也会在自己的平常作为中给别人带来一些利益。往往我们就是很多外套,像现在网络上有人不断地换马甲一样,不断地把名字改变、改变、改变,但还是一个人。名字或者网名可能一天改几个,但心地改变了没有?

又回到种子问题上了。就是心地这个回归与起步处若不十分清晰,或者在起步与回归作为上没有每次完整地熏修、熏修、实践,那么你这个种子认知十分不容易。就是不断地换马甲,今天换个密宗马甲,明天换个禅宗马甲,后天换个净土宗马甲,大后天换某大德的马甲,再后天也可能换个基督教的马甲……但你还是这个种子,就是你的疑惑心、徘徊犹豫心、无信的心在驱使着你这样那样。

种子是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给予、印契我们本具之心,就不会不断地换马甲。那样今天要开悟,明天要证三昧,后天要三密相应,大后天要做什么……实际是犹豫徘徊的种子在现行中起作用。因为这个作用,碰到一个法则他又不用这个法则完整地实践,不在缘起、皈依处、回归处清晰圆满地实践。他不能真正受益,又开始埋怨,开始心地压抑与灰暗,感到没遇到真正大法或者真正厉害法门,不能使自己膨胀起来。就继续找。江南江北觅菩提的人就是这样作为。终于找到了,认为有所得了,“砰”就炸了。

古德说你要是真正得到法益了……很多人读过六祖大师故事,是我们中国修行者的一个典范。六祖大师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有不可思议的内在善根成熟而欲展示,即是心生光明喜悦。但在他真正得到弘忍法师传授衣钵以后,反而隐藏在猎人队里十五年。他怎么没到南方直接找个法座或者直接剃头、直接宣化教法?没有!他做了一个猎人,在猎人队里混迹。为什么?过去人了解一个法则的真实性,他会通过平凡身份与生活,这个法义透视其光辉的事实,照耀周边,就是所谓龙天推出。不是说我蹦到一个高位置上就可以讲法——古来已久都没有那样的。那个膨胀的种子历代善知识作为者都不会有,那不可能得到真正利益。他的种性、种子一旦改变,那个都不会有了。唯有那些暴富者,以为自己有所得,像楞严经所讲这个阴魔那个阴魔等等,都是说有所得。

世尊讲未所得法中未证言证,因为世尊所宣化都是不可得之法——不是断灭法也不是常法,是无来无去、无增无减、不垢不净之实相教法。他平等接引着一切众生,利益着一切众生,平等安慰着一切众生。他自身没有骄慢,一丝一毫骄慢都没有。善哉善哉!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说我突然得到什么,他唯一觉悟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他能安详、平等、如实地安住在无一法可得、法无我的实相功德中。他宣化的是这样,证到的是这样。所以他远离众生业力的三个特质——膨胀、压抑、徘徊。他不用那些东西——不得时压抑受不了;方向不清晰就徘徊犹豫;有个方向或者有点东西又开始膨胀,没有的!我们可以回顾历史,观察历史。

今年我回来时候,给放光寺的出家师父提出能不能读读历代高僧传,看看高僧们都干什么?看看哪有压抑的?过度徘徊犹豫的,或者今天寻找这个目标明天寻找那个目标的?或者膨胀的?我们这个种性是共业,没问题,也当尊重。徘徊的人很苦;膨胀的人很累,心中有很多不安稳的东西;压抑的人很难受!世间众生被八风吹着,六种根本烦恼侵害着,苦苦坏苦行苦逼迫着,八苦煎熬着,就这么烦,就这么个世间。这是在没有法则实践情况下凡夫种性带来的事实。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压抑自己,徘徊犹豫,膨胀自己,结果都一样。你要检讨自心就会觉悟它、改变它;要不觉悟自心就会指责别人、破坏环境、污染环境,大家相互做些无意义的苦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业中人类这个种子的特质。这个特质人人拥有,你不用害怕说是不是说我?一点必要都没有,大家都有,挺公平。像人人都具有本净心、具有如来藏性一样,人人都可以打开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藏,一样地平等。业力在我们每一个人角度上都平等,只是说表现得强弱一些,有的人压抑成熟了,有的人徘徊成熟了,有的人膨胀成熟了。膨胀因缘成熟了就会膨胀;压抑成熟的人就会感到颓废、灰暗;徘徊的人还在那儿摸索、寻找。我们的状态基本都是那样。

我们能不能真正运用阿弥陀佛的种子?平等安慰世间?像佛陀一样提出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无上信心来平等回施自身、给予他人?这是我们真正的心地种子——能不能置换?能不能揭示出来?能不能把我们过去习气种子放在智慧的佛愿中,使它展现智慧之光?就是佛种性怎么在我们生命中起到作用。这是我们每个学佛者应该十分仔细的地方。因为在法则中每一个人都是生灭之徒,生生灭灭。我们都一样,这个躯壳子生来就会去世,说这个人那个人毫无价值。我们来解决这个事情就十分有理由,不解决苦不堪言!

在佛陀教法中,在我们周边,我们慢慢学会依法不依人,处理事相,不处理人。这样大家因因缘缘松散一些,能慢慢调整到学佛的路子上去,而不是人们相互纠结——纠结有太多烦恼!本来在这个共业中,每个人都太累太辛苦,就是冤枉,不要再去制造新的冤枉、新的苦恼,那实在没必要!

净土教法,如其经名所说——清净平等觉。这是十方诸佛所悦可所推动的教法。在这个教法中,他会使我们的贡高、下劣或者压抑、徘徊、膨胀无处使用。我们真正用一点法则,那些东西都没意义了。你说我都会说,我也和别人讲,但是到事情上你怎么做?在每一个事情上你怎么用心念?每一个事情的发生,尤其是遇到不愉快事情,违背了自己那个膨胀、徘徊、压抑的心,怎么办?违背了自己贡高下劣的心,怎么办?违背了自己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心,怎么办?自心是敌对吗?逆反吗?叛逆吗?还是随顺?还是觉悟?还是感恩?还是理解与包容?真要看怎么用心地种子了!

完整实践休息而用,唯依佛师凡圣同修


在调整心地的法则中,很多人这个完整式不够。像做事的仪轨,他这个善始善终过程没有。太多的人做事急急忙忙,没有内心完成式的从容。习法一定是完成式的从容。它是完整过程——你作为一次、作为一次、作为一次,它完整了。像垒房子一样,一级一级地把它垒出来,完整了,成一个建筑了。如果什么事都半途而废,永远像烂尾建筑。许多人终生就干个烂尾事,就是不完整,什么都干半截就撂那、半截就撂那……为什么?只要违背我心愿、没有捧我、没把我放到那个我想象的角度上,就开始制造烂尾——烂尾楼、烂尾房子、烂尾别墅……你这建一个那建一个,到处建设,一生安顿不下来。

净土教法也是这样,还是谈种子,一个完整的成熟过程才有种子。我们在接受如来种性——阿弥陀佛果地教,一定要在完整式中认真!大家在念佛中,在以佛果地觉为因地心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完整式地实践过?五念门中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入功德、出功德——你有没有这样实践?你有没有入功德的亲切体验?有没有出功德回向于众生、予众生无上信心利益的过程?如果没有,你这个修行是烂尾楼,你这个修行是不完成式,你这个修行得不到真正安乐,没有安乐住的依止。

过去人讲修行以后结果叫事毕君子。所谓事毕君子,就是我什么事都做完了,大事已毕,身心回归,死心塌地,这个东西再也没有起伏理由。像举家搬到一个新房间,什么都具有,安顿下来了,这时候完全是休息状态。你休息充分了可以作为,你可以从容地作为每一个事情,面对每一个顺缘、违缘、赞叹缘、辱骂缘……世间八风你都可以面对了。我们可以恰当面对自己人生的整个过程了。要不然这个种子谁帮助我们置换,怎么作为?外围缘、教法、善知识、环境、道场、一切经典的辅助,就是让我们依教奉行才有作用力。

年复一年我看着看着,换马甲的多!学会说话了,学些表面现象了,但是完成式没有。没有他就感觉不安。完成式的人就会生起无上喜悦与安乐。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学这个法门的人,很快得到一个完成式的体验,或者不断在完成式中体验到佛陀大恩大德、无尽悲心——他接纳,也运用这个悲心与恭敬,感恩地面对世间、面对环境。有的人借助这个东西把自己拔高,就开始忘记自己是学佛者,去做一些非佛教事或者非自身应该做的事,就是太易得了!

这个易得背后都不易得,只是有的人自尊不够生起。佛陀说天上天下唯这个教法尊贵,唯他这个生命与教法完全结合的尊贵,就是唯此独尊。这是不可思议的亲证!这不是得的问题,也不是失的问题,是亲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亲证了无一法可得的广大空间的事实。

我们再对比凡夫种子与诸佛如来这个平静、安详、清晰的佛法完成式利益——我们这个徘徊、犹豫、膨胀的作为现象中是不是应该反思?怎么反思?怎么调整?这样会引发我们内心深处对这个法则的揭示,对我们本具如来藏、本具心的一个揭示、一个回归、一个渴望,或者说现行的作为与实践。要不然我们还在习气种子中换马甲,做半截工程——做再多半截工程,换再多马甲,你总是你!还是老一套,思想道德意识不能回归不能升华,不贡高不下劣的心就显示不出来。

有人开始接触时很虔诚很恭敬,三天后是你要恭敬我,再三天就是你要怎样怎样了。这种业习转换,是种子的压抑过程、徘徊过程、成熟了的膨胀过程。可以观察身边任何一个因缘,也观察自心、自己作为。我们对这个地方清晰很重要!要耐心面对自身的业、自己的心、自己环境的处理,包括方式方法,一定要有耐心。这个耐心的实践过程,我们不会急急忙忙随着业力种子去做一些冤枉受苦、冤枉重复的事,会做未曾有的、法义崭新的、令生命璀璨的事情或作为。我们就会真正感受到佛陀给我们的恩惠、给予内心启发这个不可思议的悲智内涵。

没有什么给你,你开始生烦恼了。净土教法给予我们每一个人圆满揭示。尤其修德之给予,来融化我们残缺不全的不断重复的苦业,来接纳、包容,令你融入其中,亦回到圆满的现行中来,即是修德中来。阿弥陀佛修德之给予完全可以接纳十方九界一切众生业力,使它回入圆满。像百川归海一样,不管你是清水、浑水、浊水、毒水,入到大海就是咸水,就是海水!阿弥陀佛修德的圆满是顺性成就,兆载永劫修持就是接纳十方的业力而无障碍,就是一次性回归与净化。这个如来种性的种子真会在我们现前生命中起到不可思议的作用。

这个作用有人依法实践过,有人没有实践过,有人实践过少得为足,有人还没有碰到这样法味。少得为足也好,不实践也好,我们没有彻底地真正地感知到佛恩——感恩心建立不起来,净土教法就太难太难去真正在我们凡夫种性中改变自己。因为你是表面东西,没有在种性上彻底做一次处理。

凡夫的种子到底有多广大?世尊给阿难说过众生业力不可思议——说佛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神通力不可思议、菩提力不可思议,同时也讲到业力不可思议。我们无史以来的业力有多庞大?依正二报我们回头一看就知道。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很快会实践业力;在新环境或者陌生环境中,往往恭敬心有、随顺心有,得法益多。过去说保持初发心成佛有余——你能不能保持初发心?这是对修行者的严峻提示!一般人第一次见面很亲切,因为大家没有成见。第二次见面有想法,第三次见面开始藐视。尤其对学法的师资环境问题上,这样尤为强烈。

也可能是角色问题,人面对角色不一样。学佛人的因因缘缘很奇怪。要是在净土上依法不依人,有机会;依法依人,也有机会,但是法一定在前;依人去进趣法则,也有机会;依人不依法,完全没有机会!如果说我完全依法、不要人,那也不知道怎么交流,有时会出现空挡,有难度。所以说净土教法唯依佛师,只是扮演的人不一样:这样一个角度,那样一个角度,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出家,或为在家,或在法座上,或在法座下,但我们都是依佛为师——这是唯依。这个地方谁都不受委屈!

你说我们换换位置?你只要负责任,这九十天你能坚持把大家供养下来就行,我跟你换,我给你顶礼。我真想在下面听,高兴了打个盹,在上面打个盹也不容易。我们扮演角色是怎样,可能也是业报差异,这里面没有高下。

我们在佛的教法中,尤其是净土教法中,的确是凡圣同修。无论出家在家,是智是愚,过去是压抑、膨胀还是徘徊者,都是一样。过去有多少令人不满意或者多少令人满意的东西都没有用,在弥陀圆满教法面前都应该放手,都应该恭敬佛陀这种不可思议的圆满果德的给予。把自己那种自我尊严、自我马甲、自我半途而废的作为习惯都注入净土法流中来。就是赞美这个法,不是标榜自己或者减损自己、减损他人、标榜他人,那都毫无价值。

所以净土教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彻底避开了个人崇拜、迷信、宗教热、人我是非。他没办法建立人我是非!只要依法,不管任何人,哪怕因为人情世故你打烂头,只要真正用净土教法,他不会有矛盾,他不能建立!因为建立矛盾是用凡夫的种性、用凡夫的习惯、用凡夫的马甲或者半途而废、枉受其苦——一定是在那样作为上作为了。

大家对种子的认知,尤其净土教法这个平等回施、这个大方的大家都有机会的教法,我们是不是来共同实践?先不说谁怎么样,我们试一试共同实践,那是什么样的极乐世界功德与功德之安住与回归?

也可以用自己的习惯,说高说低说是说非,没问题,但那是凡夫习气、凡夫种性,一定是枉受其苦。我们还不停地制造那个苦,完全可以,关键是受那个苦有没必要?受苦还不能觉悟,继续迷失,为什么?那个心愿是什么?是迷失了吗?是混沌了吗?是自己发出恶意恶念了吗?为什么对自己那样?对别人那样?每一个学佛的菩萨可以思考。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